炼油厂事故汇编19982002_第1页
炼油厂事故汇编19982002_第2页
炼油厂事故汇编19982002_第3页
炼油厂事故汇编19982002_第4页
炼油厂事故汇编199820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炼油厂事故汇编(1998年至2002年)1998年至2002年,炼油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3起,其中火灾事故16起,占事故总数的69.56%;人身事故6起,占事故总数的26.09%;操作事故1起,占事故总数的4.35%;各类事故中因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和违章作业引发的有16起;由于腐蚀造成的事故4起;用错材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3起。分析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有的违章指挥、有的违章操作、有的违反纪律,有的技术素质差,有设备管理不善或者有缺陷,究其原因大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尤其是“三违”事故占了69.56%,这说明管理松弛、有章不循、违章作业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这是我们安全

2、工作要抓的重点,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所在。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的在生产现场,有的在生产辅助系统,有的在外来施工单位,这说明我厂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可能发生重大恶性事故,这些事故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事故的表征各有不同,有的是被大火烧伤,有的是因设备腐蚀酿成事故,有的是剧毒使人伤害,这些足以说明石油化工行业的特点及安全生产的特殊地位。通过这23起事故的介绍,期望全厂广大职工温故而知新,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和生产中引以为鉴,深刻地了解炼油企业的事故起因,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事故预防,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以确保我厂的安全生产。一、人身伤害事故1、蒸汽通污水管道 烫伤双脚1998

3、年6月11日14时,焦化车间一职工发现泵区水沟导入污水井管道堵塞,即用胶管通入蒸汽吹扫,突然管道内被蒸汽加热的污水翻出,将该职工双脚烫伤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蒸汽加热的污水不能从堵塞的下水管流走,而被蒸汽反吹翻出,车间职工对危险防范意识不强,造成烫伤。2、误将水样到入高温油中 烫伤面部1999年11月18日3时30分,化验室尤里卡中控三班一名化验员在清洗加热后的CHO留样缸时,将采来得待分析的水样误到入了存有高温CHO油样的留样缸中,造成突沸,飞溅的热油喷到该化验员面部造成棉布二度烫伤,眼部损伤。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化验员安全意识不强,工作疏忽,操作不规范,水样油样混放,造成烫伤。3、对施工

4、环境观察不细 造成摔伤2001年6月27日14时30分,电气车间安排车间技术员、一常电工班班长和一名职工,负责指挥6名民工移动堵塞在一常变电所安全通道上的低压开关柜到开关柜的基础上,15时在移动0.4Kv段一组开关柜途经627开关柜时,电气车间职工不慎失脚踏入627柜与新增高压开关柜之间的约40×30厘米的电缆出线孔内造成摔伤。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移动开关柜的过程中,电气车间职工对周围环境观察不细,忽略了地下的电缆孔洞,造成摔伤。4、开关柜短路 烧伤职工2001年7月26日9时40分,电气车间二常变电所,在二常装置检修检修后开工送电时,发生一起误动6KV电气开关柜,一名电气操作人

5、员严重灼伤事故。2001年7月26日上午,电气车间根据常减压二车间(以下简称二常)的申请,对二常的615、616、617、618、619、620、627、628共8个6KV开关柜进行送电。9时30分电气车间二常电工班的一名男电气操作人员和两名女电气操作人员对所需送电的开关柜逐一摇测绝缘检查,合格后开始送电,当送到617开关柜时因摇把不好用,就叫其中一名女电气操作人员重新那一个摇把,不一会632开关柜处发出轰响,开关柜短路发出电弧,去拿摇摆的女工全身衣服冒着火苗向门外跑去,另两名操作人员立即进行抢救并向120报警,受伤职工被送到医院救治,经诊断该职工烧伤面积55%(其中25%为深)。这起事故的主

6、要原因是,632开关柜二次线盖板脱落,电气操作人员没有检查确认该开关柜是否具备送电条件(该开关柜不在此次送电操作之列),受伤职工误动该开关柜短路产生电弧,灼伤人员。5、瓦斯管线泄漏 烧伤职工2001年8月12日19时,常减压二车间一操作员巡检,在常压炉12#火嘴下方进行捅焦操作,19时05分捅焦处突然发生闪燃,引燃当事人上衣,并造成受伤,当班人员向120报警,19时15分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救治,经诊断该职工面部和胳膊20%度烧伤。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常压炉11#低压瓦斯火嘴管线由于腐蚀已经穿孔,在操作人员捅焦时,低压瓦斯压力上升,瓦斯气从穿孔处漏出遇到捅落的带有明火的焦块发生闪燃,烧伤职工。

7、6、含硫瓦斯漏出 熏倒三外用工2002年5月10日10时左右,根据正常的生产程序每日须对焦炭塔进行拆卸塔底盖操作。车间技术人员及工艺班组检查焦炭塔T101A情况,T101A具备开底盖的条件。技术员高峰电话通知环能四队作业人员进行作业,作业人员陈某、赵某和高某开始作业。10:45左右,班长徐剑打电话询问作业情况。环能四队李某回话说有一人昏倒,通话过程中又有两人昏倒。班组立即通知车间及气防站,并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抢救,发现两人昏倒在电梯口,一人昏倒在电梯口外侧,立即将其三人抬下,进行现场人工呼吸急救。10:50救护车到,立即将三人送到医院抢救。(注:电梯口位置离作业位置约10米)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8、,该塔瓦斯阀渗漏,造成塔底部有含硫瓦斯积聚,在拆卸塔底盖时车间未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含硫瓦斯漏出造成人员受伤。二、责任性火灾事故7、放水阀卡 高温油泄漏着火1998年10月7日18时10分,焦化车间反应岗位进行甩油操作,打开焦碳塔甩油阀后,冷焦水池N302发生着火,经消防队扑救18时25分扑灭火灾。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进行甩油操作时,打开焦碳塔甩油阀,由于焦碳塔放水阀被焦碳卡住而未关严,当班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没有对甩油流程进行检查确认,使得高温瓦斯油到达甩油阀时,也串入了放水线进入冷焦水池N302,自燃着火。8、材质用错 管线爆裂着火1999年1月17日9时10分,常减压一车间减压渣

9、油线2段进换热器H2-11/7入口弯头下方管线爆裂,370度高温渣油喷出遇空气自燃着火,装置紧急停工,消防车到达现场,9时25分大火被扑灭。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减压渣油线为合金钢管材,而2段进换热器H2-11/7入口弯头下方1米长管线错误地使用了普通碳钢管材,装置加工的原油硫含量高,此1米管线均匀腐蚀减薄,而突然爆裂,引发大火。9、油罐超压 爆裂着火1999年7月20日21时03分,加氢一车间裂解轻污油罐(TA-2121/A发生爆鸣,罐顶局部焊缝撕裂,油罐着火,消防车到达现场,21时10分扑灭火灾。7月20日14时17分,裂解车间开始向TA-2121/A顶水,当时该罐罐位为2米,顶水温度35

10、度,21时03分发生爆鸣着火,当时罐位为3.8米。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罐顶放空线锈蚀堵塞,油罐氮封未停,顶水罐位上升引起油罐超压爆裂着火。10、动火防范不到位 引发火灾1999年7月22日17时35分,油品车间9单元外管廊,新增原油进厂管线动火时,火星飞溅到地面及保温棉上的残油,发生火灾消防车赶到现场,17时45分火被扑灭。7月22日15时,油品车间工艺主任、工艺技术员与施工人员到动火现场交底,并办理用火许可证,车间安排一名工艺技术员和一名监护人员配合施工,17时25分施工单位在拆卸法兰螺栓时,由于螺栓锈蚀难以拆下,便用火焊切割螺栓,火星落在旁边的保温棉和地面上引燃着火,被监护人员扑灭,但车

11、间没有制止继续动火,火星再次引燃带油保温棉和地面残油,火势加大,车间无法控制报火警,消防车赶到现场,17时45分火被扑灭。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间对动火控制不严,拆卸螺栓不得用火焊切割,而车间却没有认真监管;防火措施不到位,地面及保温棉油污未被清除,现场灭火器材缺少,特别是已经出现了火情,却没有采取断然措施,监护失职造成火灾。11、堵漏卡具迸裂 漏油着火1999年9月2日13时15分,焦化车间T101D进料阀大盖原带压堵漏的卡具突然迸裂,495度的高温渣油从大盖处漏出着火,着火位置高,环境复杂,车间报火警,消防车到达现场,13时30分扑灭火灾。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T101D进料阀大盖垫为金

12、属缠绕垫,但没有带内环保护,在安装时又造成了破损,发生泄漏后热紧未能紧住,于是进行带压堵漏,由于垫片不带内环垫片受带压堵漏外压作用严重变形,无法密封而造成漏油着火。12、检查不认真 导致重复事故发生2000年6月12日17时,焦化车间反应岗位进行甩油操作,打开焦碳塔甩油阀后,冷焦水池N302发生着火,经消防队扑救17时20分扑灭火灾。6月12日10时焦碳塔T101/B除焦完毕,试压后进行瓦斯循环,16时40分反应岗位进行甩油操作,打开T101/B甩油阀开启甩油泵,17时冷焦水池N302发生着火,经消防队扑救17时20分扑灭火灾。经检查为T101/B放水阀关不严。 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间及操

13、作人员未能吸取1998年10月7日的事故教训,在进行甩油操作时,打开焦碳塔甩油阀,由于焦碳塔放水阀关不严,当班操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没有对甩油流程进行认真的检查确认,使得高温瓦斯油到达甩油阀时,也串入了放水线进入冷焦水池N302,自燃着火,导致重复事故的发生。13、填料泄漏 引发火灾2000年8月21日0时40分,裂解车间反应器搅拌器填料泄漏,高温渣油沿填料缝隙流出,遇空气自燃着火,装置二系列紧急改循环,车间组织灭火,0时55分扑灭着火。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搅拌器低温段填料少压一圈,应该压四圈实际只压了三圈,另外压盖双背帽螺栓未紧好,压盖未压紧,出现泄漏造成火灾。14、偷放石脑油 引发火

14、灾2000年10月15日16时30分,在常减压一车间进行防腐施工人员,为了清洗地面的防腐涂料,未经许可擅自使用20公斤塑料桶在切割塔石脑油采样口接装石脑油,在装到56公斤时桶内石脑油突然起火,施工人员逃离现场,车间操作人员报火警并组织扑救,消防车赶到现场,16时45分火被扑灭。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塑料桶灌装石脑油时,阀门开的过大,油品摩擦产生静电,而塑料桶不导电,不能将静电荷释放,电荷堆积产生火花引燃桶内石脑油。15、擅离岗位 引发火灾2000年12月4日9时20分,化验室仪器班原子吸收岗位发生了通风橱烤燃着火事故,消防车赶到现场9时35分扑灭火灾。2000年12月4日9时10分,化验室

15、仪器班原子吸收岗位化验员将两个减一线样品称入500ml石英烧杯内50g和另一个减四线样品称入500ml石英烧杯内20g,将两个减一线样品放置在2000瓦的电炉上,将一个减四线样品放置在1000瓦的电炉上,按正常分析操作,将两个电炉电压打到100伏缓慢加热,按操作规程出现烟雾时将样品点燃,正常燃烧约10分钟后将电炉电压调到200伏,这是岗位化验员离开岗位到库仑岗位拿原始记录,约两分钟化验班长发现原子吸收岗位通风橱着火,火借着通风橱的抽力迅速扩大,车间报火警,消防车赶到现场9时35分扑灭火灾。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样品处理时电压从100伏加到200伏加热过快,造成油品温度骤升突沸引燃通风橱,而化验

16、过程中化验员擅离岗位未能及时发现并控制着火。16、机泵跳车 注水罐中残油溢出着火2002年3月12日18时57分,加氢一车间反应高压注水泵突然跳闸,当班操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处理;19点零2分,反应加热炉区突然起火,现场火势较大;当班职工立即向厂部汇报,同时拨打119报警,装置按紧急停工步骤进行停工处理;19:10左右,消防车赶到现场,此时火势已减弱;在消防车的救护下,火很快就扑灭。装置也进行恢复处理。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反应高压注水由注锅炉水改为裂解汽提水后,注水罐压力降低(原使用锅炉水时注水罐压力控制在0.2Mpa,后为了使用裂解汽提水,降注水罐压力到0.03 Mpa),汽提水含油、注

17、水泵入口压力降低,而汽提水温度又比较高,造成汽提水在泵内汽化,从而使泵流量不稳,电机电流波动,造成注水泵超负荷跳闸,注水罐液位迅速上升。 2、装置反应注水在3月1日由锅炉水改用裂解汽提水,而汽提水中正常含油在150ppm(控制指标为400 ppm),裂解汽提水按注水十天2000吨计算共产生油品300公斤。裂解汽提水进入注水罐后油品一部分被注水带走,还有一部分积聚在注水罐上部,注水罐液位满后,这部分油从反应高压空冷平台处注水罐压控排放线喷出,落到反应加热炉的进出口高温管线引起着火。17、拆卸控制阀 高温油漏出着火2002年9月5日16时35分,焦化车间在进行加热炉F101A辐射进料控制阀检修时发

18、生泄漏着火。在车间职工奋力扑救下,再加上消防人员的帮助,16:55火被扑灭。2002年9月4日,焦化装置焦炭塔T101B除焦。9月4日18时,焦炭塔T101A进料结束,应切换到T101B生产。启动塔底甩油泵P108甩油时,发现甩油泵P108不上量,泵入口管线被焦粉堵住。车间值班人员决定边甩油边分别清理甩油泵P108入口的两组过滤器,同时推迟换塔,辐射进料泵降量到每分支20t/h生产。但T101B顶温、底温仍上升缓慢,至9月5日7时30分左右,P102抽空,反复处理仍不上量,遂于9时30分将进料切换至焦炭塔T101B生产。由于焦炭塔T101A推迟换塔14小时,T101A生焦高度过高,泡沫层经挥发

19、线带到分馏塔底。由于辐射进料泵入口过滤器存在缺陷,不能阻挡粉焦,致使碎焦带入炉管,导致加热炉F101A辐射进料控制阀FIC1004卡住。车间发现这一情况后联系仪表车间进行检修。关该控制阀上下游阀,用付线阀控制,将该控制阀切出。16时10分检修人员将该控制阀阀体拆下,发现控制阀被焦卡住,阀前管线内有焦堵着。检修人员进行疏通, 16时35分左右热渣油突然泄露出来,起火燃烧。车间一边组织自救,联系调度进行消防水增压;一边联系消防队进行支援。经车间职工奋力扑救,再加上消防人员的帮助,火情于16时55分被扑灭。 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9月4日焦炭塔T101B除焦不净,导致T101B甩油不畅,延误换塔

20、,A塔进料时间达38小时,泡沫层的焦粉被带到分馏塔。2、辐射进料泵入口过滤器不能过滤粉焦,致使粉焦流到下游,堵塞了加热炉入口控制阀。3、该控制阀上游阀被焦卡住,关不严。控制阀阀体拆下后,管线内焦失去支持,热渣油渗出。3、对作业所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采取措施不完善,反应出思想麻痹。18、油品装车 静电引爆 2002年12月26日14时23分,硫回收车间在对酸性水撇油过程中发生了着火事故。 硫回收车间V3424A罐在接收了大量贮运厂火炬气残液和压缩机冲冼液后,罐内油层偏高。12月25日车间要求正常的撇油操作,厂部同意。12月26日,车间在办理了车辆进入生产区域许可证后,装油的车辆进入装车现场。装车

21、操作人员按照车间废油装车安全管理规定(暂行)作装车前检查准备工作,准备两个灭火器在装车现场,将临时静电接地线接在车架上,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后,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正常操作。14时10左右,启动装油泵开始给车号为05854的槽车装废油。14时23分(装废油约2吨),突然该车爆鸣起火。车间人员立即将泵停掉,关闭出口阀,同时立即向119报警,并组织灭火。14时30分,在消防支队的帮助下,火被扑灭。 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V3424A罐内油层含有大量贮运厂火炬气残液和压缩机冲洗液,主要成分是C4、C5,挥发性极强,在装车过程中形成爆炸性气体。2、虽然油车安装了接电设施,但伸入油槽车罐内的导管采用临时性的

22、导电性能很差的消防水带,而且无固定措施,在装油的过程中,油槽内的水带发生摆动,产生大量的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的能量而引爆槽车内的混合性爆炸气体。3、 车间以往接收的都是本厂比较重的组分油等,今年下半年以来开始接收贮运厂火炬气残液,对这样轻组分的油,在装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性认识不足。19、装置波动 人孔垫泄漏着火1998年9月12日18时40分,常减压一车间减压真空度剧烈波动,操作人员在处理时发现减压转油线人孔处漏油着火,报火警消防车到达现场,19时扑灭火灾。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减压塔顶部长期腐蚀严重,减顶挥发线穿孔,减压真空度剧烈波动,转油线压力剧烈波动,造成人孔垫泄漏,高温油遇空气自燃

23、着火。20、压力表击穿 漏油遇高温管线着火1999年11月1日21时30分,裂解车间岗位人员发现反应器A台顶部着火,班组人员到着火现场检查为A台反应器CHO喉部喷淋线FIC-1212A阀处一压力表(弹簧管式)击穿泄漏,漏出的CHO遇旁边的高温管线烤燃着火,岗位人员立即关闭CHO喷淋总阀,火势控制后关闭压力表手阀,并扑救明火,21时45分火灾扑灭。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压力表长期使用,弹簧管腐蚀减薄而穿空漏油,引发火灾。21、管线腐蚀 险酿重大事故2002年2月9日上午10时45分,加氢一车间加氢反应高压空冷注水管线突然爆裂,爆裂处泄出10MPa的高压腊油及氢气,现场大面积地被泄出的高压油气所笼

24、罩,随时可能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在听到巨响后,车间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确认事故原因,进行紧急处理。在判断是高压注水管线爆裂后,车间立即组织人员对反应系统紧急降压、降温、切断进料,装置加热炉切断燃料气,机泵通过电气断电;考虑到爆裂处泄出的是10MPa的高压油及氢气,随时可能发生着火爆炸,立即打电话请消防支队到现场掩护,消防、气防人员、车辆赶到现场,这时腊油喷到分馏塔的高温部位引起自燃,消防车立即进行扑救掩护,使事态得到了控制。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反应高压注水线自装置“88.10”投产以来一直在用,注水水质不佳,对管线造成腐蚀减薄承受不了高压而爆裂泄漏。22、泵联轴结断裂 损坏机封漏油着火2002年12月30日,常减压二车间出现了常压渣油泵P2115B泵联轴节突然断裂,造成泵机封大量泄漏着火。2002年12月30日上午11时30分,常减压二车间在运的常压渣油泵P2115B泵联轴节突然断裂,造成泵机封损坏大量泄漏,泄漏出的325高温常压渣油遇空气立即自燃,正在现场巡检的车间主任和设备技术员在第一时间听到了异响,发现了火情,立即通知当班班组工艺四班和车间管理人员按事故预案进行自救与报警,自救过程中果断采用水帘冷却保护电缆与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