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候变化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法制挑战和对策摘要:我国现有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总 量目标制度、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分类电价制度、费用分 摊制度、招投标制度、发展基金制度、财税支持制度等,这 些法律制度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康发 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总体而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制状况 不容乐观,法规体系不健全,法律内容亟待完善,法律保障 机制有待改进。为此应从上述方面入手,完善可再生能源产 业发展的法律支撑体系。关键词: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法制;完善中图分类号:df4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 6604 (2013) 06-0046-08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发生显著变化
2、,气候变化问题 成为迄今为止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为此,国际社会先 后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 召开了巴厘岛、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多哈等一系列气候 变化大会。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能源生产和消 费结构中的比重,成为世界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 式之一。我国也陆续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及政策等, 初步形成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部门规章为主体的 可再生能源法规体系。总量目标、全额保障性收购、分类电 价、费用分摊、招投标、发展基金、财税支持等法律制度, 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持。一、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为提高能源利用
3、效率,改善能源消 费结构,实现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些较 为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为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发挥 了重要作用。(一)总量目标制度总量目标制度要求在总的能源消费或电力消费中必须 有规定比例的能源或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可细分 为两种:一是总体目标,即所有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利用 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二是分类目标,即各类可再生能源在能 源利用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而根据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 式,各类能源内部还可进行具体的量化规定。总量目标制度 是可再生能源法的核心,是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原则的具体 体现。由于可再生能源产业目前处于商业化发展的初期阶 段,前期成本高、风险
4、大、回报率较低,实施总量目标制度 有利于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二)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是指电网企业有义务对电网覆盖 范围内符合并网技术标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生产的电 力优先调度,并全额予以收购的一整套措施。可再生能源供 应的电量存在着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电网企业因此从安全、 效益的角度出发,天然地排斥可再生能源电力人网。这一制 度有助于缓解'上网难”问题,进一步减少电力供应商投资 风险、降低可再生能源项目交易成本、缩短项目准入时间、 提高项目融资的信誉度,对于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场和产业具 有重要作用。(三)分类电价制度分类电价制度,是指根据不同技术种类可再生能源
5、发电 的特点,按照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 则,在某一时期内分门别类地制定相应的上网电价或招标电 价的制度。完善的分类电价制度,使市场主体能够在不同地 区、不同时段,开发利用不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回报大体相 同。在我国,分类电价制度主要内容是:对于2009年8月1 日起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统一执行所在风能资源区的标 杆上网电价,海上风电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另行 制定;生物质发电采用政府定价和招标确定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定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分地区制定,招标确定的项 目实行政府指导价;对非招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全国 统一的标杆上网电价,对通过特许权招标确定业主的项目按
6、 中标价格执行,对享受中央财政资金补贴的项目,按当地脱 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执行;海洋能发电和地热能发电等 按照合理成本加利润原则,实行政府按项目定价。(四)费用分摊制度费用分摊制度要求电力消费者相对公平地承担发展可 再生能源产生的额外费用。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和分类电价 制度旨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电力销售和投资回报 问题,而费用分摊制度则解决电网企业收购带来的高费用支 出问题。该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资金来源于全体终端用户电 价的小额附加,由各省级电网企业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 统一核定的标准代为征收;资金支持的范围不仅包括可再 生能源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按照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 电价计算
7、所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还包括公共可再生能源独 立电力系统合理的运行和管理费用超出销售电价的部分以 及接网费用等;采用颁发“配额证”的形式,省级电网企业 收取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先用于支付本省(区、市)所 需补贴,差额部分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在地区之间进行 “配额交易”以实现平衡。(五)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是指国家采用招投标程序选择可再生能源 发电项目的开发商,由其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 护,并保证在规定期间内以竞标电价收购全部电量的一整套 措施。我国招投标制度最初主要应用于陆上风能领域。2003 年到2009年,国家发改委共组织了六期全国陆上风电特许 权项目招标。其中,前五期总装
8、机容量为880万千瓦,第六 期总装机容量达到525万千瓦,为历年陆上风电规模最大的 一次。2010年,新一轮的陆上风电设备特许权招标规模共计 330万千瓦。近年来,生物质能、太阳能、海上风能等发电 项目特许招标也陆续展开,并迅速发展。(六)发展基金制度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是指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法设立 的,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资金,主要包括国家财 政年度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和依法向电力用户征收的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等。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和贷款 贴息两种方式,主要用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 术研究、标准制定和示范工程、农村、牧区生活用能的可再 生能源利用项目、偏远地区和海岛
9、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 建设、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勘查、评价和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设备的本地化生产等。可再生能源 电价附加收入则用于补贴电网企业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 发生的费用高于按照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计算所发 生费用之间的差额、电网企业执行当地分类销售电价合理的 运行和管理费用超出销售电价的差额、电网企业为收购可再 生能源电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网费用以及其他合理的相关 费用。(七)财税支持制度财税支持制度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两方面。就 税收优惠而言,一方面,通过降低税率、加速折旧、投资抵 免等措施,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另一方面, 通过开征新税种、提髙稅
10、率、取消税收优惠等措施提高非可 再生能源的生产价格,促进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供给与 消费。其中,增值稅和所得税是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投 资成本、运营收入和利润发展的关键。自2009年起,我国 将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这对资金密集型的可再 生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贷款支持是指对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的信贷优惠和财 政贴息等。我国自1987年起提供农村能源专项贴息贷款, 主要用于大中型沼气工程、太阳能利用和风力发电技术的推 广应用。此外,还通过村或乡政府为用户提供信贷担保的方 式推广农村新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 行等组织以及丹麦等国家通过贷款投资我国可再生能源项
11、 目;我国对于国内可再生能源公司的海外并购活动也提供贷 款支持。二、可再生能源法制面临的挑战现行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为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 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在法规体系、制度内容、保障机 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法规体系不合理首先,分类立法不完备。可再生能源法是我国目前 唯一一部专门的可再生能源法律。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的涉 及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开发利用的规定较为分散,内 容不够全面,一些制度设计也无法满足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的内在要求。针对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类别、开发利用技术特 点和条件以及地域禀赋等资源的个性特征,制定可再生能源 专门领域的分类立法,成为迫切之需。其
12、次,配套规章需要完善。虽然我国目前已有几十部与 可再生能源相关的配套规章和细则,但可再生能源财政补贴 和税收信贷优惠、可再生能源资源调查、可再生能源并网技 术标准的制定等重要领域的立法迟迟未制定,导致很多关键 性的制度和措施无法落实。再次,地方立法亟待加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能源 资源储备、结构和消费状况各具特点。然而,一些可再生能 源利用大省没有制定相应的地方立法;有些已经制定相关立 法的省份,也只是将开发利用活动局限于部分领域,未将可 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法律规制置于应有的地位。(二)法律制度不完善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电价、政府绿色采购等制度在可 再生能源法制中具有突出作用,但亟待完善
13、。虽然可再生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已规定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 实行配额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讨论稿) 对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也规定了电力配额指标,但可再生能源 配额制度至今未能在我国全面实行。绿色电价制度亦未在法 律中明确规定,一些规章的规定也不具强制约束力。2006年 11月,我国正式将环境准则纳入政府采购,但由于实施时间 较短、经验不足,缺乏健全的法律及配套法规规章,目前还 存在采购标准不统一、采购范围和规模有限、相关信息建设 滞后、缺乏高素质的采购专门人才等问题。在定价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执行力低、不合实际、欠 缺灵活性等问题。以风电价格为例,海上风力发电基本采用 特许权招标
14、定价,首轮招标四个项目中标价在0.62元/千瓦 时至0.74元/千瓦时之间,已接近陆上风电最高上网电价; 已有的陆上风电四类资源区的标杆上网电价,因各类资源区 覆盖的地域较广,区域划分不精细,导致部分区域的电价不 合当地实际。另外,相对于目前大约0.5元/千瓦时左右的 煤电价格,即使光伏上网标杆电价1元/千瓦时也仍然不低。(三)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一,门槛过高,支持范围窄。贷款贴息主要用于列入 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可再生 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在银行贷款到位、项目承担单位或者个 人已支付利息的前提下,才可安排贴息资金,而往往只有那 些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居于龙头地位、拥有较强研究
15、开发实力 的上市公司,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基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 资金补助对象主要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通过 颁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予以确定,至今已公 布了三批,但涉及的省市和项目中,风电仍是财政补贴的主 要对象,太阳能发电项目资助较少,且受益对象主要为大型 国有企业。第二,资金缺乏,财政支持不足。国家虽设立了可再生 能源发展基金,财政对可再生能源的投入总量并不充裕。我 国中央一级最近每年安排的可再生能源科技攻关费用仅1亿 元,且大多被机构运转和人员经费占用,地方政府和产业部 门的投入则更少。另外,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方式和融资渠道 都比较单一,缺乏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吸纳能力
16、。第三,技术发展滞后,研发能力弱。我国可再生能源技 术创新程度不高,高新技术基本依赖进口,关键设备的国产 化程度较低。同时,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技术较为薄弱,开 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明显,难以产生影响较大 的示范效应。另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是,企业科研投入少, 科研机构与商业机构合作不活跃,导致基础性技术研发落 后,系统技术水平低。第四,电网建设滞后,上网困难。我国风力、太阳能资 源的地理分布与现有的电力负载不匹配,电网建设滞后,大 量风力发电无网可接,直接后果是设备停运和企业亏损。尽 管我国正在积极建设智能电网,但至今存在新技术研发、安 全保障、技术标准、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困难,需要长时
17、间的 研发与实践探索。最后,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 产厂商由于长期资本和技术投入不足,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制 造产业,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制造工艺落后,产品 质量不稳定,本地化制造率低,难以降低工程造价和及时提 供所需机组和备件。同时,机组制造商对已有产品的质量和 售后服务投入不足,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三、可再生能源法制的完善建议 解决上述问题,应从法规体系、法律制度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人手。健全法规体系,应着重完善可再生能源法, 健全专项立法,完善配套规章,同时加强地方立法。完善法 律制度,最重要的是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绿色电价制 度、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定价机制。加强
18、保障体系建设, 应着力完善经济激励机制,推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同时 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管理。 (一)健全可再生能源 法规体系首先,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作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应当在可再 生能源法的立法目的中予以明确。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 电价、绿色采购制等重要的法律制度,应当在可再生能源 法中作出明确规定。此外,可再生能源法还应加强对 热力、燃料的规划,并就可再生能源利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 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作出相应的规定。其次,健全专项立法。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风能、太阳 能、生物质能等各类能源的专项立法。在进一步立法中,着 重规定投资补贴制度,完善可再生能
19、源配额制度,明确一定 条件下的价格(如上网电价等)和财税激励措施,同时就鼓 励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做出规定。专项立法还应特别重视配 套措施,如加强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 护,保障融资渠道的畅通等。再次,完善配套规章。法律规范的有效性是一个根植于 法律过程之中的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国家及时出台相应的配 套法规予以保障。因此,需要尽快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 及各类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相配套的规章或细则,特别在价 格政策、财税激励、并网技术标准等方面,如尽快完善海上 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制定''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管理办 法”、“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可再生能源全 额保
20、障性收购实施细则”等。最后,加强地方立法。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需要因地制 宜,如在西北地区着力发展风能,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海洋 潮汐能发电。各地方应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 源法的基本规定,制定符合本省情况的专门性开发利用规 划,并通过地方立法予以落实。需要强调的是,地方立法应 当符合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充分考虑与相关 立法和制度相衔接,避免作出类似于气候资源属国家所有的 规定。(二)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1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是指以 法律形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力供应中所占份额进行强 制性规定的一整套措施。该制度有3个基本特征:强制性; 规定一定时期内可再
21、生能源须满足的百分比目标;实施机制 是通过自建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从他人处购买可再生能源 电力、在绿色电力市场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等三种方式完成 配额义务。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一般适用于技术上可行、经济前景 乐观、具备环境社会效益的可再生能源电力。考虑到我国可 再生能源的资源和技术开发潜力,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实施初期可以优先发展25mw以下的小水电、风能、太阳能、 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潮汐能发电。配额制度与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配额 制度主要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供应问题,而全额保障性收 购制度着重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销售问题;配额制度常用 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中期,而全额保障性收购制
22、度常用于可 再生能源发展的初期;配额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刺激发电企业 降低成本,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主要依靠行政规制,通过费 用分摊使额外成本在销售电价中均摊;配额制度有助于保障 产量,但存在着价格、电量和投资风险,收益不确定,而全 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价格固定、预期收益明显。基于两种制度 各自的优缺点,结合目前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发展和市场 结构现状,实行配额制度与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相结合的模 式,有助于更加有效地解决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和销售问题。 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因风险较小适合我国电力市场中输电 环节的现状,有助于可再生能源早期的平稳和市场化发展。 针对目前小水电、地热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已形成完备
23、的 产业体系,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得到迅速 发展,急需逐步建立健全配额制度,在强制性法律规定要求 的基础之上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供应与销售的联动机 制。2绿色电价制度。绿色电价制度,是用户自愿为可再生 能源电力支付较高电价的一整套措施。上海实施绿色电价制 度的经验表明,健全的绿色电价机制不能仅靠消费者的自觉 行动,而应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一方面,应 注重对绿色电力商品的包装设计与绿色价格、绿色渠道、绿 色促销等方面的规制。可进行绿色电力认证并赋予绿色认证 标志,建立企业的绿色品牌,实行独特的包装设计,以便于 电力公司宣传及用户辨认;畅通绿色电力购买渠道,以促进 绿色
24、电力营销;定期向社会公布绿色电力用户名单,吸引消 费者注意,增加绿色电力的市场认购量。另一方面,应落实 公众参与,通过政府、社会组织、消费者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拓宽绿色电力市场,为深化需求侧管理工作注入新的内容。3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绿色采购,是指政府优先购 买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产品,对社会起到推动和示范作 用。首先,完善政府绿色采购的相关立法,制定有关绿色采 购标准和规范程序并适时纳入政府釆购法,尽快出台专 门的政府绿色采购下位阶立法。其次,完善绿色清单和政府 绿色采购标准体系,健全环境标志制度。政府绿色采购清单 应覆盖更多的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绿色产品,以环境标志认 证产品为基础,节能产
25、品为补充,强制采购与优先采购并重 心。再次,建立绿色信息公布制度。设立绿色釆购信息网络, 完善信息公开,及时公布绿色产品的环境影响信息、政府绿 色采购的政策信息和实际执行情况。4定价机制。经济合理的定价机制,是保障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过低或是过高的价格都会影响整个 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为此,一方面,因时因地制宜,灵活调 整定价机制,如在风电行业,对于已有的陆上风电四级标杆 电价制度,可根据发电成本、技术水平、市场潜力、发电时 数、发电设备容量等差异进一步细化并网标杆电价,促使更 多的中小型企业和微型用户进入风电行业;同时,借鉴德国 经验,根据产业技术水平和设备运行时间等,及时调整分
26、类 保障性收购电价,健全标杆电价的调整机制。另一方面,对于列入国家规划的海上大型风电场项目实行招标定价的,改 变以上网电价最低的投标人作为中标人的做法,降低价格因 素所占比重,重视项目投资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案和运营方 案等其他非价格因素,并通过签订按照中标价格订立的固定 期限合同予以落实。 (三)加强法律保障体系建设长期稳定并具有吸引力的支持机制至关重要,是实现产 业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经济激励、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影响和制约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的重要因素,应予重视。首先,完善经济激励机制。首先应完善发展基金制度。通过适当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以及征收污染 稅或
27、污染费等特定环境税费等途径,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持续可靠的资金保障,并就资金的补贴对象及范、标准、管理、时限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财政补贴 法律制度。其次应落实稅收优惠。对于企业所得稅,进行生 产税收抵免,设置免税期间和免税率;增加亏损弥补年限, 同时实行加速折旧;设置投资抵免等。对于流转税,降低增 值稅稅率对可再生电力项目实行与小水电相同的6%的税 率;免除可再生能源设备进口关稅和进口环节增值稅等。对 于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的暂免 征稅,个人生产和消费的,给予适当比例的费用稅前扣除。对于进口关稅,对利用国内资金进口国外可再生能源设备的 企业采取与外商企业
28、相同的待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 税。同时建立完善其他税种,健全绿色税收制度,如开征土 地污染税、碳税,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把森林、湖泊、 牧场、土地、海洋、水等都列入其中。此外还可采取一些灵 活措施,如对国内已经能够生产且设备技术比较成熟的整机 进口适度征收关税等。再次,应完善投融资措施,重视市场 化产业投资。积极鼓励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入,引导私人股权 和风险资本等民间资本投入,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发行 债券、股票融资、资本市场融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在信贷建 设上,可设立专项贷款,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措施。此外还 可通过建立专项的可再生能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可 再生能源的生产项目提供融
29、资支持。其次,推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科研滞后和创新能力 不足是制约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应加强科研机 构建设,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 再创造能力,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设备制造国产化。 建立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 结合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还应加强政府与企业联动, 形成重要项目上的联合攻关机制。还可探索与发达国家建立 能源技术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 运用科技、教育等综合手段完善科研技术创新机制。再次,加强电网规划和建设管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健 康发展需要与之配套的电网条件。应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 划和电网建
30、设规划之间的衔接,及时筹集充足的电网建设补 偿资金,强化电网调度控制及运行技术,通过建设以信息化、 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智能电网,推进并网接入,解决可 再生能源并网运行和调度管理等问题,提高大规模波动性电 源和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能力,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灵 活接入、传输、消纳和调节等。在此,一方面落实“十二五” 智能电网规划关于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及重点建设项目的 规定,尽快建设适应可再生电力能源的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 的新型智能电网;另一方面,建立统一完整的智能电网规范 和标准体系以及电网综合知识支撑体系,因地制宜,有效解 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问题。四、结语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低碳发展,
31、内在地要求基于 我国国情,逐步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制,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 的健康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其相 关的法律制度亦存在诸多障碍与不足。为此,构建健全的可 再生能源法规体系,同时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加强法 律保障体系建设,成为迫切之需。要将健全的可再生能源法 制落实为健康的可再生能源法治,上述制度构想的有效落实 无疑是一个必要条件,而这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参考文献:1 李俊峰,王仲颖.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解读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叶荣泗,吴钟珊.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3 毛如柏,安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可
32、再生能源法释义 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 闫庆悦,李臻中国生物质能发电的费用分摊机制 j.经济管理,2011 (2): 2-3.5 张博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法学院,2007.6 王书生,赵浩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激励政策 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 (2): 21-24.7 栗宝卿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m.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8 张丹玲.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激励研究d. 山西:西北大学法学院,200&9 华北电力大学高教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动 态汇编g. 2009.10 肖国兴,叶荣泗.中国能源法研究报
33、告2009m.北 京:法律出版社,2010.11 葛楠。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立法保护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法学院,2007.12 李艳芳.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制 j.政治与法律,2010 (3): 20.13 黄玲.我国风电定价机制研究j.北京: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2011: 25 29.14 崔民选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0) m.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5 姚梦媛。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研 究一一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法学 院,2011.16 陈兴华.可再生能源法的立法再审视j.学术 交流,2012 (11): 66-6917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租赁合同模板
- 2024工程顾问合同范本
- 地下车位租赁合同纠纷处理办法
- 建筑工地施工升降机租赁合同
- 2024简单的保姆用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 制作合同范本(半成品)范本
- 跨国教育机构合作办学范本
- 2024公司收购合同范本
- 2024年贸易合同标准范本
- 委托管理合同范例大全
- 2024天猫男装行业秋冬趋势白皮书
-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名师课件
- 2024年绵阳科技城新区事业单位考核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10人(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医食疗药膳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 建筑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筑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范例)
-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少数民族蒙古族介绍课件
- 工程图学(天津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大学
- 农村户改厕施工协议书
- 当代社会政策分析 课件 第十一章 残疾人社会政策
- 家政公司未来发展计划方案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