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留置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正压留置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正压留置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正压留置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_第4页
正压留置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压留置针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秦曼玲 刘艳娟 程书权(通讯作者)(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桂林541002)【摘要】目的 观察正压留置针在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2 例乙型肝炎病患者随机分为正压留置针组和普通留置针组组,男182例,女100 例,正压留置针组142人,普通留置针组140人,观察两组在两组留置时间、费 用、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留置中堵管、局部红肿、药液外渗等指 标方面的差异,探讨正压留置针与普通流留置针优劣和最佳安全留置时间。结果 两组乙型肝炎患者在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 两组乙型肝炎患者在

2、留置时间、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局部红肿、 药液外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回血、针刺伤发牛率有统计 学意义(p<0.05)o结论 正压留置针组延长了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了反复穿刺 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降低了职业暴露发牛率,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 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关键词】正压留置针 普通流留置针 乙型肝炎患者【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 (2013) 17-0068-02正压留置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无针密闭式输液技术,自从1999年引进我 国被临床广泛应用以来,目前己在临

3、床各科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广泛应用3。 但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较少4,而用于病毒性肝炎尚未见报道。我们于20年 12月将正压留置针应用于1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与使用普通留置针的180 例同类患者有关资料进行比对,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总结2011年12月2013年4月间在我院肝病科住院的282例慢性乙 型肝炎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压留置针组(观察组)和普通留置针组(对 照组)。合计男182例,女100例,其中正压留置针组142人(年龄50.20&plusmn;15.32 岁),普通留置针组 140 人(年龄 52.15&plusmn;12.52 岁), 两

4、组在年龄、性别、病情、住院吋间、静脉给药品种、留置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 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两组在静脉留置期间的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等参 数及留置中堵管、局部红肿、药液外渗等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记录比较两组的 治疗费用情况。1.2操作方法1.2.1静脉穿刺两组均采用留置针常规的穿刺方法,选择上肢相对粗直、 有弹性、避开关节、受伤、感染区域的血管为穿刺靶血管,用含有效碘0.3%的 碘伏局部消毒,消毒范围直径8&times;8cmo嘱患者握拳,护士左手固定皮肤, 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在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30&deg;缓慢进 针,见冋血后降低角度约15&d

5、eg;,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右手固定 针芯,左手向穿刺血管方向推进套管完全进入静脉,右手拔出针芯,证实回血通 畅后,用透明敷料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5,同吋标识置管吋间、 操作者姓名。1.2.2连接观察组在穿刺前将留置针螺口与输液器旋转连接;对照组采 用将连接输液器的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进行连接。1.2.3封管 输液完毕,观察组尽量不在最后输入高浓度液体。一般浓度 液体不需要封管,关闭夹子即可。高浓度液体使用生理盐水封管,使用注射器推 注生理盐水310 ml,于推注结束吋分离注射器、关闭按扌ii式单手夹实现正压封 管;对照组拔出头皮针并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消毒肝素帽,用310

6、ml稀释肝 素盐水的注射器穿刺肝素帽采用边推边退法封管,用“双手倒八、指尖加压”手 法夹紧挤压式单片夹。1.2.4固定 观察组采用了螺旋口连接设计,连接牢固,不需要再固定输 液器;对照组使用吋头皮针与输液器均需要分别固定。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凝血机制、以及留置时间、管 内冋血、留置中堵管、局部红肿、药液外渗、管道脱落等指标。1.4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 米用t检验,计数资料米用&chi;2检验。2结果2.1两组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不同静脉留置针留置吋间、费用、血小板数 量、凝血酶原时间的影响(表1)由表1可见两组乙型肝炎患者在血小板

7、数量(plt)、凝血酶原时间(pt)两个重要参 数的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两组患者在留置时间、费用方面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o表1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 0.05) , #(p > 0.05) o2.2两组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不同静脉留置针在留置中堵管、局部红肿、 药液外渗等方面的比较(表2)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期间局部红肿、药液外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堵管、回血、针刺伤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v0.05)。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o3讨论静脉留置针又称套

8、管针,为近年临床开展的一项护理新技术5, 6。和 传统输液相比,具有静脉通路流畅,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节省工作吋间, 保障抢救的时效性等优点1, 3, 6。其广泛的临床应用体现了输液技术的标志 性进步。因而越来越受到广医务人员及患者和家属的青睐。随着静脉留置针应 用病例的日趋增加,目前发现普通的静脉留置针有如下不足:静脉炎的发生机率 较高,需要反复多次使用肝素盐水冲管、封管、挤压等,较为频繁的操作还为护 理人员带来职业暴露的风险8,同吋使患者的治疗成本增加。正压留置针在拔 岀注射器或输液器吋产生正压,可使用原液封管,既减少患者医疗费用,也减少 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由于损伤小,适用范围

9、广,保护血管,减少了反复 穿刺的痛苦,便于抢救,减少了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它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已经成为医院输液穿刺的首要选择。我院于2011年将正压留置针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输液,迄 今已完成182例的数据积累。与普通留置针相比,发现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减少操作者职业暴露的风险。由表2数据可见,应用普通留置针操作者针刺伤的 发生率为5%,而应用正压留置针操作者针刺伤的发生率为零。这在发生率高、 对人类健康威胁巨大、病情迁延不愈,需反复或长期住院,依赖静脉给药的众多 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护士应用普通的留置针对这些患者进行操作,发生针刺伤 在

10、所难免。一旦被污染针头刺伤,极易发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 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等感染。正压留置针端口采用旋口设计,旋口设计 的无针连接符合美国输液护士协会的标准9,10,可大大减少护士接触血液污染 针头的机会。(2)减少肝素用量,有利于减少医务人员对各种严重肝病患者医源 性凝血机制异常的发生忧虑。正压留置针采用原液或生理盐水封闭管,避免了因 肝素钠引起的使用禁忌症5。因为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和重型肝炎患者,因肝细 胞严重大量坏死,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本来极易发生各种岀血倾向。本研究两组 乙型肝炎患者在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 量偏少有

11、关。(3)减少冋血和堵管的发生,减轻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利严垂程度。 有研究表明,普通静脉留置针堵管率为32.0%41.18%,静脉炎的发生率为 16.2%11, 12,通常与静脉输注高渗营养液、血液制品、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 物以及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的应用种类、用量、浓度、推注速度及封 管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普通留置针封管方法复杂,较难实现正压封管。而正压 留置针的正压接头在与注射器或输液器等旋离时,在导管尖端形成一个向外喷射 的液柱,达到自动正压效果,防止血液反流,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本组资料 显示,两组外渗、堵管、红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分别为30%、7.9%、6.4%和 16,2

12、%. 3.5%、2.1%,应用正压留置针患者明显优于普通留置针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4)减少患者的治疗成本。由于应用普通留置针需要使用肝素盐水封管, 以避免发生因血液冋流引起的导管堵塞,这需要每次额外支付购买肝素盐水的费 用。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费用分别为109.83元和62.63元,平均应用正压留置针 者每例可节省医疗费用47.2元。参考文献.童巧勤,谭惠仪安全型留置针在消化内科患者静脉输注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 卫生导报,2011,17(22)22-24.崔永明.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卩冲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6(10): 763-764.3.haas na.ciinical r

13、eview: vascular access for fluid infusion in childrenj.critcare,2004,8(6):478-484.曾文凤,曾慧萍正压留置针在艾滋病病人颈外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2,26(10):2819-2820.孙银梅,李俊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2009,2(24 ):102-103.6 . lapalu j, losser mr, albert 0, et a i.totally impla ntable port man agement: impact of positive pressure

14、 during needle withdrawal on catheter tip occlus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jj vase access,2010 ,11(1)*46-51.7 .karanlik h, kurul s.modification of approach for totally 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device decreases rate of complicationssurg oncol,2009,100(3):279-283.李映兰,李丽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及职业安全管理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 21( 2) : 52549 .kamal gd, divishek d, kumar gc, et al.reduced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by routine use of antibiot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