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 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古代文论 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古代文论 教学大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70115z10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论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文学原理中国古代文学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材:张少康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教学参考书:郭绍虞等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王运熙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版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二、课程设置的目的

2、意义中国古代文论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 本课程讲授的对象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十分悠久,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多种多样,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趣味。这门课程的开设,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重要论著和观点, 深入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精神,而且还能与中文系其它主干课程,特别是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参照比较,为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课程的开设,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文学实践能力

3、。三、课程的基本要求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由于古代文论历史悠久,时代跨度很大,材料浩如烟海。所以古代文论的学习,理解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重要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按照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熟读古代文论的几本经典原著,学习经典作家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第二,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线索、最有代表性的文论思想与观点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将其运用于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第三,将古代文论的学习与古代文学的学习、与古代艺术的了解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第四,将古代文论第 1 页/ 共 3 页的学习与古代哲学的学习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结合起来,

4、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章节章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文学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先秦儒家的文学观先秦道家的文学观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批评理论玄学的兴起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与发展刘勰的文论巨著文心雕龙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和“诗境”说的提出唐代后期文学理论批评不同流派的分化与发展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严羽和南宋金元的文学理论批评总总学学时时24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讲课讲课实实( (含研含研践践讨讨) )24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

5、方法、(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讲授讲授、讨论第 1 章第 2 章第 3 章44诗经和易经的文易经 的文学观学观孟子的 “以意孔子和孟子逆志 ”的文学的文学观批评方法老子“道”哲学老子和庄子对其文艺观的的文学观影响和庄子的“虚静”说乐记和毛诗大序毛诗大序的文艺观的文艺观曹丕的“文气”曹丕和陆机说和魏晋时期的文学观的文笔之争和永明声律论刘勰的本体论、 创作论与批评论强调抒情的诗歌本体论和“滋味”说陈子昂、李白、杜甫、殷璠、王昌龄、皎然的诗歌理论宗经、神思、风骨和物色理论讲授、讨论第 4 章44讲授、讨论第 5 章44讲授、讨论第 6 章第 7 章4242讲授、讨论“滋味 ”和“自讲授、

6、艺术鉴赏然英旨”说殷璠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第 8 章44讲授第 9 章44白居易的诗司空图的意境论和司空图理论的意境理论讲授、讨论第 10 章33欧阳修的 “诗苏轼和欧阳穷而后工 ”说讲授、 文学作品修的批评理和苏轼的 “虚鉴赏论静”、“形神 ”论严羽和朱熹严羽的“妙悟”的诗歌理论和“兴趣”说讲授、讨论第 11 章33第 2 页/ 共 3 页第 12 章明清诗歌理论44第 13 章明清小说戏曲理论批评66公安三袁的“性灵”说、 王士 祯 的 “ 神韵”说和王夫之、 叶燮的诗歌 理论李渔的戏曲理论和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 脂砚斋的小说批评理论王士祯的 “神讲授、 文学作品韵”说和叶

7、燮鉴赏的诗歌理论李 渔 的 戏 曲讲授、讨论理论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无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笔试等形式,将作业测评、课外讨论、期末考核结合起来,进行多种类型的全过程考核。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先秦儒家的文学观、先秦道家的文学观、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唐代诗歌批评理论、宋代诗歌批评理论、明清诗歌批评理论、明清小说戏曲批评理论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成绩比例(成绩比例(%)备注备注期末考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