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1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1.gif)
![第一章 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1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2.gif)
![第一章 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1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3.gif)
![第一章 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1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4.gif)
![第一章 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1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2/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e89080b8-94b6-4f96-a48e-9c69a912a09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业防毒技术工业防毒技术王王 晔晔E-mail:Phone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本次课主要内容本次课主要内容课程内容与有关要求课程内容与有关要求第一章第一章 毒物与中毒概论毒物与中毒概论第一节第一节 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安全工程专安全工程专业选修课业选修课课程目的:课程目的:对工业生产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防物质及其防治措施有一治措施有一个比较全面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的了解。课程内容有关要求识识防防用用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中有毒物质视频毒物质视频课程内容有关要求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有关要求课程内容有关要
2、求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课程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毒物与中毒第一部分:毒物与中毒 工业毒物及工业毒物及其危害其危害典型职业中毒现象及其防治典型职业中毒现象及其防治 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第二部分:有毒有害气体净化方法第二部分:有毒有害气体净化方法课程内容有关要求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有毒有害气体净有毒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化方法综合防毒措施综合防毒措施有害蒸气的冷凝回收法有害蒸气的冷凝回收法有害气体的液体吸收法有害气体的液体吸收法有害气体吸附净化法有害气体吸附净化法有害气体燃烧净化法有害气体燃烧净化法第三部分:有害烟雾的净化技术第三部分:有害烟雾的净化技术课程内容有关要
3、求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有害烟雾有害烟雾的净化的净化概述概述 有害烟雾的净化方法与装置有害烟雾的净化方法与装置典型有害烟雾的性质和危害典型有害烟雾的性质和危害课程要求课程要求阐述教学要求及课堂纪律等阐述教学要求及课堂纪律等考核形式考核形式考试考试+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课程内容有关要求课程内容有关要求第一章第一章 毒物与中毒概论毒物与中毒概论第一节第一节 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毒物:毒物:(1)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并产生有害作用的)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并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化学物质。物质。(2)通常是指在小剂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条件)通常是指在小剂量的情况下,通过一
4、定条件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乃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乃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有毒与无毒意义上是相对的:有毒与无毒意义上是相对的:(1)毒物只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人体才具与毒性)毒物只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人体才具与毒性(2)任何物质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能出现毒害作)任何物质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能出现毒害作用用“毒物本身不是毒物,而剂量使其成为毒物毒物本身不是毒物,而剂量使其成为毒物”(德(德国医生帕拉塞尔士)国医生帕拉塞尔士) 第一节第一节 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一一 毒物的概念毒物
5、的概念生产性毒物(工业毒物):生产性毒物(工业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或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称作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产生的有毒物质,称作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工业毒物常以气体、蒸汽、烟、尘、雾等形态存工业毒物常以气体、蒸汽、烟、尘、雾等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在于生产环境。 中毒:中毒: 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而引起机体组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中毒。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中毒。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 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引起的中毒,称为急
6、性中毒。 急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 工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工业毒工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工业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称为急性职业中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称为急性职业中毒。 第一节第一节 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二二 毒物分类毒物分类 1、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分类原料:例如,制造染料所用的苯胺原料:例如,制造染料所用的苯胺中间产品:例如,生产农药所用光气等;中间产品:例如,生产农药所用光气等;最终产品:例如,焦化厂出产的苯、化肥厂出产最终产品:例如,焦化厂出产的苯、化肥厂出产 的氨等;的氨等;辅助原料:例如,制药行业用作萃取剂的苯、辅助原料:例如,制药行业用作萃取剂的苯、 乙醚,橡胶行业用作
7、溶剂的苯、乙醚,橡胶行业用作溶剂的苯、 汽油等。汽油等。 2、按化学结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无机化合物一般按其理化特性来分类,有机无机化合物一般按其理化特性来分类,有机化合物则按其结构式或官能团来分类。毒物的化化合物则按其结构式或官能团来分类。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在某些方面有密切的关系。学结构与毒性在某些方面有密切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毒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在脂肪族碳氢化合物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在脂肪族碳氢化合物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其毒性般也增大加,其毒性般也增大(只适合于庚烷以下)。(只适合于庚烷以下)。碳链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时,毒性也增大,碳链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
8、子取代时,毒性也增大,例如,四氯化碳的毒性远远大于甲烷等。例如,四氯化碳的毒性远远大于甲烷等。 在芳香族烃类化合物中,在芳香族苯环上,在芳香族烃类化合物中,在芳香族苯环上,不同异构体的毒性也有差异不同异构体的毒性也有差异。一般认为三种异构。一般认为三种异构体的毒性次序为:对位体的毒性次序为:对位间位间位邻位,如硝基酚、邻位,如硝基酚、氯酚、甲苯胺、硝基甲苯、硝基苯胺等异构体都氯酚、甲苯胺、硝基甲苯、硝基苯胺等异构体都具有此规律。具有此规律。 3、按生物作用性质分类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麻醉性气体麻醉性气体溶血性气体溶血性气体致敏性毒物致敏性毒物3、按生物作用性质分类、按生物作
9、用性质分类 (1)剌激性气体)剌激性气体 剌激性气体是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剌激性的一剌激性气体是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剌激性的一类有害气体的统称,是生产中最常见的有害气体。类有害气体的统称,是生产中最常见的有害气体。 具有剌激作用的毒物种类甚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具有剌激作用的毒物种类甚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几类: 酸:硫酸、盐酸、硝酸、铬酸。酸:硫酸、盐酸、硝酸、铬酸。 成酸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成酸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 成酸氢化物: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成酸氢化物: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 卤族元素:氟、氯、溴、碘。卤族元素:氟、氯、溴、碘。 无机氯化物:光
10、气、二氯亚砜、三氯化磷、三氯无机氯化物:光气、二氯亚砜、三氯化磷、三氯化硼、三氯氧磷、三氯化砷等。化硼、三氯氧磷、三氯化砷等。 卤烃:溴甲烷等。卤烃:溴甲烷等。 酯类:硫酸二甲醋、二异氰酸甲苯酯、甲酸甲酯。酯类:硫酸二甲醋、二异氰酸甲苯酯、甲酸甲酯。 醚类:氯甲基甲醚。醚类:氯甲基甲醚。 醛类:甲醛、乙醛、丙烯醛。醛类:甲醛、乙醛、丙烯醛。 有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有机氧化物:环氧氯丙烷。 成碱氢化物:氨。成碱氢化物:氨。 强氧化剂:臭氧。强氧化剂:臭氧。 金属化合物:氧化镉、羧基镍、硒化氢。金属化合物:氧化镉、羧基镍、硒化氢。 以上除后三项外,其余化合物的剌激作用都与其以上除后三项外,其余化
11、合物的剌激作用都与其成酸性有关。剌激性气体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常见成酸性有关。剌激性气体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常见者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者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和三氧化硫等。 (2)窒息性气体 A 单纯性窒息气体单纯性窒息气体 某些气体在一般情况下不被看作有毒性某些气体在一般情况下不被看作有毒性,但当但当其取代空气中的氧其取代空气中的氧,并使氧减少到机体不能耐受并使氧减少到机体不能耐受的水平时的水平时,就能引起伤害就能引起伤害,甚至致死。这些气体包甚至致死。这些气体包括氮、氢、乙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氦、括氮、氢、乙炔、甲烷、乙烷、丙烷、
12、丁烷、氦、氖、氩和二氧化碳。虽然二氧化碳主要起单纯性氖、氩和二氧化碳。虽然二氧化碳主要起单纯性窒息剂作用,但当其浓度超过窒息剂作用,但当其浓度超过57倍时,也可引倍时,也可引起中毒性知觉丧失。单纯性窒息气体所起的作用起中毒性知觉丧失。单纯性窒息气体所起的作用与氧分压降低的程度成正比。单纯性窒息气体只与氧分压降低的程度成正比。单纯性窒息气体只有在高浓度时(尤其在局限空间内)才有危险性。有在高浓度时(尤其在局限空间内)才有危险性。B 化学性窒息气体化学性窒息气体 这些气体不妨碍氧气进入肺部,但对血液或者组这些气体不妨碍氧气进入肺部,但对血液或者组织会产生种化学性作用。当这些气体作用于血液织会产生种
13、化学性作用。当这些气体作用于血液时,虽然不妨碍肺的充分通气,但会影响血液对氧时,虽然不妨碍肺的充分通气,但会影响血液对氧的输送;或者血液即使可将氧运输给组织,但由于的输送;或者血液即使可将氧运输给组织,但由于窒息剂对组织的作用而阻碍组织对氧的利用。窒息窒息剂对组织的作用而阻碍组织对氧的利用。窒息作用也可由麻醉剂和麻醉性化合物(如乙醚、氯仿、作用也可由麻醉剂和麻醉性化合物(如乙醚、氯仿、氧化亚氮、二硫化碳)所引起,这些化合物对神经氧化亚氮、二硫化碳)所引起,这些化合物对神经组织包括呼吸中枢均有影响,过量吸入可引起呼吸组织包括呼吸中枢均有影响,过量吸入可引起呼吸抑制、最终呼吸衰竭。抑制、最终呼吸衰
14、竭。 在生产中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氰在生产中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有:一氧化碳、氰化物和硫化氢等。化物和硫化氢等。 (3)麻醉性气体)麻醉性气体 大多数有机溶剂蒸气和烃类对人体具有大多数有机溶剂蒸气和烃类对人体具有麻醉样毒性作用,机体过量摄入(通过呼麻醉样毒性作用,机体过量摄入(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后,表现为神志恍惚,有时吸道或皮肤)后,表现为神志恍惚,有时呈兴奋或酒醉感,严重时进入嗜睡状态或呈兴奋或酒醉感,严重时进入嗜睡状态或昏迷。昏迷。 常见的麻醉性毒物有:苯、汽油、丙酮、常见的麻醉性毒物有:苯、汽油、丙酮、氯仿等。氯仿等。 (4)溶血性气体)溶血性气体 该类毒物进入机体后,随血液循
15、环分布至该类毒物进入机体后,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与红细胞结合,破坏细胞膜或形成全身,与红细胞结合,破坏细胞膜或形成赫恩兹小体,导致溶血,因溶血可造成对赫恩兹小体,导致溶血,因溶血可造成对肾脏的损害。肾脏的损害。 常见的溶血性气体有:砷化氢、苯肼、苯常见的溶血性气体有:砷化氢、苯肼、苯胺、硝基苯等。胺、硝基苯等。 (5)致敏性毒物)致敏性毒物 化学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是一种免疫损伤反应,化学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是一种免疫损伤反应,与接触毒物剂量无关,而与发病者的个体敏感性与接触毒物剂量无关,而与发病者的个体敏感性有关。其症状和一般中毒不一样,如青霉素生产有关。其症状和一般中毒不一样,如青霉素生产工
16、人,可因过敏反应而发生支气管哮喘,脱离接工人,可因过敏反应而发生支气管哮喘,脱离接触后即可痊愈。在有些情况下,中毒和过敏反应触后即可痊愈。在有些情况下,中毒和过敏反应可以互相影响。可以互相影响。 常见的致敏性化合物有:金属化合物,如铂盐、常见的致敏性化合物有:金属化合物,如铂盐、镍盐等;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酯;有机磷镍盐等;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酯;有机磷杀虫剂,如对硫磷、敌百虫等。杀虫剂,如对硫磷、敌百虫等。(6)全身性毒物)全身性毒物 金属为多金属为多 :铅、汞等:铅、汞等 4、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分类、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分类 (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亲神经性毒物亲神经性毒物” 常
17、见的有四常见的有四乙基铅、汞及有机汞、有机锡、锰、铊、砷、一乙基铅、汞及有机汞、有机锡、锰、铊、砷、一氧化碳、汽油、二硫化碳、溴甲烷、三氯乙烯以氧化碳、汽油、二硫化碳、溴甲烷、三氯乙烯以及有机磷、有机氯农药等。及有机磷、有机氯农药等。 (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剌激性气体、蒸气或粉尘如氯、剌激性气体、蒸气或粉尘如氯、硫、硒的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羰基镍、氨、镉、硫、硒的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羰基镍、氨、镉、硫酸二甲酯、有机氟及溴甲烷等属于此类。吸入硫酸二甲酯、有机氟及溴甲烷等属于此类。吸入工业溶剂如汽油、柴油等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甲工业溶剂如汽油、柴油等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甲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胺可引
18、起支气管哮喘。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胺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3)血液系统)血液系统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苯肼、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苯肼、亚硝酸钠、一氧化碳、砷化氢、苯醌等属于此类。亚硝酸钠、一氧化碳、砷化氢、苯醌等属于此类。 (4)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锑、砷、磷、有机磷农药以及锑、砷、磷、有机磷农药以及多种有机溶剂等属于此类。多种有机溶剂等属于此类。 (5)肝脏)肝脏 引起中毒性肝炎的生产性毒物称引起中毒性肝炎的生产性毒物称“亲肝性毒物亲肝性毒物”,如黄磷、锑、砷、四氯化碳、,如黄磷、锑、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氯仿、苯肼、三硝基甲苯等。三氯乙烯、氯仿、苯肼、三硝基甲苯等。 (6)肾脏)肾脏
19、 四氯化碳、砷化氢、有机汞、砷、乙四氯化碳、砷化氢、有机汞、砷、乙二醇等属于此类。二醇等属于此类。 毒物毒性和危险程度分级毒物毒性和危险程度分级毒性:通常是指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或者毒性:通常是指化学毒物与机体接触或者进入机体的易感部位后,能造成机体损害进入机体的易感部位后,能造成机体损害的相对能力。的相对能力。一般来说它与进入体内的量呈正比;一般来说它与进入体内的量呈正比;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毒物的急性毒性可按LD50或或LC50来分级。来分级。LD50的意思是半数致死量的意思是半数致死量LC50的意思是半数致死浓度,即引起实验的意思是半数致死浓度,即引起实验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或浓度。染
20、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或浓度。一般可按一般可按LD50将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将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微毒等五级(如下表)毒、低毒、微毒等五级(如下表)表一表一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分级分级 大鼠一次经口大鼠一次经口LDLD50 50 ( (毫克毫克/ /公斤体重公斤体重) ) 6 6只大鼠吸入只大鼠吸入4 4小时小时死亡死亡2424只的浓度只的浓度 (1/1/百万)百万) 剧毒剧毒 101050 50 高毒高毒 11-100 11-100 51-500 51-500 中等毒中等毒 101-1000 101-1000 501-5000 501-5000 低毒
21、低毒 1001-100001001-100005001-50000 5001-50000 微毒微毒 10000 10000 50000 50000 常用于评价毒性物质急性、慢性毒性的指常用于评价毒性物质急性、慢性毒性的指标有以下几种。标有以下几种。1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或LC100),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全部(100)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或LC50),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半数,是指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半数(50)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死亡的
22、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3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或MLC),是指全组染毒动物中只引起个别动物死亡是指全组染毒动物中只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4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或LC0),是指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毒性,是指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5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是指在慢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是指在慢性染毒后,试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有害作用性染毒后,试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四四 工业毒物的物理状
23、态工业毒物的物理状态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气体、蒸气、烟尘、雾和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气体、蒸气、烟尘、雾和粉尘等形式存在,其存在形式主要取决于毒物本身粉尘等形式存在,其存在形式主要取决于毒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生产工艺、加工过程等。的理化性质、生产工艺、加工过程等。 第二节第二节 毒物侵入人体途径与毒理作用毒物侵入人体途径与毒理作用一一 毒性物质侵入人体途径毒性物质侵入人体途径毒性物质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毒性物质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的。肤接触进入人体的。职业中毒中,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职业中毒中,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人体的;和皮肤侵入人体的;生活中
24、,毒性物质则是以呼吸道侵入为主。生活中,毒性物质则是以呼吸道侵入为主。注意:职业中毒时经消化道进入人体是很注意:职业中毒时经消化道进入人体是很少的,往往是用被毒物沾染过的手取食物少的,往往是用被毒物沾染过的手取食物或吸烟,或发生意外事故毒物冲入口腔造或吸烟,或发生意外事故毒物冲入口腔造成的。成的。1经呼吸道侵入经呼吸道侵入呼吸道是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呼吸道是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径:(1)人体肺泡表面积为)人体肺泡表面积为90160 m2,每天,每天吸入空气吸入空气12 m3,约,约15 kg。(2)空气在肺泡内流速慢,接触时间长,)空气在肺泡内流速慢,接触时间长,同时肺
25、泡壁薄、血液丰富,这些都有利于吸同时肺泡壁薄、血液丰富,这些都有利于吸收。收。毒物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如图毒物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如图21)。)。图21 2经皮肤侵入经皮肤侵入经表皮进入体内的毒物需要越过三道屏障:经表皮进入体内的毒物需要越过三道屏障:第一道屏障:皮肤的第一道屏障:皮肤的角质层角质层,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于300的物质不易透过无损皮肤。的物质不易透过无损皮肤。第二道屏障:位于表皮角质层下面的第二道屏障:位于表皮角质层下面的连接角质层连接角质层,其表皮细脆富于固醇磷脂,它能阻止水溶性物质的其表皮细脆富于固醇磷脂,它能阻止水溶性物质的通过,而不能阻止脂溶性物质的通过
26、。毒物通过该通过,而不能阻止脂溶性物质的通过。毒物通过该屏障后即扩散,经乳头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屏障后即扩散,经乳头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第三道屏障:表皮与真皮连接处的第三道屏障:表皮与真皮连接处的基膜基膜。脂溶性毒。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要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物经表皮吸收后,还要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和吸收。所以水、脂均溶的毒物所以水、脂均溶的毒物(如苯胺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只是易被皮肤吸收。只是脂溶而水溶极微的苯,经皮肤吸收的量较少。与脂脂溶而水溶极微的苯,经皮肤吸收的量较少。与脂溶性毒物共存的溶剂对毒物的吸收影响不大。溶性毒物共存的溶剂对毒物的吸收影响不大。图22!注意:!
27、注意:如果如果表皮屏障的完整性遭破坏表皮屏障的完整性遭破坏,如外伤、,如外伤、灼伤等,可促进毒物的吸收。灼伤等,可促进毒物的吸收。潮湿潮湿也有利于皮肤吸收,特别是对于气体也有利于皮肤吸收,特别是对于气体物质更是如此。物质更是如此。皮肤经常沾染有机溶剂皮肤经常沾染有机溶剂,使皮肤表面的类,使皮肤表面的类脂质溶解,也可促进毒物的吸收。脂质溶解,也可促进毒物的吸收。黏膜吸收黏膜吸收毒物的能力远比皮肤强,部分粉毒物的能力远比皮肤强,部分粉尘也可通过黏膜吸收进入体内尘也可通过黏膜吸收进入体内 3经消化道侵入经消化道侵入许多毒物可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而被吸收。许多毒物可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而被吸收。胃肠道的酸
28、碱度是影响毒物吸收的重要因胃肠道的酸碱度是影响毒物吸收的重要因素:素:胃液是酸性,对于弱碱性物质可增加其电胃液是酸性,对于弱碱性物质可增加其电离,从而减少其吸收;对于弱酸性物质则离,从而减少其吸收;对于弱酸性物质则有阻止其电离的作用,因而增加其吸收。有阻止其电离的作用,因而增加其吸收。脂溶性的非电解物质,能渗透过胃的上皮脂溶性的非电解物质,能渗透过胃的上皮细胞。胃内的食物、蛋白质和黏液蛋白等,细胞。胃内的食物、蛋白质和黏液蛋白等,可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可以减少毒物的吸收。图 13二二 中毒原因中毒原因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数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数情况下不能用单一原因来解
29、释。常见中毒情况下不能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常见中毒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一)设备方面:设备方面: 1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备; 2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效果不好;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效果不好; 3设备检修或抢修不及时;设备检修或抢修不及时; 4因设备故障、事故引起的跑、冒、滴、因设备故障、事故引起的跑、冒、滴、漏或爆炸。漏或爆炸。 (二二)个体方面:个体方面: 1没有个人防护用品;没有个人防护用品; 2不使用或不当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或不当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缺乏安全知识;缺乏安全知识; 4过度疲劳或其它不良身体状态;过度疲劳或其它不良身体状态; 5有从
30、事有害作业的禁忌证。有从事有害作业的禁忌证。 (三)安全管理方面:(三)安全管理方面: 1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安全操作规程; 2违反安全操作制度或执行不当;违反安全操作制度或执行不当; 3没有安全警告标志或保障装置;没有安全警告标志或保障装置; 4缺乏必要的安全监护。缺乏必要的安全监护。 (四)化学品管理方面:(四)化学品管理方面:1.化学品无毒性鉴定证明;化学品无毒性鉴定证明; 2.化合物成分不明;化合物成分不明; 3.化学品来源不明;化学品来源不明; 4.化学品贮存或放置不当;化学品贮存或放置不当; 5.化学品转移或运输无标志或标志不清。化学品转移或运输无标志或标志不清。 毒性毒理作用毒
31、性毒理作用1对酶系统的破坏对酶系统的破坏生化过程构成了整个生命的基础,而酶在这一过生化过程构成了整个生命的基础,而酶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毒物可作用于酶系统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毒物可作用于酶系统的各个环节,使酶失活,从而破坏了维持生命必的各个环节,使酶失活,从而破坏了维持生命必需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中毒症状需的正常代谢过程,导致中毒症状 毒物作为基质的同类物,不断与之竞争同一种酶毒物作为基质的同类物,不断与之竞争同一种酶分子上的同一部位,产生竞争性抑制。比如丙二分子上的同一部位,产生竞争性抑制。比如丙二酸与乳酸是同类物,丙二酸则能抑制乳酸脱氢酶酸与乳酸是同类物,丙二酸则能抑制乳酸
32、脱氢酶的活性的活性 2对DNA和RNA合成的干扰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由双股螺旋结构的染色体是由双股螺旋结构的DNA分子构成分子构成的。长链的。长链DNA储存了遗传信息。储存了遗传信息。DNA的信的信息通过信使核糖核酸息通过信使核糖核酸(RNA)被转录,最后翻被转录,最后翻译到蛋白质中。毒物作用于译到蛋白质中。毒物作用于DNA和和RNA的的合成过程,产生致突变、致畸变、致癌作合成过程,产生致突变、致畸变、致癌作用。用。(举例举例) 遗传突变是遗传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突然遗传突变是遗传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突然变异,产生一种表型可见的变化。化学物质使变异,产生一种表型可见的变化。化学物质使遗传物质发生突然变异,称为致突变作用。这遗传物质发生突然变异,称为致突变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在种作用可能是在DNA分子上发生化学变化,从分子上发生化学变化,从而改变了细胞的遗传特性,或造成某些遗传特而改变了细胞的遗传特性,或造成某些遗传特性的丢失。性的丢失。染色体畸变是把染色体畸变是把DNA中许多碱基顺序改变,造中许多碱基顺序改变,造成遗传密码中碱基顺序的重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外设备买卖合同模板
- 上海金融服务外包合作合同模板汇集
- 临时教学楼改建工程合同
- 个人住房贷款合同样本
- 临时合作关系合同书
- 二手房购入合同范文:完整版
- 三人合伙投资合同范本
- 个人商业贷款抵押合同(1997年)版
- 个人债务履行担保合同示例
- 个人定向捐赠合同模板修订版
- 中级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HG20202-2014 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固定资产培训课件共-51张
- 元宵节猜灯谜 11
-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 2024年高考语文思辨类作文预测+考前模拟题+高分范文
- 2024年演出经纪人考试必背1000题一套
-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
- 刑事判决书标准格式
-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7:风险的角度谈收益MAR和夏普比率
- 2024年广州市高三一模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综合测试一 物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