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班语言活动晴天和雨天案例诊断柳芳观察对象 :长沙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大一班乐乐老师的教学观察内容 :教师组织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领域教学知识幼儿发展现状 (乐乐老师所述):幼儿处于大班下学期,语言发展整体情况较好,已有自由交谈的经验,对晴天雨天的基本特征有所感知。语言活动预设教学目标 (乐乐老师所述):1. 尝试使用辩论这种语言表达形式,初步掌握辩论的基本方法。2. 能针对某一问题积极思维,并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3. 培养辨析性倾听的能力。语言集体活动形式 :辩论赛乐乐老师简介 :女,学前教育本科毕业,五年教龄一、案例描述大一班语言活动:晴天和雨天活动以情境导入开始: “太阳、小雨点来和我们
2、玩游戏,他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接着,老师讲述故事卖太阳帽、卖雨伞 。老师提问:你觉得到底是雨天好,还是晴天好?老师分别在两组桌子上张贴晴天、 雨天的标志。 将幼儿按自己的观点分组,支持“晴天好”坐在晴天组,支持“雨天好”坐在雨天组,想清楚你的理由。接下来,开始辩论活动。 “今天大一班要开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乐乐老师是裁判。老师首先简单解释什么是辩论赛:“双方互为辩论选手” 。介绍计分规则:“比的是点子(理由) ”。辩论赛分三轮进行。第一轮:说出我认为 xx 好的理由,时间五分钟。强调“我觉得 好,因为 ”的句式,多次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在第一轮中,老师表扬了第一个没有老师的提醒把话说完整的幼儿。
3、第二轮:说出对方不好的理由,时间五分钟。强调“我觉得 不好,因为 ”的句式。老师提出新的要求,“没说完整不加分” 。同样,老师仍在提醒幼儿注意规则。第三轮:对方说出理由,我方找出反对理由,可以抢答,时间五分钟。辩论结束后,老师进行小结。提出问题: “为什么第三轮比赛刚刚开始,时间就到了?” 找出原因,“维持秩序的时间浪费了很多” ,老师总结了辩论赛应注意的地方:对方说话时,我方安静倾听;自己发言时要说清楚,把理由想清楚了再说。老师提出了活动后的要求, “和爸爸妈妈来讨论一下,你觉得晴天好的理由和雨天好的理由” ,明天继续第三轮的辩论。二、案例诊断(一)对教师领域知识的分析与诊断1.教师试图提供
4、给幼儿的核心经验。语言领域:( 1)口头语言学习与运用经验。包括围绕共同话题讨论的谈话经验、运用语言交流表达不同意见的辩论经验、复合句的运用及发展经验(因果关系)。( 2)倾听并理解、分析他人表述的经验。其他领域 :科学领域:对“晴天” 、“雨天”生活现象的认知;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的体验社会领域:与人际交往、合作、规则相关的活动体验;坚持自己的观点的体验教师在这个活动中,基本抓住了语言领域目标的核心价值 : 第一,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是语言交往能力的成长;第二,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第三,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
5、、 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教师以辩论赛的形式,较好地为幼儿创设了语言交往的机会和条件,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大班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语言的逻辑性, 以及良好的倾听习惯。2. 教师对有关教学内容的深刻、准确把握程度为了正确把握此次活动所教内容,执教教师做了如下准备:第一、对辩论活动形式的认识, 了解基本的辩论方法及策略。 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初次尝试辩论活动) ,设置了相对简单的辩论活动的规则、流程,这是教师把控较好的地方。第三,对晴天雨天的特征、利弊有清晰的了解及预设。但,在后面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预设准备仍显不够。(二)对教师了解幼儿的情况分析与诊断
6、1.对幼儿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特点的了解程度第一,教师了解到幼儿未曾接触过辩论这种语言表达形式, 不了解辩论的基本规则和方法。第二,教师观察到幼儿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多是使用简单句, 很少会运用这样有因果关系的复合句来说话,需要教师的强调、提醒。第三,教师了解到本班幼儿能较好的倾听他人的讲话,但理解性倾听能力不足。2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程度教师认为,幼儿已具有较好的运用语言与成人、 同伴进行交流的能力。 幼儿能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观点。 幼儿形成了较好的倾听习惯。 幼儿初步具有了思维分析能力、语言的逻辑性。(思考为什么,)幼儿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天气的生活经验。这些已有经验是此次语言活动开展的基础。
7、教师对幼儿有关 “晴天”、“雨天” 的错误概念认识不足。 在对“晴天”、“雨天”特征的把控上出现了偏差。幼儿在讲述“晴天好” 、“雨天好”理由时,混淆了“晴天”与“夏天”、“雨天”与 “冬天”的概念。比如,“晴天好”,因为“可以穿裙子”“、可以吃冰淇淋”“、下雨会很冷”等等,“ 雨天好”,因为“不会中暑” 晴天代表热,雨天代表冷,孩子们概念不清晰。而教师没有发现,更没有及时讲解、提醒,说明教师忽略孩子因生活经验的缺少而可能存在的“晴天”、“雨天”的概念模糊的问题。3.对幼儿的需求和个体差异的掌握程度幼儿的学习需求( 1)需要了解辩论的规则、程序。辩论规则和程序,教师在辩论之前进行了说明和强调。
8、但预计不足,活动中,幼儿对“什么是辩论?” “如何遵守辩论规则?”不甚明了,使得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反复重申规则上。( 2)辩论活动中,幼儿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找到不同的理由,要尝试运用对比、反问等不同于陈述的语句。 前两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处理比较到位,强调要求幼儿使用 “我觉得 好, 因为 。”、“我觉得 不好, 因为 。”的句式来讲述自己的观点。 而后一点则被忽略, 幼儿基本使用陈述的方式表达观点。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有语言表达能力强弱的差异, 也有是否大胆参与、 积极回应的差异。 辩论活动形式本身也让能力强的孩子有更多表现的机会。 在活动中,教师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也没有对能力
9、弱的孩子的有效关注和支持, 有的幼儿从始至终没有发言,教师没有提供让每个孩子参与表达的机会。(三)对教师教学策略的分析与诊断1选择的话题比较生活化,让幼儿有话可说“晴天好还是雨天好 ”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话题。不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大家都时常讨论天气,很多幼儿园还每天开展 “天气预报 ”活动。这样,幼儿逐渐积累了很多关于天气的生活经验。教师选择 “晴天好还是雨天好 ”的话题,很容易让幼儿打开话匣子,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2创设了比较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但教师角色和教育契机把握欠准确辩论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 尊重幼儿、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大胆表达,勇于挑战,形成一种活泼
10、,轻松的活动气氛。在活动中,教师有意地营造这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但教师的角色作用定位不准。 表现在活动中老师对幼儿的控制, 比如随意打断幼儿发言、 自由辩论时当幼儿表达对辩时被制止、 反复强调固定句式的使用等等。 教师对于拓展幼儿辩论经验的时机把握不准。比如,在第三轮的辩论中,一名幼儿说: “如果下雨(大)的话,会把花草淹没的。 ”另一名幼儿马上接着说: “太阳也一样的,可以把花草晒死。”这就是一种反辩,老师没有把握这种契机。3注意了层层递进,推动辩论开展,但未引导幼儿掌握基本概念的内涵教师通过三轮辩论,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并思考别人的观点,解释并坚持自己的观点,难度层层递进
11、。但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并开展辩论活动,对于“辩论”是陌生的,教师在活动设计上缺乏一个预热环节,来帮助幼儿大致了解“什么是辩论”,使得幼儿进入辩论的状态比较慢, 拖慢了辩论活动的节奏。4抓住契机,让幼儿明确了辩论规则辩论是有一定规则的讨论,规则不明会使辩论活动陷于混乱局面。教师设置了辩论的规则、程序,活动中当幼儿因规则不明而引发矛盾时, 教师能及时指出,较好地深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 如,提醒幼儿举手轮流发言、 注意听对方的理由、用完整语句说清楚自己的理由等。5强调了句式的运用通过评价、鼓励,让幼儿掌握句式运用。6 .未能较好地运用反思与评价方法整个活动下来,教师对于反思、评价的策略运用是欠缺的。整
12、个活动几乎没有幼儿的反思, 也没有教师有效的小结梳理, 只有一个分数的统计比较。 这样的反思,没有起到回顾学习过程、 梳理和提升学习经验的作用, 也未达到帮助幼儿发散思维,丰富语言表达的目的。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评价单一,如: “好的,这个理由很好”这样的泛泛的评价,没有针对性。 对幼儿表现出来的一些独立见解、 或者是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表现,“下雨天,雨点可以带走灰尘,不会有雾霾” 。(独立的见解,给予其他幼儿示范的作用,想到不一样的理由) 。而幼儿出现的“晴天好,可以穿裙子。 ” “我觉得晴天不下雨好一些, 因为下雨的时候好冷。 ”这样一些概念偏差的发言,教师也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来帮助幼
13、儿建构正确的学习经验。三、教育建议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们更要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关注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采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方式组织活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 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一)以幼儿具体表现为例,让幼儿轻松掌握不同的辩论方法实际上,辩论活动作为一种语言活动的形式, 在对话经验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要求更高,表达的方式上不一定要用固定的句式。辩论的方法有很多种,陈述、假设、对比、反问、举例等。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幼儿有哪些方法,相信幼儿很难理解。而活动中教师以幼儿的具体表现为例
14、,让幼儿轻松地理解了什么是陈述、假设、对比。一旦幼儿理解了这些概念, 他们就可能有意识地运用和积累各种辩论方法。这也更能激发幼儿参与辩论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推动辩论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二)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的角色作用尊重幼儿的思想, 不要随意打断幼儿发言。 自由辩论中随意制止幼儿表达对辩是不恰当的做法。 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思想, 要鼓励幼儿思维的求异性、 敏捷性、创造性,(三)预测困难,问题前置,增加“什么是辩论”的环节增加一个环节讨论 “什么是辩论 ”。这个讨 论环节是一个预热环节, 既能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辩论, 怎么辩论, 又能让敢于表达、 善于表达的幼儿先试着说起来,以营造一种积极鼓励幼儿表达的氛围, 这样的难度递进设计更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四)日常生活中丰富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洛阳市洛宁县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考试真题
- 仓库保洁服务合同范本
- 出售车位合同范本
- 企业经销合同范本
- 2024年德阳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市本级公益性岗位招聘考试真题
- 个人房屋装饰合同范本
- 买断合同属于合同范本
- 低价购买租赁合同范本
- 全案整装合同范本
- 劳务聘用合同范本6
- 2023年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街道安监办招聘专职安全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所属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乡镇精神卫生工作总结
- 井工煤矿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编制细则
- 2024年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设备使用手册(范例模板)
- 上海房屋修缮工程培训课件
- 医院电梯安全操作培训记录
- 《读懂财务报表》课件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扬尘治理检查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