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拜师教学设计(详细讲解)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学问、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产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3、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 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产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请看黑板,(板书:孔子)谁来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 (学生交流)谁还想补充?你还知
2、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子曰 , ) 同学们很善于积累,如果能将名言落实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那就更了不起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资料袋中对孔子的介绍。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 (板书:孔子拜师)齐读课文题目。课文题目为什么用“拜”师呢?说文解字说: “拜,首至地也。”请带上动作读课文题目。 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 同学们了解什么? (老子名耳,是道家的创始人。 他所著的道德经对后人影响很大。 老子学问渊博。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师:下面我们自由读读课文。 注意圈画生字,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读课文, 老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 随机表扬养成好习惯的学生。2、出示字词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师:孔子要来收徒了,但同学们必须先闯关,看谁能读准生字词。(1)提示重点字音:迎等 品 仆。(2)组词竞赛,读准重点词语。(3)重点指导字形。等:横画应长短不一。迎:不要多写撇。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境:右边是“竟”。(4)自主交流: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3、展示朗读。老师听同学读得都很认真, 现在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4、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
4、、指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一个自然段。你能给这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吗?2、学生汇报交流,梳理层次:第 1 自然段:决意拜师。第 2 自然段:历尽艰辛。第 3 自然段:认真求学。第 4 自然段:受人敬重。3、汇报交流: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解决了哪些问题?4、总结概括: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四、指导书写,总结回顾。1、指导书写:“闻、迎、尘、丘、境”等。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部的写法。2、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质疑问难:对于本课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引导学生根据内容质疑。)第二课时一、小组交流,回顾课文。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地
5、朗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大意有了了解,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完成学生活动卡。2、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生活动卡。3、师: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物品质,下面让我们共同去品词析句吧!二、品读析文,感悟品质。1、学习第 1 自然段。(1)指读第 1 自然段,老师提出阅读要求:孔子当时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他为什么仍要拜师呢?读第1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出示课件)(2)引导学生理解“远近闻名、渊博”的意思。(3)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你觉得孔子是个怎样的人?(4)自己再读第 1 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5)齐读第1 自然段。2、学习第2 自然段。导入:请同学们根据阅读要求用心阅读课文第2 自然段。(1
6、)这一自然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 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 结合书上的内容, 自己体会词语的意思。(2)读文、勾画、理解、交流。“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和“曲阜和洛阳相距很远,孔子几个月后才走到洛阳”进行对比。让学生粗浅地说说这两个句子的不同。师:从曲阜到洛阳路途遥远,行走艰难。在两千多年前,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孔子一步一步走了几个月,这一路上他是怎样度过的呢?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7、。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师生互动:肚子饿了的时候, 孔子 , 困倦的时候, 孔子 , 刮风下雨的时候,孔子 , 想象到达洛阳后孔子的样子, 用文中的一个词形容就是 , (风尘仆仆)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师:如此艰辛,为什么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从中你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3)分角色朗读对话。将“迎候”和“等候”词语变红,引导学生区别这组近义词,说说从人物的对话中能体会出孔子和老子具有怎样的品行。 然后带着谦虚有礼的语气齐读对话部分。教师讲解 “迎候” 和“等候” 都有等的意思,但 “迎候” 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
8、接;“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 ”“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印象?将“等候”和“迎候”互换可以吗?为什么?出示“你是”指名朗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读出“纳闷”的语气。课件将“拜访”和“拜见”词语变红,区分“拜访”和“拜见” ,说说从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中能感悟到人物怎样的品行。再出示课文插图,观察人物动作,展开想象,两人合作进行对话表演。3、学习第 3 自然段。师:老子是如何传授孔子知识的?孔子又是怎样学习的呢?(1)联系上下文体会“毫无保留” “传授”的意思。(2)说说通过学习这一自然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
9、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重点通过“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体会孔子认真求学的态度;通过“毫无保留地传授”体会老子诲人不倦的精神。(“请教”是什么意思?“随时请教”呢?对“毫无保留”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4、学习第 4 自然段。师:通过对第 2、3 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所以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生读)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师:后人很佩服学识渊博的孔子和老子,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那么孔子和老子留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印象呢?你读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或启发呢?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 孔子和老子是古代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勤学好问,谦虚礼让,诲人不倦,弟子满天下,得到了世人的尊敬和佩服。从他们身上,我们懂得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同学们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走进知识的海洋、文化的宝库。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个人独资企业股权转让协议书与合同变更程序
- 导热油锅炉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项目立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物联网技术应用个人劳务合同4篇
-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服务合同
- 股权转让合同补充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个人农产品加工厂所有权转让协议3篇
- 知识产权转让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广告宣传品制作合同3篇
- 2024年文化产业创新孵化项目合同
- 餐饮行业优化食品供应链管理计划
- 微信小程序用户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带目录
- 复工复产六个一方案模板
- 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2025年高三下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要分手费的分手协议书(标准)
- 2024夏季广东广州期货交易所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2
- 2024新人教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Were Family!(大单元教学设计)
- 碳排放管理员 (碳排放核查员)技能考核内容结构表三级、技能考核要素细目表三级
- DB12T 1339-2024 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南
- 电竞赛事策划全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