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1)7页_第1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1)7页_第2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1)7页_第3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1)7页_第4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1)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近似值计算。3、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6、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转化。7、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

2、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8、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平角与周角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的角。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10、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实验、测量)收集数据。能解释统

3、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11、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1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二、内容安排单元序号单元专题训练重点训练难点课时安排1大数的认识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会正确地读写大数。会用四舍五入法

4、求大数的近似值。62公顷和平方米掌握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转化。23角的度量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的度数画角。44三位数乘两位数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笔算、估算和验算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9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商不变规律。157条形统计图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会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38数学广角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

5、数学的魅力。39总复习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数学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鲜明的课程意识拒绝“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资源,是可以超越、选择的。教材也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不是课程的全部。任何课程的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 ( 1)认真研读教材,挖掘教材隐含的课程资源。教学时,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的总体思路、分析教材具体的编写特点、分析各部分

6、内容(四大领域)的具体特点、分析每节课的教材特点(学生学习的起点、教材要求的基本点、教材内容的重点、学生掌握的困难点、教学过程的探索点等)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度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学服务。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第一单教材设计了人口普查数据,地球赤道周长,光传播的速度,一小滴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地球陆地、海洋总面积等科普知识和相关的情景,不仅大大丰富了学生对大数的感性经验,也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的知识

7、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主题图中,在提供几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的同时,选择了最能反映6个地区特点、形象的图片,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知识;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环境保护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2)认真研读教材,活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尊重教材但不“唯”教材,“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也就是一方面贯彻教材的意图,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我们要善于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将教材中静态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其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有差异的,我们要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

8、起点,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现实基础上调整、补充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另外,教材上提供的资源还可以综合利用,用活用足教材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3)认真研读教材,置换教材生疏的课程资源由于区域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不可能是每个地方的学生都熟悉的、感兴趣的。尤其是某些“城市内容”素材,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相当生疏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结合本地现实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置换教材中生疏的课程资源。2、充分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 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地参与活动,在

9、活动中更好的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除了用好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外,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如像计数器、钉子版、立体模型等实践活动材料,校园设施,音像资料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的资源,课外活动小组,图书馆资源,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社区等活动场所,社会上的智力资源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二)教学建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

10、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其情境中充分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比如,大数的认识。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由“万以内数的计数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数位数位顺序表生活中的大数”这样的情境,使学生

11、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感受。 关于统计知识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像统计学生课外小组人数、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喜欢的玩具、学生体重、城乡人口、人均寿命、降水量、献爱心捐款等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第三单元中教学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对于“速度”概念的理解,可以创设比快慢、设冲突、解决问题等情境来理解“速度”,通过创设说生活中的速度、解读速度、解决问题等情境来构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2、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出发

12、点,也是归宿。因此,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学情调研,读懂学生的经验、直觉和逻辑。比如,第二单元中“角的度量”,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为什么“不少学生上课会量,下课就忘;前一天会量,过了一天又错”?因此我们就要做学前调研,了解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之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诊断出学生量角过程中的“真问题”,发现学生的“度量意识”的现状,为学习角的度量,把握教学的起点和难点。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数学学习过程应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比如,对于数

13、位、数级、十进关系、大数的读写法的教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数的运算中,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时,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对算法的掌握。 图形的认识。学生对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特征的认识,要留给学生思考、想象、操作(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拼一

14、拼)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对这些图形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4、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本册教材突出体现了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估算的必要性、体会估算的价值、培养估算的意识

15、、掌握估算的技能。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是一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在班上交流,是群体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时,要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方法,再组织交流、碰撞,从而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5、上好一学期两次的综合应用课,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好一学期两次的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

16、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运筹思想的教学。教学时,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在“数学广角”的教学中,来专门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外,在其他单元的教学中也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渗透类推、迁移的思想,第二单元中,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渗透极限思想等

17、。(三)课程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度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1、过程性评价(1)观察课堂表现。通过学生个人回答、个人展示、表达想法、板演练习、学具操作、小组汇报等,了解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况,是否主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自信心,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以及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