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_第1页
鼠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_第2页
鼠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_第3页
鼠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_第4页
鼠疫突发事件应急处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尔多斯市疾控中心祁爱民第一部分

内蒙古鼠疫及鄂尔多斯鼠疫概况

我国有12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其中内蒙古就占有4个类型,即蒙古旱獭自然疫源地、达乌尔黄鼠自然疫源地、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从自治区行政区划分上,全区有11个盟市54个旗县市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我们鄂尔多斯属于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1986~2004年人间鼠疫案例1986年,乌拉特前旗,某男,40岁,住所处于疫区包围之中,有被疫蚤叮咬的机会,腺鼠疫。1986年,乌拉特前旗,某男,36岁,在疫区内劳动中躺下休息,有被疫蚤叮咬的机会,自怀疑为鼠疫找医生,腺鼠疫。1987年,鄂托克前旗,某男,64岁,剥食死野兔,腺鼠疫继发败血型鼠疫,由于发现早,诊断治疗及时,很快得到治愈。1987年,鄂托克前旗,某男,6岁,腺鼠疫,患者发病前在活动区域内当时正有动物鼠疫流行,由于自行用杀鼠磷毒饵灭鼠时未灭蚤也未堵洞,疫蚤游离,具备叮咬人的条件,同时家中养的猫,白天到野外捕鼠,夜间回来,也可携带疫蚤,因此可断定是被疫蚤叮咬而感染致病。1991年,四子王旗,某男,7岁,放小羊羔,当地医生误诊为急性淋巴腺炎,旗医院按急性腮腺炎、淋巴腺炎混合感染治疗,后按疑似鼠疫治疗为时已晚,死亡,腺鼠疫并发蜂窝组织炎继发鼠疫败血症,可能为疫蚤叮咬。2004年,苏尼特右旗,某男,65岁,剥食死野兔,手掌有3处皲裂口,感染造成腺鼠疫继发肺鼠疫。鄂尔多斯鼠疫流行情况鄂尔多斯沙鼠疫源地是内蒙古长爪沙鼠疫源的南片,是我国十一块疫源地之一,亦是我国鼠疫重点防治地区之一。历史上我市七旗一区多次发生过人间鼠疫的流行。有据可查的1902—1945年,43年中先后有12个年份发生了人间鼠疫的流行,发病3124人,死亡2944人,仅1928年就死亡1594人。达旗历史鼠疫流行情况东胜历史鼠疫流行情况1、1917年12月下旬至1917年1月中旬有6个村屯发生肺鼠疫流行,发病48人,死亡48人.2、1942年先后在倪家梁、天顺壕等6个村屯发生肺鼠疫78人,死亡76人。以后在无鼠疫发生。3个年份发生两次鼠疫流行染疫村屯12个,发生病例126人,死亡124人。伊旗历史鼠疫流行情况乌审旗历史鼠疫流行情况准旗历史鼠疫流行情况杭旗历史鼠疫流行情况1928年7-9月二十顷地、隆茂营、二圪旦湾、沙圪堵发生腺鼠疫72人,死亡70人。1942年河套地区肺鼠疫流行,传播到四区苏卜盖、沙计圪旦、三区乌兰木独、九区阿不脑苏、霍吉太沟等12个村屯。发病136人死亡136人。以上两次流行共涉及15个村屯,208人,死亡206人。鄂旗历史鼠疫流行情况1928年三眼井发生腺鼠疫4人,皆死亡。1929年三乡城川、四乡黑圪旦发生腺鼠疫9人,皆死亡。上述两次鼠疫流行涉及3个村屯,发生患者13人皆死亡。建国后鼠疫流行情况建国后,1969—1976年,1987—1990年,1996—2001年,2004年至今先后发生了四次动物鼠疫的流行,到目前为止,先后判定疫源旗3个,疫源地面积23000多km2,检出鼠疫菌1984株。判定并治愈人类“败血型”“腺型”鼠疫各1例(1987年)。近几年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2008年全区有4个盟市9个旗县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共检出鼠疫菌16株,检出血凝阳性血清10份。2009年全区有6个盟市7个旗县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共检出鼠疫菌29株,检出血凝阳性血清22份。2010年全区有6个盟市16个旗市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共检出鼠疫菌98株,检出血凝阳性血清45份。2011全区在5个盟市5个旗县市发生动物间鼠疫流行,共检出鼠疫菌36株,间接血凝阳性血清6份,第二部分人间鼠疫疫区应急处置

一、应急准备二、报告三、疫区消毒处理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核实五、应急分级响应六、成立疫区处理临时指挥部七、划定封锁隔离圈八、临床与治疗九、疫区消毒、灭鼠灭蚤十、切断传播途径十一、加强人群宣传教育和预防十二、尸体处理十三、解除封锁隔离十四、疫区处理工作总结(三)出发准备工作:

全体赴疫区人员在1小时内完成领取个人装备,做好预防性投药等工作。所有人员必须在2小时内出发。三、疫区消毒处理到达疫区后首先开展的工作做好个人防护

1、严格遵守着、卸装顺序:进入现场前工作人员应统一着工作服,到达现场后,立即穿防护服,才能开展工作,穿防护服顺序如下:

着装:

1)穿内隔离衣;2)穿防蚤袜;3)穿胶靴;4)戴白帽;5)戴防护帽;6)穿外隔离衣;7)戴口罩(20层以上或滤材口罩);8)戴防护眼镜;9)戴乳胶手套(必要时加线手套;流行病医师对野外调查时戴防蚤手套;消杀医师为橡胶手套)2、消毒、灭蚤

进入疫区后消毒医师立即配制5%来苏儿或石碳酸水溶液和0.05%菊酯类灭蚤液,对患者住舍(病房)进行全面彻底喷雾消毒和灭蚤,待消毒工作完毕后才能开展下步工作。

(一)现场消毒(二)灭蚤四、开展鼠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核实

流行病医师、临床医师共同进入现场立即对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诊断。(一)调查内容1、核实诊断:2、确定疫区范围3、追溯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4、查明鼠疫发生和蔓延的条件是否继续存在5、其他因素的调查

调查程序(1)流行病医师:①追索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②流行病学线索调查③临床症状检查④查明鼠疫流行病特点:⑤其它因素:核实诊断:对鼠疫患者或疑似病人的诊断应按国家卫生行业(WS279-2008)标准《鼠疫诊断标准》,依据接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3个方面综合判定。确定疫区范围:根据病人在传染期内的活动情况,迅速查明疫区范围,对密切接触者逐一登记追踪,并确定隔离措施。(2)检验医师:根据流行病医师的调查,检验医师立即对患者进行取材培养。

(四)隔离治疗取材后对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并协同临床医师进行首次特效药物治疗。(五)登记填写调查表格:

1)鼠疫(疑似)病例个案调查表(一)

2)鼠疫(疑似)病人直接接触者调查表(二)(六)人员工作结束退出前消毒

流调、检验取材、临床首次治疗工作结束后,由消毒医师先对操作器材作消毒处理,然后对现场进行彻底喷雾消毒,最后对所有进入工作现场人员进行表面消毒。

工作人员卸装应在屋外进行,先用5%的来苏尔洗手(戴乳胶手套)、浸泡胶靴,再用5%的来苏尔喷雾消毒全身。野外流调人员回来先用2%敌敌畏喷雾防蚤手套、防蚤袜,再用5%的来苏尔喷雾全身消毒。卸装程序:

1)外橡胶手套或线手套;2)防护眼镜;3)口罩;4)外隔离衣;5)防护帽;6)胶靴;7)防蚤袜;8)内隔离衣;9)白帽;10)乳胶手套;上述服装卸后统一集中,浸泡在5%来苏尔溶液中24小时,口罩浸泡在2%新洁尔灭溶液中24小时,防护眼镜、听诊器可用75%酒精溶液擦拭。疫情分级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趋势Ⅰ级1大中城市肺鼠疫扩散趋势22个省肺鼠疫扩散趋势3菌株丢失Ⅱ级11个县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5例以上22个县肺鼠疫扩散趋势31个县腺鼠疫20例以上42个市腺鼠疫Ⅲ级11个县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1-4例21个县腺鼠疫10-19例32个县腺鼠疫Ⅳ级1个县腺鼠疫1-9例七、划定封锁隔离圈

(1)小隔离圈的划分(2)大隔离圈的划分

(3)设置警戒线(4)建立鼠疫隔离医院

㈠设立隔离医院的要求①诊断为鼠疫或疑似诊断确立的患者,应立即与接触者隔离,并将病人送入适合鼠疫病人隔离治疗的专门医院或病房。②隔离区内所有房间进行彻底消毒、灭虫、灭鼠,达到无鼠无虫,同时搬出不必要的物品。③病院应设有卫生处置室,腺、肺、重症病人和疑似病人的病室以及工作人员值班室等。④按规定定时进行消毒。⑤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应用漂白(200~400g/kg)消毒或用5%来苏儿溶液侵泡2小时后掩埋。(二)鼠疫隔离医院的布局①严格遵循隔离治疗患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与传播。②隔离区应设有单独病房、隔离病房和隔离观察病房。缓冲区包括医疗处置室、医护人员值班室、污物处置室等。清洁区包括医护人员休息室、后勤供应保障部门等。被隔离人员不得在清洁区内停留与通过,应设有专门通道进出口。③院内明确划分隔离区、缓冲区和清洁区。在各个功能区之间,应设立消毒处理设施。在有鼠疫患者治疗期间,医院应设置警戒区,严格控制院内、外人员、物品、车辆的进出。(三)病人入、出院的处理

鼠疫病人在入院时首先做好初步消毒,对心脏衰竭病人,可先抢救后入院。对鼠疫或疑似病人应给戴上口罩,备痰盒,如在途中严禁抛废弃物。到达目的后,对车上物品,包括车辆都要彻底消毒。病人进入处置室,脱掉所有衣物,挂牌登记,衣物进行消毒。患者用0.1%新洁尔灭擦澡,(重症病人可做临床处理),皮肤有破溃处包扎好在进行擦澡,然后换上病人服进入隔离室。各型鼠疫病人应分别进行隔离治疗,用过的病房及其一切物品必须严格进行消毒后再可用。鼠疫病人治愈后,经过卫生处置,穿上以消毒过的自己衣物,方可出院。(四)鼠疫病人病愈出院标准除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症状消失外,还要达到一下条件:

1、腺鼠疫病人,淋巴结肿完全吸收,或仅残留小块能移动的硬结,全身症状消失后,经过3-5天的观察,病情无复发。

2、皮肤鼠疫病人及淋巴结肿破溃者,创面清净并已基本愈合,经3次局部检菌为阴性(每隔3~5天检查1次)。

3、肺鼠疫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后一般症状消失,咳痰及咽部分泌物连续3次以上(每3日检1次)检菌为阴性。(五)医护人员工作守则

医师守则:认真诊查病人,研究治疗方案,防止误诊误治,及时抢救重症病人。轮流值班,及时下达医嘱并做好病历记录,及时取材送检。耐心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排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促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守则:认真执行医嘱,按时检查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做好护理记录,随时报告病人病情。按时备好药品、器械及病房消毒。精心护理病人,对意识不清者,多调换体位防止发生褥疮。对神经症状严重者,要耐心周密护理,防止发生意外。医护人员出入病房时,必须严格按照隔离消毒管理的要求进行彻底消毒。

(一)病因、病理及腺鼠疫发病机理

病因:当鼠疫菌侵入机体后,由于机体受大量细菌代谢产物和内毒素的作用,促使机体吞噬细胞麻痹,网状内皮早期死亡,病情迅速发展,临床上呈现全身中毒症状。进而鼠疫内毒素麻痹血管运动神经,造成组织内出血、淤血,末稍血管形成广泛性凝血。在心血管、淋巴系统和实质脏器都表现出特有的出血性炎症,以及脂肪变性,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或中毒性休克。由于鼠疫菌溶解酶的作用,所以心血多不凝固。病理:肺型和腺型鼠疫患者有明显的病理改变。败血型病例因具有特殊的菌血症症状,由于发病急,死亡快,从病理学观察不出特有的改变。死于鼠疫的尸体,各器官均有程度不同的充血及出血改变。对实质器官的侵害是鼠疫病理改变的特征。肺鼠疫病人的肺脏有水肿、充血。八、临床与治疗(1)原发性腺鼠疫的发病机理通常是由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后,细菌沿淋巴管到所属淋巴结中,引起鼠疫特有的急性淋巴腺肿,可由豆粒大到鹅卵大或更大。通常以浆液、血液所浸润着的周围组织与淋巴腺相愈着,形成相当大的肿块,很难剥离。淋巴腺切面呈暗红,或暗红色与黄色相互交替,或有显著的坏死灶而呈灰白色。脾脏淤血或出血,肝脏肿大充血。(2)原发性肺鼠疫除体表淋巴腺无肿胀外,其他脏器与原发性腺型无大差异。上呼吸道有时可见扁桃腺溃疡及肿胀。胸膜两层间有纤维素粘连,胸腔内有浆液性或血性渗出液,胸膜脏层表面有出血点。大多数呈红色肝样变,仅在病程晚期呈灰红色肝样变,而呈灰色肝样变者甚为少见。(3)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病理改变与其他型鼠疫有相同特征。皮肤淤斑更为常见。(二)病型

人间鼠疫分为:腺型鼠疫、败血型鼠疫、肺型鼠疫、眼型鼠疫、肠型鼠疫、皮肤型鼠疫、脑膜炎型鼠疫、扁桃体鼠疫和轻型鼠疫。

(1)腺型和皮肤型鼠疫多为受染疫跳蚤叮咬而引起所属淋巴结急性炎症或皮肤发泡、坏死成为疥肿样、痈样炎症。

(2)败血型鼠疫多由腺型或皮肤型鼠疫继发,在病人血液系统形成鼠疫毒血症。

(3)肺鼠疫多由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继发或直接吸入鼠疫菌气溶胶、粉尘及与肺鼠疫病人密切接触而感染。

(4)眼鼠疫是鼠疫菌侵入眼结膜,发生鼠疫脓性结膜炎,多因含有鼠疫菌的飞沫或气溶胶溅入眼内所引起。

(三)临床症状

(1)鼠疫的潜伏期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l~6天,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潜伏期的长短与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感染途径、病型及是否接受过免疫接种及个人抵抗力有关。腺型:皮肤型潜伏期为2~6天;肺型:败血型1~2天;接种过鼠疫菌苗者潜伏期可达8~9天。腺鼠疫腺鼠疫继发的肺鼠疫

(4)特有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在熟悉了各型鼠疫的特殊症状,掌握了流行环节的基本知识后,如果在疫区遇到类似病例应首先怀疑为鼠疫,然后再考虑排除鼠疫。腺鼠疫重点要注意腺肿发展迅速、剧疼、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肺鼠疫患者胸痛、咳嗽并逐步出现泡沫血痰甚至血痰,呼吸困难,颜面及皮肤发绀。败血型鼠疫是严重的全身症状,普遍的皮肤和内脏出血,有时呕血或便血。另外,要注意到轻型和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由于近些年鼠疫患者极少见,再加之症状不典型,确实易误诊误治,希望在疫区工作的医务者能经常的提高警惕。

(四)临床诊断人类鼠疫病例的诊断依据:1.鼠疫流行病学的依据2.鼠疫临床症状3.鼠疫细菌学诊断4.鼠疫血清学诊断5.诊断原则6.诊断标准(一)流行病学依据

一般情况下的鼠疫诊断考虑诊断鼠疫离不开流行病学线索,即病人在发病前10日之内,曾经到过鼠疫流行的地区,接触过鼠疫病人或可能染带鼠疫的物品

在多数情况下,鼠疫最初从啮齿动物传播到人类时,通常通过蚤类叮咬,因而最初的病人常为腺鼠疫

其他类型的鼠疫常伴有淋巴结肿大或由腺鼠疫转化而来(1)传染源①啮齿类动物:各类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如旱獭、黄鼠、沙土鼠、褐家鼠等。②食肉类动物:各类疫源地内的狗、狐狸、猞猁、艾鼬、狼等。③其它动物:藏系绵羊、黄羊、马鹿、牦牛、骆驼等。④鼠疫病人:肺鼠疫病人。

(2)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

①蚤叮咬,经血传播:从啮齿类动物到蚤到人的传播。②空气飞沫传播:肺鼠疫从人到人的传播。③狩猎剥食染疫动物:鼠疫菌经皮肤或消化道感染方式传播。※(3)因大部分患者源于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区动物鼠疫猛烈流行时易波及人间,所以要特别注意患者在发病前约10天左右(潜伏期内)是否到过疫区和与传染源接触的程度。有无被疫蚤叮咬和是否剥食过染疫动物。有无职业性被感染的可能性。对于偏僻地区有无急死者,因为鼠疫容易被误诊不治而死。※(4)流行季节人间鼠疫的流行季节,取决于各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的季节变动。

(5)年龄、性别、职业与鼠疫发病的关系在各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不同职业与发病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职业人群与染疫动物及其媒介接触机会的多寡,而不是职业本身造成对鼠疫的感受性突发事件时的鼠疫诊断考虑高热、严重的内毒素中毒症状,病人在起病48小时内死亡或进入休克状态;高热、出现具有大、硬、痛、固定特征的淋巴结肿大;高热、肺部受累,剧咳,痰中带有鲜血;出现上一项情况并发生确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二)鼠疫临床体征

腺鼠--疫重点要注意腺肿发展迅速、剧疼、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肺鼠疫--患者胸痛、咳嗽并逐步出现泡沫血痰甚至血痰,呼吸困难,颜面及皮肤发绀。败血型鼠疫--是严重的全身症状,普遍的皮肤和内脏出血,有时呕血或便血。另外,要注意到轻型和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由于近些年鼠疫患者极少见,再加之症状不典型,确实易误诊误治,希望在疫区工作的医务者能经常的提高警惕。

(三)细菌学诊断

(五)诊断原则患者具有鼠疫接触史。具有鼠疫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鼠疫细菌学诊断或间接血凝试验、血清F1抗体诊断为阳性结果。(六)诊断标准(五)鼠疫鉴别诊断⑴腺鼠疫的鉴别诊断

急性淋巴腺炎:钩端螺旋体病:土拉伦菌病: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肺鼠疫的鉴别诊断

主要是大叶性肺炎:肺炭疽:粟粒性肺结核:马鼻疽肺病变:另外还要与中毒型肺炎,肺结核,流感等病进行鉴别。(3)败血型鼠疫的鉴别诊断化脓性败血症:斑疹伤寒:伤寒:

另外还有布鲁氏菌病等鉴别,重点应从流行病学方面考虑,上述疾病传染源各异。(4)皮肤鼠疫的鉴别诊断皮肤炭疽:恙虫病:(六)鼠疫治疗

鼠疫病人如不及时治疗,容易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死亡率几乎100%。若抢救及时,方法得当,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治愈,并且不留后遗症。因此,对鼠疫病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重症鼠疫和鼠疫中毒性休克病人,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应该参与救治。1.治疗原则及时治疗,减少死亡。正确用药,提高疗效。精心护理,促进康复。消毒隔离,防止传播。2.治疗方案(1)对鼠疫中毒性休克的处理临床上确诊为鼠疫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时,必须立即采取抗休克治疗。(2)补输液:可起强心及稀释毒素的作用,有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3)保护心脏功能:(4)补充能量制剂:

①首选链霉素

a.腺鼠疫的治疗:成人第1日用量为2~3g(肌注),首次注射1g,以后每4~6h注射0.5g,直到体温下降。一般退热后继续给药3天,每日1~2g,分2~4次注射。腺肿局部对症治疗。

b.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的治疗:一般要求成人第1日用量5~7g,首次用2g,以后每1g/4~6h,直到体温下降。在体温接近正常,全身症状显著好转后,应持续用药3~5天,每天用量2g,应特别注意:在治疗本型鼠疫患者时,由于大量注射链霉素而容易导致中毒性休克,建议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状态,“特效治疗”与“中毒性休克处理”相结合,制定最佳治疗方案。②广谱抗菌素的应用用链霉素同时也可以用土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广谱抗菌素中的1种对鼠疫也有较好疗效。用法按用药说明,一般在病危时多采用静脉滴注,病情缓解后改用口服法,治疗过程中如遇到抗链霉素菌株,单独或并用其他抗菌素时,1日用药次数及1次用药量都需要较常规方案适当增加,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以防副作用产生。第三部分

加强发热门诊工作管理患者就诊流程图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密切接触者)测量体温

非发热病人发热病人

普通门诊、急诊就诊预检分诊点

其他系统疾病发热病人呼吸系统发热病人

发热门诊

疑似或临床确诊病人

就地隔离或转入指定医院门诊接诊工作流程图发热患者挂号室导医人员分诊、给患者分戴口罩发热门诊医护人员佩戴口罩医师接诊(问诊、查体、建病例)专职人员引导做常规检验及X线初步诊断退出发热门诊排除病例入住普通病房或院外诊疗可疑病例留隔观察室4~5小时排除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就地隔离或转指定医院预检分诊工作流程图

接诊测体温仔细询问病史及接触史、症状、查体,并做好记录开具检验及其他检查申请单由护士操作及陪同完成做出诊断疑似病人报告疑似病人证据不足者可明确诊断者通知门诊办或总值班入留观室对症治疗或回原接诊科室治疗填写传染病报告及病人登记表就地隔离或转入指定医院发热门诊或其他科室发现鼠疫及疑似病人留观病房当即填写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病例报告正常门诊时间夜班或休假时间门诊办公室总值班当地卫生局当或地辖疾区控疾中控心中心各种途径获得信息携带个人防护装备、疫区处理机动装备和消杀药品赴现场县级疾控中心分级响应,成立相应级别指挥部后勤保障、健康教育、生产生活、对外宣传等组织疫区内的生产和生活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对媒体的宣传确定封锁范围和检疫措施医疗救治调查处置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调查划定疫区、疫点、疫区内消毒、检诊、灭蚤、灭鼠、尸体及污物处理病人采样、就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预防性服药从临床特征入手寻找病因线索的步骤临床特征1、发热(热度,热程,热型)2、起病特点,病情进展3、血常规:血象表现血常规——中性多核增高: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可能性小(乙脑除外),多为细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布病杆菌等除外)——嗜酸增多:寄生虫可能性大诊断性抗菌治疗——无效:病毒可能性大——有效: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可能性大急性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1、多以发热疾病。(但也有不发热的感染性疾病,如霍乱等);2、起病急,多以天计,短的以小时计;3、病情进展有一个过程,少有急性昏迷、死亡;4、血常规检查血象多有变化可能的传染途径:从主要症状和靶器官受损情况提示可能的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可能的感染因子:急性非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1、多无发热(但某些毒物可引起高热如五氯酚那);2、起病急,以数分钟、数小时计;3、血常规检查血象多无改变急性中毒可能性大:1、临床表现一致,严重程度与接触量正相关2、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3、病情进展快、严重者昏迷、死亡可疑的致病毒物:进食史、职业史、暴露史共同暴露因素群体心因性反应可能性大:1、可有多样表现,患者的具体表现与患者获得的信息一致2、无器质性病变3、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符4、阵发性发作,间歇良好群体心因性反应事件的确定1、排除其他致病的病因2、心理干预效果好注意:由中毒事件引发心因性反应,则中毒和心因性反应病例并存

2、制定鼠疫应急预案

(2)、应急队伍的管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应急队伍的管理,建立建全应急队伍成员的资料库,对其实行计算机管理,随时更新各成员的信息资料。并可根据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情况,对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卫生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做好人员、物资等的准备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突发鼠疫事件的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工作,熟练掌握装备内的设备、药品、器械和使用操作程序。全面提高应急队伍的实践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水平。(3)、机动装备的管理

应急机动装备实行三定制度:定主管领导、定管理单位、定保管人员和岗位责任制。管理办法:①应急机动装备只限于突发应急事件处置使用,其它工作不得用该装备。②应急机动装备应保证在任何环境下的需要,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应急机动装备的完整性。③机动装备要由专人专库保管,责任到人,不得丢失损坏,如应管理不当而造成装备丢失或损坏,追究责任人的责任。④机动装备房间要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摆放要整齐。⑤及时更换或增补过期的药品、器械及其它物品,责任人要定期定时进行自查。⑥除应急处理疫区和应急演练外,未经领导批准,机动装备任何人不得动用。⑦应用的机动装备及个人装备,在用完之后,须将所有物品(除特殊处理的出外)清洗干净,叠放整齐后交回,否则不予接收。使用过的药品、器械、物品要写好清单交给保管人员,以便补充。⑧机动箱内物品要有明细清单。(2)、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的法定职责

第五部分

疫区处理案例(一)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治

2004年11月5日17时,苏尼特右旗卫生防疫站接到旗所在地赛汉塔拉镇呼木吉勒社区门诊医生电话报告:称发现一名症状类似人间鼠疫的患者前来就诊。这名医生刚接受过鼠防知识培训,防疫站人员立即着装赶赴现场核实,初步诊断为疑似人间鼠疫病例,并立即将疑似患者送到旗医院传染病房实施隔离治疗。

(二).患者一般情况调查患者:段生福,男,汉族,66岁,锡盟苏尼特右旗都呼木苏木都呼木嘎查牧民,放牧点距旗所在地赛汗塔拉镇西南12公里。患者自述:2004年11月1日晨起,自觉发热、寒颤、浑身疼痛,在家服用自备安乃近1片,感冒胶囊2粒,卧床休息。11月4日下午病情不见好转,乘自备车就诊于旗医院门诊,并做辅助性检查。医生按“急性淋巴结炎”给予头孢曲松钠2.0g、替硝唑0.8、ATP40mg,CoA100u、Vc1.0g等回家静脉滴注或口服治疗。

5日下午社区医生为其体检时,按疑似鼠疫病人上报。(三).临床症状检查

11月5日19时患者入院时颜面潮红、球结膜充血,呼吸急促,寒颤不安,神志模糊,精神差,呈急性病容。体温:41℃,脉搏116次/分,血压140/80mmHg,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右颈部可触及一个2cm×3cm淋巴结,右腋下淋巴结3cm×5cm,界限不清,活动性差,患者因剧痛呈被迫体位。腹软,肝脾未触及,全身皮肤未见皮疹及皮下出血点,右手掌内侧有4-5处皲裂口。轻微咳嗽、呼吸音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7900/mm3,X光胸片右肺上叶和左肺下叶有点片状阴影。尿呈橘红色。(四).流行病学资料

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段生福10月27日在他家附近野外检到半只死蒙古兔;28日再次检到1只死蒙古兔(两只均是段生福一人剥皮),内脏、皮张喂自家饲养的狗;29日与羊倌宝音达来在家煮食。11月6日流调人员在患者处找到少量蒙古兔的带骨尾尖并立即送检。并以放牧点为半径5KM范围内开展动物鼠疫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病死动物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