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探究_第1页
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探究_第2页
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探究_第3页
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探究_第4页
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探究摘要:文章提出了研究假设,设计了调查问卷,运用多 种统计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分析验证。 研究结果发现了 7个奢侈品感知价值因子,分别命名为“品 质价值”、“价格价值”、“社交价值”、“独特价值”、 “炫耀价值”、"自我赠礼”、“价值保持”。探讨了感知 价值因子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的关系。基于奢侈品感知价值 的7个因子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样本可以划分为 5个不同的消费者群体,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research supposition , designed the

2、questionnaire , the utilization many kinds of statistical method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questionnair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confirmation to the research supposition. the findings had discovered 7 luxury goods sensation value factor, names separately as "the quality value” , ”

3、 the price valuev , ” the public relations valuev , ” the unique value" , ” shows off the value” ,” the self-gift" ,” the valuemaintenanee” has discussed the sensation value factor and between the population statistic variable relations. carry on the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the luxury go

4、ods sensation value 7 factors to the sample, finally discovered the sample may divide is 5 different consumer communiti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mmunity has the remarkable difference.关键词:奢侈品;感知价值;因子;消费者类型key words: luxury goods; sensation value; factor; consumer type中图分类号:f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

5、2012) 34-0177-030引言据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3 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大国。中国内地目前的主流奢 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6%,即约2亿人,并且还 在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主要是生活在中国一二线城市里 的月收入在2万到5万元之间较典型的奢侈品消费者。近年 来,消费者行为学者越来越重视对感知价值的研究,许多学 者从感知价值的角度剖析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行为。zaithaml认为顾客感知价值就是消费者所能感知到的 收益与其在购买产品或享受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 后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总体

6、评价。philip kotler (2003) 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指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之间的 差。robert b. woodruff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顾客对产品(或 服务)的属性,这些属性的表现和在使用情景中促进或阻碍 顾客目标和意图达成的使用结果的认知偏好与评价。monroe 从消费者付出与收获之间的权衡角度定义顾客感知价值。他 认为感知价值代表了消费者在产品或者服务中感知到的质 量和利益与相对于通过支付价格而感知到的付出之间的一 种权衡。姚钟华(2002)将顾客价值理解为顾客从某种产品 或服务中所能得到的总收益与所付出总成本的比值,范秀成 等认为顾客感知价值是指顾客对企业提供的产品

7、或服务所 具有价值的主观认知。虽然研究者对顾客感知价值的看法不 尽相同,但顾客感知价值的核心是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 的权衡,还是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本文认为奢侈品是价格、 品质、工艺等方面都远远高于同类产品的超出人类社会生存 和发展需要的非必需品,它具有稀缺性、审美性和相对性等 特征。1研究假设在总结中外学者关于奢侈品感知价值维度研究的基础 上,我们可以用炫耀价值、独特价值、品质价值、享乐价值、 从众价值、象征价值、自我赠礼7个价值维度进行分析。通 过奢侈品顾客深度访谈以及焦点小组讨论,本文主要考虑的 是品质价值、炫耀价值、社交价值、自我赠礼、独特价值、 符号价值、价格价值。假设h1:奢侈品

8、顾客感知价值由7个维度构成,分别为 品质价值、炫耀价值、社交价值、自我赠礼、独特价值、符 号价值、价格价值。在了解奢侈品感知价值的构成后,还必须了解奢侈品感 知价值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的联系。人口统计变量包括四 类:性别、年龄、月收入、教育程度。据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2:人口统计变量对奢侈品感知价值的影响有显著 差异假设h2a:性别对奢侈品感知价值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假设h2b:年龄对奢侈品感知价值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假设h2c:月收入对奢侈品感知价值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假设h2d:教育程度对奢侈品感知价值的影响有显著差 异将基于奢侈品感知价值因子对奢侈品消费者进行聚类 分析,以了解目前奢侈品消费者能够细

9、分成具有哪些特征的 族群,并探讨奢侈品感知价值对各个族群的影响是否有差 异,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h3:奢侈品感知价值对于不同感知价值族群存在显著性差异。2研究设计与问卷的发放为了确保研究中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水平,本文借助了国 外多位学者的量表,然后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稍作修改。 量表共有30个问项,所有问项均采用likert五级量表衡量, 从''非常不同意”、“基本不同意”、“一般”、“基本同 意”、“非常同意”给予1至5份的评分值,分值越低对该 问项的同意/重视程度越低,反之,越高。本研究采用spss15. 0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使用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

10、、cronbach' sa、因子分析、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卡方分析。采取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电子问卷的发 放主要通过邮箱、qq等即时通讯软件,纸质问卷主要在主要 奢侈专卖店发放,共发出调研问卷600份,其中电子问卷400 份,纸质问卷200份,回收447份,电子问卷回收276份, 纸质问卷回收178份,扣除无效问卷,剩420份,有效回收 率达70%o本研究以peterson (1994)所建议的0. 7为标准(一般 认为cronbach' sa ?芷0. 7时,可靠性是非常高的)。奢侈 品感知价值量表经过计算cronbach' sa系数为0. 9053,可

11、见这个量表具有较高信度,即该问卷测量各项目之间内部一 致性极高,测量结果非常可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问卷的建构效度。采用主成 分分析法、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来截取数据,并采用方差 最大化正交旋转法来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中共有8个因 子的特征值大于1,这8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解释比例达到67. 606%o除了 一个问项的共同度在0.50以下,其他所有问 项的共同度都在0. 50以上。3探索性因子分析一般因子载荷量绝对值大于0.3则可称为显著;若大于 0.4则可称为较为重要;若大于0.5则可称为非常显著。以 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截取数据,并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后,选 取因子载荷量大于0.6的变量,并

12、根据载荷量的实测变量进 行排序,保留那些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结果得到8个因子, 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 606% (大于40%为比较理想),说明 公共因子能够较好解释所要测量的结果。虽然通过对搜集到的420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 得到奢侈品感知价值的7中维度,但是不能说验证了本研究 的假设h1,因为假设h1中的“符号价值”因子并没有通过 数据分析而得到,反而是得到一个新的因子,本研究将其命 名为“价值保持”因子。“品质价值”、“价格价值”、“社交价值”、“独特 价值”、“炫耀价值”、“自我赠礼”、'价值保持”因子 的解释方差百分比分别为29. 501%、9. 447%、6. 25

13、4%、5. 727%、 5.699%、4.885%、3.884%,其 cronbach' sa 系数分别为 0. 8446、0. 8534、0. 7491、0. 7205、0. 7207、0. 7224、0. 7733, 均大于0.7,表明量表信度较好。通过数据分析得到7个奢侈品感知价值因子,分别是“品质价值”、"价格感知”、"社交价值”、“独特价 值”、“炫耀价值”、“自我赠礼”、“价值保持”因子。 反映了奢侈品感知价值的多维构成,大体可以由这7个因子 进行解释。4人口统计变量影响分析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检验人口统计变量对于奢侈品感知 价值因子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将奢

14、侈品感知价值因子设为 因变量,人口统计变量设为固定变量进行分析,解析结果如 表lo根据检验的p值,除了年龄以外,其余人口统计变量都 的p值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这说明人口统计变量 对奢侈品感知价值的影响部分有显著差异,只能部分接受本 文研究的假设h2。虽然性别、教育程度、月收入这三个人口统计变量对奢 侈品感知价值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但是否这三个人口统计变 量在所有因子维度上都显著,还有待验证。首先对男女在奢 侈品7个感知价值维度上是否都显著进行验证。5奢侈品消费者的聚类分析基于奢侈品感知价值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寻找不同类 奢侈品消费者的特征,进而分别得对不同类消费者提出不同 的营销方法

15、。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得到5类消费者群,虽然人数差异 比较大,但也代表了不同的奢侈品消费者类型。采用方差分析中的多重均值比较的方法来比较各感知 因子对聚类族群的影响程度。选取方差分析中的单因素方差 分析(one-way anova),将7个感知价值因子移入因变量, 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聚类族群移入固定变量,采用邓 肯法(duncan)来进行分析,其结果是品质价值、价格感知、 社交价值、独特价值、炫耀价值、自我赠礼、价值保持7个 感知价值因子对5个聚类族群都存在显著性影响,这就验证 本研究的假设h3。根据不同价值取向可以将奢侈品消费者分为:“奥特莱 斯”型、炫耀型、自我取悦型、红毯明星型、务实

16、忠诚型五 个族群。族群1:"奥特莱斯”型。该人群比例约为15. 7%o之 所以称这一族群为“奥特莱斯”型,是因为这群人消费在选 择购买奢侈品时,通常会选择打折的奢侈品。虽然他们也关 注奢侈品的品质、炫耀性、独特性等,但是对于消费能力有 限的他们,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打折品是非常明智的。族群2:炫耀型。该人群比例约为31%,这群人张扬, 爱表现,喜欢得到大家的注意,喜欢标榜自我的与众不同, 喜欢通过奢侈品来表现自身的富有,社会地位的高人一等。族群3:自我取悦型。该人群比例约为30. 5%,这群人 应该是奢侈品的忠实消费者,通常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了 解奢侈品的文化,具有较高的生活品味,比较

17、注重自我的满 足。当他们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购买奢侈品愉悦身心;当 他们获得成功时,可以通过购买奢侈品来奖励自己。族群4:红毯明星型。该人群比例极低,为1.4%。之所 以称之为红毯明星型,是因为他们像极了参加盛大仪式的明 星们。材质必定精挑细选,设计必须匠心独具,效果必须与 众不同,特别引人注意,但是又不张扬,奢华中带着低调, 给别人留下个好印象。族群5:务实忠诚型。该人群所占比为21.4%。这群人 也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有较强的品牌忠诚度,比较相信 高价格带来高价值。他们应该为高端商务人士,因为工作需 要,花在挑选上时间很少,所以一旦某品牌吸引了他们,并 且让他们相信这种产品的品质一贯如此,那么他们可能就会 成为这个品牌的忠实消费者。参考文献:1 世界奢侈品协会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官方报告蓝 皮书,2011.2 姚钟华.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顾客价值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2, 32 (2): 145-146.3 范秀成,罗海成基于顾客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