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1引言在 IP 网上开发多媒体应用有巨大的商业前景,WWW 的成功更使业界对此充满信心。H323 建议是由ITU-T 制订的基于分组交换网络( PBN )的多媒体会议系统 (以下简称H.323会议系统)。H.323 会议系统不假定其工作的网络基础能提供服务质量( QoS)保证。实际上,随着 IP 网的迅速发展,其主要应用于IP 网中。2 H.323 会议系统的结构H.323 会议系统中传输的信息流中包含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所有的信息流采用为了实现在会议系统中传输上述信息流,H.323 建议定义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主要由终端、网守( GateKeepe
2、r,亦称网闸)、网关( Gateway)、多点控制器 ( MC )、多点处理器 ( MP )和多点控制单元( MCU )等组成。2.1 H.323 终端H.323 终端是能够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提供实时、双向通信的节点设备。H.323 终端功能框图如图 1 所示。其中系统控制单元、 ,视频编解码单元和数据应用是可选的。下面简介终端基本组件的主要作用。·音频编解码器:采用特定的音频编码算法产生数字化音频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解码。在运用中,编解码器使用的音频算法是在能力交换期间通过使用H.245 协商得到的。音频流应根据,它可以允许两种语音传送;对于多点会议,H.323 终端需实施音频混合的功能
3、。·视频编解码器:采用特定的视频编码算法产生数字化视频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解码。视频编码不进行 BCH 纠错,且允许以不对称的视频比特率、帧速率、图像分辨率运行。类似于音频编解码器,视频编解码器使用的编解码算法是在能力交换期间通过使用H.245 协商得到的,视频流也应根据·数据信道:H.323 终端通过H.245 的控制消息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信道。H.323 会议系统的数据功能是建立在T.120 系列建议的基础之上的。根据应用的要求,数据信道是双向或单向的逻辑信道,在这些逻辑信道上实现H.323 会议系统的全部数据功能。·H.245 控制: H.245 控制信道承载管
4、理H.323 通信实体操作的端到端控制消息,包括能力交换、逻辑信道的开和关、模式选择请求、流量控制消息及通用命令和指示。 H.245 信令在两个终端间或一个终端和 MC 间再或一个终端和网关间建立。对于端点参与的呼叫,端点应在每个方向上建立一个H.245 控制信道,并使用H.245 建议的消息和规程。·H.225 呼叫控制:运用,因此,它的建立不受H.245 控制信道的管理。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RAS 控制: RAS( Registration, Admission and Status,登记、接纳和状态协议)信号运用,无需建立 RAS 信道。若系统中存在网守,R
5、AS 信道建立早于终端间的任何信道。·分组网络接口: H.323 终端的网络接口是H.225 建议所描述的,它规定了下述必须的功能:一、 对 H.245 控制信道、 数据信道、 呼叫信令信道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TCP、SPX 等);二、 对于音频、视频和RAS 信道提供不可靠的端到端服务(UDP 、 IPX 等)。这些服务可以是单工、双工、单播或多播的。2.2 网守( GateKeeper)网守是 H.323 系统的一个可选组件,其功能是向H.323 端点提供呼叫控制服务。H.323网守在系统中必须提供4 种基本服务:地址翻译、 带宽控制、 许可控制与区管理功能。带宽管理、 呼叫鉴
6、权、 呼叫控制信令和呼叫管理等为网守的可选功能。在 H.323系统中网守并不是必需的,然而如果存在网守,那么终端必须使用由网守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在RAS 中定义。在逻辑上,网守是一个独立于端点的功能单元,但在物理实现时可以包含在终端、MCU 和网关中。2.3 多点控制单元( MCU )多点控制单元用于支持三个以上端点设备的会议。在 H.323 系统中, 一个多点控制单元由一个多点控制器( MC )和几个多点处理器( MP)组成,但也可以不包含MP。多点控制器处理终端间的 H.245控制信息,从而决定它对视频和音频通常的处理能力。在必要情况下,多点控制器还可以判断哪些视频流和音频流需要多播以控
7、制会议系统使用的资源。MC 并不直接处理任何媒体信息流,而将它留给MP 来处理。 MP 对音频、视频或数据信息进行混合、 切换及其它处理。 多点处理器和多点控制器可能存在于一台专用设备中或作为别的 H.323 组件的一部分,但 MCU 一般是独立的单元设备,具有自已的运输层地址。2.4 网关( Gateway)网关是 H.323 会议系统的一个可选件。 网关能提供很多服务, 其中包含 H.323 会议节点设备与其他 ITU 标准相兼容的终端之间的转换功能,这种功能包括数据传输格式(如,在分组网络和电路交换网络之间,网关完成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编码格式之间的互译。通常网关的目的是将分组网络终端的
8、特性映射到电路交换网络终端上或相反。网关的主要应用在于通过N-ISDN 建立与远程H.320 兼容终端的连接; 通过 B-ISDN 建立与远程H.321兼容终端的连接或通过通用电话交换网或无线网络建立与远程H.324 和 V.70 兼容终端的连接等方面。终端使用 H.245 和 Q.931 建议与网关进行通信。 若没有必要与其他网络建立连接,而且终端直接与同一分组网络上的其他终端进行通信,则无需网关。利用适当的解码器,H.323 网关可支持符合H.310 ,H.321 , H.322 以及 V.70 标准的终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3. H.323 会议系统中的图象编码H.323 会议
9、系统中的图象编码主要有两种, 即 H.261 和 H.263 。其是 H.261 QCIF 是必备的格式,除此而外,可以通过能力协商采用其它的编码形式。3.1 H.261 图象编码算法H.261 建议是 1990 年提出的运动图象编码算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的编码效率高,图象质量好且实时性好,已被广泛运用于会议系统的运动图象的编码方式之中。H.261 建议的编码算法具有如下特点:·采用通用的中间格式(CIF );·图象按视频的整数倍速率抽取,与数字网络时钟同步;·视频编码器提供一组独立的数字比特流;·采用混合编码算法,帧间预测用来降低图象信号的时间冗余
10、度,而变换编码用于降低空间域的多余度;·视频的编码速率从40kb/s 2Mb/s;·传输比特流包含BCH ( 511, 493)前向纠错码。H.261 建议在编码方面主要采用了三种技术来实现压缩:·预测编码·变换域编码·游程熵编码3.2 H.263 图象编码算法H.263 建议是为了满足低码率运动图象编码而制订的。同H.261 一样, H.263 采用了运动补偿和 DCT 编码方法,但它参照 MPEG 标准引入以 I 帧、 P 帧、 PB 帧(选项)三种帧模式和 INTER (帧间编码) 、 INTRA (帧内编码)两种编码模式。为提高压缩比,
11、H.263 又采取以一些新的措施:取消了H.261 中可选的环路滤波器,将运动补偿的精度提高到半象素; 改进了运动估值算法, 充分利用以运动矢量的相关性来提高预测质量,减轻块效应;精减了部分附加信息的编码,提高了编码效率;采用三维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来进一步提高压缩比。为了改进性能还包含了四个可选的编码选项:·无限制运动矢量模式·算术编码·先进预测模式·PB 帧模式4. H.323 会议系统中的音频编码H.323 会议系统中的音频(语音)编码方式主要有六种:G.711、 G.722、 audio。其中G.711 是必备的,其它为可选项。除了上述六种编码方
12、式外,也可以通过能力协商来采用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它方法。在图象编码方面,H.263 采用了多种方法使编码尺度可变,即根据不同的信道质量对码流进行调整以保证适当的服务质量。对于语音编码,这一点同样重要。目前,H.323 会议系统中主要采用4.1,它的两个编码速率分别为6.3k 和 5.3k。高速率( 6.3k)采用多脉冲激励最大似然量化( MP_MLQ )算法,低速率(5.3k )采用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ACELP )算法。这两种算法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都是基于线性预测(LPC ),都采用非周期性分量的激励源。不同之处在于对MP_MLQ采用多脉冲最大似然量化激励,而对ACELP 采
13、用的是代数码本激励。,语音质量优于 VCELP ( 8kb/s);其 6.3k 速率编码,语音质量等价于 32kb/s 的 G.726 建议相应指标。两者基本上均能达到长途电话质量的要求。4.2 G.729 语音编码G.729 是一个 8kb/s 的语音编码标准,它采用的算法是共轭结构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 CS_ACELP ),能达到32kb/sADPCM语音质量。研究发现,CS_ACELP 算法很有特点:作不太大的改动后,向下可达6.4kb/s,向上可达13kb/s,且可传送更好的语音质量。5. H.323 会议系统中的数据通信H.323 会议系统中除了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外,还要进行数
14、据信息的传送。会议系统中的数据通信是多个与会者之间的通信, 因此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多点通信服务( MCS )的通信体系结构。由于数据通信对差错控制要求较高,而对时延则不太敏感,因此 MCS 的通信体系结构应建立在可靠的通信连接(如 TCP) 基础上。H.323 会议系统中的数据通信采用T.120 系列建议,该系列建议是由九个建议书(T.120T.128)组成的完整的数据通信协议,它分为四个层面来完成会议系统中的数据通信。第一个层面是下四层的通信协议栈,在T.123 建议中规定。第二个层面是多点通信服务(MCS ),在 T.122/T.125 中规定。第三个层面是通用会议控制(GC
15、C ),在 T.124 中规定。第四个层面是应用层面,在T.121 、T.126、 T.127 和 T.128 中规定。其中T.126 中规定的电子白板和T.127 中规定的二进制文件传送已获得应用。6. H.323 会议系统中的码流复用H.323 会议系统是基于分组交换的,因而会议系统中的码流在传输之前就必须进行打包,根据数据包上的标签进行统计复用。同时,由于会议系统中的不同信息码流各自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它们对下层网络的承载要求也不同。对于IP 网,在实现时可以用以下方法解决个问题: 音频和视频码流对实时性要求很高,即使少量的时延,对视频会议来说也是无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法忍受的。
16、但是,它们对于少量的包丢失却不太敏感。因此,对于音频和视频码流,采用实时传输协议RTP 来对它们进行打包再运用面向无连接的UDP 协议进行实时传输。对RAS信号也采用UDP 协议来传输。相反,数据和控制信号对于服务质量要求很高,少量的包丢失或出错都是无法忍受的。因此对于数据和控制码流,在传输层运用面向连接、提供可靠服务的 TCP 协议,从而完成对它们的可靠传送。图2 给出了 H.323 会议系统的协议栈,从中可见具体的码流复用关系如所示。7. H.323 会议系统中的QoS 保证H.323 建议不假定会议系统所基于的分组交换网络能提供QoS 保证,要在真正实现实时的高质量的视频会议系统还需要一
17、些相关技术和协议的支持。下文讨论IP 网中的 QoS 保证技术。7.1 多播技术视频会议业务需要占用较大的带宽资源,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极大地限制了视频会议业务的发展。 多播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多播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多点对多点数据通信的网络带宽问题。在传输过程中, 根据发送和接收各方的网络拓扑分布,确定并优化数据传送的树状路径,在同一网段, 相同内容的数据流只需传送一次。多播地址可以采用一个通用的多播地址,但这不是有效的通信方式,最好是能够动态地分配一组地址。7.2 资源预留管理资源预留是指根据业务数据的QoS 要求和带宽资源管理策略进行带宽资源分配,在IP网上提供一条完整的路径。
18、IETF 的 RFC2205 资源预留协议( RSVP)就是提供这种管理机制的协议。RSVP 是网络中预留所需资源的传送通道建立和控制的信令协议。通过预留网络资源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路径,使得IP 网络能提供接近于电路交换质量的业务,即在面向无连接的网络上,增加了面向连接的特性;它既利用了面向无连接网络的多种业务承载能力,又提供了接近面向连接网络的质量保证。但是RSVP 没有提供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能力,它必须配合其它实时传输协议来完成多媒体通信服务。7.3 RTP/RTCPRTP 为交互式音频、 视频等具有实时特征的数据提供端到端的传送服务。如果底层网络支持多播,RTP 还可使用多播向多个
19、目的端点发送数据。RTP 协议包含两个密切相关的部分,即负责传送具有实时特征的多媒体数据的RTP 和负责反馈控制、监测QoS 和传递相关信息的 RTCP。在 RTP 数据包的头部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字段:净荷数据类型的标志(PT)以说明多媒体信息所采用的编码方式;定时标志(TIMESTAMP )使接收端能够恢复收到的数据包发送时的定时关系,从而降低了网络引起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序号(SN)可用来在接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收端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正确的排序以及统计包丢失率。RTCP 是 RTP 的控制协议, 它周期性地与所有会话的参与者进行通信,并采用和传送数据包相同的机制来发送控制包。值得注意
20、的是,RTP 协议本身并不提供任何QoS 保证机制, QoS 必须由下层网络来保证。但是通过RTCP 控制包可以为应用程序动态提供网络的当前信息,据此可对RTP 的数据收发作相应调整使之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8. 结束语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H.323 建议及其相关协议、RTP/RTCP、 RSVP 等协议和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具有一定服务质量保证的多媒体会议系统。 然而要真正在 Internet 和其它分组网络上开展多媒体会议业务还需要考虑到保密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详细内容可参考ITU-T 的 H.235 建议。 1引言在 IP 网上开发多媒体应用有巨大的商业前
21、景,WWW 的成功更使业界对此充满信心。H323 建议是由ITU-T 制订的基于分组交换网络( PBN )的多媒体会议系统 (以下简称H.323会议系统)。H.323 会议系统不假定其工作的网络基础能提供服务质量( QoS)保证。实际上,随着 IP 网的迅速发展,其主要应用于IP 网中。2 H.323 会议系统的结构H.323 会议系统中传输的信息流中包含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所有的信息流采用为了实现在会议系统中传输上述信息流,H.323 建议定义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主要由终端、网守( GateKeeper,亦称网闸)、网关( Gateway)、多点控制器 ( MC )、多点处理器 ( MP
22、 )和多点控制单元( MCU )等组成。2.1 H.323 终端H.323 终端是能够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提供实时、双向通信的节点设备。H.323 终端功能框图如图 1 所示。其中系统控制单元、 ,视频编解码单元和数据应用是可选的。下面简介终端基本组件的主要作用。·音频编解码器:采用特定的音频编码算法产生数字化音频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解码。在运用中,编解码器使用的音频算法是在能力交换期间通过使用H.245 协商得到的。音频流应根据,它可以允许两种语音传送;对于多点会议,H.323 终端需实施音频混合的功能。·视频编解码器:采用特定的视频编码算法产生数字化视频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解码。视
23、频编码不进行 BCH 纠错,且允许以不对称的视频比特率、帧速率、图像分辨率运行。类似于音频编解码器,视频编解码器使用的编解码算法是在能力交换期间通过使用H.245 协商得到的,视频流也应根据·数据信道:H.323 终端通过H.245 的控制消息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信道。H.323 会议系统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的数据功能是建立在T.120 系列建议的基础之上的。根据应用的要求,数据信道是双向或单向的逻辑信道,在这些逻辑信道上实现H.323 会议系统的全部数据功能。·H.245 控制: H.245 控制信道承载管理H.323 通信实体操作的端到端控制消息,包括能力交换、逻
24、辑信道的开和关、模式选择请求、流量控制消息及通用命令和指示。 H.245 信令在两个终端间或一个终端和 MC 间再或一个终端和网关间建立。对于端点参与的呼叫,端点应在每个方向上建立一个 H.245 控制信道,并使用 H.245 建议的消息和规程。·H.225 呼叫控制:运用,因此,它的建立不受H.245控制信道的管理。·RAS 控制: RAS( Registration, Admission and Status,登记、接纳和状态协议)信号运用,无需建立 RAS 信道。若系统中存在网守,RAS 信道建立早于终端间的任何信道。·分组网络接口: H.323 终端的网络
25、接口是H.225 建议所描述的,它规定了下述必须的功能:一、 对 H.245 控制信道、 数据信道、 呼叫信令信道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TCP、SPX 等);二、 对于音频、视频和RAS 信道提供不可靠的端到端服务(UDP 、 IPX 等)。这些服务可以是单工、双工、单播或多播的。2.2 网守( GateKeeper)网守是 H.323 系统的一个可选组件,其功能是向H.323 端点提供呼叫控制服务。H.323网守在系统中必须提供4 种基本服务:地址翻译、 带宽控制、 许可控制与区管理功能。带宽管理、 呼叫鉴权、 呼叫控制信令和呼叫管理等为网守的可选功能。在 H.323系统中网守并不是必需的,
26、然而如果存在网守,那么终端必须使用由网守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在RAS 中定义。在逻辑上,网守是一个独立于端点的功能单元,但在物理实现时可以包含在终端、MCU 和网关中。H.323 会议系统及压缩传输技术2.3 多点控制单元( MCU )多点控制单元用于支持三个以上端点设备的会议。在 H.323 系统中, 一个多点控制单元由一个多点控制器( MC )和几个多点处理器( MP)组成,但也可以不包含MP。多点控制器处理终端间的 H.245控制信息,从而决定它对视频和音频通常的处理能力。在必要情况下,多点控制器还可以判断哪些视频流和音频流需要多播以控制会议系统使用的资源。MC 并不直接处理任何媒体信息
27、流,而将它留给MP 来处理。 MP 对音频、视频或数据信息进行混合、 切换及其它处理。 多点处理器和多点控制器可能存在于一台专用设备中或作为别的 H.323 组件的一部分,但 MCU 一般是独立的单元设备,具有自已的运输层地址。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2.4 网关( Gateway)网关是 H.323 会议系统的一个可选件。 网关能提供很多服务, 其中包含 H.323 会议节点设备与其他 ITU 标准相兼容的终端之间的转换功能,这种功能包括数据传输格式(如,在分组网络和电路交换网络之间,网关完成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编码格式之间的互译。通常网关的目的是将分组网络终端的特性映射到电路交换网络终
28、端上或相反。网关的主要应用在于通过N-ISDN 建立与远程H.320 兼容终端的连接; 通过 B-ISDN 建立与远程H.321兼容终端的连接或通过通用电话交换网或无线网络建立与远程H.324 和 V.70 兼容终端的连接等方面。终端使用 H.245 和 Q.931 建议与网关进行通信。 若没有必要与其他网络建立连接,而且终端直接与同一分组网络上的其他终端进行通信,则无需网关。利用适当的解码器,H.323 网关可支持符合H.310 ,H.321 , H.322 以及 V.70 标准的终端。3. H.323 会议系统中的图象编码H.323 会议系统中的图象编码主要有两种, 即 H.261 和 H
29、.263 。其是 H.261 QCIF 是必备的格式,除此而外,可以通过能力协商采用其它的编码形式。3.1 H.261 图象编码算法H.261 建议是 1990 年提出的运动图象编码算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的编码效率高,图象质量好且实时性好,已被广泛运用于会议系统的运动图象的编码方式之中。H.261 建议的编码算法具有如下特点:·采用通用的中间格式(CIF );·图象按视频的整数倍速率抽取,与数字网络时钟同步;·视频编码器提供一组独立的数字比特流;·采用混合编码算法,帧间预测用来降低图象信号的时间冗余度,而变换编码用于降低空间域的多余度;·视
30、频的编码速率从40kb/s 2Mb/s;·传输比特流包含BCH ( 511, 493)前向纠错码。H.261 建议在编码方面主要采用了三种技术来实现压缩:·预测编码·变换域编码·游程熵编码3.2 H.263 图象编码算法H.263 建议是为了满足低码率运动图象编码而制订的。同H.261 一样, H.263 采用了运动补偿和 DCT 编码方法,但它参照 MPEG 标准引入以 I 帧、 P 帧、 PB 帧(选项)三种帧模式和 INTER (帧间编码) 、 INTRA (帧内编码)两种编码模式。为提高压缩比,H.263 又采取以一些新的措施:取消了H.261
31、中可选的环路滤波器,将运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补偿的精度提高到半象素; 改进了运动估值算法, 充分利用以运动矢量的相关性来提高预测质量,减轻块效应;精减了部分附加信息的编码,提高了编码效率;采用三维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来进一步提高压缩比。为了改进性能还包含了四个可选的编码选项:·无限制运动矢量模式·算术编码·先进预测模式·PB 帧模式4. H.323 会议系统中的音频编码H.323 会议系统中的音频(语音)编码方式主要有六种:G.711、 G.722、 audio。其中G.711 是必备的,其它为可选项。除了上述六种编码方式外,也可以通过能力协商
32、来采用其它方法。在图象编码方面,H.263 采用了多种方法使编码尺度可变,即根据不同的信道质量对码流进行调整以保证适当的服务质量。对于语音编码,这一点同样重要。目前,H.323 会议系统中主要采用4.1,它的两个编码速率分别为6.3k 和 5.3k。高速率( 6.3k)采用多脉冲激励最大似然量化( MP_MLQ )算法,低速率(5.3k )采用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ACELP )算法。这两种算法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都是基于线性预测(LPC ),都采用非周期性分量的激励源。不同之处在于对MP_MLQ采用多脉冲最大似然量化激励,而对ACELP 采用的是代数码本激励。,语音质量优于 VCELP (
33、8kb/s);其 6.3k 速率编码,语音质量等价于 32kb/s 的 G.726 建议相应指标。两者基本上均能达到长途电话质量的要求。4.2 G.729 语音编码G.729 是一个 8kb/s 的语音编码标准,它采用的算法是共轭结构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编码( CS_ACELP ),能达到32kb/sADPCM语音质量。研究发现,CS_ACELP 算法很有特点:作不太大的改动后,向下可达6.4kb/s,向上可达13kb/s,且可传送更好的语音质量。5. H.323 会议系统中的数据通信H.323 会议系统中除了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外,还要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送。会议系统中的数据通信是多个与会者之间的
34、通信, 因此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多点通信服务( MCS )的通信体系结构。由于数据通信对差错控制要求较高,而对时延则不太敏感,因此 MCS 的通信体系结构应建立在可靠的通信连接(如 TCP) 基础上。H.323 会议系统中的数据通信采用T.120 系列建议,该系列建议是由九个建议书(T.120T.128)组成的完整的数据通信协议,它分为四个层面来完成会议系统中的数据通信。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第一个层面是下四层的通信协议栈,在T.123 建议中规定。第二个层面是多点通信服务(MCS ),在 T.122/T.125 中规定。第三个层面是通用会议控制(GCC ),在 T.124
35、中规定。第四个层面是应用层面,在 T.121 、T.126、 T.127 和 T.128 中规定。其中 T.126 中规定的电子白板和 T.127 中规定的二进制文件传送已获得应用。6. H.323 会议系统中的码流复用H.323 会议系统是基于分组交换的,因而会议系统中的码流在传输之前就必须进行打包,根据数据包上的标签进行统计复用。同时,由于会议系统中的不同信息码流各自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它们对下层网络的承载要求也不同。对于IP 网,在实现时可以用以下方法解决个问题: 音频和视频码流对实时性要求很高,即使少量的时延, 对视频会议来说也是无法忍受的。但是,它们对于少量的包丢失却不太敏感。因此,
36、对于音频和视频码流,采用实时传输协议 RTP 来对它们进行打包再运用面向无连接的UDP 协议进行实时传输。对 RAS信号也采用 UDP 协议来传输。相反,数据和控制信号对于服务质量要求很高,少量的包丢失或出错都是无法忍受的。 因此对于数据和控制码流,在传输层运用面向连接、 提供可靠服务的 TCP 协议,从而完成对它们的可靠传送。图2 给出了 H.323 会议系统的协议栈,从中可见具体的码流复用关系如所示。7. H.323 会议系统中的QoS 保证H.323 建议不假定会议系统所基于的分组交换网络能提供QoS 保证,要在真正实现实时的高质量的视频会议系统还需要一些相关技术和协议的支持。下文讨论I
37、P 网中的 QoS 保证技术。7.1 多播技术视频会议业务需要占用较大的带宽资源,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极大地限制了视频会议业务的发展。 多播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多播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多点对多点数据通信的网络带宽问题。在传输过程中, 根据发送和接收各方的网络拓扑分布,确定并优化数据传送的树状路径,在同一网段, 相同内容的数据流只需传送一次。多播地址可以采用一个通用的多播地址,但这不是有效的通信方式,最好是能够动态地分配一组地址。7.2 资源预留管理资源预留是指根据业务数据的QoS 要求和带宽资源管理策略进行带宽资源分配,在IP网上提供一条完整的路径。 IETF 的 RFC2205 资源
38、预留协议( RSVP)就是提供这种管理机制的协议。RSVP 是网络中预留所需资源的传送通道建立和控制的信令协议。通过预留网络资源建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路径,使得IP 网络能提供接近于电路交换质量的业务,即在面向无连接的网络上,增加了面向连接的特性;它既利用了面向无连接网络的多种业务承载能力,又提供了接近面向连接网络的质量保证。但是RSVP 没有提供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能力,它必须配合其它实时传输协议来完成多媒体通信服务。7.3 RTP/RTCPRTP 为交互式音频、 视频等具有实时特征的数据提供端到端的传送服务。如果底层网络支持多播,RTP 还可使用多播向多个目的端
39、点发送数据。RTP 协议包含两个密切相关的部分,即负责传送具有实时特征的多媒体数据的RTP 和负责反馈控制、监测QoS 和传递相关信息的 RTCP。在 RTP 数据包的头部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字段:净荷数据类型的标志(PT)以说明多媒体信息所采用的编码方式;定时标志(TIMESTAMP )使接收端能够恢复收到的数据包发送时的定时关系,从而降低了网络引起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序号(SN)可用来在接收端对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正确的排序以及统计包丢失率。RTCP 是 RTP 的控制协议, 它周期性地与所有会话的参与者进行通信,并采用和传送数据包相同的机制来发送控制包。值得注意的是,RTP 协议本身并不提供任何
40、QoS 保证机制, QoS 必须由下层网络来保证。但是通过RTCP 控制包可以为应用程序动态提供网络的当前信息,据此可对RTP 的数据收发作相应调整使之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8. 结束语基于分组网络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H.323 建议及其相关协议、RTP/RTCP、 RSVP 等协议和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具有一定服务质量保证的多媒体会议系统。 然而要真正在 Internet 和其它分组网络上开展多媒体会议业务还需要考虑到保密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详细内容可参考ITU-T 的 H.235 建议。 1引言在 IP 网上开发多媒体应用有巨大的商业前景,WWW 的成功更使业界对此充满
41、信心。H323 建议是由ITU-T 制订的基于分组交换网络( PBN )的多媒体会议系统 (以下简称H.323会议系统)。H.323 会议系统不假定其工作的网络基础能提供服务质量( QoS)保证。实际上,随着 IP 网的迅速发展,其主要应用于IP 网中。2 H.323 会议系统的结构H.323 会议系统中传输的信息流中包含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信息。所有的信息流采用为了实现在会议系统中传输上述信息流,H.323 建议定义的多媒体会议系统主要由终端、网守( GateKeeper,亦称网闸)、网关( Gateway)、多点控制器 ( MC )、多点处理器 ( MP )和多点控制单元( MCU )等
42、组成。2.1 H.323 终端H.323 终端是能够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提供实时、双向通信的节点设备。H.323 终端功能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框图如图 1 所示。其中系统控制单元、 ,视频编解码单元和数据应用是可选的。下面简介终端基本组件的主要作用。·音频编解码器:采用特定的音频编码算法产生数字化音频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解码。在运用中,编解码器使用的音频算法是在能力交换期间通过使用H.245 协商得到的。音频流应根据,它可以允许两种语音传送;对于多点会议,H.323 终端需实施音频混合的功能。·视频编解码器:采用特定的视频编码算法产生数字化视频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解码。视频编码
43、不进行 BCH 纠错,且允许以不对称的视频比特率、帧速率、图像分辨率运行。类似于音频编解码器,视频编解码器使用的编解码算法是在能力交换期间通过使用H.245 协商得到的,视频流也应根据·数据信道:H.323 终端通过H.245 的控制消息建立一个或多个数据信道。H.323 会议系统的数据功能是建立在T.120 系列建议的基础之上的。根据应用的要求,数据信道是双向或单向的逻辑信道,在这些逻辑信道上实现H.323 会议系统的全部数据功能。·H.245 控制: H.245 控制信道承载管理H.323 通信实体操作的端到端控制消息,包括能力交换、逻辑信道的开和关、模式选择请求、流量
44、控制消息及通用命令和指示。 H.245 信令在两个终端间或一个终端和 MC 间再或一个终端和网关间建立。对于端点参与的呼叫,端点应在每个方向上建立一个 H.245 控制信道,并使用 H.245 建议的消息和规程。·H.225 呼叫控制:运用,因此,它的建立不受H.245 控制信道的管理。·RAS 控制: RAS( Registration, Admission and Status, 登记、接纳和状态协议)信号运用,无需建立 RAS 信道。若系统中存在网守, RAS 信道建立早于终端间的任何信道。·分组网络接口:H.323 终端的网络接口是H.225 建议所描述的
45、,它规定了下述必须的功能:一、 对 H.245 控制信道、 数据信道、 呼叫信令信道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TCP、SPX 等);二、 对于音频、视频和RAS 信道提供不可靠的端到端服务(UDP 、 IPX 等)。这些服务可以是单工、双工、单播或多播的。2.2 网守( GateKeeper)网守是 H.323 系统的一个可选组件,其功能是向H.323 端点提供呼叫控制服务。H.323网守在系统中必须提供4 种基本服务:地址翻译、带宽控制、 许可控制与区管理功能。 带宽管理、 呼叫鉴权、 呼叫控制信令和呼叫管理等为网守的可选功能。在 H.323 系统中网守并不是必需的,然而如果存在网守,那么终端必
46、须使用由网守提供的服务。这些服务在RAS 中定义。在逻辑上,网守是一个独立于端点的功能单元,但在物理实现时可以包含在终端、MCU 和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网关中。2.3 多点控制单元(MCU )多点控制单元用于支持三个以上端点设备的会议。在 H.323 系统中, 一个多点控制单元由一个多点控制器(MC )和几个多点处理器(MP)组成,但也可以不包含MP。多点控制器处理终端间的H.245 控制信息,从而决定它对视频和音频通常的处理能力。在必要情况下,多点控制器还可以判断哪些视频流和音频流需要多播以控制会议系统使用的资源。MC 并不直接处理任何媒体信息流,而将它留给MP 来处理。 MP 对音
47、频、视频或数据信息进行混合、 切换及其它处理。 多点处理器和多点控制器可能存在于一台专用设备中或作为别的 H.323 组件的一部分,但 MCU 一般是独立的单元设备,具有自已的运输层地址。2.4 网关( Gateway)网关是 H.323 会议系统的一个可选件。 网关能提供很多服务, 其中包含 H.323 会议节点设备与其他 ITU 标准相兼容的终端之间的转换功能,这种功能包括数据传输格式(如,在分组网络和电路交换网络之间,网关完成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编码格式之间的互译。通常网关的目的是将分组网络终端的特性映射到电路交换网络终端上或相反。网关的主要应用在于通过N-ISDN 建立与远程H.320
48、 兼容终端的连接; 通过 B-ISDN 建立与远程H.321兼容终端的连接或通过通用电话交换网或无线网络建立与远程H.324 和 V.70 兼容终端的连接等方面。终端使用 H.245 和 Q.931 建议与网关进行通信。 若没有必要与其他网络建立连接,而且终端直接与同一分组网络上的其他终端进行通信,则无需网关。利用适当的解码器,H.323 网关可支持符合H.310 ,H.321 , H.322 以及 V.70 标准的终端。3. H.323 会议系统中的图象编码H.323 会议系统中的图象编码主要有两种, 即 H.261 和 H.263 。其是 H.261 QCIF 是必备的格式,除此而外,可以
49、通过能力协商采用其它的编码形式。3.1 H.261 图象编码算法H.261 建议是 1990 年提出的运动图象编码算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的编码效率高,图象质量好且实时性好,已被广泛运用于会议系统的运动图象的编码方式之中。H.261 建议的编码算法具有如下特点:·采用通用的中间格式(CIF );·图象按视频的整数倍速率抽取,与数字网络时钟同步;·视频编码器提供一组独立的数字比特流;·采用混合编码算法,帧间预测用来降低图象信号的时间冗余度,而变换编码用于降低空间域的多余度;·视频的编码速率从40kb/s 2Mb/s;·传输比特流包含B
50、CH ( 511, 493)前向纠错码。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H.261 建议在编码方面主要采用了三种技术来实现压缩:·预测编码·变换域编码·游程熵编码3.2 H.263 图象编码算法H.263 建议是为了满足低码率运动图象编码而制订的。同H.261 一样, H.263 采用了运动补偿和 DCT 编码方法,但它参照 MPEG 标准引入以 I 帧、 P 帧、 PB 帧(选项)三种帧模式和 INTER (帧间编码) 、 INTRA (帧内编码)两种编码模式。为提高压缩比,H.263 又采取以一些新的措施:取消了H.261 中可选的环路滤波器,将运动补偿的精度提高到半象素; 改进了运动估值算法, 充分利用以运动矢量的相关性来提高预测质量,减轻块效应;精减了部分附加信息的编码,提高了编码效率;采用三维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来进一步提高压缩比。为了改进性能还包含了四个可选的编码选项:·无限制运动矢量模式·算术编码·先进预测模式·PB 帧模式4. H.323 会议系统中的音频编码H.323 会议系统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安徽省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公路工程实务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幼儿园个性化教学计划
- 建筑行业BIM技术应用措施
- 小学德育教育课程设计计划
- 四年级语文教师交流与分享计划
- 2025加油站供应链管理培训计划
- 非营利组织运营问题及解决措施
- 六年级上册安全意识提升教学计划
- 房地产行业客户服务质量措施
- 2025三年级科学安全教育计划
- 煤质化验工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全文版)
- 成都城市规划简析
- 异位妊娠治疗新进展:2024年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比较
-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家长会-家校同频共话成长 课件
-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方案
- 托幼机构卫生评价报告
- 社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 【构建企业级好数据】Dataphin智能数据建设与治理产品白皮书
- 国开(内蒙古)2024年《经济学与生活》形考1-3答案
- 2024年电信智能云服务工程师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