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推导的教学探讨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1.gif)
![梁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推导的教学探讨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2.gif)
![梁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推导的教学探讨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3.gif)
![梁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推导的教学探讨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4.gif)
![梁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推导的教学探讨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23/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9fc20a16-5e58-4717-a507-f56a089f6e5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梁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推导的教学探讨 胡育佳摘要:在梁弯曲变形中,几何关系的研究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大多数材料力学的教材中,往往对这部分的说明过于简单,特别是在几何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上,存在很大的跨度,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甚至产生困惑。本文将严格从微分几何关系和小变形基本假设出发,建立在小变形情况下梁弯曲变形的几何关系。这种推导方式在数学上严格,容易让学生理解,具有一定的教学推广意义。关键词:弯曲变形;几何关系;微分几何:g642.0?摇 :a :1674-9324(2014)03-0282-02一
2、、传统的推导方式1,2在小变形假设条件下,讨论梁的弯曲变形,以变形前梁的轴线为x轴,垂直向上的轴为y轴(图1),xy平面为梁的纵向对称面。在对称弯曲的情况下,变形后梁的轴线将成为xy平面内的一条曲线,称为挠曲线。挠曲线上横坐标为的x任意点的纵坐标用u来表示,它代表坐标为x的横截面的形心沿y方向的位移,称为挠度。弯曲变形中,梁的横截面对其原来位置转过的角度,称为截面转角。根据平面假设,弯曲变形前垂直于轴线(x轴)的横截面,变形后仍然垂直于挠曲线。所以,截面转角就是y轴与挠曲线的夹角。它应等于挠曲线的倾角,即等于x轴与挠曲线的夹角。故:tan= (1)又由于在小变形情况下,截面转角是一个小量,则:
3、=;tan= (2)其中,为平面梁截面处任意位置的曲率半径。公式(1)和(2)即为小变形情况下,平面直梁弯曲的几何关系。二、严格的推导方式从上面的公式推导可以看出,公式(1)的得到并没有严格的数学证明,完全从图1和相应的假设近似得到,这不但给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带来困难,也给学生对梁的几何关系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下面我们将采用微分几何的方法对具有任意构型的平面曲梁结构进行分析,得到这类曲梁结构在小变形情况下的几何关系,进一步退化得到平面直梁在小变形情况下的几何关系,即公式(1)和(2)。假设l是曲梁的初始长度,w0(s)和u0(s)分别是曲梁任意位置处x和y方向的初始位移。其中s0,l是沿曲
4、梁轴向的弧坐标。并且假设曲梁的初始构形所占有的区域为(图2):0:(x,y)|x=w0(s),y=s+u0(s),0sl (3)其中0(s)表示初始构形上任意点c(w0,s+u0)处的切线和x轴之间的夹角。将公式(3)中的函数对弧长s求导得到:=sin0,=cos0 (4)其中,dx/ds=sin0,dy/ds=cos0.一般起见,假设曲梁在外载荷的作用下,变形前初始构形0上任意一点c(w0,s+u0)移动到点c'(w0+w,s+u0+u)处,曲梁变形后的构形所占有区域为=(x,y)|x=w0+w,y=s+u0+u,0sl (5)其中,w(s)和u(s)分别变形后曲梁上任意一点在x和y
5、方向的位移(图2)。忽略梁变形前后轴线的伸长,将公式(5)中的函数对弧长s求导得到:=sin,=cos (6)将公式(4)带入公式(6),可以得到曲梁的几何关系为:=sin-sin0,=cos-cos0 (7)当研究对象为直梁时,即将0=0带入公式(7)可得到:=sin,=cos-1 (8)由公式(8)可以得到:tan=/+1 (9)在小变形忽略轴向变形的情况下,有tan,0,则几何关系(公式(9)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10)从公式(10)和公式(2)可以看出,本文的推导结果是与传统的推导结果是一致的。三、结论在梁的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的推导对于学生理解梁的弯曲变形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
6、教学上,对这部分内容讨论不全面,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严格从微分几何关系和小变形基本假设出发,通过退化得到了梁弯曲变形中的几何关系。这种推导方式在数学上严格,使学生容易理解,具有一定的教学推广意义。参考文献:1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endprint摘要:在梁弯曲变形中,几何关系的研究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大多数材料力学的教材中,往往对这部分的说明过于简单,特别是在几何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上,存在很大的跨度,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甚至产生困
7、惑。本文将严格从微分几何关系和小变形基本假设出发,建立在小变形情况下梁弯曲变形的几何关系。这种推导方式在数学上严格,容易让学生理解,具有一定的教学推广意义。关键词:弯曲变形;几何关系;微分几何:g642.0?摇 :a :1674-9324(2014)03-0282-02一、传统的推导方式1,2在小变形假设条件下,讨论梁的弯曲变形,以变形前梁的轴线为x轴,垂直向上的轴为y轴(图1),xy平面为梁的纵向对称面。在对称弯曲的情况下,变形后梁的轴线将成为xy平面内的一条曲线,称为挠曲线。挠曲线上横坐标为的x任意点的纵坐标用u来表示,它代表坐标为x的横截面的形心沿y方向的位移,称为挠度。弯曲变形中,梁的
8、横截面对其原来位置转过的角度,称为截面转角。根据平面假设,弯曲变形前垂直于轴线(x轴)的横截面,变形后仍然垂直于挠曲线。所以,截面转角就是y轴与挠曲线的夹角。它应等于挠曲线的倾角,即等于x轴与挠曲线的夹角。故:tan= (1)又由于在小变形情况下,截面转角是一个小量,则:=;tan= (2)其中,为平面梁截面处任意位置的曲率半径。公式(1)和(2)即为小变形情况下,平面直梁弯曲的几何关系。二、严格的推导方式从上面的公式推导可以看出,公式(1)的得到并没有严格的数学证明,完全从图1和相应的假设近似得到,这不但给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带来困难,也给学生对梁的几何关系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下面我们将采
9、用微分几何的方法对具有任意构型的平面曲梁结构进行分析,得到这类曲梁结构在小变形情况下的几何关系,进一步退化得到平面直梁在小变形情况下的几何关系,即公式(1)和(2)。假设l是曲梁的初始长度,w0(s)和u0(s)分别是曲梁任意位置处x和y方向的初始位移。其中s0,l是沿曲梁轴向的弧坐标。并且假设曲梁的初始构形所占有的区域为(图2):0:(x,y)|x=w0(s),y=s+u0(s),0sl (3)其中0(s)表示初始构形上任意点c(w0,s+u0)处的切线和x轴之间的夹角。将公式(3)中的函数对弧长s求导得到:=sin0,=cos0 (4)其中,dx/ds=sin0,dy/ds=cos0.一般
10、起见,假设曲梁在外载荷的作用下,变形前初始构形0上任意一点c(w0,s+u0)移动到点c'(w0+w,s+u0+u)处,曲梁变形后的构形所占有区域为=(x,y)|x=w0+w,y=s+u0+u,0sl (5)其中,w(s)和u(s)分别变形后曲梁上任意一点在x和y方向的位移(图2)。忽略梁变形前后轴线的伸长,将公式(5)中的函数对弧长s求导得到:=sin,=cos (6)将公式(4)带入公式(6),可以得到曲梁的几何关系为:=sin-sin0,=cos-cos0 (7)当研究对象为直梁时,即将0=0带入公式(7)可得到:=sin,=cos-1 (8)由公式(8)可以得到:tan=/+1
11、 (9)在小变形忽略轴向变形的情况下,有tan,0,则几何关系(公式(9)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10)从公式(10)和公式(2)可以看出,本文的推导结果是与传统的推导结果是一致的。三、结论在梁的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的推导对于学生理解梁的弯曲变形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上,对这部分内容讨论不全面,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严格从微分几何关系和小变形基本假设出发,通过退化得到了梁弯曲变形中的几何关系。这种推导方式在数学上严格,使学生容易理解,具有一定的教学推广意义。参考文献:1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材料力学m.北京
1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endprint摘要:在梁弯曲变形中,几何关系的研究是材料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大多数材料力学的教材中,往往对这部分的说明过于简单,特别是在几何关系数学模型的建立上,存在很大的跨度,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甚至产生困惑。本文将严格从微分几何关系和小变形基本假设出发,建立在小变形情况下梁弯曲变形的几何关系。这种推导方式在数学上严格,容易让学生理解,具有一定的教学推广意义。关键词:弯曲变形;几何关系;微分几何:g642.0?摇 :a :1674-9324(2014)03-0282-02一、传统的推导方式1,2在小变形假设条件下,讨论梁的弯曲变
13、形,以变形前梁的轴线为x轴,垂直向上的轴为y轴(图1),xy平面为梁的纵向对称面。在对称弯曲的情况下,变形后梁的轴线将成为xy平面内的一条曲线,称为挠曲线。挠曲线上横坐标为的x任意点的纵坐标用u来表示,它代表坐标为x的横截面的形心沿y方向的位移,称为挠度。弯曲变形中,梁的横截面对其原来位置转过的角度,称为截面转角。根据平面假设,弯曲变形前垂直于轴线(x轴)的横截面,变形后仍然垂直于挠曲线。所以,截面转角就是y轴与挠曲线的夹角。它应等于挠曲线的倾角,即等于x轴与挠曲线的夹角。故:tan= (1)又由于在小变形情况下,截面转角是一个小量,则:=;tan= (2)其中,为平面梁截面处任意位置的曲率半
14、径。公式(1)和(2)即为小变形情况下,平面直梁弯曲的几何关系。二、严格的推导方式从上面的公式推导可以看出,公式(1)的得到并没有严格的数学证明,完全从图1和相应的假设近似得到,这不但给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带来困难,也给学生对梁的几何关系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下面我们将采用微分几何的方法对具有任意构型的平面曲梁结构进行分析,得到这类曲梁结构在小变形情况下的几何关系,进一步退化得到平面直梁在小变形情况下的几何关系,即公式(1)和(2)。假设l是曲梁的初始长度,w0(s)和u0(s)分别是曲梁任意位置处x和y方向的初始位移。其中s0,l是沿曲梁轴向的弧坐标。并且假设曲梁的初始构形所占有的区域为(图
15、2):0:(x,y)|x=w0(s),y=s+u0(s),0sl (3)其中0(s)表示初始构形上任意点c(w0,s+u0)处的切线和x轴之间的夹角。将公式(3)中的函数对弧长s求导得到:=sin0,=cos0 (4)其中,dx/ds=sin0,dy/ds=cos0.一般起见,假设曲梁在外载荷的作用下,变形前初始构形0上任意一点c(w0,s+u0)移动到点c'(w0+w,s+u0+u)处,曲梁变形后的构形所占有区域为=(x,y)|x=w0+w,y=s+u0+u,0sl (5)其中,w(s)和u(s)分别变形后曲梁上任意一点在x和y方向的位移(图2)。忽略梁变形前后轴线的伸长,将公式(5
16、)中的函数对弧长s求导得到:=sin,=cos (6)将公式(4)带入公式(6),可以得到曲梁的几何关系为:=sin-sin0,=cos-cos0 (7)当研究对象为直梁时,即将0=0带入公式(7)可得到:=sin,=cos-1 (8)由公式(8)可以得到:tan=/+1 (9)在小变形忽略轴向变形的情况下,有tan,0,则几何关系(公式(9)可以进一步表示为:= (10)从公式(10)和公式(2)可以看出,本文的推导结果是与传统的推导结果是一致的。三、结论在梁的弯曲变形中,关于几何关系的推导对于学生理解梁的弯曲变形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上,对这部分内容讨论不全面,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本文严格从微分几何关系和小变形基本假设出发,通过退化得到了梁弯曲变形中的几何关系。这种推导方式在数学上严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揭秘背后真相
- 个人理财账户监管合同协议
- 专业公司借款投资合同范本
- 二手车买卖正式合同范本
- 个人长期借款合同范本专业版
- 不锈钢工程安装承包合同范本
- 个人商铺租赁改造合同示例
- 二手房产合同附加条款协议
- 买卖合同法全文txt正规范本
- 中外合资生产合同范本(新能源)
- 2022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
- 银行内部举报管理规定
- 平面几何强化训练题集:初中分册数学练习题
- 项目奖金分配奖励制度和方案完整版
- 支气管镜试题
- 阴道镜幻灯课件
-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选课件
- PCB行业安全生产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课件
- 上海音乐学院 乐理试题
- SAP中国客户名单
- WZCK-20系列微机直流监控装置使用说明书(v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