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最新(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最新(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最新(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最新(新教材)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秋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nu1='声音1. 听听声音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5. 声音的强与弱6. 声音的髙与低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8. 制作我的小乐器呼吸与消化1. 感受我们的呼吸2. 呼吸与健康生活3. 测量肺活量4. 一天的食物5. 食物中的营养6. 营养要均衡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8.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运动和力1.让小车运动起来2. 用气球驱动小车3.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4. 弹簧测力计5. 运动与摩擦力6. 运动的小车7. 设计制作小车(一)&设计制作小车(二)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

2、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课题听听声音单元士 "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目标解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仔细聆听各种声音,声音的种类多样,发声的形式多样, 我们虽然看不见,但用耳朵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2、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目标解读尽可能多地去倾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倾听的过程中,先将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分辨岀哪些是动物的叫声、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再想一 想怎样把听到的声音描

3、述出来。在描述的时候,可以使用描写声音的科学词汇,如高、低、 强、弱、悦耳、刺耳等。科学态度目标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重点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2、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难点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猜谜语:一个住这边,一个住那边,说话听得见,从小到老不见而。(打一人体器官)谜底:耳朵猜谜语激趣导入新知探究聚焦:听一听周国

4、的声音。你能分辨出哪些是动物 的叫声、哪些是自然界的声音、哪些是人类生活发 出的声音吗?讲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务种各样的声音。有的 声音很强,我们很容易能听得到,如小狗叫声、汽 车鸣笛声、爆竹破裂声等:有的声音很弱,需要周 围环境静下来,我们才能得到,如蚊子发岀的声音, 石英钟表转动的声音等。试一试、想一想1、听一听、说一说这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2、这些声音,你都喜欢吗?为什么?声音有的好听,有的不好听的。3、说一说这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的声音还是人类活 动的声音。讨论:什么物质会发出声音?固体会发岀声音么?液体会发出声音么?气体会发出声音么? 没有物质,能有声音么?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发出

5、声音。声音的产生有物质基础。小结:仔细聆听分辨,无论是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 还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它们都是种有特 点,各不相同的。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有的 声音髙,有的声音低,有的声音悦耳,有的声音刺 耳我们可以将这些声音分成不同的类别。猜声音并将其分类。温故知新勤思 考,聚集焦点解 新疑。新知探究探索一: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描述你听到的 声音。1、当我们听到声音时,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 课件出示云雀、蟋蟀、架子鼓视频。思考并讨论声音是怎么发岀来的?2、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讲解: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声音有高有低, 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刺耳难听,有的声音 是嘈杂的

6、声音,还有的声音是令我们感到不舒服的 噪音。1、观看视频, 思考声音是如 何发出的。2、根据已有经 验对声音进行 描述。科学探索求真 知,教师点拨解 疑难。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衷)日期:听到的声音我对这些声音的描述鸟叫声喇叭声3音乐声。市场里的声音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很响,比较剌耳悦耳动听剌耳、比较嘈杂3、学习了解描 述声音的词 汇。3、描述声音的词汇。(1)声音应或底是指声音的音剜.如尖锐的声音听起来高.組的声音旺起来就低沆弋 (2 )声凸我曲6圧|8声芒的闵腹.也荒圧我门主现上感觉到声音的大小(恪称音量)<(3 )悦耳如听曲优芙、让人I®倪的苗音.如安静的音玮弋

7、(4 )刘耳或难听是指尖傥 杂乱使人听着不舒耐芮音如当我们便用话简和音 备时,咅场里的产咅彼话筒抬收,产早无限0授,也驱拗J平幫说的话筒枷q ,这就 是一种刘耳的芮音“丫(5 )1備理H甜8引忑人烦豌田I过毎而危Sf人体兹亲的主&从坏境曲丹确应 8 :凡是妨碍人们正第休总、学习和工作的芮音以及対人们俩的芦音产生干扰的声 s.iffia丁现丸 °乂4、根据已学对 不同的声音进 行描述。4、描述声音课件分别出示:夜莺、海豚音维塔斯、摩托车视频新知探究探索二: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与同学 进行交流。讲解: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 种各样的声音,声音对我们来说是

8、再熟悉不过的。回忆一下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关于声音你还参与到教学活 动中,能够用 语言准确描述 声音。科学探索求真 知,教师点拨解 疑难。想知道哪些问题?把你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和 关于声音你还想知道的问题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 中,然后把你的记录和同组同学进行交流。我已经知道的声备知识我还想知道的声&扣识不同杓條发出的声音不同;声音 有强冇爲.有髙有低;可以利用 不同物体发出声普有的声音悅 耳上.有的声音U耳;声音是怎么产土的?声奇为什久 絶听列却右不到?如何让机耳的 声音变得忧耳?声咅倍播連戻有 多快?新知探究探索三:听音乐辨高低听一段简单的乐曲,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 吗?说一说它

9、们的髙低顺序。课件分别出示:闪烁的小星星纯音乐版和闪 烁的小星星演唱版视频出示闪烁的小星星乐谱,讲解:在单音体系中, 用七个音乐符号表示音级,即通常我们使用的“do、 re、mi、fa、sok la、si”七个读音,这七个音的髙 低不同,采取不同组合形式就构成了美妙的音符。 音级从“1”到“7”依次升高。边唱音符,边 打拍子,感受 乐曲中声音的 强弱变化。科学探索求真 知,教师点拨解 疑难。拓展延伸动物的声音幻灯呈现拓宽领域探新 知,知识运用巧 迁移。课堂练习幻灯呈现应用所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板书听听声音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 人类

10、生活发岀的声音高低强弱悦耳刺耳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 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 不同的声音。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让学生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 音加以简单的区别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适 当地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 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乐于交流。激发学生探索声音的兴趣。【教学重点】 学生亲临探究过程,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并对声音 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能加以区分

11、和鉴别。【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教学准备】记录自然界声音的视频和音频课件,二枚钉子、一个乒 乓球、小鼓等,每人一份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环节一:倾听声音活动一:听音辨物。(1) 猜教师正在利用什么物体发出声音?(2) 听一段声音,找出里面有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活动二:给声音分类(1) 说说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写在活动练习册上并模仿。(2) 你能给这些声音分成二类可三类吗?看课件之后让学生回答,并总结。你能分辨哪是动物的叫声?哪是自然界的声音?哪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活动三:综合练习(1)完成填写记录表我听到的声音我对声音的描述(2) 汇报。我听到的声音,注意

12、对声音的描述要从高、低,轻、重, 远、近等叙述。能说出人对这种声音的感受是悦耳还是刺耳。环节二:区分声音活动:闯三关第一关:声音有强弱之分。你能做出一个轻音,一个重音吗?自选器 具。补充:教师做一个音,问:这是一个重音吗?第二关:声音有远近之分,这是一个从远到近的声音吗?第三关:声音有高低之分。你能按从高音到低音的顺序给下面的杯子 排排队吗?环节三:理解声音活动一:听一段简单的乐曲闪烁的小星星,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 符吗?1-do 5-suo 6-la 哪个音高?哪个音低?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相同吗?它们有什么区别?活动二:讨论噪声听一段乐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或嘈杂的声音,理解噪声。感受和谐的声音让

13、人感觉动听悦耳;不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刺耳。 讨论: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避免噪音污染?学案单第1课听听声音科学词汇声音的高、低,强、弱,悦耳与刺耳。学习过程:活动一:听音辨物。(1)说说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2)根据老师播放的音频,填写记录表,注意对声音的描述要从高、低,轻、重,远、近等叙述。我听到的声音我对声音的描述活动二:区分声音1、你能做出一个轻音,一个重音吗?自选器具。2、声音有远近之分,这是一个从远到近的声音吗?(是/否)3、声音有高低之分。杯中装水少的音比较(高/低),杯中装水 多的音比较(高/低)。活动三:初步理解声音1、听一段简单的乐曲闪烁的小星星,你能识别乐曲中的音符吗?1-do声

14、音_(高/低),6-la声音_(高/低)。2、听一段乐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或嘈杂的声音,理解噪声。我们能感到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悦耳/刺耳);不和谐的声音让人感觉悦耳/刺耳)。3、讨论: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避免噪音污染?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1听听声音教案第一单元声音1.1听听声音教学目标1. 知道我们周用有齐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2. 引导学生用髙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描述声音。3. 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声音可以分为大自然的声音、动物发出的声音、人类活动发 出的声音。4. 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并能对声音提岀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教学重点会用词语来

15、描述我们周围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教学难点用词语来描述我们周囤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岀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教学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素材、声音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简单的词语描绘自己想象的声音是怎样的。将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二、聚焦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氛听纠的产音(班级亿隶衣)'日闻:听到的声音我对这坐声吿的魅述乌叫声 喇叭声很幼听,会1高,一会以&很物,比较剌耳学生交流与讨论。听到的声音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对声音主要

16、特点的描述咳嗽声人的喉咙男人的咳嗽声低沉,女人的高雷声云层的碰撞产生响(强),低,比较刺耳溪水声溪水撞击物体比下雨声响,悦耳马蹄声马蹄撞击地而比较沉闷(低),有节奏敲门声手指撞击门比较响(比较刺耳)笛子声嘴巴吹,手指按很动听,一会高,一会儿低三. 探索活动一:观看视频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汽车喇叭声一一很响(强),比较刺耳汽车轰鸣声一一响亮、刺耳车子刹车声一一响亮、刺耳、尖锐活动二: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狗叫声_汪汪,比较响马蹄声一一比较沉闷(低),节奏感强知了叫响亮、刺耳、令人烦躁活动三: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球咚咚咚活动四:描述你听到的生活

17、中的声音。敲门声一一比较响、刺耳闹铃声一一很响、比较刺耳鼓声一一很响、比较沉学生记录自己听到的声音,并用词语进行描述。研讨:讨论关于声音你知道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提出一些关于声音有价值的问题。我已经知道的声音知识我还想知道的声音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四、拓展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符的高低变化。d1仃d1闪 阳55 慢I6i)|GI?沉ff mm Irrd44I332211天都是小星乌回絆S5f4f4|3m32崔天空尢明.X*小眼55443| 2好千万卜眼睛

18、.何烁烁到天明.学生可以用手势来比划音乐的高低起伏。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单元-单元学科科学T级四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槪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新课聚焦老师

19、播放视频生活中的声音学生看视频,说带领学生回顾周提问:刚才的影片中有哪些声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1)家里人说话的声音(2)电视机发出的声音(3)电话铃声(4)门窗打开的声音(5)窗外汽车发动机的声音(6)树上鸟儿的声音(7)邻居大声交谈的声音.(8)说话声、笑声、喊叫声、咳嗽声(9)歌声、肚子咕叫声、(10)拍手声、跺脚声提问: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出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声音积极回答知道的声音围的声音,让学 生沉浸在搜寻各 种声音的乐趣 中。通过提问, 引出今天的课 题。2.科学探索探索一:橡皮筋发声实验 实验材料:橡皮筋、小木棍 实验方法:(1)拉伸橡皮筋(2)按

20、压橡皮筋(3)揉搓橡皮筋(4)弹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实验现象:通过科学实验: 研究橡皮筋是怎 样发出声音的。方式能否发出声音拉伸橡皮筋否按压橡皮筋否揉搓橡皮筋否 弹拨橡皮筋能实验分析:轻轻拉伸、按压、揉搓或拉动橡皮筋时,橡皮筋没有明显的振动,没有发出声音;当橡皮筋两端固左下来,轻轻弹拨时,橡皮筋发 生了明显的振动,并发岀了声音,由此我们可推 断,橡皮筋发出声音与它是否振动有关。实验结论:拨动橡皮筋,它会震动并发出声音。当我们用手或其他工具将橡皮筋的振动停下来, 它的声音也听不到了。科学词汇:当物体进行往复运动,即它的状态改变的过程, 我们把这样的运动称为振动。总结:橡皮筋发出的声音

21、是通过振动产生的。探索二:观察其他发声物体播放视频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实验材料:钢尺、鼓槌、小锤、鼓、音叉实验方法:拨动、拍打、敲击都能够使钢尺发出声音:慢慢弯曲钢尺,钢尺不能发出声音。用手拍打或用鼓槌敲击鼓面,能使鼓发出声音;慢慢按压鼓而,鼓不能发出声音。用小锤敲击音叉,能使音叉发出声音;轻轻触摸音叉,音叉不能发出声音。实验现象:拨动钢尺、敲击鼓而、敲击音叉都能发出声音; 弯曲钢尺、按压鼓而、轻轻触摸音叉都不能发出 声音。当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时, 会感觉它们在振动,随着振动的停止,便不会听 到声音。实验记录:这个活动的目的 是从正反两个方 而来验证之前对 物体发出声音方 法的猜测。

22、先研究物体怎样 能够发出声音, 再研究如果不这 样物体能不能发 岀声音,正好客 观地从正反两个方而验证之 前的猜测,即声 音是由物体的振 动产生的。发声物体 我看到的观魚(示倔)我的煖法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在振动1拨动钢尺钢尺上下振动聲熬生与物体 敲击鼓面鼓面产生振动的振动有关敲击音叉音叉剧烈振动实验分析:拨动钢尺、敲击鼓而、敲击音叉时,它们发岀声 音时,都受到了力,并且产生了运动这一现象, 猜测声音的产生可能和物体受到的力和自身的 运动有关。弯曲钢尺、按压鼓而、轻轻触摸音叉,这三种情 况,物体受到了力,也产生了运动,但却没有发 出声音,猜想声音的产生可能和物体受力以及运 动的方式(振动)有关。实

23、验结论:物体发声时会有振动:物体停止振动后,不会发出声音。总结:声音的产生和物体受力以及运动的方式(振动)有关。3.科学研讨探索一: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 可以支持你的想法?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 音。如我们弹吉他时,吉他弦发生振动,并发岀 声音。而当我们轻轻按压吉他弦时,并没有发岀 声音,因为此时吉他弦并没有振动;我们轻轻拨动 橡皮筋,会听到声音,这是因为橡皮筋产生了振 动。而我们轻轻拉伸橡皮筋,不会听到声音,这 是因为橡皮筋只是形状发生变化,并没有产生振 动。根据所学内容解 释声音产生的实 例。能熟练运用所学 的知识对问题进 行解答。拓宽自 己的认知,激发 学

24、习科学的兴 趣。探索二: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 呢?竖笛是通过中空部分的空气柱(笛管内的空气)振 动来发出声音,竖笛能发岀高低不同的音调是由 于空气柱的振动,音调与振幅是由空气柱的粗 细、长短决定的。猜测答案4.拓展提高我们的发声器官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 器官声带。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 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 越髙。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声带处, 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中国成年男性的声带一般在1824 m,平均长度 为20 mm左右,成年女性的声带一般在14-18 m, 平均长度为15 mm左右,因此男性的声

25、音通常比 女性的声音低。拓宽新知识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 动产生的;能够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 发声时的不同状态;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 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的解释。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板书1.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振动:当物体受力后,进行往复运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板书设计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 学 目 标(-)科学概念: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词汇:振动、碰撞、摩擦、声带(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26、初步知道声音 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发声物体,能够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 进一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科学方法:观察联想、比较推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 声音现象的乐趣,从而培养科学探究中的事实意识。核心价值观:体验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理解“声音是由振动 产生的”。难点: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区别,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课件、锣、音叉和小槌、乒乓球、钢尺、橡皮筋鼓和鼓棒、三角

27、铁、碰铃、钱、小提琴等各类乐器乐器的发声应让学生在探究 的前提上进行,而不是一味地 乱敲乱打。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看我们桌上有什么器材(锣、鼓、钱、三角铁、碰铃、音叉、钢尺、 橡皮筋、小提琴)想玩吗?那就让这些物体发出美妙的声音吧!(锣)上课!2、刚才同学们使物体发出了声音,今天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 先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请你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碰撞、 摩擦、弹拨、敲打、振动)3、声音到底是不是由于碰撞、摩擦、弹拨、敲打、振动产生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 来探究一下吧!二、探究活动1、同学们,我们每一组的器材都各种各样,但钢尺

28、和橡皮筋是每组都有的。怎样 让钢尺自己发岀声音呢?学生交流,教师演示。(说明用力按住钢尺的重要性) 那怎样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学生交流,教师岀示课件提示。 分小组实验,并观察他们发出声音时的特点。 钢尺发岀声音时会怎样呢?橡皮筋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上下来回运动) 像这样上下来回运动,就叫做振动。(板书)2、现在我们又多了一种产生声音的方式,振动!那么多产生声音的原因,到底是哪 一个呢?带着这个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讨论好了吗?利用桌上的器材再来研 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有一袋礼物,奖给研究最认真的小组。3、你们组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汇报而向所有同学)我们小组发现敲打:请你上

29、来演示一下。这位同学说是敲打,你们有什么想法?/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那苴他同学是怎么想的呢? 碰撞/摩擦/弹拨/敲打好以后,怎么还有声音呢? 碰撞/摩擦/弹拨/敲打这几个动作有什么共同点呢?都能引起振动,从而产生声音(板书:引起)这样看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三、验证巩固,进一步反证1、声音真的是振动产生的吗?我们来验证这个结论,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它发 出声音。怎样才能感觉到音叉在振动呢?(摸一摸、轻轻贴近脸)2、你来试试,有什么感觉?说明什么?(音叉在振动)你也来试试!你怎样让振动看起来明显一点呢?(靠近静止的乒乓球、放水里)如果看到乒乓球弹开了就说明音叉在

30、振动,你们同意吗?那我们试试,让音叉发出声音后,靠近静止的乒乓球,你看到什么了?(乒乓球弹开)3、想做这个实验吗?那要注意什么呢?(拿乒乓球的手尽疑不动,轻轻靠近乒乓球, 仔细观察)4、乒乓球弹开让我们很明显地看到了音叉在振动,既然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是不是不振动就没有声音了呢?谁能让锣停止发出声音?为什么手一抓一按,声音 就停止了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器材来试试吧!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像我们刚才研究的这些器材由于力的作用同学们,今天开心吗?唱首歌庆祝一下吧,不过在唱的时候啊,老师有个要求:请 你摸着喉咙唱。刚才唱歌时你发现了什么?(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

31、 我们就可以发岀声音了。)2、不仅我们的小朋友能发岀那么美妙的声音,大自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今天呀, 老师把大自然的声音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你听!学生听声音。3、机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呢?(大屏幕出示)大自然的这些声音都是由于振动产 生的,你们为什么能区分那么多声音呢?我们将在以后的科学课中继续探究。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3.声咅是怎样传播的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 播。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物体传声的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3、激发学生爱科学、做科学的兴趣。二、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水、石块、音叉、挂历纸、纸杯(一次

32、性塑料杯)、 线(长5米)2、演示实验材料:鼓、鼓槌、纸屏(在纸屏上面粘一根细线,在细线下端 拴一下泡沫塑料小球,小球位于纸屏中央,紧贴纸屏)。三、教学过程(-)游戏引入游戏: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现在我们每组的六位同学来分分工,请 三位同学把一只耳朵堵上,两位同学的另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一位把耳朵贴 在桌子上水槽里的水面上(请注意抬起耳朵时向上提,并用纸巾擦掉水分,防止 水进入耳朵里);两位同学在座位上端坐;一位同学把两只耳朵都堵上(要紧紧 堵住),听我指挥:“全体一一起立!”“请坐下!”谈话:组里堵住两只耳朵的同学看到了什么情况?你能猜想出是什么原因 吗? 刚才大家为什么都突然站起来

33、乂坐下了啊?老师的指挥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途径(1)认识声音的传播途径讨论: 刚才没有堵住耳朵的两位同学,你们听到的老师指挥的声音是怎样传到自 己的耳朵里的?比如你们耳朵与老师发声之间间隔着什么?这说明声音是通过 什么物体传播过来的? 刚才耳朵贴在桌面的两位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过来的 呢?学生讨论。 刚才耳朵贴在水面的同学所听到的声音乂是通过什么物质传播的呢? 为什么两只耳朵堵住的同学就不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呢?(2)引导:通过对以上现象的猜想研究,你

34、认为声音在哪些物体中能传播, 传播的方向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利用老师给各组准备的材料,设讣实验来证实你 的推测吧!(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4)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与你刚才的推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些事实说明什么?(5)教师小结:实验结果的分析正如我们同学所感受的那样,声音不仅在 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像.(学生例子中的物体)这样的固体中和水这样的液体 中传播。(6)综合认识声音的传播。讲述:关于声音传播的问题,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密封的玻璃 罩里放进一个电铃,人们在罩口处可以听见铃声;但是当通过抽气机把罩内的空 气抽去的时候,人们只能看铃在动,却听不到铃声了。从这个事

35、例中,我们更深 刻地认识到,我们周围的各类物体(气体、固体、液体)是架在发声物与人们耳 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才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在发声物体周围如 果没有任何物体作桥梁,那么声音就不能向外传播,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2、引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式(1)讲述: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 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演示实验: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这里(桌上),我在纸屏的这面(侧)有 一定节奏地用力敲敲,当鼓响时,仔细观察纸屏这一侧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怎样解释看到的现象?(2)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3)讲解: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圉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体振

36、动得快与慢,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得快慢与它是相应的。这样,在发声物体周用的 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声波。(4)小组做一做音义被敲击后进入水中引起水波的实验,注意观察。(5)讲述:声波就像投影显示的这样向周围传播着,但是有所不同的是, 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物体,向上、下、前、后、左、 右各个方向传播。(6)提问:谁能根据上述道理,进一步分析总结一下小球为什么振动的原 因?(三)巩固提问:1、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我们耳朵里的?2、声音是以什么方式,向着什么方向传播的?3、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话?(四)布置作业思考与尝试:1、

37、身边常见物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是一样快吗?2、在收音机(或录音机)的喇叭处挂一根细绸条,把收音机开关打开(或用录音机放音乐),把声音开大,观察绸条会怎样?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板书设计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途径芋室内气体固体(方式)四面八方(力向丿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单元-单元学科科学四年级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科学探究目标:1.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2.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

38、标: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重点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难点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新课聚焦播放视频感觉世界观看视频我们都是通过耳播放歌曲少年,提问:这首好听的歌曲,我 们是用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提问:耳朵有哪些勾结?都有什么功能?耳朵是 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岀示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板书课题)耳朵朵才能听到各种 各样的声音。那 么耳朵有哪些结 构,各个结构有 什么功能,这就 开启了对耳朵结 构和功能的探 索。2.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耳朵;观看视频耳和%?耳场

39、通过这一部分学习,了解耳朵的认识耳朵结构结构及其功能。111 II1外耳中耳内耳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1. 外耳:包括耳郭(又名耳糜)、外耳道等。耳郭 负责收集空气里的声波。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 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2. 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等。鼓膜是一个半透 明的薄膜,呈戏漏斗状,凹而向外,外耳与中耳学习耳朵结构及其功能。以它为界。鼓膜很薄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 音,它也会产生振动。3.内耳:结构复杂,包括耳蜗和前庭等。耳蜗可 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前庭可以使人 体保持平衡,是平衡器官。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 又引起鼓膜的振动,而听小骨就会将振

40、动传达到 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受听 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需要注意的是,听觉神经属于神经系统,不属于内耳。探索二:探究耳郭的作用通过实验证明耳郭有什么作用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耳郭;实验步骤:观看视频(1) 把一张A4纸卷成圆锥状,用双面胶带黏住,做成一个“喇叭”。(2) 在一左的距离,用耳朵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 完成实验内容 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3) 把"喇叭”小的一端紧靠耳朵,大的一端朝向个细微的声音,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4)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实验仔细感受声音的变化。实验记录:裸耳用纸喇叭第一次:声音微小5芦音变更清楚了第二次声音微小'

41、声音变更清楚了第三次?声音微小r声音变更清楚了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用裸耳能听到微小的声音:用自制纸喇叭听声音 的时候,听的更消楚了。实验分析:用纸喇叭听声音时,收集声波的范伟I更大,因此 听得就更淸楚。由此推断,我们的耳郭主要起到 收集声波的作用,它能增强我们的听力。实验结论: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探索三:模拟鼓膜振动实验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鼓膜;实验材料: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小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岐膜“的振动情况脚实际声音針aor懺6T上方制逍的声音强'扳动响显?乐动明显的远近不变仇鼓&'上方制适的声俞''振动不明曲扳动不明菱声音的强闕制适的声

42、咅距离惚瞰较近'扳动80显酝动明显不交制造的声合距离強BT较远'飯动不明显'扳动不明显观看视频观看视频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做好实验记录利用鼓膜模型研 究鼓膜的作用在科学观察和实 验活动中,常常 会利用一些方法 来放大我们不易 观察到的现象, 即媒介的思想。 如在本实验中, 利用细沙或碎纸 屑或碱而等的跳 动来放大气球皮 的振动就是典型 的例子。气球皮 的振动幅度很 小,难以直接观 察到,但是在气 球皮上放一些细 沙或碎纸丿胃或碱 面,通过它的跳 动就可以间接地 观察到气球皮的 振动。因此,在 科学观察和实验 活动中,我们要 开动脑筋,用类 似的方法解

43、决实锤、碱面等。实验步骤:(1)把气球皮放在杯口上面绷紧,用橡皮筋固定(气球皮模拟鼓膜)。在“鼓膜"上而放少量的碱面。用音叉等能发声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 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鼓膜” 是怎样振动的,上而的碱而是如何变化的。(4)重复以上的步骤多次实验,仔细观察"鼓膜” 的振动。播放实验视频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用小锤敲击音叉,把音叉靠近塑料杯口的气球皮 时,会看到气球皮上的碱而跳起来。音叉距离气 球皮的远近和敲击音叉力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 碱而跳动的高度。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物体发声产生的振动传播 到“鼓膜”时,会使“鼓膜”产生振动,当

44、声音 的大小和远近不同时,“鼓膜”的振动幅度也不 同,从而推测出人耳鼓膜的振动状态。实验结论: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证明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 引起鼓膜的振动也不同。验活动中遇到的困难。3.科学研讨研讨一:对人耳结构和功能的认识1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教师点拨:(1) 耳郭能收集声音。(2) 鼓膜是分隔外耳和中耳的一层膜,鼓膜能将声 音转化为振动。(3) 听小计能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传导过程还 像放大器一样,把声音信号放大十倍,所以即使 很轻微的声音人们也能听到。(4) 耳蜗可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2.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鼓膜的

45、作用是接收空气的振动(即声波的刺激)。当外界有声波(空气振动),鼓膜也振动,鼓膜借 助连接它的听小计,将振动传递给内耳,内耳将 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经过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产 生听觉。研讨二:耳郭的作用1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 处?教师点拨:耳郭与纸喇叭在结构上都是由大到小的,纸喇叭 外部越大,聚集到的声音越淸晰。2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听诊器头的薄膜结构能够随着声音产生振动,听通过本节课的讲 解以及实验,总 结人耳的结构和 功能,能够复述 人耳是如何让我 们听到声音的。人耳的结构分为 外耳、中耳和内 耳。这里主要掌 握外耳的耳郭起 到收集声波的作 用,中耳的鼓膜

46、可以产生振动, 通过听小计向内 耳传递声波信 号,内耳中的耳 蜗可以将声波信 号转化为神经信 号再传递给听觉 神经,进而让大 脑感知。抓住这 几处关键点,让 学生进一步认识 到人耳的结构及 英对应的功能, 从而知道人耳是 怎样使我们听到 声音的。诊器的听筒和耳郭的作用一样能聚集声音,医生 用的听诊器是“拉长变大的耳郭”。4.拓展提高科学零记录失聪的概念:听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不灵敏,助 听器能帮助很多听觉不良的人提高听力,但是有 些人由于听觉器官的某一部分受到了损伤,即使 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再听到声音,人们把这种状况 叫作失聪。突然遇到巨大响声时应该怎么办?如果突然遇到很响的声音(如放

47、鞭炮),可以采用 堵上耳朵或张大嘴巴这两种做法来保护鼓莫。堵 住耳朵是为了阻止声波由外耳道进入耳朵;张大 嘴巴可以使人体的咽鼓管张开,平衡鼓膜两侧声 波引起的空气振动,这两种做法都可以保护鼓 膜。拓宽知识而,能 够利用今天学习 的知识,养成细 心观察,留心周 围事物的习惯, 了解科学与人类 的健康密切相 关。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耳朵的结构,通 过模型探究,了解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知逍人 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 引起听觉。思考小结内容, 巩固学习知识。板书1.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的结构和功能(2)耳朵如何听到声音板书

48、设计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课题声音的髙与低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四学习目标1. 声音的髙低可以用音髙来表示。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 发出的声音越低。2. 通过描述尺子伸岀桌而长度不同时振动得快慢和发岀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髙有根据 的推测和科学操作的能力。3. 通过分析柱状图,将不同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与英声音高低联系起来。提高整理和分析 数据能力。4.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5. 认识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重点通过敲击铝片琴、吹奏口琴、 物体振动程度之间的关系。不断改变钢尺伸岀桌而的长度等实验,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难点

49、通过描述尺子伸出桌而长度不同时振动得快慢和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情况,提高有根据的推 测和科学操作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观看铝片琴演奏。声音有髙有低。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大人与小孩在一起说话,他们的声 音相同吗?你能说出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吗?这是由 他们的声带决定的。学生观看, 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视频导入, 通过生活中 的例子来激 发学生兴 趣。讲授新课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髙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铝片琴,听听声音有什 么不同。(2)反复试验

50、3次,描述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琴片越长,声音越低:琴片越短,声音越髙。实验结论:声音有高低的不同,铝片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 琴片的长短。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髙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高低不同的声音和簧片有什么关 系?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去吹奏口琴,听听声音有什 么不同。(2)反复试验3次,描述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簧片越长,声音越低:簧片越短,声音越髙。 实验结论:声音有髙低的不同,口琴声音的髙低取决于簧 片的长短。钢尺实验。1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发出的声音的关系。实验目的: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钢尺振动的 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实验猜想:

51、随着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也 会发生变化,伸岀越长,音髙越:伸出越短,音髙0(填“低”或"髙”)实验材料:钢尺、硬皮书。实验步骤:(1)根据钢尺的长度确泄钢尺伸岀桌而的长度分别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学生分小一般情况组实验,敲下,铝片琴击铝片琴,的铝片越使它发出短,发岀的高低不同音量越高,的声音,仔铝片越长,细观察,并发出的音量讨论高低越低。也就不同的声是说,铝片音是怎样琴的高低不产生的?同的声音与全班交流铝片的长短汇报。有关。口琴学生分小 组进行实 验,全班交 流,小组代的簧片越 长,发出的 音量越低, 簧片越短, 发出的声音 越髙。也就

52、是说,口琴 声音的髙低 与簧片的长 短有关。(2)将钢尺露岀桌而56厘米,用硬皮书盖住余下部分,并用力压住(如上图)。(3)用力拨动钢尺,反复34次,仔细倾听 钢尺发岀声音的髙低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然后记录下 来。音高用髙、较高、较低、低来描述,振动用快、较快、 较慢、慢来描述。把钢尺依次伸出桌而1011厘米.1516 厘米、2021厘米,重复以上实验过程。表汇报。钢尺伸岀桌而的长度(厘米)音高振动56高快1011较高较快1516较低较慢2021低慢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实验现象:钢尺伸岀桌而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就不同。钢 尺伸岀桌而的长度长,发岀的声音低;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 短,发出的声音髙。实验分析:(1)通过对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