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宜分宜县县双林双林镇镇白水大富煤白水大富煤矿矿( (扩扩界)界)采采矿权评矿权评估估报报告告中煤思维评报字【2012】第 062 号北京中煤思维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八月十三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西里四区 23 号深房大厦 7A 邮政编码:100029电话:(010)64450926 64450927 传真:(010)64450927分宜分宜县县双林双林镇镇白水大富煤白水大富煤矿矿( (扩扩界)界)采采矿权评矿权评估估报报告摘要告摘要中煤思中煤思维评报维评报字字【 【2012】 】第第 062 号号评评估机构:估机构:北京中煤思维咨询有限公司。评评估委托人:估委托人: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评
2、评估估对对象:象: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评评估目的估目的: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该采矿权进行评估。本次采矿权评估即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公平、合理、真实的价款参考意见。评评估基准日估基准日:2012 年 7 月 31 日。评评估日期估日期:2012 年 7 月 10 日至 8 月 13 日。评评估方法估方法:收入权益法.评评估主要参数:估主要参数:评估采用保有资源储量为 62。76 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3、122b)2。68 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 28.58 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 31。50 万吨。评估利用资源储量 54.89 万吨。可采储量 38。11 万吨。生产规模 6 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 4。43 年,储量备用系数 1.45,原煤销售价格(不含税)为273.50 元/吨,采矿权权益系数 4.0%。评评估估结论结论: :经评估人员现场查勘和对当地市场分析,按照采矿权评估的原则和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认真估算,确定评估基准日的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价值为人民币 237.65 万元,大写人民币贰佰叁拾柒万陆仟伍佰元整。评
4、评估有关事估有关事项说项说明:明:1、评估结论有效期:本评估结论有效期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2、评估基准日后的调整事项:在本评估报告的有效期内,如果采矿权所依附的矿产资源储量、矿山现有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国家产业、金融、财税政策、国家现有开采技术水平、市场供需水平等发生明显变化,委托方可以委托本公司对评估结论进行相应的调整。3、其他责任划分:本评估结论只对本项目评估结论本身是否合乎职业规范要求负责,而不对资产业务定价决策负责,不得用于其他目的。4、评估报告的使用范围: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方、评估结论备案机关以及有关的国家行政机关使用,未经委托方书面同意,不得向其他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
5、。法人代表:王全生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王全生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左和军 北京中煤思维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八月十三日分宜分宜县县双林双林镇镇白水大富煤白水大富煤矿矿( (扩扩界)界)采采矿权评矿权评估估报报告告目目 录录1. 评评估机构估机构.12。 。 评评估委托方估委托方.13. 评评估目的估目的.14。 。 评评估估对对象和象和评评估范估范围围.15. 评评估基准日估基准日.26. 评评估依据估依据.27。 。 矿产资矿产资源勘源勘查查和开和开发发概况概况.38. 评评估估实实施施过过程程.179。 。 评评估方法估方法.1810. 评评估参数的确定估参数的确定.1811. 评评估假估假设设
6、条件条件.2312. 评评估估结论结论.2313. 有关有关问题问题的的说说明明.2414。 。 评评估估报报告提交日期告提交日期.2415. 评评估估责责任人任人.2516. 评评估人估人员员.2517。 。 附表附表 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评估价值估算表18. 附件附件18.1 采矿权评估委托书;18。 。2 赣采复字20080362 号预划定矿区范围批复;18.3 评估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8。 。4 评估单位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18.5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资格证书;18.6 矿业权评估机构及注册矿业权评估师承诺函;18.7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
7、源储量地质报告;18.8 赣国土资储备字2010184 号关于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18。 。9 赣金林储审字2010184 号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18。 。10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18.11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18.12 评估人员自述材料.19。 。 附附图图19。 。1 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地形地质及井上、下对照图;19。 。2 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F29上盘)B4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
8、算图;19.3 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F29下盘)B4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19。 。4 井田开拓方式平面图;19.5 井田开拓方式剖面图.分宜分宜县县双林双林镇镇白水大富煤白水大富煤矿矿(扩扩界)界)采采矿权评矿权评估估报报告告中煤思中煤思维评报维评报字字【 【2012】 】第第 062 号号北京中煤思维咨询有限公司接受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委托,根据国家有关采矿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采矿权评估方法对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委托的“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价值进行评估。本公司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委托评估的“
9、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在 2012 年 7 月 31 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现将评估情况及评估结论报告如下:1. 评评估机构估机构评估机构:北京中煤思维咨询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西里四区 23 号楼 7A;法人代表:王全生;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110105000958522;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1999019 号.2. 评评估委托方估委托方评估委托方:江西省矿业权交易中心;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团结路 66 号。3. 评评估目的估目的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需对该采矿权进
10、行评估.本次采矿权评估即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公平、合理、真实的价款参考意见.4. 评评估估对对象和象和评评估范估范围围4.1 评评估估对对象象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4.2 评评估范估范围围本次评估以评估委托书为准,矿区范围由 7 个拐点组成,开采标高由 190 米至-150 米,矿区面积 0.5169 平方公里(详见附件一,附件第 1 页至第 2 页)。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划定划定矿矿区范区范围围拐点坐拐点坐标标表表拐点号XY拐点号XY13092117。51638569592.
11、77923092297。52038570062。78433092187。52038570492.79043091847.51638570442.79053091483。51138570442。79163091557。51038569842。78473091757。51338569797.782本次评估依据的储量地质报告为 2010 年 4 月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提交的由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地质队编制的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其资源储量核实范围与本次评估范围一致。本次评估范围内未设置其他矿业权,无矿业权权属争议。4.3 以往以往评评估史估史经评估人员调查了解
12、,该采矿权以往未进行过评估工作,亦未进行过价款处置。5. 评评估基准日估基准日本次采矿权评估的基准日确定为 2012 年 7 月 31 日。取价标准均为评估基准日有效的价格标准,评估值为评估基准日的时点有效价值。6。 。 评评估依据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3)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4)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0309 号);(5)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8174 号);(6)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7)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8)煤、泥炭地质
13、勘查规范(DZ/T02152002);(9)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10)财建(2006)694 号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深化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11)国土资源部 2006 年第 18 号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12)国土资源部 2008 年第 6 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13)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14)国土资源部 2008 年第 7 号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的公告;(15)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16)采矿权评估委托书;(17)赣采复字20080362 号预划定矿
14、区范围批复;(18)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19)赣国土资储备字2010184 号关于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20)赣金林储审字2010184 号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21)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2)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7。 。 矿产资矿产资源勘源勘查查和开和开发发概况概况7。 。1 位置及交通位置及交通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位于分宜县城方位 18、直距 15km 处
15、,属分宜县双林镇管辖。预划定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东经 11442271144306,北纬 275607275633。矿区内有简易公路与分宜至洞村沥青公路相接,交通便利。7.2 矿矿区自然地理区自然地理矿区属丘陵地貌,海拔最高标高+295。40m,最低为+160m,山脊走向 NEE 向,地势中部高,南、北低,矿区内无地表常年性河流和水体。本区属亚热带潮湿气候,雨量充沛,历年年平均降雨量 1627.25mm,年平均蒸发量 1455。4mm,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618,每年 46 月为雨季。区域内经济较发达,工业主要为采矿、冶炼、发电、纺织、化工等,农业盛产大米,兼种水果、苎麻等经济作物.7。 。3
16、 以往地以往地质质工作概况工作概况杨桥矿区于 1956 年中南地质局 128 地质队曾作过 1:25000 地质测量工作,施工了少量钻孔。1967 年湘赣会战指挥部地质测量指挥部普查一队进行了正规的 1:5000地质填图,施工槽探工程量 14844。81m3,1973 年 12 月江西省煤炭工业局地质勘探公司二二四地质队施工钻孔 33 个完成工程量 7226。08m,采各种煤样 50 个,水样 16 个,岩石力学样 5 组,槽探 34 条,提交了江西省宜分煤田杨桥矿区礼堂二井田地质勘探详查报告(最终)一件,获得 B4煤层平衡表内 B+C1+C2级储量 571。89 万吨,其中 B 级储量 13
17、5.69 万吨,C1级 375。17 万吨,C2级 61.03 万吨。1978 年 5 月 10 日原江西省煤炭工业局以(78)赣煤基字第 167 号文批准储量.大富煤矿范围全部位于礼堂二井田东端 B4煤层赋存浅部地带,当时此范围未估算储量,林背普查区也未估算本区的储量。1989 年 3 月1993 年 10 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局 224 地质队在林背普查区进行普查地质勘探工作,后因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普查勘探工作中止,受萍乡矿务局杨桥煤矿要求于 1994 年 10 月提交了江西省分宜县杨桥矿区林背普查地质勘探工作小结。林背普查区前后共施工钻孔 40 个,完成工作量 17449。97m,获得 F
18、29断层上盘 B4煤层 C+D 级储量 60 万吨,F29断层下盘 C+D 级储量 2089.3 万吨,其中 C 级 457 万吨,占总储量的 22%(大富煤矿范围未估算储量)。该报告与萍乡矿务局联合会审获准通过后,交付萍乡矿务局杨桥煤矿使用。2003 年 11 月本矿委托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地质大队编制的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储量地质报告,提交(111b+333)B4煤层煤炭资源储量 7。06 万吨,其中 111b 为 0。36 万吨,333 为 6。70 万吨。并经南昌市泰达资源评估事务所评审通过,新余市国土资源局以余国土资储备字200448 号文备案了上述 111b+333=7
19、.06万吨储量.2009 年 1 月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地质队提交的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 2008 年度矿山储量年报,获 B4煤层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 类)7.87 万吨,截止2008 年 12 月底,开采原煤 6。43 万吨,损失 1。35 万吨,累计动用 B4煤层资源储量7。78 万吨。新余市国土资源局以余国土资储检备字200903 号文备案.2010 年 4 月,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提交了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该报告经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以赣金林储审字2010184 号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
20、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评审,由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国土资储备字2010184 号关于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备案了该报告,该评审认定的储量是本次评估的主要依据.7.4 矿矿区地区地质质7。 。4.1 区域地区域地质质一、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中生界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上古生界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中上统,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泥盆系下统及下古生界地层全部缺失。二、构造白水大富煤矿属杨桥矿区,位于萍(乡)乐(平)拗陷带中西部,北与九岭隆起相邻,南与武功山隆起相望。其构造特征为北东向褶曲构造和相伴而生的走向断裂,褶曲呈线型延展,断裂
21、以走向逆断层为主。拗陷带南、北两侧,滑脱(或重力滑动)构造较发育。一般多分布在拗陷带南、北两侧的脊斜隆起部位。三、岩浆岩火成岩多为印支和燕山期的产物。7.4。 。2 矿矿井地井地质质一、地层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官山段、老山段及第四系(Q)。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一)第四系(Q):残、坡积物,以粘土、碎石为主,碎石成份为砂岩岩块及硅质灰岩,棱角状,分选性差,一般厚 5m 左右。(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老山段及官山段1、老山段(P2L2):本段划分三个亚段,分述如下:(1)老山上亚段(P2L 3 2):仅出露其下部地层,以粉砂岩及泥岩为主,夹薄层细砂岩,具水
22、平层理,含泥质和菱铁质结核。风化后色调较杂,呈灰黄、紫红色、暗灰带绿色。因地层出露不全,厚度大于 50m.(2)老山中亚段(P2L 2 2):上部为深灰灰黑色,微薄薄层状泥岩。水平层理发育,细腻均一,中夹菱铁质结核,风化后呈叶片状,含丰富菊石化石,素有“菊石层之称。除菊石化石外,小型腕足类化石也相当丰富,可以作为本亚段的另一特征。地层厚度11.5282。77m,平均 38.30m。下部为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泥灰岩和钙质粉砂岩。具方解石脉,夹少量黄铁矿结核,盛产腕足类化石,以鄱阳椅腔贝、马丁贝等为代表。瓣鳃纲以燕海扇为代表。本层多为 B5煤层直接顶板,是见煤的良好标志。由于富含动物及其动物碎屑化石
23、,往往形成碎屑结构,故有“化石层”之称.厚 2.5016。63m,平均 6.99m。(3)老山下亚段(P2L 1 2):本亚段为煤矿区龙潭组主要含煤段,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及煤层组成。含煤 24 层(B5、B4、B3、B2),可采煤层一层(B4).本段地层厚度 14.3846。80m,平均厚 28。55m.2、官山段(P2L1):本段地层岩性、岩相变化急剧,厚度变化大。其韵律性差,分选性不好,局部具明显的鲕状结构。植物化石较完整。含白云母片较多是其主要特征。产栉羊齿等植物化石,厚 112。08194。60m,平均厚大于 157m.(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为深灰色厚层状灰岩,
24、致密坚硬,含燧石结核.厚度不详。二、构造本区位于杨桥矿区礼堂复向斜的东端仰起部分,F29滑脱断裂在大富煤矿范围的中北部通过,大富煤矿北部处于 F29滑脱断裂下盘,南部位于 F29断层上盘,F29断层上盘赋存的 B4煤层为预扩范围.(一)上部滑体构造:位于大富煤矿南部,在本区主要呈现为两向斜和一背斜形态,自北而南分别为 M 向斜,P 背斜和黄家向斜。向斜北翼较陡,南翼较缓。P 背斜均为官山段出露,无 B4煤层赋存。(二)下部滑体构造:主要位于大富煤矿北部,地面出露为一倒转向斜 B,经巷道控制,由 B、C 向斜和 E 背斜组成.向斜北翼倒转,南翼近于正常,主要褶曲呈线形形态展布,走向上可比性好,是
25、较理想的赋煤构造.(三)断层:大富煤矿范围及邻界出露的断层自北而南有 FA、F29、F4等 3 条断层。1、FA走向逆断层:走向长约 900m,走向 NE,倾向 NW,倾角 10,地面于东端切割 B4煤层,使 B4煤层推覆于老山中亚段之上,B4煤层平面错距达 130m 左右,该断层应是 A 向斜北翼倒转伴生的走向,由于该断层破坏,使北翼 B4煤层不连续,该断层倾角平缓,上盘 B4煤层赋存浅,相对于下盘 B4 煤层而起到保护作用,对下盘 B4煤层开采无影响。2、F29滑脱断层:位于大富煤矿北部,为林背普查区内的重要断层,走向NENEE,倾向 SE.该断层使大富煤矿 B4煤层部分重叠。3、F4正断
26、层:位于上部滑体构造,构成本矿北部赋存构造的南界.该断层总体长度 5100m,走向 N7580E,断面北倾,倾角 35左右。该断层呈舒缓波状展布,落差2878m,对本矿开采无大影响,但它切断了 B4煤层的地面露头,使 B4煤层在浅部相应范围内无 B4煤层赋存。综上所述,本矿预划定矿区范围内主要赋煤构造是 F29上、下部滑体构造,其赋煤构造主要是褶曲发育,除 F29断层外,其他断层基本都在矿区边部出现,而褶曲呈线形构造特征,因此煤矿区构造属复杂类型。三、岩浆岩本矿区地表及井下虽未发现有岩浆岩出露,但在矿界外以西的 302、301 孔均揭露了岩浆岩(闪长岩),且侵蚀或部分侵蚀了 B4煤层,对开采该
27、范围内的 B4煤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7。 。5 煤煤层层7。 。5.1 含煤性含煤性林背区发育二叠系龙潭组煤系,自上而下有王潘里段 C 煤组、老山下亚段 B 煤组,官山段 A 煤组、C 煤组偶见炭质泥岩或薄煤层层位。A 煤组煤层极不稳定,均无工业价值。B 煤组含 B5、B4、B3三层煤层,B5、B3均为偶尔可采煤层,其中 B5煤层虽在 302孔连续见了两次,503 孔见 1 层次,且都可采,但在该矿范围内其他孔为零点,可采点彼此孤立,不能估算资源储量.B4煤层位于龙潭组老山下亚段中部,上距 B5煤层约15cm,层位稳定,林背普查区内 40 个钻孔,其中控制 F29上盘 B4煤层 26 孔中 9
28、 孔断失,见B4煤层 26 层次,其中沉缺 1 层次,可采 23 层次,占可采率 88%,36 个孔控制了 F29断层下盘 B4煤层,共见煤 38 层次,其中可采见煤点 24 层次,不可采点 4 层次,褶曲点10 层次,点可采率 86。煤厚 0。284.22m,平均煤厚 1.65m,煤层结构较简单,属较稳定型煤层.7.5.2 可采煤可采煤层层本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老山下亚段 B4煤层为区内唯一一层具有工业价值的煤层。大富煤矿范围内以往勘探中无钻孔控制 B4煤层,而邻近的 3 个钻孔中,见断失的 1 个(303 孔),被岩浆岩侵蚀的 1 孔(301),见 B4煤层的 1 孔,煤厚 0。54m,属薄
29、煤层.本矿井实测 4 点,核实 4 点,煤厚 0.603.45m,平均 1.20m,施工钻孔 4 个,见 B4煤厚0。603。60m,平均 1。36m,主要为薄煤层,个别为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层为较稳定型.7。 。5。 。3 煤煤层对层对比比依据标志层、岩性、岩相、岩煤层组合关系、层间距、古生物特征及物性特征,B4煤层对比标志主要有:一、泥灰岩:位于老山中亚段底部,常相变为钙质粉砂岩,偶为较纯灰岩,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全区普遍发育,层位十分稳定,富含动物化石,往往形成生物碎屑结构,易于识别,层厚 1。4519。44m,一般 6。47m。二、粉砂岩:位于 B4煤层之下,B4煤层直接顶板细砂
30、岩之上,灰灰黑色,常相变为泥岩,常含瘤状黄铁矿结核,产少量植物化石,层位十分稳定,是见 B4煤层的明显标志。层厚 1。268。57m,平均 3。38m。三、细砂岩:为 B4煤层直接顶板,灰深灰色,水平层理发育,具色素条带,含粒状黄铁矿,产舌形贝化石和植物化石,层位稳定,是见 B4煤层的可靠标志。层厚1。6215.11m,平均 5.42m。四、粉砂岩:为 B4煤层直接顶板,为泻湖相粉砂质沉积,岩石是灰深灰色,水平层理发育,具色素条带,含粒状黄铁矿,产舌形贝化石和植物化石,层位稳定,是见 B4煤层的可靠标志。层厚 1.6213。38m,平均 5.60m。其次 B4煤层本身亦是对比的辅助标志,因此煤
31、层对比时可靠的.7.6 煤煤质质7。 。6。 。1 煤的物理性煤的物理性质质和煤岩特征和煤岩特征一、物理性质和宏观煤岩特征颜色为钢灰色灰黑色,以粉煤为主,局部为块状.粉煤无光泽,块状结构,块煤为金属光泽,块状构造,具贝壳状或阶梯状断口.主要煤岩组分为亮煤,次为镜煤和暗煤,属半亮型煤,局部为光亮型煤。B4煤层视密度和真密度平均分别为 1.69t/m3和 1.87t/m3。二、显微煤岩成分有机组分以镜煤质类基质体占绝对优势,条带状为主,极少均一状。另见有透镜状隐晶结构镜质体,丝质类出现不太频繁,仅见丝质类基质体碎片。无机组分以球粒状、尘状粘土为主,多构成似线理状、似层状,有的呈星散状分布,方解石呈
32、脉状、团块状产出,石英呈他形多星散分布于层状粘土中,黄铁矿以粒状为主,极少浸染状.显微煤岩结构多为条带状结构,极少为均一状及碎屑状结构,显微有机组分含量多数大于 80,无机组分含量小于 20。7。 。6.2 煤的化学性煤的化学性质质和工和工艺艺性性质质一、化学性质(一)化学组成及煤质一般特征林背普查区 B4 煤层化学成分综合特征见 B4煤层化学成分特征表,此外 B4 煤层进行了原煤工业分析,部分精煤工业分析及少量工艺性能试验。B4煤层化学成分特征表项目Mad(%)Ad(%)Vdaf()St,d(%)Pd()As(ppm)Qgrd(Mj/Kg)视密度(t/m3)坩埚粘结性两极值1.364.461
33、0。3539。103。836。640。484。730。0150.25812520.1430.341.651.79平均3.2218。223.440。620。0802.0527.461。6912林背区 B4 煤层为中灰、低硫、中磷、高热值、弱粘结的无烟煤.B4煤层原煤主要煤质特征表原煤工业分析发热量元素分析煤层MadAdVdafStd%QgrdQnetd坩埚粘结性Pd%AsPPMCdafHdafNdaf(O+S)daf1.364.1310.3533。203.036。641。494.7321。6330.3421。3430。000。0150。25812290.0095.591。672。120。640.
34、70(10)1。893.85上盘B42.89(20)21.80(20)4.64(20)1。14(19)26.19(19)25。74(18)12(20)0.107(10)93.82(18)1。90(18)0.612。123。12(4)1。574。4612.8439.102.835.770。482。1220.1429。4619。8828。980.0200.14892.5096。081.602.060。78(15)0。533。69下盘B42。95(31)19.70(31)3。97(30)0。82(29)26.83(30)26。63(28)12(30)0.080(9)7(7)1259(8)94.19(
35、28)1.84(28)0。510.652.88(12)B4煤层精煤主要煤质特征表精煤工业分析发热量元素分析煤层MadAdVdafStdQnetd坩埚粘结性CdafHdafNdaf(O+S)daf1.454。053。479。702。483.300.530.8194。4495。701。611。850.670.741。993.04上盘B42。88(15)6.36(15)2.91(14)0.63(14)34.03(14)12(14)95。04(4)1.78(4)0。70(4)2。49(4)1。286.272.448。392。083.990.501。1194.6595。921.572.010.600。7
36、61。862。83下盘B42。84(22)5。61(22)2。64(22)0.70(22)31。3934.5433.97(20)12(20)95.21(11)1.77(11)0.68(11)2.34(11)B4煤层的灰分测定结果表成分煤层SiO2Al2 O3Fe2 O3Ti2 O3CaOMgOSO3K2ONa2OP2O5MnO2灰熔点 ST上盘 B448。9227.518。021。384.861.302。781。221。381。260. 201310下盘 B454.6423.988。051.553.411.441.951.391.540.700.251320由 B4煤层原煤主要煤质特征表可以看
37、出:B4煤层上盘为中灰低硫中磷一号无烟煤,下盘为中灰特低硫中磷一号无烟煤.(二)元素组成及有害元素分析1、元素组成上盘 B4煤层的元素组成有如下特征:Cdaf94。44 Hdaf1。85Ndaf0。74 (O+S)daf3。04下盘 B4煤层的元素组成有如下特征:Cdaf94.65 Hdaf2。00(仅有一点为 2.01)Ndaf0。76% (O+S)daf2。832、有害成分:包括水份、灰份、硫、磷、砷等。(1)水份:上盘 B4煤层 Mad 值 1.364.13%,平均值 2。89%;下盘 B4煤层 Mad 值从 1。574。46,平均值 2。95%;B5、B3、B2、A 煤层 Mad 平均
38、值分别为2。02、3.46%、3。71和 2。91%。(2)灰份:上盘 B4煤层原煤 Ad 值 10。3533.20%,平均值为 21。80%;精煤 Ad 值从 3.479。70,平均值为 6。36%。下盘 B4煤层原煤 Ad 值 12.8439.10%,平均值为 19.70%;精煤 Ad 值从2.448.39,平均值为 5。61。(3)硫份:上盘 B4煤层测了 19 个点,原煤 St,d 从 0。494.73%,平均 1.14,为低硫煤,但有两个点为高硫,一个点为中硫煤,精煤 St,d 从 0。530.81%,平均 0。63%,比原煤下降 45%。下盘 B4煤层测了 29 个点,原煤 St,
39、d 从 0。482。12%,平均 0.82,为特低硫煤,但有五个点为低硫,两个点为中硫煤,精煤 St,d 从 0.501。11,平均 0。70%,比原煤下降 15%.硫成分测定均以硫化铁硫为主,占 57%75,其次为有机硫,说明硫主要来源于矿物质,其次为成煤植物本身。(4)磷:上盘 B4煤层测了 10 点,从 0.0150.258,平均 0.107,为中磷煤,其中有一个点为高磷煤,两个点为低磷煤.下盘 B4煤层测了 9 点,从 0.0200.148%,平均 0.08%,为中磷煤,有 4 点为低磷煤。(5)砷:上盘 B4煤层测了 7 点,从 122PPM,平均值为 7PPM,有 2 个点超过了8
40、PPM,下盘 B4测了 8 点,从 125PPM,平均 9PPM,有 3 个点超过了 8PPM,作为食品工业用煤,部分点超过了工业标准。二、工艺性能1、发热量B4煤层发热量为高热值煤,上盘 Qgr,d 从 21。6330.34KJ/g,平均26。19KJ/g;Qnetd21。3430。00KJ/g;平均 21。34KJ/g;下盘 Qgr,d20。1429.46KJ/g,平均 26。83KJ/g;Qnetd19。8828。98KJ/g;平均 26.63KJ/g。属高热值煤(HQ)。2、灰熔点上盘 B4煤层测了 4 点,软化温度 ST 从 12001390.平均值大于 1310。下盘B4煤层测了
41、6 点,软化温度从 12301450,平均值大于 1310。一般均为高熔灰份。3、化学活性:上、下盘 B4煤层各作了 1 点活性试验,以 CO2还原率来表示列出950及试验最终温度(100)两次试验见活性试验成果表。活性试验成果表采样点9501100林1115-154.351。391.794。7林1325529。926.278.878.5950两次试验,CO2还原率均小于 60,一般表明化学活性较差。4、热稳定性上盘 B4煤层作了一点稳定性测定,其试验结果见热稳定性试验成果表:热稳定性试验成果表煤层采样深度Ts+bTsb-3Tss-1Ts1分级林-5061上盘 B4159。1191.07.90
42、.90。2好测定结果表明:上盘 B4煤层热稳定性为好.5、着火点B4煤层上、下盘分别作了三点试验,T(还原样与氧化样之差)上盘 B4煤层从2632,平均值 30。为不易自然煤;下盘 B4煤层从 2030,平均值 24.为不自然煤。7。 。6。 。3 煤的可煤的可选选性性一、筛分试验:原煤粒度组成及质量特征,上盘 B4样品 136mm 级含量最高为38.06m,63mm 级含量最少为 9.12m,下盘 B4样品以 30.5mm 级含量最高为29。06m,63MM 级含量最少为 11。89m。二、浮沉试验及可选性评价(一)分选比重的确定:浮沉试验选用1。601.70、1。701。80、1.802.
43、00、2.00 四个比重液,得到四个浮沉级.试验浮煤沉煤分别为 66.8533.15、89.80%10。20、94。975.03、0。(二)精煤回收率及可靠性评价简 186 样以 1.80 作精煤分选比重得到理论精煤回收率为 89。95,为优等;1.802。00 的中煤产率 6.84,为易选煤,0.1 含量为 20.72,为中等可选。简 187样以 1。70 作精煤分选比重,得到理论精煤回收率 66。85,为良等;1。702。00 的中煤产率为 28。12,为难选煤,0。1 含量为 89。8,为极难选煤。本区煤为无烟煤,主要作动力用煤。7。 。6.4 煤煤类类和煤的工和煤的工业业用途用途评评价
44、价一、煤质特征及研究程度综上所述,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B4煤类为一号无烟煤,具有如下的煤质特征:(一)颜色以钢灰灰黑色,具金属光泽,多为粉煤,局部为块煤,视密度 1.69,真密度 1.87。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多组成半亮型煤.(二)显微组分以镜质基体为主,一般大于 8090。无几组分占 1020,以粘土为主.(三)一般为中灰、低硫、中磷、高热值、弱粘结一号无烟煤.(四)软化温度(ST):平均值大于 1310,为高熔灰份.950二氧化碳还原率小于60,表明化学活性较差,热稳定性好。着火点高,一般为不易自然。二、煤的工业用途大富煤矿为林背区东端 B4煤层赋存的浅部,上述林背区内 B4煤层的煤质试验基
45、本特征即为该煤矿 B4煤层的煤质基本特征,B4煤层为无烟煤,主要为工业动力用煤,其灰份、硫份、发热量等主要煤质指标均达到动力用煤的要求,但有部分 B4煤层点砷超标(8ppm),作为食品工业用煤超过了工业允许指标。7.7 开采技开采技术术条件条件7。 。7.1 水文地水文地质质矿区内无常年性的河流和地表水体,充水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老窑水,地层含水性弱,可视为隔水层,断层导水层差。而矿区东界外的黄家水库正处在 B4煤层分布区,将对老窑水,岩石风化裂隙水进行补给,矿床充水主要是以裂隙含水层为主,另直接充水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小于 0。1L/s。m,但开采的 B4煤层赋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下,
46、故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7。 。7.2 工程地工程地质质一、岩组工程地质特征(一)松散岩组主要为第四系的松散岩层,岩性为亚粘土,含砂砾亚粘土、细砂和砂砾层,胶结松散,透水性强,极易塌落。(二)半坚硬岩组1、老山段地层中的泥岩、炭质泥岩、局部含泥质较高的粉砂岩,岩石较软,强度低,硬度 35 级。2、官山段地层中的泥质胶结的碎屑岩、泥岩和炭质泥岩、浅部风化岩石.(三)坚硬岩组1、老山段中夹砂质条带的粉砂岩、细砂岩,岩石坚硬,强度高。2、官山段中各粒级硅质胶结的碎屑岩、粉砂岩,岩石坚硬,强度高。二、煤层顶底板大富煤矿主要开采 B4煤层,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局部为泥岩,老顶为细砂岩,硅质胶结,致密坚硬,
47、岩性较为稳定.直接底板为粉砂岩,夹细砂岩条带。煤矿区 B4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性质见 B4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性质一览表。B4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性质一览表名称比重(g/cm3)容重(g/cm3)孔隙率(%)吸水率(%)抗压强度(MPa)抗拉强度(MPa)顶板2。742。782。602.692.552。801.387。9021.033。93。45。6底板2.192.732。632。671.434.307.097。6523。957。11.43.9据上表参数得知 B4煤层直接顶底板粉砂岩为中等坚硬岩石,老顶细砂岩为 IV 级相当坚硬岩石。综上所述,本矿井工程地质条件简单.7。 。7.3 环环境地境地质质
48、一、区域稳定性据 GB183062001 附录 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附录 D关于地震基本烈度向地震参数过渡的说明,分宜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其对应地震烈度度.区域内新构造运动反映不明显,未发现活动性断裂存在,区域未发现放射性元素含量达到污染环境等污染源现象.二、环境地质现状(一)矿山经过数年的开采,在井口附近已形成了一座废石、矸石山,虽部分用于了修路、制砖等,但还有部分原地堆存,日晒雨淋,矿坑水自流排放,均直接排泄于矿井周边低洼地带,流入农田,小溪,对农田,农作物及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二)本矿开采范围小,目前尚未引起地表塌陷等现象,也未见有由煤矿开采而引起山体崩塌及大
49、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但矿区及周围老窑采空区,因开采时间久远,采空区大多未回填,任其自然垮塌,日久天长,终会造成局部地面沉陷。(三)煤层及围岩中未发现放射性元素等有害元素超标现象,废弃矸石未发现有害元素对环境的污染。三、瓦斯据江西省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赣煤行管字2009159 号文关于对新余市 2009 年度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其中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 2009 年度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0.62m3/min;相对涌出量为 8.92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0。04m3/t,批复该矿矿井瓦斯等级低瓦斯矿井。四、煤尘爆炸性影响煤尘爆炸的主要因素是煤中可燃挥发份的含量,
50、据江西煤矿安全检测中心2003 年 9 月对本矿所做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Vdaf 为 5。38,灰份 Aad 为20.48,水份 Mad 为 3.67,火焰长度为 0mm,B4煤层无煤尘爆炸性。五、煤的自燃B4煤层全硫 Mad 为 3。67%,Aad 为 20。48%,Vdaf 为 5。38%,St,ad 为 0。66,吸氧量 0.6144ml/g(干煤),真厚度 dTRB 为 1。82g/cm3煤层自然倾向等级为()不易自燃煤层。六、地温本矿所在的杨桥矿区未进行简易测温工作,但同属龙潭煤系,构造相似与邻近约5km 的标岭井田,标岭井田内共有四个钻孔进行了简易测温,近似地温梯度G=1。65/
51、100m.G3/100m,属地温正常区。综上所述,本矿区环境地质条件中等。7。 。7.4 开采技开采技术术条件小条件小结结综上所述,大富煤矿开采的范围内地表虽无常年性河流通过,但开采的 B4煤层赋存在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下,且区内关闭小井较多,加之矿区东面有黄家水库,故水文地质条件中等;B4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强度为坚硬和相当坚硬岩石,结构面不发育,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区地处丘陵,地震烈度小于度,为非地震设防区,区域稳定性好。煤层(除个别点砷超食品用煤标准)及围岩中未发现有害元素超限,但仍有部分矸石山原地堆放,日晒雨淋和矿坑水排放对环境仍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矿区环境地质条件为中等。总体看
52、,该矿开采技术条件属复合问题的矿床(-4)。7。 。8 矿矿山开拓方法及采煤方法山开拓方法及采煤方法矿山始建于 2000 年,2006 年 12 月与原联胜煤矿、开发煤矿重组合并为大富煤矿。本矿现主采 B4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 6 万吨/年。根据本矿现有开拓采掘工程、煤层赋存条件、矿井水文及地质条件,矿区地形地貌等,设计采用立井斜井综合开拓.开采:根据煤层赋存条件,选用俯伪斜走向长壁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打眼放炮落煤,工作面溜槽自溜,人工辅助扒煤。运输:顺槽及运输石门采用 MF0。756 型翻斗式矿车,人力推车运输,工作面采用溜槽自溜。提升:主立井提升设备选用
53、矿用提升绞车 JTP-1。61。5/20,减速比为 20,滚筒直径为 Dg=1.6m,滚筒宽度为 B=1。5m,提升速度 V=2.45m/s。最大静张力为 45KN;采用盘形闸,配有动力制动装置。配套电机型号为 YR355L-10,160kW,380V。通风: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风井选用 2 台 FBCZ-4-11A 型防爆轴流式风机,Q=12。5-27m3/s,H=250920Pa,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动机 YBFe200L4,30kW,380V.排水:采用一级排水,即从0m 水平底水仓排至主立井+150m 地面沉淀池,正常涌水量 35m3/h,最大涌水量
54、52m3/h,选 3 台 D46307 型多级离心泵,QH=46m3/h,HH=210m,配套电动机 YB2225M-2,45kW,380V。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涌水时,两台同时工作,一台检修。0m 水平水仓容量 336m3,可容纳 8h 矿井正常涌水量。8. 评评估估实实施施过过程程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评估程序规范,按照评估委托人的要求,我公司组织评估人员,对委托评估的采矿权实施了如下评估程序:一、接受委托阶段2012 年 7 月 10 日,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公开摇号方式选择本公司作为承担“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价款评估的机构.本公司于 2012
55、 年 7 月 10 日接受评估委托,委托方提供评估资料并明确此次评估的目的、对象、范围,确定评估基准日。二、尽职调查阶段2012 年 7 月 11 日至 7 月 19 日,本公司组成由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左和军为项目负责人的评估小组,拟定评估计划(评估方案和方法等),对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并拟定现场调查计划。2012 年 7 月 20 日至 7 月 26 日,本项目评估小组成员左和军对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进行了核实及征询,对矿区地形地理、交通状况及开发现状进行了考察。三、评定估算阶段2012 年 7 月 27 日至 8 月 1 日,本项目评估小组对所掌握的该采矿权项目有关资料进行核实、整
56、理、分析,确定评估方案,选取评估参数,对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采矿权进行初步评估。四、出具报告阶段2012 年 8 月 2 日至 8 月 13 日,根据评估工作情况,出具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经公司内部三级审核方印制成正式文本,并提交评估委托人。9。 。 评评估方法估方法根据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 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 2006 年第 18 号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 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土资发2008174 号),鉴于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开采方法简单,生产规模及资源储量规模均为小型,未来矿山服务年限较短,适宜采用收入权益法
57、进行评估,故确定本次评估采用收入权益法。计算公式为:其中:P -采矿权评估价值;SIt 年销售收入;K 采矿权权益系数;i折现率;t年序号(t=1,2,3,n);n评估计算年限.10。 。 评评估参数的确定估参数的确定10.1 参数参数选选取与取与计计算的主要依据算的主要依据本次评估依据的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KiSIPtntt)1(11是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二二四地质队编制的,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制是依据现行行业规范编制的,储量的检测及分类符合行业规范,该储量核实报告由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提交,经江西省金林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有限公司评审,并经江
58、西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故本次评估依据该储量核实报告备案的储量是合理可信的.本次评估依据的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建工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是具有煤炭、建筑行业甲级资质的单位江西省煤矿设计院编制的,设计单位资质可靠。开发利用方案依据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编制,依据的储量地质报告经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以“赣国土资储备字2010184 号关于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予以评审备案。该开发利用方案编制的依据可靠,故本次评估采用该开发利用方案中的经济技术参数是合理可信的。10.2 技技术术参数的参数的选选取与取与计计算算1
59、0。 。2.1 保有保有资资源源储储量量10.2。 。1。 。1 储储量核量核实实基准日保有基准日保有资资源源储储量量根据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及“赣国土资储备字2010184 号关于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以及“赣金林储审字2010184 号江西省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扩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详见附件八至附件九,附件第 67 页至第 77 页),截止 2009 年 12 月 31 日分宜县双林镇白水大富煤矿预划定矿区范围的保有资源储量总计为 61.63 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
60、础储量(122b)为 1。55 万吨;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 28。58 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 31。5 万吨。10。 。2。 。1。 。2 评评估采用保有估采用保有资资源源储储量量本次评估基准日为 2012 年 7 月 31 日,该矿储量检测基准日为 2009 年 12 月 31日。该采矿权以往未进行过价款处置,因此,资源储量核实基准日至评估基准日之间动用的资源储量不予扣减.根据国土资源部规定,对无偿取得且尚未进行有偿处置的采矿权,剩余(保有)资源储量估算的基准日以 2006 年 9 月 30 日为准,本矿自 2006年 10 月 1 日至 2008 年底动用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