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号头在潮剧中的作用_第1页
浅析号头在潮剧中的作用_第2页
浅析号头在潮剧中的作用_第3页
浅析号头在潮剧中的作用_第4页
浅析号头在潮剧中的作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号头在潮剧中的作用    李丹【摘 要】號头是潮剧中经常使用的独特吹奏乐器,笔者通过结合具体剧目的案例分析,对比整理出它在潮剧中的不同运用及其效果的差异。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号头的重新关注,在潮剧中复兴号头。【关键词】号头;净棚;舞台效果;传承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0-0060-02号头,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铜质吹管乐器,因其发出的声音近似于“呋嘟嘟”,故又将其俗称为“呋嘟嘟”或“嗳嘟”。由可以活动伸缩的三节黄铜管焊接而成,携带较为方便,底端的喇叭口向上弯曲,直径约为12厘米。吹奏的时候将

2、其拉开,利用管身的小锥度使三节铜管固定,全长约112厘米。吹口处有一直径约为5.5厘米的圆盘,其中心点是一个吹气小孔。俗语有云:“笛直嗳嘟歪”,故演奏者需将管身斜举,吹口紧贴嘴角,以细缩的气流冲激管内空气柱来发声,并且靠气流的速度来控制音高。音响从低向高行,形成接近自然大音阶连续而含糊的长音,音域可达到两个八度,再结合自然泛音,便可以制造出自身独特的音响效果。1号头也因其音量宏大、低音深沉浓厚、高音明亮激昂等诸多特点,主要被潮剧、西秦戏、广东汉剧等剧种用作特性效果乐器来进行伴奏。本文就结合具体的典型剧目与剧团的演出实践,主要谈谈号头如何应用于潮剧舞台中。一、独特的“净棚”作用号头在潮剧舞台上的

3、运用,首先是体现在它独特的“净棚”作用。号头属于号角的一种,宋代陈旸的乐书里就提到了一种“铜角,高昌之乐器也”,跟号头同为铜质吹管乐器。号角发源自东汉时期的边地少数民族,其发声高亢凌厉,在古代是用于战场上发号施令或振气壮威。亦是帝王出行时的仪仗之一,唐朝段安节撰写的乐府杂录便将号角归入于“鼓吹部”,号角一响,诸邪回避,有清道开道之意。号头继承了这种驱邪清道的功能,反映在潮剧舞台上便是把它作为“净棚”时的专用乐器。“净棚”源于潮剧演出的“扮仙”仪式,即每次在戏开台前,演出被合称为五福连(1962年经吴南生同志建议改的名字)的五出折子戏。其中有一出叫唐明皇净棚,伴奏的乐器一定用的是能够起到驱邪效果

4、的号头。演出时演员扮梨园祖师爷唐明皇上场,在一段潮剧特定的锣鼓程式“号头站”中开始,用正音念韵白:“高搭彩楼巧艳妆,梨园子弟有千万。句句都是翰林造,奏出离合与悲欢。来者万古流传。”号头以深沉的低音与头四句念白的尾三个字相和,营造出驱除邪魅、赶跑煞气的声势,保证舞台清静,使得演出能够平安顺利地进行,这也正是“净棚”二字的含义。也正因为号头有着独特的“净棚”作用,在潮剧的演出传统中,若是在中元节举办盂兰盆会的时候演出,唐明皇净棚一折就不能吹号头,以免吓跑前来享祭的孤魂野鬼。另外,因为“净棚”总在开台的时候上演,在没有电铃的旧社会,号头一响更预示着演出的正式开始,其气势决定了锣鼓的节奏,锣鼓再带动其

5、他乐器组合,进而影响到整台戏的演出,2可见号头对于潮剧舞台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二、对于戏剧本体的作用号头作为一种伴奏乐器,在潮剧舞台上最根本的功能当然还是在戏里伴奏的运用,对于戏剧场景氛围的渲染以及人物塑造的推动,这一点应该结合具体的剧目作具体的分析。通过不同剧目的比较,我大致总结出以下四类情况:(一)用来渲染追杀情节的气氛号头声凶恶凄厉,听起来杀气腾腾,如有千军万马之势,所以潮剧中经常用号头来渲染追杀的氛围。每逢剧中人物遇难逃走,或者后面有恶人追杀的情况下,号头便由低长音开始吹奏,然后逐渐转向高亢、急促,把追与被追的这种紧张气氛推向高潮。例如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郑健英老师主演的秦香莲里面的第五

6、场“杀庙”。在韩琪的一句口白“哪里走?”后,开场先吹号头,然后大锣鼓、苏锣鼓随声而动,郑健英老师扮演的秦香莲才在台内唱“一路奔逃多踉跄”;接着手牵两小儿出场作惶乱奔逃状再接唱“可恨差官太凶狂”,韩琪的穷追不舍,秦香莲母子的仓皇都在这号头声中开始表现的。又如中国唱片公司1983年出品的潮剧折子戏断桥会cd,录音一开始先以小锣鼓起头,接着是一段低沉的号头,然后才是白素贞唱道“激战负伤离金山”。虽然只是录音,但是通过音乐与唱词的结合,观众完全可以联想到到白素贞在金山寺被法海战败,又拖着怀孕的身体艰难逃走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杀的情节中,号头通常在人物出场前吹响,可以说是奠定了整一场戏的情感基调,

7、同时也达到了让观众身临其境,更快地进入到戏剧情境的效果,郑健英、王少瑜两位老师主演的告亲夫中颜秋容被盖良才追杀一场,开场的大段号头吹奏也即是同理。(二)用来转达人物的内心情绪号头吹奏除了在追杀的戏剧情节中使用,还经常用来表现人物内心情绪,尤其是恐慌、惊惧的情绪,这其实与“追”的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需要根据剧目的不同细节分开来讨论。1960年广东潮剧院一团赴香港演出的苏六娘现场录音里,就有几处号头的运用,分别是第六场吴丽君老师扮演的苏六娘唱“愁恨满怀”之前;还有第七场苏六娘奔赴榕江准备投江自尽的开场音乐。虽然号头声都只有那么短短的几秒钟,但是却能让观众更好地揣摩、体味苏六娘当时的心境。前者是

8、在桃花久未归家,杨子良又带着乳娘上门讨亲的危急关头,苏六娘内心愁闷、彷徨,却又想不到办法,号头声将那种无形的迟疑、无奈转化成听得到的声音真切地表现出来。后者是苏六娘已经敲定了主意,夤夜留下遗书要前往投身榕江,这一路上又怕杨子良和族长闻知后来追赶,所以此处的号头声短暂、急促,似乎在诉说着苏六娘内心的绝望。在我团常演不衰的剧目孟丽君上集中,第二场皇甫少华得知奸人诡计时唱的一段台内歌,也有类似的应用,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三)用来突出地点季节的特殊号头起源自胡边少数民族,声音有极具凶放杀气,自然也就能用来突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肃杀萧索的环境特征。在潮州市潮剧团演出的二度梅录音中,当陈杏元下了凤辇骑着快

9、马赶往沙陀一场前,便运用孤寂而苍茫的号头声来刻画出胡边塞外的荒凉,同时也能反映此时正是孤雁南飞的残秋时节。观众能感受到号头声跟人物、画面融为一体,与唱词中的“动关山鼓角添惆怅,看边城衰草助凄凉”十分贴合,这样对于表现陈杏元出塞和亲的哀愁有着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四)在其他特定场合中的运用号头还经常运用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比如斩首的场面,当监斩官号令刽子手将犯人处斩时,或者与斩首有关的剧目中,都会出现号头的伴奏,甚至形成一套号头与大锣鼓、苏锣鼓组合而成的固定程式,这种情况的典型剧目是潮剧折子戏六月雪。还有另外一种场合是大将出征,也会吹奏号头,这一点跟现实中古代的征伐礼仪也相似的地方。号头对于潮剧舞台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割裂联系地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也经常会有融合交叉,对戏剧的不同方面起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作曲家到演奏人员,都会根据戏的不同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乐器的魅力。号头为潮剧舞台增添了不一样的音乐元素,增添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丰富了潮剧的内涵,可以说是潮剧舞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日渐式微,号头因为难学的缘故也就逐步走向衰落,现在潮剧的舞台上需要号头的地方大多用唢呐取代,或者干脆删除。面对着传统艺术的消亡,坚持在潮剧伴奏中运用号头,传承号头的演奏形式,重视做有关号头的音乐理论研究,着手培养新一代的号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