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_第1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_第2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_第3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_第4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中地理(必修一)学问归纳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1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总星系 , 河外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 、太阳系 :(1 )组成成员: 太阳(中心天体) 、八颗行星及卫星、矮行星、 太阳系小天体 (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2 )按八颗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次序,写出八大行星的名称: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3 )在 火 星和 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3 、地球 :(1 )一般性: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惹眼;(2 )特别性:存在生命:

2、日地距离适中 有相宜的 温度自身物质条件体积、质量适中 有适合生物生长的大气存在生命的条件原始海洋的形成 水外部条件稳固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其次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 氦;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 )为地球供应光和热 ,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间接来源,如煤、石油;(2 )维护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供应了能量 ;3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 (显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 层)耀斑 (显现在太阳大气的色球 层)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 气候 的

3、影响:黑子与降水 对地球 电离层 的影响:耀斑爆发影响无线电短波 通讯,甚至中断 对地球 磁场 的影响:产生 磁暴 现象、显现 极光 现象 产生自然灾难:地球上的水旱灾难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 、地球运动的特点:地球环绕中运 动心方向周期速度自转地轴自西向东运动北逆南顺恒星日(真正周期)太阳日(昼夜更替的周期)角速度: 15 °/ 小时,南北极点为0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级递减公转太阳自西向东恒星年 真正周期 运动回来年近日点: 1 月初 快远日点: 7 月初 慢2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书本 18 页图 1-3-5)黄赤交角: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目前是23 &#

4、176;26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产生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来线之间来回移动3 、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示意图(书本 19 页图 1-3-6)回来年 :是以春分日为参考点的;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日的时间间隔;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晨昏线晨线:由 黑夜 到白天1 )产生昼夜更替昏线:由 白天 到黑夜昼夜更替周期: 24时意义:使地面白天增温不至于过分酷热,夜晚冷却时不至于过分冰冷,保证了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进展;2 产生地方时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特点: 东早西晚 15 °/ 时 4 °/ 分钟 运算公式:求地方时 = 已知地方时

5、 +/ 时差(东 “+ ”西“”) 区时: 定义:每一时区,以该时区中心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区时;运算公式:求区时 = 已知区时 +/ 时区差(东 “+ ”西 “”)北京时间 = 东八区 区时 = 120 °e 地方时(3 )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偏移规律: 沿运动方向,南半球 左偏,北半球 右偏,赤道无偏转(4 )地球呈椭球体也和地球自转有肯定关系5 、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1 )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 书本 21 页)概念: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 ;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显现在正午 ;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度

6、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由太阳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2 )昼夜长短的变化: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日( 3 月 21 日前后) 秋分日( 9 月23 日前后)为 北半球的夏半年 ,太阳直射 北半球 ,北半球的昼长 大于 夜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 长,北极圈内显现极昼 ;南半球就相反;秋分日( 9 月 23 日前后) 春分日( 3 月21 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太阳直射 南半球 ,昼长 小于 夜长,并且纬度越高, 昼越 短 ,北极圈内显现极极夜 ;南半球就相反;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节气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春分秋分赤道由赤道 向南北两侧

7、递减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 12 小时夏至北回来线最大值: 北回来线 及其以北地区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最小值: 南半球高,昼越 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显现极昼 现象(南半球就相反)冬至南回来线最大值: 南回来线 及其以南地区北半球 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最小值: 北半球高,昼越 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显现极夜 现象(南半球就相反)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3 )四季更替:从天文上看四季,夏季 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冬季 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季节;春秋 二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附:地球运动的运算: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晨线:由夜变

8、为昼昏线:由昼变为夜;o全球共分为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 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 小时;解题的三个方法:o( 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 /15 , 余数 <7.5就整数为时区序号;余数>7.5就整数 +1为时区序号(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3)“东加西减” :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o日界线:原就以180 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2)某地昼长2 x ,就日出为12: 00

9、 x, 日落为: 12: 00+x;(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 00 日出, 18:00 日落;留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 00 日出, 18: 00 日落;正午太阳高度:h=90 ± 说明 : 为所求地纬度,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用 - ; 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 北半球时用 +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2:00;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参考书本2 4页到28 页)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依据:地震波地震波又分为:纵波(p)和横波( s);留意: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横波只能

10、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在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先感觉到上下震惊,然后才是左右震惊;在海洋上只有上下震惊;2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与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 ,地幔与地核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软流层:地震和岩浆的发源地;处在上地幔的上部,但不是顶部; 岩 石 圈 : 包 括 上 地 幔 顶 部 和 地 壳 ;3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 生物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 吸取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爱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

11、):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 页图 2.1 ) 温度随海拔的变化特点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 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取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 17-18 千米,中纬:10-12 千米,高纬:8-9 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亲密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其次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大气受热过程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 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 作用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在大气和地面之间的转化过程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12、减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有三种方式 ,吸取、反射和散射;天空呈蔚蓝色,是由于散射作用;只有反射作用对辐射波长没有挑选性;可见光的绝大部分 能够 透过 大气射到地面, 2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 形式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受热不均 引起的大气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而构成的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 最简洁 形式; 这里要懂得较冷的地表邻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低,密度大, 空气下沉; 较热的地表邻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高,密度小,空气上升;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显现 了气压不等的状况,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2) 热力环流实例,熟悉海陆风、山谷风及城郊热力环流学习必备欢迎

13、下载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成因 及形成过程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要按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即垂直于等压线方向开头作水平运动,但大气一旦运动起来立刻就受到地转 偏向力作用,使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对于高空风向,只考虑上述两种力,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稳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而对于近地面大气中的风而言,除受上述两个力的作用影响外,仍受到摩擦力影响,三力达到平稳时,最终使风向 与等压线斜交 ;这些是理论上的风向,这只考虑等压线平行的情形,而真实的情形是,在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下, 等压线显现了闭合中心 ;这种气压场中, 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

14、向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低气压 的气流在 北半球 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 辐合 ( 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 ); 高气压(反气旋)的气流在 北半球 按顺时针 方向旋转 辐散 (南半球按 逆 时针方向旋转 辐散 );4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地表不同纬度受热不均 ,赤道空气受热最多, 因而膨胀作 上升 运动、而极地空气受热最少, 冷却收缩作 下沉 运动; 这样在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差异 ,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淌; 地面上极地向赤道流淌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 的作用下, 在北半球偏转成极地东 风;高空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15、,逐步右偏,到30° n 邻近成为 西风、(由于空气从赤道上空)源源不断流来, 在此积累并 下沉 ,致使这里形成 副热带高压 ( 近地面 );而高空形成低压;在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压带向南北 流出;向 南的一支流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信风 ;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 之间便形成了 低纬度环流圈;向北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 西风 ,并与 极地东风二者在 60° n邻近相遇, 由于西风比极地东风暖而轻 ,故西风爬升在冷空气之上,形成 极锋 ,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

16、间构成了中纬度环流圈;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了 副极地低气压带;同理, 三圈环流在南半球同样存在;我们把这种不同纬度间大气运动形成的风带叫做行星风带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 海陆分布 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势影响的抱负模式 ;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 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夏季 大陆比海洋增温快, 大陆 上形成 热低压 ,高压仅仅保留在海洋 上,形成 高压中心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上气温比海洋低,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因此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气

17、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 , 分割 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亚洲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冬季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夏季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印度低压)(3) 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典型季风区地区季节形成缘由风向性质气候类型海陆热力差异使空气由亚洲高冬季压吹向太平洋低压东亚海陆热力差异使空气由太平洋夏季高压吹向亚洲的印度低压西北 季风冰冷干燥东南 季风暖和潮湿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空气由亚洲高压吹向赤道低压东北 季风温顺干燥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夏季西南风西南 季风暖和潮湿5气候类型:注: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时间、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晰;(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

18、带掌握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o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 , 降水不多也不少;(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掌握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注:地中海气候降水夏天少冬天多,开普敦是地中海气候;我国气候主要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方)、温带季风气候 (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北)(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判读方法见导学案014、015)6. 常见天气系统(1)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汇面;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显著的差别,锋面邻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分为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和暖锋(暖气

19、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分类概念过境时天气过境后天气实例冷 气 团 主 动向冷锋暖 和气 团 移动暖 气 团 主 动暖锋向冷气团移动阴天、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云、雨(多为连续性降水) 等天气现象,雨区多在锋前气温顺湿度骤降 、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北方夏季暴雨、冬季的寒潮、 沙尘暴春、夏南方降水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低压(气旋)系统与高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对天气的影响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

20、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3)锋面气旋示意图的判读锋面总是显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其次节水的运动1.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 等; 读右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课本47 页)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b)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2.洋流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肯定方向的稳固流淌;(1)南北半

21、球洋流模式图及各大洋洋流分布、名称( 2)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海洋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 逆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寒 流,西侧为暖 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 时针方向流淌, 大洋东侧为 暖 流,西侧为寒 流;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西风漂流,就性质来讲属于寒流;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 ,夏季 顺时针 ;aa、b 、c、d 形成是由于盛行风的吹拂,e0a、d 由于中纬西风吹拂, b、c 由于低纬信风吹拂;e、f 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0在太平洋里e、f

22、 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c在大西洋里e、f 分别是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f(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稳;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 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气候受寒流影响较大;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养分物质,形成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对海洋事业的影响:顺水航行可以节约油料,逆水反之;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畴扩大;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 地质作用包括: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 是主导;2内力作用的三种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地壳运动 是塑造地表形状的主要方式;外力作用:风化、腐蚀、搬运、沉积等;3. 内力作用:(1 )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