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预案 第4章 常用抢救仪器操作规程_第1页
急诊抢救预案 第4章 常用抢救仪器操作规程_第2页
急诊抢救预案 第4章 常用抢救仪器操作规程_第3页
急诊抢救预案 第4章 常用抢救仪器操作规程_第4页
急诊抢救预案 第4章 常用抢救仪器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常用抢救仪器操作规程第四章 常用抢救仪器操作规程第一节 心电图机一、电极放置图 V1V6电极放置点电极与导联线的对应表电极导联线插柱颜色记号右手红R左手黄L右脚黑RF或N左脚绿FV1(胸骨右缘第4肋间隙)白色导联线 红C1V2(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白色导联线 黄C2V3(V2 与V4之间)白色导联线 绿C3V4(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处)白色导联线 棕C4V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白色导联线 黑C5V6(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白色导联线 紫C6二、描记心电图1走纸速度选择25mm/S,将两滤波器指示灯点亮。2按下“LEAD SELECTOR(导联选择)”键选择I导联。3按下CHEC

2、K(观察)键观察有无伪差。4按下START(走纸)键即可描记I导联心电图。5按下“导联选择”键,选择导联。6以下同样地反复操作到完成V6胸导联后,按下STOP(停止)键,停止描记。第二节 萨勃(Thumper®)心肺复苏机一、操作1、将机柱底板插入背板中。2、打开臂锁并降低机臂,将按摩垫放在病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直至活塞顶部的圆盖帽读数为“0”。3、启动萨勃机a确定控制键2逆时针旋转完全关闭。b确定控制键3位于400ml档位。c确定压力显示器指示工作压力正常。d启动按压:将控制键1按下由STOP转向RUN,顺时针转动控制键2,使活塞下压直至深度达到臂柱后方显示的按压深度参考值。e

3、呼吸调节:将呼吸管经面罩、牙垫或气管插管与病人呼吸道连接,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节呼吸量控制键3,指定患者所需潮气量。二、监测在机器运转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人的情况。1、可使用心电监测,观察病人心脏情况。2、检查脉搏或听心音时,关闭控制键2,停止按压。3、如需要电除颤或做心电图记录时,关闭控制键2,暂停按压。4、如果自主循环恢复,关闭控制键2,停止按压。呼吸机仍可继续工作,提供每分钟13次的呼吸。5、呼吸机备有压力报警及泄气装置,当病人气道压接近所设定的极限55cmH2O时,报警装置会鸣叫并泄气。使用者应立即检查判断气道压升高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三、撤除1、关闭控制键1。2、逆时针彻底关

4、闭控制键2。3、逆时针关闭控制键3。4、取下氧气输入管。5、取下呼吸管组件。6、松开机柱臂锁,抬升柱上的臂,然后拧紧臂锁,从背板中抽出主机。四、注意事项1、“萨勃”机是不用电的,所以一般不会对正常的心电监测和人工除颤造成影响。但具传导 的液体或胶状体可能会造成导电。提醒操作者不要在电除颤时与“萨勃”机接触。2、体重低于40Kg的成人及小儿不推荐使用“萨勃”心肺复苏器。第三节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一、基本操作程序1接通仪器电源。2在受检者身上放置电极并连接到仪器导联上。3在体检参数表中,填写受检者的体检参数值。4快速检测:在检测图窗口,可迅速得到检测结果。如需对波形作进一步观测、分析,可使用调

5、节冻结、回找、调点等操作。5长时间监护:在趋势图窗口,根据趋势图上的参数变化趋势,观察疗效和改进治疗方案。如需对趋势图作进一步观测、分析,可使用选图、选参数、放大、回找和展开等操作。6打印、保存、查询、转存。7退出仪器和关机。二、电极放置(图1)受检者放松仰卧,如下放置电极:在左右腋中延长线与颈根部左右的两交点上,各粘贴一个双电极,下电极位于交点上。在左右腋中线与剑突下沿水平线左右的两交点上,各粘贴一个双电极,上电极位于交点上。ECG电极是一个一次性粘附式圆电极,放在心尖搏动处V5附近,以检测到高的正向R波为原则。图1 电极放置图电极粘贴位置要准确。粘贴前先用酒精清洁粘贴处的皮肤,以使电极与皮

6、肤接触良好,否则会对阻抗信号产生干扰信号。三、总选项窗口(图2)图2 总选项窗口窗口中共有如下四个多功能键。1演示键用触摸板左键点击(以下简称“按”),显示体检表窗口,表中已填入预置值。确定后,又返回总选项窗口。四个键的名称变成体检表、检测图、趋势图、演示结束。 按检测图键,即进入演示的检测图窗口。按趋势图键,即进入演示的趋势图窗口。演示完,按演示结束键,四个键又恢复原名称。演示状态下,在体检表中,修改的数据是无效的。所以确定时,显示“修改的数据是无效的”。再确定,返回总选项窗口,表中的参数值就恢复到预置值。2实测键:点击,显示体检表,如填表正确,确定后,又返回总选项窗口。四个键的名称变成体检

7、表、检测图、趋势图、实测结束。按检测图键,即进入实测的检测图窗口。按趋势图键,即进入实测的趋势图窗口。实测完,按实测结束键,四个键又恢复原名称。3查询键:点击,显示查询窗口。文件打开后,又返回总选项窗口。四个键的名称变成体检表、检测图、趋势图、查询结束。按检测图键,即进入查询的检测图窗口。按趋势图键,即进入查询的趋势图窗口。查询完,按查询结束键,四个键又恢复原名称。4退出键:点击,显示“你确定退出本仪器吗?”确定后,即关机,退出本仪器。四、体检表窗口体检表中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血压,必须输入正确,否则,测出的参数将不准确。五、注意事项1电源电压检查:仪器每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在初次

8、开机之前都要对电源电压进行检测,电源电压安全范围是180伏240伏,超出这范围仪器无法正常工作。2外接件的插拔:所有的外接件再通电的情况下一律严禁插拔,否则可能烧坏外接件或主机。3导联线的使用:导联线虽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切忌用力拉伸、扭曲、硬折,在推动仪器的时候,不可使其拖在地上。4打印机的使用:打印机在每次通电的时候,都会自动调整墨头,发出机械声属于正常运行。在添加打印纸的时候,不可用力向前推纸,否则可能使纸产生弯曲,造成卡纸故障。在打印过程中,不可打开打印机顶盖,以防打印中止,或造成打印机的损坏。5显示器:只可在前后方向调整角度,不可左右调整,如需调整,可整体转动仪器。6退

9、出系统操作:在使用完仪器准备关机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系统的提示先行退出系统,再切断电源,否则在下一次使用的时候,仪器会先行自检,或有可能造成系统混乱。第四节 电除颤仪一、电极位置电极的位置对除颤和心脏复律极为重要。电极的安放应能使电流最大限度通过心肌。一般均用前-侧位,即前电极放在胸壁上部、右侧锁骨下方,而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适在腋中线上。(监测电极:左、右锁骨下及左或右锁骨中线与第10肋交叉点,共3点)如用手控电极,则必须将电极紧压于胸壁。两个电极必须分开,涂到电极上的导电胶不能涂到两电极间的胸壁,否则,电流将首先通过胸壁而未达到心脏,甚至电弧放电至电极周围的空气中,引起对周围

10、人员和除颤器操作人员的损伤。二、除颤步骤患者仰平卧位。手控电极涂以专用导电胶,或粘贴一次性使用的监测除颤电极。开启除颤器。选择能量:首先除颤用200J,第二次为200300J,第三次为360J。如用双相电除颤仪则能量选择150 J。除颤器充电。确定两电极正确安放在胸部,确定无周围人员直接或间接和患者接触。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1除颤电极的位置:将一次性使用的除颤电极贴在患者胸廓的前侧位。即前电极安放在右上胸锁骨下胸骨右缘,侧电极则安放在躯干的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适在腋中线上。因为,对心搏骤停患者电极安放在前侧位最为方便。2AED的操作:AED的仪器面板

11、仅有三个按钮:绿色:开关(ONOFF),黄色:分析(Analysis),红色:电击(Shock)。操作时尚有声音和文字提示。步骤为:连接电极,启动仪器,按压分析按钮。仪器迅即提示正在分析,并示知分析结果,如建议电击除颤,要求大家离开患者身体,按压电击键,即电击除颤。对持续室颤室速患者,可作3次电击(200J、200300J、360J),检查脉搏,如无脉搏,继续作CPR l分钟,再次除颤。AED不适用于8岁以下的儿童,因AED释放的电能量太高。四、注意事项1绝对不能在意识清醒的病人身上施行电除颤。2除颤放电时,所有人员均应离开病人和床,以防触电。第五节 控温毯一、操作方法1各部位示意图2水箱加水

12、使用前请先确认,水位计(示意图中3)的液面是否达到标线。若没有达到,请拔掉电源插头,按以下方法加水:将上水管带有连接螺母的一端,与主机侧板上,四个水路连接口(示意图中4、10)中,任意一个连接、拧紧。其他三个水路连接口,仍用接口密封盖封闭。将上水管带有橡胶接口的一端,与水龙头连接。缓慢加水至水位计的标线。注意:若加水速度过快,水道内气体排出不畅。易出现水位计内液面高于水箱液面的现象。遇此情况时,只需稍等片刻,水位计内液面便可自行回落。亦可将主机右侧板下方的放水节门(示意图中17)打开,待残存气体排出,水位计内液面回落后,再将放水节门关闭。当水位计内液面超过标线,仍继续加水时,过量的水将从主机底

13、部的排水口溢出。3、连接毯子本机可分别为左右两位患者降温。下面以左侧操作为例,介绍操作方法。右侧操作方法与左侧相同。将主机放置在患者左侧床边。主机背面与物体间距必须大于20cm。 将毯子平铺在病床,相当于患者背部的位置上。为了避免毯子被患者的排泄物污染,建议在毯子上面,自下至上,铺油布、双层中单。一次性尿垫置于患者臀部下面。将主机左侧板上,两个水路口(示意图中10)的密封盖拧下,分别将两条连接管的一端,与这两个水路口连接;另一端与毯子连接。避免连接管打折或扭曲。注意:不使用一侧的两个水路口,须用密封盖拧紧。4、连接电源及传感器首先检查机器背面漏电保护器(示意图中7)的开关。将其置于“合”的位置

14、上。将电源线插头,与具有良好接地及相位正确的电源插座,可靠连接。选择左侧(兰色插头)传感器。将测头置于患者的腋窝或肛门内。应避免传感器测头,部分或全部暴露在环境中,以便测温准确。将传感器插头,与主机正面左侧(兰色)传感器插孔(示意图中1)连接。5、开机将机箱右侧板的电源开关(示意图中5),按至“1”位置。机箱面板上,绿色电源指示灯(示意图中11)亮。控制面板上有三套温控器。左侧的(示意图中12)为控制水温的温控器(简称水温表)。中间和右侧的温控器(示意图中14、18),分别为控制左、右侧患者体温的温控器(简称体温表)。请再次确认您所选择的毯子方位为左侧。按下左侧的绿色开关键(示意图中13),水

15、温表(示意图中12)和左侧体温表(示意图中14)开始工作。3秒钟左右,二者均通过自检程序。水温表显示实测水温。左侧体温表显示患者的实测体温。请等待体温数字稳定在某一数值后,再读取该数字。6、体温及水温设定(1)设定体温:体温设定范围:3038.5当体温表显示实测体温时,按“”或“”键一次,即显示前次设定体温。若您对此温度不满意,可继续按“”或“”键,调整设定体温值。直到屏幕出现您要患者达到的温度为止。等待大约2秒钟时间,温控器将您刚刚设定的温度值存盘。并自动转到,显示实测温度状态。此时,体温设定完成。当患者体温达到设定体温时,水循环系统和压缩机均停止运行。水循环系统启动温度是,设定温度+0.3

16、。(2)设定水温:水温设定范围:320当水温表显示实测水温时,按“”或“”键一次,即显示前次设定水温。若您对此温度不满意,可继续按“”或“”键,调整设定水温值。直到屏幕出现您要求的水温值。等待大约2秒钟时间,温控器将您刚刚设定的温度值存盘。并自动转到,显示实测水温状态。此时,水温设定完成。当实测水温达到设定水温时,压缩机停止运行。压缩机启动条件是,水循环系统运行后,实测水温高于设定水温3以上,并延时3分钟。注意:在温度控制系统的所有程序中:当用按“”或“”键进行调整时,2秒钟无操作即视为设定完毕,最后显示的数值或符号作为设定值被储存。屏幕恢复到使用按“”或“”键之前的显示。在设定过程中45秒无

17、操作,屏幕自动显示实测温度。7、报警设置及处理(1)缺水报警报警:蜂鸣器鸣响,三套温控器(示意图中12、14、18)均关闭(黑屏)。提示水箱缺水。处理:立即关掉操作面板上的开关键(示意图中13、19)。再关掉总电源开关(示意图中5),并拔掉电源线插头。加水至水位计(示意图中3)标线。(2)传感器插头拔出报警报警:蜂鸣器鸣响,至少有一侧体温表(示意图中14、18)显示“S.br”。提示报警侧传感器插头,已从插孔中拔出。处理:立即关掉操作面板上,报警一侧的开关键(示意图中13、19)。将传感器插头,重新插进其插孔。重新打开开关键,恢复正常运行。(注意:不可在体温表处于工作状态时,将传感器插头插入其

18、插孔!)(3)体温下限报警报警:蜂鸣器鸣响,至少有一侧的体温表(示意图中14、18)显示“2FSL”。提示报警侧,探头实测温度低于报警温度。处理:请观察报警侧传感器测头,是否脱离患者身体的正确位置。若脱离正确位置,应将传感器测头重新正确放置;若发现测头在正确位置,有三种可能:患者病情出现特殊变化(如:休克)。停用降温毯,抢救病人;水温过低。当患者体温达到设定温度后,机器自动停止降温(即水泵停止工作,毯子内的水因患者体重作用,流回水箱,毯子内无冷却水)。然而,由于患者背部组织温度较低的缘故,其体温仍继续下降。您可适当调高水温设定值(详见6、体温及水温设定 (2)、设定水温),以便减小毯子与患者之

19、间温差。体温下限报警值设定过高,您可向下调整体温下限报警值。8、计时功能的使用操作面板上方,左右两个计时器(示意图中15、16)用来记录,实际给相应侧患者降温的时间,即冷水循环系统的累计工作时间。您可用直径3 mm左右的小棍(如:棉签、火柴棍等)插进机箱背面相应小孔(示意图中8),轻轻向内按。同侧计时器读数归零,即显示:“0.0”。降温毯运行一段时间后(如:24小时),再从计时器上,读取该时间段内的累计降温时间值。通过连续记录患者每天实际降温时间,能间接反映患者自身体温(非降温毯控制下的体温)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参考。如:实例1:在左侧患者应用降温毯的过程中,您可以每24小时记录一次

20、,左侧计时器的读数。然后,将计时器的读数归零。若干天后,您将发现所记录数值的变化趋势。从而间接获得患者自身体温的变化趋势。还可以此作为撤除降温毯的依据。实例2:在亚低温治疗的复温阶段,个别患者出现体温“反跳”现象(即重新出现高热)。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须严格控制复温速度。当患者体温恢复到37后,您可将体温设定在正常体温范围(如:37)。将计时器读数“归零”。若患者体温超过设定温度,降温毯将继续给患者降温。并累计记录降温时间。您可参考计时器所记录的数值,来决定脱机、继续降温或其他治疗上的调整。9、关机按相应侧开关键(示意图中13、19)。该侧温控系统及冷水循环系统均停止工作。两侧均关闭后,将总

21、电源开关(示意图中5)置于“0”的位置,切断电源。本机不使用时,须先将主机电源插头拔掉。再将传感器、水路联接管从机器上取下。水路口用密封盖拧紧。将毯子中的水放净。所有配件妥善保管。主机直立放置在1030、相对湿度小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内。二、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带有良好接地及相位正确的电源插座。2背侧通风孔与物体间距必须大于20cm。第六节 呼吸机一、 管道连接1将给氧装置牢固地安装在呼吸机的右侧金属导轨上。2将湿化器牢固地安装在呼吸机的右侧金属导轨或左侧金属导轨上。3取一根22mm管道,一端接在空气吸入口,另一端接在给氧装置上,给氧装置上端接口用绿色橡胶管接至氧气流量计。4取一根

22、22mm,管道,一端接在呼吸机的气道连接口上,另一端接在湿化器进气口,再取一根22mm管道,一端接在湿化器出气口,另一端接在储水器一端,再取一根22mm管道,一端接在储水器另一端,另一端接在呼气阀一端。5取一根7mm蓝色导管,一端接在呼吸机的气道压力接口处 (蓝点),另一端接在呼气阀的气道压力监测口处(蓝点)。6取一根7mm无色透明导管,一端接在呼吸机的呼气阀接口处,另一端接在呼气阀的白色螺帽处。7用管道套圈将二根7mm导管夹在22mm管道上。8将温度计一端接在呼气阀上,另一端接在直角接头上,直角接头另一端可接厂家提供的各种塑料绿色直接管,再接气管插管,再接至病人。9如需使用PEEP阀,可将P

23、EEP阀接在呼气阀的呼气端,调节PEEP阀旋钮至所需值。二、通气模式1控制通气(CV) 呼吸机按照预设的通气参数,有规律地、强制性给患者通气,通气状况完全取决于呼吸机参数的设置,与患者自主呼吸无关。2辅助通气(AV) 依靠患者自主呼吸用力,产生吸气负压,触发呼吸机按照预设的参数给予通气辅助。呼吸频率随患者自主呼吸频率而变化,易与自主呼吸协调,患者感觉舒适,适用于自主呼吸存在但较微弱、通气量不足的患者。3控制辅助通气(A-CV) 结合了AV和CV的优点,克服了其主要缺点。4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SIMV) IMV是呼吸机按照预设的频率间歇性地提供机械通气,在两次机械通气间歇期间,允许患者自主呼吸,

24、呼吸机仅被动地提供吸气气流,不提供额外的通气辅助。SIMV即IMV同步化,自主吸气动作触发呼吸机送气,从而与自主呼吸同步,避免对抗,其应用较IMV普遍。5压力支持通气(PSV) PSV是在患者吸气时,呼吸机提供一恒定预设的气道正压,以帮助克服气道阻力及扩张肺脏,减少呼吸做功。6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呼吸机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只提供一恒定的压力,整个通气过程由自主呼吸完成。7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PEEP可以增加功能残气量,提高肺泡内压,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增加肺的顺应性,改善通气血流比,有利于改善氧合,保证组织器官的氧需求。三、参数选择1潮气量(VT) 成人一般为68mlkg,定容型呼

25、吸机可直接设定VT,定压型呼吸机则根据设定的吸气压力调节VT,其实际VT受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的影响,最好监测呼出气潮气量,并尽量维持最大吸气压力<4050cmH20,防止气压伤。2呼吸频率(RR) 应用A-CV时,成人一般选择RR为1220min,并根据PaC02值调节,若自主呼吸适当,设定的备用频率应低于自主频率24min,以避免患者不能触发呼吸机时引起严重的通气不足。应用SIMV时,可逐步减少频率直至完全自主呼吸。3吸气时间(Ti)及吸呼时比(IE) 预设的Ti及IE应尽量与患者的自主呼吸水平相一致,以减少人机对抗。一般预设的Ti为11.5s,I:E为1:22.5,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26、患者宜延长呼气时间,可>1:3,以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4吸氧浓度(Fi02) 应根据患者的氧合状况、平均气道压、血流动力学状态选择FiO2,实施机械通气,早期可给予较高FiO2(甚至纯氧,但不应超过5小时)以迅速缓解严重的缺氧,之后,需要控制吸人氧的浓度,一般FiO2为0.30.6,过高的FiO2有导致氧中毒的危险,如FiO2为0.6,低氧血症仍不能改善,可试用PEEP或延长吸气时间。5触发敏感度 良好的触发灵敏度应该是最灵敏而又不至于引起与患者用力无关的自发切换,一般为低于呼气末气道内压0.52cmH2O水平。四、报警1高压报警:原因:病人气道或呼吸回路阻塞。高压报警值设定过低。人机对

27、抗。张力性气胸。处理:检查病人气道或呼吸回路,清除阻塞物。重新设定高压报警值。处理人机对抗。2低压报警:原因:呼吸回路管道脱落或泄漏。呼吸阀接口与气道压力接口二根塑料小管接反。低压报警值设定过高。开放性气胸。供氧装置压力低,特别使用氧气瓶时。处理:检查管道和湿化器是否连接正确或有无泄漏。检查呼吸阀接口与气道压力接口二根塑料小管连接是否接反。重新设定低压报警值。更换氧气瓶。第七节 血气分析仪一、装注样品把测试片匣放在平面上或使其处水平位置。如果用针筒灌注勿将测试片匣放在手指间,将针头,毛细管或分布器放到样品池,把试样慢慢地平稳地注入直到测试片匣标签上的注满标志,在样品池中留下一些试样。二、测试片匣的封口扣上样品池上的封口,压住封口的圆端使其到位。三、测试片匣插入分析器用一手托住分析器,另一手抓住测试片匣,把测试片匣的接触头面朝上对准分析器的测试片匣插口。慢慢地平稳地把测试片匣插进分析器的测试片匣插口直到不能再进去为止。在测试片匣完全插入时。样品池部分仍在插口的外面,正确插入后分析器会显示“CONTACTING CARTRIDGE”信息,然后显示屏上更改为TIME TO RESULT,此时时间条开始计时。在显示LCK提示符时测试片匣不可移出。注意:在测试周期中不要取出测试片盒,用力取出测试片盒会使分析器损坏。四、输入鉴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