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目-生理学1(1)_第1页
基础科目-生理学1(1)_第2页
基础科目-生理学1(1)_第3页
基础科目-生理学1(1)_第4页
基础科目-生理学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2:动物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动物机体功能的调节主要有三种方式,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以及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所需的结构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环节。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组织细胞能产生一些具有细胞传递功能的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运送到特殊的靶组织、细胞,作用于相应的受体,对靶组织、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1细胞内液占体液的( )A.1/5 B.1/3 C.2/3 D.1/2 E.1/6 2.细胞外液占体液的【】A.1/5 B.4/3 C.2/3 D.1/2 E.1/3 3.内环境稳态是指( ) 2009年考A.成

2、分与理化性质不变 B.理化性质不变,成分相对稳定C.成分不变,理化性质稳定 D.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E.成分和理化性质不受环境的影响 4.内环境稳态所起作用十分重要的是( )A.消化 B.呼吸 C.循环 D.排泄 E.血液 5.体液调节的作用不包括【】A范围广泛 B作用比较缓慢 C持续时间较长D代谢过程起重要作用 E作用局限 6.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A反弹 B对流 C.传导 D.反射 E反复 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功能考点1: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细胞水平的生物电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又称静息膜电位。静息电位主

3、要是K+外流所致,是K+的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到刺激时静息电位发生改变的过程,是Na+的平衡电位。考点2:常用术语名称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当膜内负值减小时称为去极化;去极化达到膜外为负而膜内为正时称为反极化;去极化后,膜内电位向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恢复,称为复极化;极化状态下膜内负值进一步增大称为超极化。考点3:细胞的兴奋期细胞的兴奋性是指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细胞产生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经历四个时期,分别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考点4:骨骼肌兴奋一收缩偶联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包括三个主要过程,分别为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

4、管结构处信息的传递和肌浆网(即纵管系统)对Ca2+的释放与再聚积。触发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所需要的Ca2+100%来自肌浆网。1.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A.动作电位 B.生物电位 C单位膜电位 D静息电位 E.复电位 2细胞膜的动作电位是( )A.钾的平衡电位B.Na的平衡电位C.Mg的平衡电位D.Ca的平衡电位E.铁的平衡电位3.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所需要的钙离子来自肌浆网的( )A.20% B.40% C.60% D.80% E.100%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适应 B.反应 C.反射 D.兴奋 E.传导 779细胞静息电位时,内负外正电性状态为( )A.

5、极化状态 B.去极化状态 C.反计划状态 D.超极化状态 E. 天师QQ 第三单元血液考点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由液态的血浆和混悬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量是指机体内的血液总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血液经离心沉淀后,血细胞因相对密度较大而下沉并被压紧、分层,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浆,底层为红色的红细胞,红细胞层的表面有一薄层灰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黏滞性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红细胞数目的多少和血浆蛋白质的浓度;血液呈弱酸性,pH为7.357.45。考点4:血红蛋白的结构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特殊蛋白质,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占红细胞成分的30%35%。血红蛋白既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

6、蛋白,又易于将它释放,形成脱氧血红蛋白(或还原血红蛋白),释放出的氧,供组织细胞代谢需要。考点5: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蛋白质和铁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如供应不足或摄取障碍,会出现营养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和铜离子是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主要物质,缺乏叶酸会引起与缺乏维生素B12时相似的巨幼红细胞贫血。考点6: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雄激素也起一定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脏产生,正常时在血浆中维持一定浓度,是红细胞数量相对稳定的关键。雄激素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还可以作用于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间接促进红细胞增生。考

7、点7:白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大类。按粒细胞胞浆颗粒的嗜色性质不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具有渗出、趋化性和吞噬等特性,白细胞能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考点8: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具有重要的保护功能,主要包括生理性止血、凝血功能、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和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等。血小板生理功能的实现,与其具有黏附、聚集、释放、吸附和收缩等生理特性密切相关。考点9:血液的凝固过程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或血凝。凝血过程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阶段为凝血酶的形

8、成,第三阶段为纤维蛋白的形成,最终形成凝血块。考点10:抗凝物质的种类血浆中有多种抗凝物质,称为抗凝物系统,主要有抗凝血酶 、肝素(酸性黏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形成)、蛋白质c(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考点11:抗凝或促进凝的方法抗凝或减缓凝血的常用方法有:移钙法(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草酸盐、乙二胺四乙酸)、肝素法、脱纤法、低温、血液与光滑面接触、双香豆素法。促进凝血的常用方法主要有血液加温、补充维生素K等。1.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一次失血不超过血量的【】。A.10% B20% C30% D40% E60% A. 2比容【压积】 B红细胞数量 C血液比重 D血液粘稠度 E红细胞体积 临床上诊断机体脱

9、水、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是测定( )B. 红细胞 3.动脉血中,血红蛋白氧结合量高。故呈【】A.暗红 B不红 C黑色 D红色 E鲜红 4.静脉血中,血红蛋白氧结合量低,呈【】A. 暗红 B不红 C黑色 D红色 E鲜红 5.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 ) A. 血清中还有纤维蛋白,而血浆中无B.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B. 血清无 C.钙离子有无 D.血清中球蛋白含量比血浆更多 E.铁离子有无 6.下列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是( )A.球蛋白 B.球蛋白 C.球蛋白 D.白蛋白 E.纤维蛋白 7.球蛋白主要分泌是由【】 A肾脏 B肝脏 C浆细胞和淋巴细胞 D淋巴细胞 E脾脏 8形成血浆胶体通透性的主

10、要物质是( ) A.无机盐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纤维蛋白 E.补体 9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并对酸,碱物质有缓冲作用的是【】A.血溶 B.白细胞 C.红细胞 D.球蛋白 E.血红蛋白 10.红细胞数量的自稳态主要受调节的是【】 A.蛋白质和 Fe B.脾脏 C.肝脏 D.肾脏 E促红细胞生成素 11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在( ) A.肝脏 B.肾脏 C.骨髓 D.脾脏 E.血液 11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不包括【】A生理性止血 B.参与凝血 C参与纤维蛋白原的溶解 D维生素, E TIANSHI12 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延缓和防止凝血( )A.血液中加肝素 B.血液置于硅胶管中 C.血液中加入柠檬酸D

11、.血液中加入维生素KE.血液在较低温度下保存 13非常有效的抗凝剂,也是防止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的形成,也可以用于体外抗凝的是【】A.移钙法 B.肝素 C.双香豆素 D.脱纤法 E.血液与光滑面接触 第四单元血液循环考点1:常见术语名称心脏(包括心房和心室)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率是指每分钟的心动周期数。心输出量是指左、右心室收缩时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每搏输出量为一侧心室一次心搏射出量;而每分输出量是每分钟内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与舒张末期心室容积之比。处于安静状态下动物的射血分数,一般为60%左右。考点2: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

12、发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心脏中的自律细胞主要是P细胞和蒲肯野氏细胞,分布在特殊的传导组织中。P细胞主要存在于窦房结,而窦房结以外的传导组织(除房室结结区细胞外)中都有蒲肯野氏细胞分布。心脏自律细胞以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心脏兴奋的发源地,称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引发的心脏收缩节律称为窦性节律,由窦房结以外的部位引发心脏的收缩节律称为异位节律。考点3:心肌动作电位的特点心室肌细胞整个动作电位分为0、1、2、3、4五个时期,其中0期为去极过程;1期为快速恢复期;2期,又称平台期,膜电位稳定于OmV;3期为快速复极末期,膜电位快速降低;4期为静息期,膜电位已

13、恢复至静息电位水平。考点4: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正常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群和T波。P波是一个小波,P波终点说明左、右心房已全部兴奋;QRS波群反映两心室均已全部兴奋;P-R间期反映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经历的时间;Q-T间期反映心室开始兴奋到心室全部复极化结束所需的时间。考点5:心音的形成和特点在每个心动周期中,使用听诊器在胸壁的适当部位可以听到两个心音,分别为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第一心音发生于心缩期的开始,又称心缩音,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心室肌的收缩、房室瓣的关闭以及射血开始引起的主动脉管壁的振动。第二心音发生于心舒期的开始,又称心舒音,音调较高,持续时

14、间较短。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半月瓣突然关闭、血液冲击瓣膜以及主动脉中血液减速等引起的振动。考点6:血压及其影响因素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动脉血压是指动脉内血液对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指大动脉血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所达到的最高值称收缩压(高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低压)。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主要条件。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考点7: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滤过和重吸收,由四个因素共同完成,即毛细血管血压、组

15、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血管外滤出(即生成组织液)的力量;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是将液体从血管外重吸收入毛细血管内(即重吸收)的力量。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称为有效滤过压。考点8:微循环的组成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 (或称直接通路)、动一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七部分组成。考点9: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动物机体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 肾上腺素能受体;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M型胆碱能受体。1.在心动周期中,不论心房还是心室,都是【】 A舒张期长于收缩期 B舒张期短于收缩期 C舒张期等于收缩期 D 天师 E,天师2号2.心室的收缩引起【】 A静脉关闭B动脉关闭C半月瓣的关闭D房室瓣关闭E半月板瓣开放 3.心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