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沉降监测方案_第1页
基坑沉降监测方案_第2页
基坑沉降监测方案_第3页
基坑沉降监测方案_第4页
基坑沉降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基坑截水监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目 录第1章 工程概况41.1工程环境及施工条件4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52.3本基坑工程概况6第2章 施工监测方案72.1信息化施工和组织措施72.2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及管线的影响72.3变形监控值及预警值72.4施工监测项目82.5监测点布置89.6 测点保护109.7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的保证措施10第1章 工程概况1.1工程环境及施工条件1.1.1地理位置及周边建筑本工程位于北京,西侧北侧较远处为现况住宅及商业楼区,东侧无明显建筑。1.2.2地下管线状况从现有资料看,基坑周边的现状管线较多,具体位置及需拆改的管线如下表所示。【表2.1-

2、1 基坑周边管线现况表】部位与结构边线关系现况管线规格埋深(m)是否受影响北侧30m以外其中现况燃气距离30m否西侧6m处中水1501.7是南侧阳角处边线上电力2300.6是南侧阳角处基坑内电力2300.5是南侧阳角处基坑内电力不详0.4是南侧阳角处2.6m处电力801.1是南侧阳角处6.7m处电信60×401.41.5是南侧6.7m处电信60×401.6是东侧边线上电力不详0.4是东侧边线上中水1501.2是东侧1.5m处雨水4000.91.92.1是东侧4.1m处中水1501.01.3是东侧5.6m处上水1501.2是一二期连通通道部位现有管线较复杂,通道范围内共分布着

3、电信、电力、雨水、污水、中水、给水等6条管线,条件允许的管线改移后,对剩余管线采取悬吊保护,保证管线安全,确保基坑安全施工。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2.1工程地质情况拟建场地目前为景观草坪,东南侧现为微地貌小山丘。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二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勘探深度范围内(最深28.00m)的地层,按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可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并按岩性及工程特性划分为7个大层及亚层,现分述如下:表层为人工堆积之一般厚度为1.302.40m(局部31#钻孔附近厚约6.00m,应为一期施工肥槽)的粉质粘土素填土、粘质粉土素填土及房渣土、碎石填土1层。人工

4、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1层,粘土、重粉质粘土2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3层及粉砂、细砂4层;粘土、重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1层,砂质粉土2层及粉砂、细砂3层;细砂、中砂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层,砂质粉土1层及粘土、重粉质粘土2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层,砂质粉土1层,粘土、重粉质粘土2层及粉砂、细砂3层;细砂、中砂层。1.2.2工程水文情况1. 勘探期间地下水水位实测结果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期间(2010年7月上旬)于钻孔深度范围内(最深28.00m)实测到3层地下水,现场实测的各层地下水水位情况及类型参见下表:【表2.3-1 地下水水位量测情况一览

5、表】序号地下水类型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m)标高1台地潜水2.806.8033.9537.662层间水8.1010.3030.2932.583层间水14.5015.0025.4726.112. 浅层地下水动态工程场区台地潜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蒸发、迳流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地下水侧向迳流及管道渗漏等方式补给,以蒸发及地下水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其水位年动态变化规律一般为:6月份9月份水位较高,其它月份水位相对较低,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为12m。拟建场区层间水天然动态类型属渗入迳流型,主要接受地下水侧向迳流及越流等方式补给,以地下水侧向迳流及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其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为13m。

6、3. 历史高水位调查拟建场区1959年最高地下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39.40m左右。2.3本基坑工程概况本工程±0=41.10m,槽底标高为-13.25、-14.15m。原地面平均标高40.55m(暂定),基坑槽深12.7m、13.6m。13第2章 施工监测方案本工程基坑深度大,最深处13.60m。基坑东南侧阳角处及南侧为轨道交通期建筑,东侧、西侧、北侧为市政道路,地下管线复杂,结构重要影响大,且轨道交通期结构与本工程结构最近距离19m,所以做好基坑支护相关的各项变形监测工作尤为重要,本工程重点做好支护结构自身的变形观测、地表沉降观测、周边建筑物变形观测,使得

7、各项变形信息处于受控状态之内,确保基坑自身安全,确保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2.1信息化施工和组织措施施工监测是施工决策的信息来源与施工管理的控制对象。通过测量收集到必要的数据,绘制各种时态关系图,进行回归分析,对支护的受力状况和施工安全做出综合判断,并及时反馈于施工中,调整施工措施,使施工过程完全进入信息化控制中。根据本工程规模和监测任务,甲方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明确检测要求,确定具体的检测工期安排。成立专业监测组,负责监测点设计、布置和量测操作以及数据处理,并将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给项目总工程师。2.2施工对周围建筑物及管线的影响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中土体、地下水

8、的变化,造成土体的内应力发生变化,破坏了地层原有的稳定,施工现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地表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对这个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构成危害,致使建筑物、地下管线会发生沉降、倾斜甚至产生裂缝。及时、有效地对这些它们进行监测,调整基坑的支护形式,可以减小对它们的影响。2.3变形监控值及预警值1.沉降观测累积值的监控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确定沉降监控值,预警值取监测值的2/3,具体数值如下:确定为27mm;对于速率监控值,确定为3mm/d。2.水平位移累积值的监控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确定沉降监控

9、值如下,对于速率监控值,根据经验确定为3mm/d。2.4施工监测项目1、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沉降和倾斜观测2、重要管线监测3、护坡桩变形监测4、土钉墙位移的监测5、地表监测6、周边环境描述2.5监测点布置具体布置见附图2.5.1护坡桩变形监测(1)监测仪器设备采用经纬仪、全站仪。(2)水平变形观测点及导管埋设桩顶变形:水平变形观测点使用第三方监测单位所布置的观测点。(3)监测频率土方开挖深度5米时,监测频率为1次/2d;当开挖深度在510米时,监测频率为1次/2d;开挖深度10时,监测频率为1次/1d。土方开挖后、锚杆张拉锁定前后、下中大雪后均需测量。平常测量频率根据变形速度确定,当变形速度v10

10、mm/d时,12次/日;v=510mm/d时,1次/日;v=15mm/d时,1次/2日;v1mm/d时,1次/周。(4)观测资料的整理每次监测完毕后必须将现场实测数据立即分析整理出报告,及时汇报,便于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处理。2.5.2土钉墙位移的监测1、监测点的设置(1)监测点包括观测基点和观测点。监测点的设置采用“视准线法”,即在土钉墙坡顶散水或护坡桩冠梁上设置一条视准线,监测点布在视准线上。(2)观测点距离宜为1520m;观测基点包括下视基点和远视基点分别位于视准线的两端,距基坑距离宜为35m。(3)观测点应保证其位置固定。下视基点可采用长钢筋垂直击入地面,周围用混凝土硬化固定;远视基

11、点可用设在地面(同下视基点)或稳定的建筑物上;观测点可用水泥钢钉钉在散水混凝土中。(4)监测点应用红油漆圈出标示,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不得随意扰动或破坏,以保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2、监测方法周期(1)监测方法A、采用电子经纬仪来进行观测, 监测方法亦采用“视准线法”。B、测量读取视准线与钢钉的垂直距离,定为初始值(一般用经纬仪正倒镜4次读数取中数,初始值应测2次以上,以保证无误)。C、以后每次测值(即视准线与钢钉的垂直距离)与初始值的差值即为基坑边坡水平位移量值。(2)监测周期基坑开挖前建立监测点,确定初始值。开挖过程中,每天定时观测12次。如发现位移量较大或有突变时,应每

12、隔数小时观测1次。基坑开挖至槽底1月后基坑位移变化不大,可每周观测一次。(3)位移监测预警发现坡顶位移与当时基坑开挖深度之比超过下列数值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2本工程基坑土钉墙的水平位移预警值为35mm;支护桩水平位移预警值为20mm。2.5.3地下水位观测(1)测量仪器钢卷尺、无沙井管。(2)测点设置基坑的四角点布置测点,测点距基坑围护结构距离为35m左右,测管用40mm的无沙井管。测管的外面用过滤布裹好,在观测井四周用0.5mm的碎石填充。测管的上端要设立封闭盖。(3)测量方法用水准仪测量出观测口的高程。观测时,将钢卷尺或测绳沿测管缓慢下放,记录读数。(4)观测频率每2天观测1次。(5) 数

13、据处理根据观测收集到的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孔的水位-时间的变化曲线;水位-工作面距离的变化曲线。2.5.4周边环境描述观察记录开挖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支护间隙和拱架支护状态、临近建筑物及地面的变形和裂缝等。根据这些状态分析沉降来源和处理措施。监测频率为基坑开挖后1次/1天2.6 测点保护监测点是一切测试工作的基础,因此特别加强对各监测点的保护工作,完善检查和验收措施,在每个监测点埋设完成后,立即检查埋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于所有埋设监测点的实地位置做好记录,露出地坪的应做出醒目标志,并设保护装置;加强和施工现场的联系,做好双方的配合工作。2.7监控量测管理体系的保证措施监测组与监理工

14、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可靠的数据记录;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量测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量测仪器采用专人使用和保养、专人检校的管理;量测设备、元器件 等在使用前均应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第3章 施工应急预案1.3施工期间风险应急措施针对以上风险因素,在施工中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加的专门领导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现场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3.1.边坡支护结构稳定应急措施在施工中应加强对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内力的施工监

15、测,同时加强对锚杆轴力的施工监测,必要时应加大监测的频率。当支护结构顶部的位移值或内力超过设计要求时,应及时反馈给设计和监理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共同商讨处理办法。1、当基坑出现位移且未达到预警值时,应采取以下办法:(1)利用在锚杆施工时预留的注浆管进行补注浆,对该区域土体进行注浆加固。(2)对该区域锚杆进行二次补张拉,达到或大于设计锁定值。(3)如基坑大量积水和坡顶积水并下渗至边坡土体中时,立即组织人员开挖排水沟,开挖集水坑置入水泵抽(排)水。雪融化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边坡位移观测。(4)如支护面板渗水,边坡发生位移时,应立即查清渗漏水源并予以切断,对支护面板渗水处予以揭穿并安置导水管,将水排出至

16、支护面板之外。加强变形观测,如有必要应采取有效加固措施。2、当基坑出现位移达到或超过预警值时,应采取以下办法:(1)停止施工,进行土方回填,阻止边坡进一步变形,同时疏散撤离施工人员。(2)上报甲方及监理,组织专家论证会,确定边坡加固处理方案。(3)根据专家意见,可采取增加钢支撑、后背桩及补打锚杆、竖向锚杆等措施。已支护部位在适当位置砸破面板人工加密钢管,锚杆注浆加入早强剂,在最短的时间内锁定和固定。(4)处理完毕后,对一期指挥中心周边土体进行二次注浆加固。1.3.2.基坑应急措施及补救、维护方案施工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每天进行检查监督,发现不安全

17、隐患及时解决,同时对于出现的紧急情况保证有人指挥,有人施工。应急小组职责:对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抢险过程中的各种物资、设备等的供应。1.3.3基坑变形过大造成周边建筑物变形、塌方等问题时应急处理措施如果外界条件突然改变(如基坑外附近管线漏水、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其它原因造成桩背后土压力增大,通过每天的位移监测,当桩顶位移超过20mm(预警值),需及时分析原因并考虑是否加固,如超过35mm(警戒值),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应急措施主要采卸载和锚杆再张拉为等应急措施。为了确保基坑安全,在现场备2台挖掘机,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安排挖掘机在基坑顶部进行卸载,减小基坑荷载。同时对于基坑出现险情部位的锚杆进行补张拉,以确保锚杆的有效充分利用。1.3.4其它各种风险分析及其对策在遇到重大流行疾病时,按照国家规定,立即采取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打架斗殴事件,做好社会治安工作。总之,为了防患于未然,在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之前,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更加详细的应急处理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确保基坑安全施工。1.3.5保证邻近建筑物和市政公用设施安全使用的措施由于本基坑位于一期指挥综合楼北侧,基坑西侧、北侧、东侧均为市政路网。基坑周边有大量市政管线,在进行基坑施工时,如施工不慎,可能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