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研究_第1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研究_第2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研究_第3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研究_第4页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分制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研究    王建【摘 要】根据高职院校教育现状,结合软件技术专业特点,分析目前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面向学分制改革,对该专业学分制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关键词】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学分制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它以选课为核心,通过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以来,学分制作为弹性学制的配套手段,为众多国家采用。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分制起始于上世纪初,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

2、行学分制,之后学分制改革陆续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迄今为止,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高校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学分制。一、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分制实施情况分析由于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展时间相对较晚,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一些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的发展也相对滞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分制起始于上世纪初,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之后学分制改革陆续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1)试行阶段(1978年-1985年)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学”召开,主管教育的方毅副总理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实行学分制”。1983年5月,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工作

3、会议,全面调整学分制教学计划,决定已试行学分制的学校,由部分系推广到全校各系,由部分重点大学试行推广到非重点大学,由综合性、多科性高校扩大到其它学校。(2)推广阶段(1985年-1993年)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此推动下,一些尚未试行学分制的高校,积极着手准备,一些较早试行的高校,开始向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综合改革方向发展。学分制的试行向纵深推进。到1986年,我国高校学分制的推行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试行学分制的高校已多达200多所。由于经验的不足,学分制实验出现了教学秩序杂乱,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3)深入阶段(1993年至今)1993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全

4、国普通高等教育会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继续试验、逐步完善并推广各种有益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材施教和搞活教学的各种措施,如学分制、优秀学生选拔制、主辅修制等,积极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为具有不同条件和才能的学生有益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迄今为止,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高校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学分制。许多高校还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了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一些高校,都有一些尖子学生提前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就职业教育而言,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也在逐步开展。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改革,也是其中之一。

5、许多高职院校借鉴了本科院校的学分制模式,实施了学年学分制,方法基本与本科院校相同。学分制分为完全学分制和学年学分制两种形式。完全学分制,具有充分的选课自由,也要求学生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职业生涯的规划有着明确的判断能力和比较准确的把握,只要达到最低学分即可毕业。同时需要有大量的课程可供选择,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也需要相当充足,需要有宽松的社会就业环境,加上对学生自身素质的较高要求,这些都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和社会大环境很难做到的。学年学分制保留了学年制计划性强、专业分类严密完整的特性,又具有学分制的某些长处,例如在对课程的选修方面,给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度等。因此,目前我国试行学分制的大部分高

6、职院校实行的也是学年学分制。由此可见,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层面,普遍采用学分制教学评价体系,并且已经实施了很多年,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实行学分制方面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过了一个多世纪以后,欧美西方发达国家又开始对学分制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探讨,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确保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还需要继续努力,在吸收国外高校先进经验的同时,发展适合自己的学分制教育模式。二、软件技术专业特点分析软件技术专业是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院校把软件技术专业作

7、为计算机专业的分支专业,有的院校将软件技术专业作为独立专业开展教学。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软件行业既是一个独立的行业,同时又是一个支撑行业,现代化经济体系下的各行各业,基本上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撑。因此,软件技术专业在各个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中,都是比较热门的,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也比较抢手。软件技术专业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个合格的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也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以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到的能力结构要求为例,软件技术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1)具备起草工作计划、总结等工作中常用应用文的能力;(2)具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

8、义的立场的基本观点及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交往合作能力;(4)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5)具有阅读本专业的英语资料的能力;(6)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7)能熟练应用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工具;(8)具备熟练的中、英文键盘录入能力和较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应用能力;(9)具有较强的软件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具有基本的软件文档编写能力;(10)具有程序测试的一般能力;(11)具有一定的协调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12)具备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13)具有自我学习、知识技能更新、适应岗位变化

9、的能力。由此可见,软件技术专业学生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其他各项能力,而每种能力特点不一样,学习方法也不一样,对于学生的性格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就不能做到一概而论。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施的还是传统教育模式,即为所有的学生安排相同的课程,设置相同的授课时间,采用相同的考核方法,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时间、人力和物力,限制了部分同学的自由发展。全面实施学分制,需要做好较多的准备工作,这也是一些苦难因素,比如相关制度、教师资源、硬件资源、考核体系、管理系统等等。然而,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施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是大势所趋,对于完善教学制度,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深远的意义。【参考文献】1徐文鑫.高职单招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分析与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2014,(5):24-25。2戴成林.2010年中国若干高职招生政策评析j.教育与职 业,2011,(15):9-11。3葛琦,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