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课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兴宁一中 孔秀红第六课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第1页/共50页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求索真理的历程我们能获得真理吗?我们怎样获得真理?实践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2页/共50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哲学家问船夫: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你懂数学吗?”“不懂。不懂。”船夫说。船夫说。“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你懂哲学吗?”“更不懂。更不懂。”哲学家感慨哲学家感慨:“:“
2、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你会游泳吗?”“不会,不会!不会,不会!”船夫说: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第3页/共50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第4页/共50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经过实践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不能因为自己以前经过实践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不能因为自己以前“在家从来在家从来不做饭不做饭”而交白卷,必须要有实践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而交白卷,必须要有实
3、践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动。请请你你谈谈谈谈自自己己的的感感想想第5页/共50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实践及其特点、实践及其特点(1 1)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就是就是人们人们改造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活动一是实践的一是实践的主体主体是是人人,对象对象是是客观事物客观事物三是实践是种三是实践是种直接直接现实性活动现实性活动,把,把观念存在观念存在变为变为现实存在现实存在二改造客观世界是二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之间的活动注意:注意:第6页/共50页第六页,编辑
4、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1 1、蜜蜂筑巢。、蜜蜂筑巢。2 2、教师讲课。、教师讲课。3 3、学生认真学习。、学生认真学习。4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 7、克隆羊、克隆羊“多利多利”问世。问世。5 5、“争论克隆人争论克隆人” 6 6小王在吃饭小王在吃饭, ,小李在小李在走路走路第7页/共50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实践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2 2)、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特征:第8页/共50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
5、分。看图分析:说一说: 上图表示什么意思?虚线处填入什么恰当的词。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手段三大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客观第9页/共50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原因:原因: A 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客观客观实践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人-体力、智力)实践的对象实践的对象(自然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实践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有客观物质性第10页/共50页第十页
6、,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类在期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正在太空进行火星探测之旅的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将用更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是否还尚存微量生物的迹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第11页/共50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议一议: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活动和人的活动有差别吗?物的活动和人的活动有差别吗? 实践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有主观能动性第12页/共50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实践是主观能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
7、动动性的活动实践主体实践主体的能动性的能动性原因原因表现表现实践主体的实践主体的创造性创造性改造自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社会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实践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有主观能动性第13页/共50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否矛盾?1 1、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的观点2 2、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物质与
8、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点。(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第14页/共50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社会性 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第15页/共50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第16页/共50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想一想一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取得重大发现,以至用他个人的名字
9、来命名科学定理、定律。他们的科学实验工作是否具有社会性?为什么?第17页/共50页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1)(1)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其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其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2)(2)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第18页/共50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指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指( ) ( ) A A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不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断变化发展的活动 B B它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它是客观的
10、物质性的活动 C C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 D它是处理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它是处理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 A A第19页/共50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实践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2 2)、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特征:第20页/共50页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科学
11、实验最基本的形最基本的形式式第21页/共50页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材料一: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口吃一吃”。毛泽东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麻醉作用。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第22页/共50页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二)实践
12、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吗?亲口吃一吃。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是幸运者是幸运者1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23页/共50页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可见,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可见,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1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我们可以得到什
13、么启示?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思考:思考:课本第课本第4444页问题页问题第24页/共50页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认识从哪里来?认识从哪里来?认识的认识的来源来源只有一个只有一个 个人知识可以通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于实践-实践实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启示启示: :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请看第二教材请看第二教材42页第页第7题题)获得认识的获得认识的途径途径可以有两个:可以有两个:第25页/共50页第二
14、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2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人们实践新问题新问题遇到遇到产生产生新要求新要求推动推动新探索和研究新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提供提供认识工具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发展促促进进锻炼锻炼人的认识能力人的认识能力实践实践提高提高第26页/共50页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军事上的需要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第27页/共50页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
15、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28页/共50页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3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你认为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你认为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为什么?为什么?A 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B B、客观事物
16、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反映了它C C、只有、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否相符合。第29页/共50页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了27年时间才写成的科学巨著。在二十多年里,他不但阅读了八百多部书籍,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辛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一千多个。52卷的煌煌
17、巨著,就是通过自己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药神”中国药神:李时珍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 第30页/共50页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实践实践正确错误认识主客观相符主客观相悖第31页/共50页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4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阅读课本陶行知的故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阅读课本陶行知的故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告诉我们,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表示为:告诉我们,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表示为:行行知知行,或实践行,或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来,最
18、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第32页/共50页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认识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电磁场理论的奠基者:法拉第电磁波的发现者:赫兹完成电磁理论的麦克斯韦人们根据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等科学家创立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遥感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33页/共50页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认识
19、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为什么?因为:因为:第34页/共50页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 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小结小结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及其特点
20、(1 1)实践的含义:)实践的含义:(2 2)、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第35页/共50页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1、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我国古代大发明家鲁班,在一次攀登山崖时,抓住一撮丝茅草,被草叶的细齿划破了手,他从这里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36页/共50页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3、毛泽东同志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
21、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第37页/共50页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5、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叫陶知行,后改为陶行知。说明实践决定认识6、当前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江泽民同志概括总结的党的“三个代表”,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第38页/共50页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冰冻三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一日之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百闻不如一见闻不如一见
22、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A B C DD第39页/共50页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2、恩格斯指出:、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第40页/共50页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3、“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
23、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传递军情。”这说明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C第41页/共50页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
24、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第42页/共50页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5、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问题,从而突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问题,从而突破了公有制只有国有、集体两种实现形式的破了公有制只有国有、集体两种实现形式的传统观点。这
25、表明传统观点。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错误的认识来源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错误的认识来源于人脑于人脑D否定传统是事物发展必由之路否定传统是事物发展必由之路A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第43页/共50页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合理: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的实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不合理: 但是但是,人的实践活动无论成人的实践活动无论成功与否,都有人的意识的
26、参与,都是在一定的意功与否,都有人的意识的参与,都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正确意识识支配下进行的。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正确意识做指导,从而导致失败的活动。做指导,从而导致失败的活动。 综上所述:没有意识参与的活动是不存在综上所述:没有意识参与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的,但是缺乏正确意识指导的盲目的实践活动是存缺乏正确意识指导的盲目的实践活动是存在的。在的。题中观点题中观点错误的实质是:把盲目的实践活错误的实质是:把盲目的实践活动理解为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动理解为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 辨析: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辨析: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27、盲目的实践活动不存在。分分析析第44页/共50页第四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正确的认识主观与客观相符 成功 认识 实践结果 失败 错误的认识主观与客观不相符第45页/共50页第四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据医学史料记载,据医学史料记载,1717世纪世纪20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19世纪世纪8080年
28、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的死亡。直到1901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基础”这个道理的?这个道理的?第46页/共50页第四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1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
29、病人,说明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表明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4 4)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认识的根本目的。第47页/共50页第四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七点 十六分。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社会 中国为加入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学习理论、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信基站建设劳务分包合同
- 天津天狮学院《教育机器人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学2025届高三年级三诊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一中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质量检测试题(二)物理试题含解析
-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精神神经系统整合课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2024-2025学年中考模拟最后十套:生物试题(四)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西牙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统测英语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重点中学2025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辅助绘图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弘扬五四精神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含答案
- 2025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套
- 交友主题班会-远离“背后蛐蛐”课件
- 2025年陕西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ZAWS 006-202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规范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超全知识点考点合集
- 《餐饮服务常用英文表达》课件
- 城区供水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概述
- 男装商场商品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