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古诗教学反思篇一:古诗教学反思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 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 “鸣”“上”,后两句是
2、“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的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 “千秋 ”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泊着,静中包含着动; “万里 ”点出路途的遥远。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自己也很喜欢这首诗,本月的明日之星就选择了这首诗,但上下来却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欠合理, 朗读指导也没到位,互动环节也没互动好。说来惭愧,在上这堂课之前,曾经听了其他老师上这节课, 她一边上,我也一边在想:自己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应该怎样处理。也和
3、师傅讨论过某些环节该如何处理,如何设计,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发现自己思考的还是远远不够,没有细细地解读文本。在朗读环节的设计中, 没有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课堂上要体现朗读的指导过程。在这节课上,我也重视了古诗的朗读,并设计了多处朗读,但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却没有好好地指导。到课的尾声,学生本来读得蛮好的,并且熟读成诵了。但我却提出了让学生划一划节奏,根据节奏来朗读,这就又回到了浅层次的朗读上了。课结尾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意思了, 应该是深层次的指导朗读, 让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而不应该只根据节奏点来读一读。在“
4、初读 ”环节上,我的要求太高了,初读便提出了边读边思考诗的意思,问的问题太广了,缺乏针对性。其实,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感悟了诗人的感情,断句就不会成为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在朗读的层次上多下功夫。在理解诗句的时候,说出来有些脸红,自己都没有彻底弄懂 “东吴”的意思,结果一遍遍地问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自己也没给出明确的答案。还有在比较 “飞”和“冲”哪个字用的好时,通过手势,指导学生理解 “冲”,“冲”字点出了方向,学生也明白了。但在指导朗读时,我却让学生简单地做着飞的动作读这句诗,这样就误导了学生,还是停留在对 “飞”的理解,而不
5、是 “冲”,本来是想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结果却成了这堂课的败笔。在课上,有个互动的好契机,我没能及时抓住。一学生读完诗后,说这首诗写得很好,用了对联,我的第一反映是学生说错了,应该是对仗。其实现在想想,当时学生想表达的就是对仗,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当时我只要引导下,学生就马上理解了,并且能够在诗中找出对仗的地方,因为我的愚昧,失去了和学生互动的机会。在今教学中,要多钻研教材,准确地去解读教材,把握精要,积极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时代背景没有应适时出示。我的教学设计将杜甫写绝句时的背景资料放在理解诗句的含义之后,在拓展的时候才讲述了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目的是了解诗意后
6、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并学习同时期写得另外一首绝句。但效果不佳,学生的反映平平。看来,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助于理解语言文字的帮助,要选用最佳时机, 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在这节课中,我的板书也没有在最佳时机出示,板书应该是每篇课文的精华,我在写 “有动有静 ”时是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写得,没有利用好板书, 板书不应该是为了完成而写之, 应该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这首诗还适合利用副板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及写法,我在设计时没有合理周详地考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 除了上面所说的, 还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譬如说,在认真听学生回答,及时作出反应这方便还很欠缺,对学生的倾听还不够;粉笔字也需要再花时间、
7、精力去苦练;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的还不够;教学时间还应掌握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语言的力度不够, 渲染的气氛不到位, 没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课文中,削弱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培根说: “读诗使人灵秀。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目标是 让学生爱上古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下功夫苦学,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勤学好问,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达到师傅那种应用自若的状态。学无止境,继续加油!篇二:古诗教学反思古诗的教学对于我来说总是觉得枯燥无味, 备课时无从下手, 上课时又觉得没有内容可讲, 每次的古诗课上都是老师的一言堂, 总是觉得这种文章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
8、内容又单调,自己给学生说说,学生会背会默写就算了。 在我读了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做小主人中“古诗教学 ”这一章以后,我对古诗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该文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理解能力、总结提高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古诗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文章中经典的理论、生动的案例、具体的指导,犹如一盏指路灯,使我豁然开朗。重新审视古诗教学我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一、学习古诗必须改进教学方法1.提倡不求甚解古诗用字凝练意境深远。 小学生学习古诗重在积累, 从积累中感悟,从积累中培养语感。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但记忆力特别强。所以在学习中重在读,而不在于 “懂”,教师在课堂上重于指导,而不在于“讲
9、”。学生会背不一定理解得准确,但在脑子里深深刻上烙印,使其终生受益。2.开展多种活动古诗具有音美、意美、形美的特点,教学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根据诗意,组织学生表演、绘画、改写等,把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 “活”起来。还可以定期开展背诗比赛,通过活动,增进对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仿写这里的 “仿写 ”并不是让学生写古诗, 而是让学生跃跃欲试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尝试着写诗。古诗讲究格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好奇心强,乐意模仿。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模仿诗人的样子写下来,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
10、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古诗是语文教学的好教材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我从新品味诗句深深地体会到古诗经典无一不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的集中体现,因此学生学习这些古诗, 无疑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写作范例。1.学观察如题西林墙 =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是诗人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 “横看 ”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大岭;“侧看 ”庐山又成了高大挺拔的山峰。 “远”、“近”、“高”、“低”,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 “各不同 ”则是对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从不同的观察点不仅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 而且还从哲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
11、要了解、掌握事物的真相、本质,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 在以后的学中我可以让学生通过品味这些诗句体会到观察事物不仅应细致, 而且要边看边想, 在写作中才能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2.学想象创新源于想象。 学习古诗中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突出了瀑布之高之长,气势磅礴,读后憾人心魄,如临其境。学习这样的古诗,让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立意的新奇、构思的巧妙、想象的丰富、意境的深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3.学语言古诗
12、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如王安石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 “绿”字,历来受到赞叹,把这个字换成“来”、“到 ”、“入”、“过”、“满”等字也通顺合理,但都不如 “绿”字有形有色。“绿”写出了春风有色,它染绿了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让人仿佛看到绿茸茸的细草铺满江岸, 看到万物争春的生动场面。 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对用字的精心选择和设计,对他们作文的遣词造句,无疑有很大帮助和启迪。三、古诗是品德教育的切入点1.通过学习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首首精练的古诗, 不仅是诗人才华横溢的结晶, 也是他志向高远的体现,在我们熟知的唐宋诗人中, 有立志为国驰骋沙场的辛弃疾、王
13、维;有忧国忧民的杜甫、陆游;有藐视权贵的李白、苏轼 他们的作品处处体现着高尚的情操和爱国的情怀。 生活中的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示儿这首诗:“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短短的八个字,道出了诗人对抗战事业的满怀必胜信心, 其殷殷的爱国之情怀, 读了无不使人动容。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正是现代小学生品德教育中需要加强的。 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诗词,无疑是在学生心目中,植下了爱国之根,注入了民族之魂。2.通过学习古诗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古诗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 它对净化学生心灵, 提高学生品位,培养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华文化向来崇尚清高雅洁之美,
14、古诗中也注入了这种尚清意识。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托物言志,表现了坚定的志向,歌颂了高尚的品格。引导学生读这样的诗,为他们提供了摆脱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审美水平。总之,我要在以后古诗教学中充分借鉴 “古诗教学 ”中的教法与学法,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努力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书声琅琅,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写作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古诗教学生动有趣,异彩纷呈。篇三:古诗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我就觉得古诗是很难上的, 短短的几句诗要深入的挖掘、拓展开来,让学生去体会
15、、感悟,实在是太难了。平时也很少听到古诗这样的公开课, 只知道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新课程下的古诗课堂, 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 要求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感悟,达到一种无痕的教学效果。说归说,可做起来实在是难。在一次研讨课上, 原本想选篇阅读课文上, 可是想既然古诗是我一直很困惑怎么去教学的一种文体, 不如就选古诗吧, 这样也是一次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各位老师在听了我的课后, 对一些方面做了一定的肯定,让我从理论到了实践, 对古诗教学也有了一定
16、的目标。特别是大家指出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让我从中受益匪浅。首先,让我知道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在课堂开始导入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是以图片的形式导入,继而介绍古诗的作者以及写作的背景。 ()这首诗主要就是让学生感悟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的孤独、 寂寞的心情, 从而体会王维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的思想感情。 在导入时,虽然我介绍了重阳节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一家人要聚在一起登高、喝菊花酒、赏菊、佩带茱萸等。但在这个方面我是一笔带过, 如果我能以图片或其他的形式让学生去了解这样一种场景, 那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铺垫,也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王维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
17、 ”的感情。其次,对诗歌的理解上,学生一直停留在浅层次,而我没有适当的去引导他们向深层次挖掘,从而使学生没有完全的理解诗意,读的效果也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从知背景,知试题,知诗意等,我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我却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心中的需求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诗中“独”、“异 ”、“倍”、 “遥”、“少一人 ”等一些重点字词,孩子们都能够大体的理解。但就如老师们提出的那样,“遥”到底是有多 “遥”?这时候,可以通过地图让学生体会到遥的距离,从而更好的感知王维在离家几年的时间中的那份孤独和寂寞。“少一人 ”少的到底是谁?如果你是作者的亲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体会感情。通过这次研讨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转让合同
- 大型石材采购合同协议
- 液化气购销合同细则
- 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合同例文
- 校园安保人员服务合同
- 重型起重机采购合同
- 工业机器人习题库含答案
- 水利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大全
- 电商产品代理销售合同
- 练摊经济学课件
- 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培训
- JJF 1603-2016(0.1~2.5)THz太赫兹光谱仪校准规范
- 《民法典》-第二编 物权编-案例分析,解读-3
- GB/T 1266-2006化学试剂氯化钠
- 海岸动力学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工作面防飞矸封闭式管理规定
- 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岗位培训的讲义课件
- 验电接地环安装规范
- 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
- 外墙干挂大理石施工方案(标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