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_第1页
测绘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_第2页
测绘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_第3页
测绘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_第4页
测绘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测绘类工程项目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提供缩写提纲。测绘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个人交流学习使用目录目录11.技术设计书名称22.任务概述22.1.目标22.2.区域概况22.3.资料情况23.技术设计方案23.1.编写技术设计书的依据23.2.级平面控制测量23.3.等级高程控制测量33.4.地形测量33.4.1.航空摄影测绘33.4.2.野外数字测绘33.5.工程测量43.6.沉降变形测量43.7.专题地图编绘44.新技术、新仪器的要求44.1.各工序作业要求44.2.建议和措施55.提交资料56.测绘技术总结报告编写提纲56.1.控制测量56.1.1.概况56.1.2.施测执行规范56.1.3.

2、已有高等级控制资料66.2.地形测图86.2.1.执行规范86.2.2.参考规范86.2.3.地形测图86.3.工程测量91. 技术设计书名称2. 任务概述2.1. 目标说明任务名称,来源, 委托方单位全称,作业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工程项目内容,工程量,产品种类及形式,要求达到何种规范要求及何种特殊要求,完成期限和产品接收单位等。2.2. 区域概况作业测区自然地理概况,简要说明地物、地貌特征,居民地交通、植被、气候情况,民族地区习俗和困难类别等。2.3. 资料情况已有资料利用情况,说明测区内已有测绘资料名称,测绘作业单位,坐标、高程系统,作业时间,标志完好情况,主要质量情况及评价,利用

3、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3. 技术设计方案3.1. 编写技术设计书的依据执行及参照的技术规范、规程、图式、规定或合同协议规定的特殊技术要求,注明颁布部门及发布时间(城市测量规范、城市GPS规程、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为必须执行,1:5000 1:10000地形测图执行国家标航测规范及图式)。3.2. 级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点)布设与加密原则,控制网网型设计图,采用的坐标系统(区域联测、起算方案,必要的精度估算,选点平均边长或密度,标志埋设类型,点之记绘制要求,主要设计各项精度指标,观测仪器类型或标称精度,观测方法,观测值外业检验及限差要求,数据处理,平差计算使用软

4、件要求。3.3. 等级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网(点)布设与加密原则,水准网(点)线路设计图,采用的高程系统(区域内必须采用国家高程基准),水准点等级,与高程点联测、起算方案,选埋水准点的距离要求,标志埋设类型,点之记绘要求,主要设计各项精度指标,观测仪器类型或标称精度,观测方法,观测值外业检验及限差要求,数据处理,平差计算使用软件要求。3.4. 地形测量3.4.1. 航空摄影测绘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图幅分幅规定,像片控制点外业布点方法,点距、密度、编号要求,点位标志设置,像片选刺点整饰,观测方法,使用类型,与起算点联测方法和设计精度指标;航内近代三加密方案、选刺、量浊、使用仪器类型

5、,平差计算和设计精度指标;航内测图的地物、地貌和高程点分层采集,注记,回放图方法和精度要求;外业调绘方法、内容,修、补测绘地物、地貌综合取舍、注记的质量要求;最终输出图形文件及数据文件要求。3.4.2. 野外数字测绘采用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图幅分幅规定。图根点布设方法、点距、密度、选点、坦设、观测方法,使用仪器类型,与起算点联测计算方法,依据测图实际情况,规定居民地、道路、管线、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地名调查注记等符号配置表示,综合取舍原则,编码分层,最终输出图形文件及数据文件要求。3.5. 工程测量采用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幅分幅规定,测量方法,图根点布设方法,编号要求,点位标志,选

6、点、埋设、观测方法,使用仪器、工具类型,与起算点联测计算方法,测图比例尺,专用图注记要求,设计精度指标。3.6. 沉降变形测量采用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垂直变形和水变形测量方法,观测点选点埋设要求,观测方法,仪器类型,与起算点联测,计算方法,设计图件,观测周期要求,制作变形量数据统计、变形图件及变形趋势分析报告的要求,各项测量设计精度指标。3.7. 专题地图编绘图幅范围、规格、比例尺,数学基础规定及基础图件利用,专题要素编织方法,程序和编绘中特定的技术要求。各专题要素选取标准,综合取舍,综合方法以及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处理,表示方法、分色方案、色标、色层表、整饰、装帧和印刷标准、数量等要求。4. 新

7、技术、新仪器的要求采用新技术、使用新仪器时,要说明方法和要求,规定有关限差并进行必要的精度估计和说明。4.1. 各工序作业要求多工序作业应设计各工序的衔接关系流程表(图)。包括质量检查部门对各工序的监控。4.2. 建议和措施针对技术设计书中规定的任务、技术措施,应如何组织配置技术力量,预计完成工期,工时利用,概算出作业所需的主要物资,并指出技术业务管理、物质供应、交通、通讯联系、特殊装备等作业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和作业的建议。5. 提交资料 设计要求任务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成图资料名称、数量、装帧,按照院测绘项目完成后,需提交的成果、成图资料执行。6. 测绘技术总结报告编写提纲6.1. 控制测量6

8、.1.1. 概况1、任务来源(指令性任务、委托任务或自定任务);2、施测目的,又无特殊要求;3、完成工程量(分等级叙述)及范围;4、测区概况,地形困难类别;5、实测起始及竣工日期,投入生产力量。6.1.2. 施测执行规范1、1999年国家建设部颁国家行业标准CJJ8-99城市测量规范;2、1997年国家建设部颁国家行业标准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施测参照规范;(1)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国家标准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2)199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国家标准GB/T16818-1997中、短程测距规范。6.1.3. 已有高等级控制资料1、已

9、有高等级控制资料(含高程资料)目录,2、对已有高等级控制资料质量分析:1) 已有控制资料坐标、高程系统,中央子午线,长度、高程投影面,高程异常平均值,测区平均经纬度控制范围,控制等级,平均边长(点距),观测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平差计算方法等是否达到执行规范和设计要求,达到的主要精度指标(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方向中误差或平差后单位权中误差、最大边长中误差等;2) 高程控制每千米偶然中误差,每千米全中误差及最弱点高程中误差;3) 分析上述精度能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起算要求。能满足就大胆利用,不能满足或采取何种措施补救、或不予利用,另采取何种方法解决。4)

10、实际布网方案叙述,说明部分变更设计原因。5) 选点要求及展绘设计图,埋石规格,点之记及委托保管书情况。6) 选用仪器、标尺类型,标称精度,有效鉴定期及证明文件。7) 观测方法、记录方式、观测略图编制,观测限差要求,外业观测资料整理,常规控制网采用平差前测角中误差(或方向中误差),GPS 网采用的相邻点弦长精度衡量观测精度。8) 外业观测值闭合差及限差计算和统计,计算观测测角中误差或方向中误差;高程控制计算每千米偶然中误差。GPS网统计平均重复设站数,复测基线边数,独立环数。9) 数据处理i. 起算数据,来源及等级ii. GPS网预处理:基线向量计算,同步环、独立环、复测基丝较差。在此三项检查的

11、基础上,可转入三维有约束或无约束平差,检验其内部符合情况,并统计大地坐标、空间直角坐标、大地高及椭球体方面的各种精度;在三维约束或无约束平差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后处理,转入地方坐标上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展绘平差图并统计平面上各项精度指标、方向中误差、边长相对精度、点位中误差及误差椭圆元素,统计出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最弱边位置及相对中误差等资料;iii. 常规导线网平差计算,各导线环及附合路线方位闭合差,坐标闭合差,计算平差前测角中误差,最终先验权的给定,平差后单位权中误差与平差前测角中误差之比是否接近1。若相差过大,表明先验权设置不正确,应重新平差;iv. 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首

12、先编制外业高差表,绘制水准网图,计算加入尺长改正,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及重力改正(有条件时加入),计算理论闭合差,并计算每千米全中误差MW,各闭合环己附合路线闭合差及限差统计及分布区间。或绘制误差分布直方图.最后采用严密平差,并统计各点高程中误差,最弱点高程中误差;v. 最后编制平面及高程控制成果表及简要说明,并附各等级控制网平差图及高程路线图.对加密点分布图还附分幅图.6.2. 地形测图6.2.1. 执行规范1、1:500 1:1000 1:2000地形测图1) 1999年国家建设部颁国家行业标准CJJ8-99城市测量规范;2) 1997年国家建设部颁国家行业标准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

13、市测量技术规程;3) 1996年国家标准局发布国家标准GB 6962-86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2、1:5000 1:10000地形测图1) 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GB/T15661-1995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2)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GB/T13977-92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3) 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GB/T13990-92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4)

14、 199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GB/T13990-92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6.2.2. 参考规范1、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GB/T15967-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6.2.3. 地形测图1、地形测图基础控制测量一、二级导线利用点数,控制面积,质量情况说明及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说明;2、布设图根点总数,施测方法,每平方千米平均密度,图根导线点总数计辐射点数统计及所占比例,埋石情况统计,图根点及分幅图展绘,图根点成果表编制、简要说明及精度统计;3、采用坐标、高程系统,基本等高距选定,地形图分幅方法及规格,测图方法选定(航测数字化测图、地面全站仪数字化测图,平板仪测图,经纬仪记录法测图);4、地形图主要精度设计指标,地物平面位置中误差图上±XXmm,实检结果±XXmm,等高线插绘高程中误差设计±XXm,实检结果±XX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