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范果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护理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

2、理纠纷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关键词:心血管;患者;常规护理;风险护理;护理效果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80例

3、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21±8.54)岁;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4.46±9.7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排除患者标准:患者年龄超过80岁;自愿接受此次调查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患有非常严重的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严重衰竭;患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对照组

4、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环境、病房、生活护理等方面。1.2.2观察组患者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其他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风险管理小组要针对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认真聆听患者的反馈结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总结,同时针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同时,还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的风险管理知识,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1。(2)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完善风险管理规章制度是确保医疗安全、防范护理事故的发生、做好护理

5、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医院要根据心血管内科病房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病房安全管理制度,不断细化护理工作,严格落实护理制度,认真执行风险事件上报制度和风险防护预防制度。通过评估,制定各种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之后,科室负责人要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由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填写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后果和影响等,科室要经过讨论制定处理意见以及整改措施。(3)完善安全管理:在患者的病床上要安装防护栏,走廊上要设置防护栏杆,确保洗手间、病房地面的干燥、清洁,卫生间也要设置扶手和防滑装置,尽量避免患者发生摔伤、坠床等意外事件。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做好防范措施,

6、如果患者需要上厕所,要有人陪伴,患者如果出现便秘症状,要立刻报告主治医生进行处理,叮嘱患者千万不要用力排便,以免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等2。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护理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事先制定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让患者填写,本次研究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回收60份,有效率100%3。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四个等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的所得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6.0处理分析

7、,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卡方和t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为(99.28±1.3)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为(88.25±2.2)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风险事故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0例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护理纠纷,因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佳,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5%,2例患者跌倒,风险事故发生率为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护理纠

8、纷,其中2例因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佳,1例患者由于护理人员业务操作能力低导致静脉穿刺多次失败,1例患者由于护理人员提醒不足,指导不到位,导致患者在行动过程中跌倒,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0.0%,5例患者发生风险事故,1例患者输液外渗,1例患者发错药,1例患者发错药,2例患者跌倒,风险事故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8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42.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

9、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n(%)3讨论本次研究选取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为: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控制评分、护理纠纷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韩莹.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01:148-149.2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胡敏,江美芳.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四川医学,2012,05:906-908.3吴超英,曹慧平. 护患无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