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九区间注浆方案(最终版)_第1页
平九区间注浆方案(最终版)_第2页
平九区间注浆方案(最终版)_第3页
平九区间注浆方案(最终版)_第4页
平九区间注浆方案(最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土建施工14合同段平乐园站九龙山站区间注浆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地铁14号线工程土建施工14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11月目 录一、编制依据和原则1(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原则1二、工程概况2(一)工程简介2(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三、施工方法措施8(一)设计原则8四、注浆施工工艺8(一)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8(二)背后回填注浆10(三)地层加固注浆施工11五、注浆安全控制要点12(一)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12(二)钻孔作业施工安全12(三)导管注浆施工安全12六、注浆机具设备配置12七、质量控制措施13(一)钻孔质量13(二)注浆质量13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2、(一)编制依据1、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地铁14号线工程施工设计 平乐园站九龙山站区间 区间结构设计图纸。2、现行施工图:地铁14号线工程平乐园站九龙山站1#、2#竖井施工图、区间施工图。3、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工程技术规范(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5)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7-98)(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

3、46-88)(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程(GB50194-93)(8)地铁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规程(DBJ01-96-2004)5、公司在地铁及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成熟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经验。6、公司实施贯标工作质量保证手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环境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及有关管理制度。(二)编制原则1、在充分理解施工设计图纸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2、确保总工期和阶段目标的完成。适时根据工序及气候环境的要求和制约,组织分阶段控制目标计划。3、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4、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造

4、价,增加企业效益。5、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6、严格执行北京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文明施工、环保、安全、卫生及健康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和社会形象。二、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平乐园站九龙山站区间南起平乐园,沿西大望路向北敷设,下穿规划大郊亭一街,大郊亭二街,途经珠江帝景,珠江发展中心,阳光财富大厦,北京五洲女子医院、盛秋加油站等建筑物,到达九龙山站。区间起讫里程为K29+281.904K29+974.924,单线长693.02m,在K29+333.983和K29+917.181里程处设置施工竖井,本区间设置双列位停车线,采用暗挖法施工,区间隧道的覆

5、土深度为12.6m18m。平乐园站九龙山站区间总平面图详见图2-1。图2-1(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工程地质本区间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下部,地貌类型为第四纪冲洪积平原,第四纪沉积韵律较为明显。地层由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的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构成,基岩埋深大于50m。本次勘察范围地面以下46m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按其沉积年代及工程性质可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沉积层,现从上至下分别描述如下:人工堆积层(Qml):粉土素填土(1)层: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白灰、草根、砖渣、灰渣。夹杂填土(1)1、圆砾卵石素填土(1)3及粉质粘土素填土(1)4透镜体。杂填土(1)1层:杂

6、色,松散中密,稍湿,以建筑垃圾为主,含圆砾、卵石、砖块、混凝土块、灰渣等。圆砾卵石素填土(1)3层:杂色,松散稍密,稍湿,以卵石为主,含少量杂质。粉质粘土素填土(1)4层: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湿,可塑,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白灰、草根、砖渣、灰渣。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Q4al+pl):粉土(3)层: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含云母、氧化铁,夹粉质粘土(3)1、粘土(3)2、粉细砂(3)3、粉质粘土(3)5、褐灰色粉土(3)6透镜体及粘土薄层,中压缩性。粉质粘土(3)1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中压缩性。粘土(3)2层:褐黄色,硬塑,含氧化铁,中压缩性。粉细砂(3)3层:褐黄色,稍密中密,稍

7、湿湿,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粉质粘土(3)5层:褐灰色,可塑,含有机质,中压缩性。粉土(3)6层:褐灰色,密实,稍湿湿,含有机质,中压缩性。粉质粘土(4)层:褐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夹粘土(4)1、粉土(4)2、粉细砂(4)3、褐黄色中粗砂(4)4、褐灰色中粗砂(4)6透镜体,中压缩性。粘土(4)1层: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中压缩性。粉土(4)2层:褐黄色,密实,稍湿很湿,含云母、氧化铁,中压缩性。粉细砂(4)3层:褐黄色,密实,稍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中粗砂(4)4层:褐黄色,中密密实,饱和,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8、。中粗砂(4)6层:褐灰色,中密密实,饱和,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Q3al+pl):粉质粘土(6)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夹粘土(6)1、粉土(6)2透镜体,中压缩性。粘土(6)1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中压缩性。粉土(6)2层:褐黄色,密实,湿,含云母、氧化铁、钙质结核,中压缩性。卵石(7)层:杂色,密实,饱和,最大粒径不小于80mm,一般粒径2040mm,粒径大于20mm颗粒含量约为总质量60%70,亚圆形, 母岩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灰岩、安山岩、白云岩,中粗砂充填,夹中粗砂(7)1透镜体。中粗砂(7)1层:褐黄色,密实,饱和,

9、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粉质粘土(8)层:褐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夹粘土(8)1、粉土(8)2透镜体,中压缩性。粘土(8)1层: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中压缩性。粉土(8)2层:褐黄色,密实,湿,含氧化铁、云母、钙质结核,中压缩性。中粗砂(9)1层:褐黄色,密实,饱和,含少量卵石,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粉土(9)3层:褐黄色,密实,饱和,含氧化铁、云母、钙质结核,中压缩性。粉质粘土(10)层: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夹粘土(10)1透镜体,中压缩性。粘土(10)1层: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氧化铁、钙质结核,中压缩

10、性。各层图的物理参数详见表一。区间隧道土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1-1>、素填土<1-2>、粉质粘土<3-1>、粘土<3>、粉质粘土<3-1>、中粗砂<4>、粘土<4-1>、粉质粘土<4>、中粗砂<4-4>和粉质粘土<6>层.通道拱顶部主要为中粗砂<4-4>层,底板埋置地层为中粗砂<4-4>层。本段区间地质剖面图详见图2-2、2-3。14图2-2 区间左线地质剖面图2-3 区间左线地质剖面2、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古漯水河与古金沟河之

11、间的河间地块,本次勘察期间,勘察深度范围内实测到两层地下水,地下水的类型分别为潜水(二)和层间水承压水(三)。潜水(二):含水层主要为上部的中粗砂(4)4层,初见水位深度12.2014.00m,标高22.2023.80m,稳定水位深度11.6012.70m,标高23.6024.50m,主要接受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向下越流为主要排泄方式。本次勘察期间受钻探工艺的影响,部分钻孔未能观测到该层水的稳定水位,但该层水在整个场地普遍分布。层间水承压水(三):含水层主要为下部的中粗砂(4)4层、卵石(7)层及中粗砂(7)1层,初见水位深度20.6024.20m,标高11.9015.30m,稳定

12、水位深度19.7021.50m,标高14.4016.40m,承压水头高度13.6015.60m,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越流的方式排泄为主。本次勘察期间受钻探工艺的影响,部分钻孔未能观测到该层水的稳定水位,但该层水在整个场地普遍分布。(2)抗浮水位拟建区间抗浮设防水位按绝对标高30.00m考虑。(3)防渗设防水位拟建区间防渗设防水位按自然地面考虑,区间地面绝对标高为36.0036.66m。(4)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经综合分析判定,拟建区间潜水(二)在有干湿交替条件下,对孔号QNGC06钻孔深度12.5m的水的腐蚀性成果表,镁离子含量42.27mg/L,硫酸根离子含量344.91mg/L

13、,侵蚀性二氧化碳含量为0mg/L,对混凝土结构均具弱腐蚀性,在无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和长期浸水的情况下潜水(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层间水承压水(三)在有干湿交替条件和无干湿交替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和长期浸水的情况下层间水承压水(三)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本工程结构所处环境类别为类,其相应的环境作用等级为-。三、施工方法措施(一)设计原则1、超前支护:42超前小导管,壁厚3.25mm,长2m,环向间距300mm,纵向间距0.5m,设于拱部。注浆浆液根据底层情况确定。注浆终压0.5MPa。2、初期支护施工时预埋42钢管,长800

14、mm,环向间距:起拱线以上为2m边墙为3m,纵向间距3m,梅花型布置,初支闭合成环一定长度后,即对初支背后压注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为0.5MPa。3、二衬在模筑时预埋42钢管,长800mm,环向间距为3m(起拱线以上布35个孔),纵向间距5m,梅花型布设。对二衬背后回填注浆,注浆压力要控制适当,一般不大于0.2MPa。4、施工时,在上台阶拱脚处设锁脚锚管,采用42,壁厚3.25mm注浆花管,水平倾角30度,每处锚管设2根注浆花管,单根长度3.0m,纵向间距同格栅步距,注浆材料采用1:1水泥浆,注浆压力0.10.3MPa。5、掌子面注浆根据地层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浆液,注浆压力值宜控制在0.30.5

15、MPa。6、两隧道间土层需要洞内注浆,加固土体范围为厚度0.2m3.6m,高5m,即左K29+304.904左K29+331.137、右K29+356.084右K29+381.204、左K29+505.000左K29+535.000、左K29+585.000左K29+615.000、左K29+665.000左K29+695.000、左K29+816.434左K29+875.901段两线之间的土体加固,其加固措施为:施工隧道的同时,向土体施作42小导管注浆,小导管间距按0.5m梅花型布置,长度与土体厚度相同,注浆压力值0.30.5MPa。7、施工中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测量

16、、早封闭”的原则进行管理和施工。四、注浆施工工艺(一)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准备及工艺流程1、测量定位根据设计的超前小导管位置,用全站仪进行小导管位置的测量放样工作,并用红油漆在作业掌子面上作好小导管位置的标记。钻孔直径应大于设计导管直径35mm,一般钻孔50mm,孔深大于设计长度10cm。开挖长度应小于超前小导管的支护长度,注浆采用止浆塞。注浆结束标准为达到设计注浆量或设计终压。2、钻孔钻孔时一般采用风钻开孔,以设计的外插角向外钻孔,一般为3°5°。锁脚锚管为俯角30°,为保证超前小导管的有效搭接长度,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隧道开挖的进尺,以使下一循环的施工顺利进行。3

17、、打设超前小导管及锁角锚管(1)钻孔完成后及时打设小导管,避免出现塌孔。(2)小导管及锁脚锚管打设采用先用风钻开孔再插入小导管的方法。4、超前小导管及锁脚锚管注浆(1)浆液配置注浆材料及配合比:注浆采用改性水玻璃浆液,由硫酸浆液和水玻璃浆液配合而成,比例为1:3。其中硫酸浆液是浓硫酸和水按1:6配合而成;水玻璃浆液是水玻璃和水按1:3配合而成。单根小导管及锁脚锚管理论注浆量:Q=R2L式中 L注浆段长度;R浆液扩散半径,取0.6L0,L0为管体间距40cm;地层孔隙率,风化岩层23%,岩石破碎带取58、砂土取4060%,粘土取2040%计算;浆液有效充填率,取85%;浆液损耗系数1.05。(2

18、)注浆管的设置注浆采用孔口注浆管注浆,孔口排气管与注浆管,由阀门来控制开关,排气管采用20塑料管,插入孔底510cm处,然后连接注浆管等各种管路,利用锚固剂封闭掌子面与导管间的孔隙,防止漏浆。关闭孔口阀门,开启注浆泵进行管路压水试验,如有泄漏及时检修,试验压力等于注浆终压。(3)注浆控制导管施工完成后开始注浆,注浆前对所有孔眼安装止浆塞,同时对管口与孔口侧进行密封处理。改性水玻璃浆液采用拌和机制浆,采用液压注浆机浆液注入导管钢管内,注浆前先检查管路和机械状况,确认正常后作压浆试验,确定合理的注浆参数,据以施工。稀释的硫酸浆液PH值控制在44.5之间。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搅拌

19、均匀,严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改性水玻璃浆液PH值控制在47之间,初凝时间控制在12分钟,终凝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注浆分两步完成,当第一次注浆的浆液充分收缩后,进行第二次注浆,以使导管填充密实。注浆采取注浆终压和注浆量双控措施,注浆压力以0.51.0 MPa为宜,持压35mm后停止注浆,注浆量一般为钻孔圆柱体的1.5倍。若注浆量超限,未达到压力要求,应调整浆液浓度继续注浆,直至符合注浆质量标准。确保钻孔周围岩体与钢管周围孔隙均为浆液充填,方可终止注浆。注浆过程中压力如突然升高,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注浆过程应程派专人负责,填写“注浆记录表”,记录注浆时间、浆液消耗量及注浆压力等数据,观察

20、压力表值,监控连通装置,避免因压力猛增而发生异常情况。(4)注浆效果判断对注浆加固区进行钻孔取芯,观察注浆充填情况。导管注浆后再打无孔管作为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有水地层可观察无孔管孔内涌水颜色及涌水量,水颜色如较澄清,则注浆效果较好,如涌水为泥浆颜色或涌水量较大时,应补注或重注。(二)背后回填注浆初期支护的全断面形成以后,为减少沉降,采取在初支背后进行回填注浆来填充初支和土体之间的空隙。背后注浆管采用42钢管,纵向每3m一组,拱顶及上拱两侧1/4处各一根,整个断面初支格栅每完成5m后注浆一次。利用注浆泵将1:1水泥浆压入预埋好的背后注浆管,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超过0.5MPa时即停止回填注浆。(三)地层加固注浆施工1、注浆加固从断面一侧向另一侧小断面注浆加固,向土体施作42小导管注浆,小导管间距按0.5m梅花型布置,长度与土体厚度相同。2、土体加固指标:无侧限抗压强度0.50.8MPa,渗透系数不大于1x10-7cm/s,加固后土体应有良好的均匀性和自立性。3、加固范围如图3-1、3-2、3-3阴影部分。图3-1图3-2图3-3五、注浆安全控制要点(一)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1、作业人员要戴防尘口罩。2、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手套。(二)导管注浆施工安全1、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