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秋季南安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质量分析2017年秋季,我市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科期末试卷由市教师进修学校命题,各中心校对本次期末检测进行周密地组织安排,试卷由各单位自行评改。现根据各单位送交的质量分析对试题内容和学生答卷情况作简要分析。一、总体情况我们从各单位送交的质量分析中抽取了10所市直及乡镇中心小学,从抽样统计的成绩看,到考率达到100%,及格率91.37%,优秀率33.85%,平均成绩73.16分。因为本次考试命题与国家检测卷的检测方式接轨,将知识的积累、运用和阅读理解为主要的走向,试卷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有一定难度,所以各单位的成绩大多数不够理想。但从平均成绩来看
2、,我市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还算较好,教学质量正常。二、试题分析1.命题思路本次命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和六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S版)的教学要求,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以国家质量监测为导向,以课内知识为本,课外阅读为主,注重课内外的相互结合,全面考察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掌握运用情况,试题覆盖面广,涵盖了积累与运用(30分)、阅读(40分)、习作(30分)三大方面的内容,试题灵活多样,既有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2.题型特点基础为本,涵盖面广考查点不但紧扣课本要求掌握的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形声字的理解,词的理解,有关联词及成语,乱句重组。还有阅读能力根据亲身体验进行习作等基
3、本技能的考查,力求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注重积累,灵活运用小学阶段让孩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多积累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课标的要求之一。本次试题注重对学生语言积累考查,如名言名句的积累和运用、文学常识的识记、中国传统节日等的了解,将学生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常识有机结合。体现了语文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的特点,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文化性。阅读引领,注重感悟阅读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潮流。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真是学生阅读体验和理解。根据这一特点。本次考查偏向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给足学生阅读的空间,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感悟。3.试卷内容结构简析本次考试时间为1
4、20分钟,总分100分。试卷结构分三部分:积累运用、阅读、习作。 试卷结构及分值总分积累与运用阅读习作 100304030试卷双向细目表项 目内 容能 级取材分值知道领领会理解运运用分分析综合评评价一、积累运用30分单项选择字、词、句、段等课内18课内外阅读积累根据本册课文内容填空课内12二、阅读理解40分阅读理解1、冬眠的奥秘课外152、永不录用课外25三、习作30分半命题作文题目: ,让我着迷课外30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其分数占全卷的30%。从总体上看,“积累运用”试卷题型新颖丰富,能体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阅读面,考察内容覆盖面广、思维量大,体现了语文课标的理念要求。试卷没有偏题、怪题,
5、难易适中,但少了对生字词的检测。试卷命题突出注重“双基”、重视积累、强化“语用”、培养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教学导向。第二部分“阅读”,其分数占全卷的40%,共有两篇,一篇说明文,一篇记叙文。该部分的命题围绕本册训练重点,体现课标要求,注重课内外的相互结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选择题、问答题、说明文词语准确性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等题目,全面考察了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概括、分析综合、运用等语文实践能力及写作手法等。第三部分“习作”,其分数占全卷的30%。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题目是:“ ,让我着迷”。本习作试题从内容上看,贴近学生生活,
6、可供选材的范围宽泛。从形式上看,本试题以“半命题”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提示”完成作文。学生可以选取自己生活中让自己着迷的具体事例来写,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试题“提示”中提出“字数不少于400字”的要求,这样学生不至于为了追求字数多而写出冗长的习作。4.难易程度:本次命题对接课标要求,在试题形式上立足教材,在试题内容上适度拓展,注意与课外积累、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语文素养,试题难易程度比例为8:1:1。总之,本试卷能全面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在基础语言知识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准确反映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效促进教学反思,指导语文教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三、答题情况分析下面是一所农村中心小
7、学随机抽查的100份试卷对学生各道题答题情况的统计数据。各题次得分情况如下:题 次考 查 内 容应得分平均分得分率一单项选择题1814.0570.25%1下列词语注音正确的是( )10.8585%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10.8585%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11100%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10.8585%5“扳罾”中的“罾”与下列读音相近的字是( )10.990%6“扳罾”是一种捕鱼的方法,下列与“罾”的意思有关的字是( )10.7575%7“家”是会意字,下列动物最可能与“家”的本义有关的是( )10.880%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是( )10.990
8、%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10.6565%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都是一对反义词,其中不正确的是( )10.6565%11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最恰当的是( )10.990%12给句子选择合适的关联词,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0.8585%1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是( )10.4545%14下面的句子,应该填入的恰当名言是( )10.660%1515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整理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排序的是( )10.5555%16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面不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是( )10.8585%17“岁寒三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为历代
9、文人所推崇,“岁寒三友”具体指的是( )10.8585%18下面诗句体现的主题是( )10.880%二根据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1210.6889%(一)积累运用 该部分是整份试卷中得分率较高的部分。这部分主要检测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积累、运用的情况,及课内外阅读积累情况。从卷面上来看,多数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基本上能正确地看拼音写词语、但是选择题的准确率却不容乐观,基本上能正确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总体上看,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1.选择题。(本大题18分,得分率70.25%)第1题: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课内生字的读音,平均得分0.85分,得分率85%。同学们都能够做出正
10、确的选择,说明孩子们的基础知识掌握还是比较牢固。第2题: 本题侧重考查学生课内二会字的读音,平均得分0.85分,得分率85%。个别同学选“落下心病”,也有选“脍炙人口”,说明个别孩子对易错字的读音掌握还不牢固。第3题: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一些容易写错的词语,但因为印刷问题,出现的四个词语都是正确的。本题平均得分1分,得分率100%。第4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易错成语掌握情况,平均分0.85分,得分率85%。部分学生对成语意思理解不透彻,造成选择错误。这就要求孩子平时要在成语积累与理解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要进行比较、积累,做到知其意,善运用。第5题: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科学识字的掌握情况,
11、平均分0.9分,得分率90%。就学生答题情况来说,大部分学生选择正确。只有少部分学生对形声字识字法掌握不够透彻,不懂得抓住声旁“曾”来选择正确选项“僧”,造成误选。今后,应鼓励孩子多运用科学识字的方法,理解书写汉字。第6题:本题考查科学识字的掌握情况,完成情况较好,本题平均分0.75分,得分率为75%。说明孩子对“四字头”这一部首大部分与“网”有关这一知识点掌握较好,能灵活应用。第7题: 本题考查识字科学,平均分0.8分,得分率为80%,很多学生错选D,他们不知道宝盖头下面“豕”在古代是猪的意思。第8题:90%以上学生能选出正确答案,学生对字词的理解比较到位,辨析能力强。第9题:正确率为65%
12、,大部分学生能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第10题: 正确率约为65%,说明孩子对词语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第11小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学生得分率为90%,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冒号、分号的使用能扎实掌握。 第12题: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这一题的得分率为85% ,学生能结合语境找出“既然就”这一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部分学生错在认为“即使也”读起来也似乎通顺。 第13题:找出有语病的句子。这一题的得分率为45% ,有超过一半的失分率。有错的学生对于关联词所表述的意思掌握得不够到位,没有正确理解“不仅而且”关联词范围的正确使用,还有的同学认为“万众一心”和“众志成城”是近义词,从而失分。第1
13、4题:结合语境填入适当的名言,得分率为60%。这一题失分较严重。学生对于题意理解不够到位,没有抓住“他的书上留下了许多圈圈”,而是先入为主的看到了“读书”二字,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第15题:本题得分率55%,正确答案是(A)。这道题是排序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中的连贯能力,也就是句与句之间的话题要统一,句序要合理,衔接要自然,做时一定要将句子多读几遍,理解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找出关键词,才可以进行排序。这道题的完成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学生不能仔细分析句子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而导致排序错误。第16题:本题得分率85%。这道题的完成情况较好,是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比
14、较简单的。低年级时,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传统节日,再加上生活常识,绝大部分学生能清楚地知道圣诞节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遗憾的是还有个别学生因为不认真而错选。第17题:这道题目考查的课外积累,意在检测学生对课外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率85%。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说明我们老师平时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课外知识,并牢固掌握。选错的主要错在选:D“梅 兰 竹”,和“四君子”混起来了。说明个别学生课外诵读积累不够扎实,做题也不细心。第18题:本题是考查学生对诗句主题的判断,意在检测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得分率89%。大部分同学们都能认真审题,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极个别选错。说明平时在古诗的诵读
15、积累方面,我们老师做得很扎实。2.根据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本大题共12分,得分率89%。)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课内积累。分值12分,平均得分10.68分,得分率89%。写出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在抽样的试卷里百分百正确,说明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还是比较牢固。写出四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同学们都能按要求正确写出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书写正确,说明这部分内容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 (),()长与幼,骨肉亲。填写新三字经节选内容,结果个别孩子背诵不扎实,直接填写第一句;也有极少部分孩子将“孝与悌”的“悌”写成“弟”,“须继承”的“须”写成“需”,说明对同音字、形近字的知识还混淆,今后老师的教学要注
16、意这点。默写石灰吟第一句,并写出诗人姓名。同学们都能正确写出诗句,个别被扣分的是将“于谦”的“谦”写错。 ,。这句诗告诉我们,不论是生是死,都应该具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这道题同学们基本能根据要求写出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扣分的是少部分孩子写成诗的后两句,个别孩子将“作”写成“做”,说明平时的书写还是不认真。写出课文内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优秀品质,这道题完成的较好,大多数同学能根据不同的人物准确概括出他们的主要优秀品质,语言简练,突出人物形象。(二)阅读理解3.阅读(本题共 40分)随机抽查100份答卷进行统计,得分情况如下:题号分值平均分得分率阅读(一)159.664%阅读(二)
17、2513.1552.6%(一)阅读说明文冬眠的奥秘,按要求作答。(本题15分,得分率64%)1.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本题平均得分0.6分,得分率为30%,比较低,正确答案(C)。这道题考查学生对破折号作用的认识,难度不大,但是完成情况较差。很多学生在读完这个句子后,不能正确地分辨“解释说明”和“意思递进”这两个作用,因此大多错选为D。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多选)本题分值2分,平均得分0.9,得分率45%。正确答案是(A C)。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认识,完成情况不理想,大部分学生能列举出常用的说明方
18、法,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能做出准确判断。主要问题:有的学生没能仔细审题,做成单选题;有的学生看到“大象”“兔子”错判为“作比较”;有的学生不能抓住“比如”这个关键词,选出“分类别”。3.第段在本文结构中的作用是(B)。本题得分率为50%,正确答案是(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作品结构的能力,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维度去思考。学生大多把“深化主题”和“总领全文”混淆了,说明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弱,还需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多进行指导和练习。4.动物的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本题平均得分0.75分,得分率为37.5%。本题是简答题,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完成情况较差。部分学
19、生能在阅读文本后,能正确地围绕第2段最后一句话“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体征降到极低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一点点。”进行作答。主要问题是有的学生回答不完整,还有个别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错误地回答成冬眠的状态或者鱼的冬眠。5.本道阅读题平均得分2.5,得分率为83%,学生都懂得说“几乎”不能删去,理由也说得清楚,知道去掉了会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而关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个别同学就不能回答出来。6.本题平均得分3.85,得分率为98%。大部分学生都能利用文本信息找到人类有可能活到800年的理由,失分的原因是概括能力差,不懂得组织语言。其次个别同学
20、不懂得按点作答,只是回答到其中的某一方面。(二)阅读永不录用,并按要求作答。(本题25分,得分率52.6%).第1题: 平均得分1.8分,得分率90%,得分较高。这一题的完成得不错,说明孩子具备较强的提取信息能力。 .第2题: 平均得分0.8分,得分率为40%。本题考查学生能否联系上下文理解“低三下四”的词义。这一题完成不大理想,出乎意料。其实,细心的孩子如能结合句中“四处求过多少人”就能准确选择“求人办事态度卑贱低下”。今后,要在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上下功夫了。.第3题: 平均得分1.8分,得分率为90%,得分较高。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三人称”的掌握情况,绝大部分学生知道“以旁观者的身份
21、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叫做第三人称写法”,学生还懂得文章的主人公“他”就是“第三人称”,完成较好。.第4题:本题平均得分1.4分,得分率为70%。本题考查学生对“顺序”“插叙”“倒叙”等记叙顺序的理解、区分与运用。在做好这一题并不容易,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区分“插叙”与“倒叙”。虽然大部分孩子明白“插叙”是中断叙述,插入另一件事,而倒叙是把结果提前,再介绍起因和经过,但是放在具体文段中又难以抉择,造成误选。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记叙方法,活学活用。.第5题:本题是多选题,平均得分0.95,得分率为47.5%。文中多处埋下伏笔,考查结果不尽人意。下面句子运用伏笔手法的有什么。孩子的失
22、分在于要么多选,要么少选。. 第6题:联系上下文,说说“他顿时泪眼滂沱,这是因为( )。本题平均得分2.05,得分率为68%。第题:本题平均得分1.4分,得分率70%,这两题考查点为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两小题得分率并不理想。这可能是部分学生比较欠缺认真阅读思考的习惯,未能认真比较提供的义项再联系具体语境潜心推敲揣摩。.第8题:短文分为五个部分,将故事的主要情节仿照的形式填写完整。沉迷网游,遣返回家本题应得分6分,平均得分1分,得分率17%。本题失分可以说是本卷失分最严重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抓主要情节,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这一题掌握不扎实,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懂得抓住主要人物“他
23、”来进行概括,且不够细心,没发现层次已经分好,造成情节错乱、主语不一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划分层次,概括段意的能力。.第题: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本题平均得分1.95,得分率只有49%。本题孩子失分的原因是回答得不够全面,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很多孩子只写出老师的品质,没举例说明,从而导致失分。(三)习作(本次作文30分,得分率为82.8%)4.根据提示,完成作文。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题目是“ ,让我着迷”。 本题应得分30分,抽样统计平均分为24.85分, 得分率82.8。从学生具体的习作内容上看,多数同学能认真审题,选取成长过程中让自己着迷
24、的兴趣和爱好,如打蓝球、种花、读书、绘画、做手工等,能通过一两个事例来写出“着迷”,内容叙述完整,条理清楚,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或陶冶了性情、增长了才干,或得到了教育和启迪,且书写工整。有部分学生构思巧妙,能做到前后呼应,突出主题,且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形象,能恰当地引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如有位同学写的是“听雨,让我着迷”,能从不一样的角度去选材,立意新颖,习作时能选取自己听雨的经历,生动的写出听雨给自己带来的独特感受、奇妙体验,文笔细腻,语句优美,让读者也为之着迷。但有极小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提示要求“内容具体,健康向上”,有
25、位同学写“捉弄蚂蚁,让我着迷”,把恶趣味当作兴趣爱好。有的习作未能选择恰当的材料表达自己真情实感,内容生搬硬套,文不对题,语句不通顺,未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来断句,错别字多,书写糊涂。四、教学建议1.以“国家质量监测”为导向,改进教学方式。本份试卷命题方向与国测接轨,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与理解能力。所以,教学不应只是停留在教教材这一层面,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不仅只是一个记忆的能力,要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2.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平时要加强对课标及教材的研读,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上要指导学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路面施工承包合同
- 办公楼装修合同合同
- 委托招聘合同协议
- 招标信息合作协议书
- 出版业数字化出版与版权保护管理方案
- 建筑原材料采购合同
- 楼房租赁合同
-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及实施方案研究项目
- 电子行业电子设备保修协议
- 项目进展困难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说明报告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 雨水管道中粗砂回填
- 团意操作流程详解课件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科症状学课件
- 轮胎使用日常说明
- 第8章 动车组空调装置检修动车组维护与检修
-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6400字》
- 英语词汇量测试附答案
- 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训练2691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