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同堂全家福:41人的全家福_第1页
五世同堂全家福:41人的全家福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世同堂全家福: 41 人的全家福 2014 年全家福 记者 吴俊斐 “今年,我南京的叔叔也回来了,一家子真正实现了大 团圆。”2 月 14 日, 76 岁的金华市民陈启寿拿着今年拍的全 家福,开心地告诉记者,五世同堂其乐融融,而他那坐在一 边、97 岁的老母也不停地说: “这个生活很幸福、很美满。 老母 80 岁开始连续拍摄全家福 “我们家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拍摄全家福,但因为我 在部队里工作,不能年年回来,因此中间有间断。 ”陈启寿 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和儿子都喜欢拍照片,且儿子是专业搞 摄影的,因此只要家人聚齐了,他们都会拍全家福,而真正 开始不间断拍摄全家福要从老母亲 80 岁那年开

2、始。 “我母亲是童养媳, 12 岁就来到了我家, 和我爸爸结婚 后,生育了 6 个孩子,小时候家里条件很艰苦,母亲却将家 里照顾得井井有条。 ”陈启寿说,小时候,母亲很勤劳,也 很会持家,总是用两口锅做饭,大锅里是新鲜做的,给他们 吃的。小锅里是剩菜剩饭,是母亲热给自己吃的。母亲用这 种勤俭节约将孩子们拉扯长大,孩子们外出工作了,却一个 人(父亲 1979 年因病去世 )坚守在乡下。尽管年事已高,还坚 持自己种地、自己砍柴。母亲 80 岁那年,陈启寿和弟弟觉 得不能让母亲如此辛劳, 两人商议轮流照顾母亲。 在那一年, 陈启寿召集家里的孩子们,和 80 岁的老母一起拍下一张全 家福。 “我母亲

3、80 岁的时候,老大有了孩子,是四世同堂。 ” 陈启寿告诉记者,从那年开始,每年除夕,吃好年夜饭后, 一家人就会坐在一起,拍一张全家福,这一拍延续了 17 年 全家福记录着年年的变化 “一年又一年,生活年年在变化。 ”陈启寿说,一张张 全家福是他们这个家庭一年年生活的见证。 在上世纪 70 年代,因为陈启寿在部队,家里的重担都 压在妻子的身上,周末妻子都要一手牵着大儿子,肩上还要 挑着一副担子,一头是米和菜等生活用品,一头是二儿子, 走很多路去乡下教书。 1982 年,他从部队回到金华后,妻子 才轻松了一点。但没多久,妻子就退休了。 1992 年,一心想 改善生活的妻子开起了裱画廊。那时一家老

4、小还挤在一个只 有 42 平方米的房改房里,为了多挣钱买房子,妻子起早贪 黑地干活,那几年除夕,人家都在放鞭炮吃年夜饭了,他们 夫妻俩才推着车子回家。 辛劳的付出没有让他们失望。 1996 年,他们买下了酒坊 巷的一间平房, 2001 年,买下了现在住的房子,后来,又在 古子城买下一个店面。而老大、老二、老三都在事业上有了 一定的成就,并有了下一代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随着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我竟 然用上了电脑。 ”2008 年,爱好文学的陈启寿开始编写婺 州画人录一书,刚开始全靠手写,一个免费培训电脑的机 会,让他用上了电脑。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换了两台电脑, 我能用电脑制作图片、上论坛、

5、写书稿,我妈妈经常站在我 后面看我上网,然后很好奇地问我,这些人怎么跑到电脑里 去了。”陈启寿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用电脑写了 60 多万字 的书稿, 他的个人 QQ 也有 200 多位好友, 而他以 “雪里梅” 的网名在各大论坛上发表的一些帖子也成了热门,一些不知 情的网友甚至热情地称他为“梅大姐” 。 全家福让家庭成员的沟通更密切 “今年是人员最齐的一年, 41 人拍了一张大大的全家 福。”陈启寿告诉记者,因为平时大家都分散在各地,平时 联系比较少,一些小辈甚至都没见过。这次,在南京的叔叔 带着家人回到金华, 陈氏大家庭的老小们都聚在了一起。 “拍了这张全家福后,大家的联系开始多了起来。 ”

6、陈 启寿说,拍完全家福后,几个小辈建立了“陈氏家族” QQ 群,大家在群里嘘寒问暖,交流各种信息,还把一些照片放 在群共享里,感觉亲情一下子拉近了。 除此之外,让他感觉格外幸福的是,自己有了玄孙女。 2014 年全家福 记者 吴俊斐 “今年,我南京的叔叔也回来了,一家子真正实现了大 团圆。”2 月 14 日, 76 岁的金华市民陈启寿拿着今年拍的全 家福,开心地告诉记者,五世同堂其乐融融,而他那坐在一 边、97 岁的老母也不停地说: “这个生活很幸福、很美满。 老母 80 岁开始连续拍摄全家福 “我们家从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拍摄全家福,但因为我 在部队里工作,不能年年回来,因此中间有间断。

7、”陈启寿 告诉记者,因为自己和儿子都喜欢拍照片,且儿子是专业搞 摄影的,因此只要家人聚齐了,他们都会拍全家福,而真正 开始不间断拍摄全家福要从老母亲 80 岁那年开始。 “我母亲是童养媳, 12 岁就来到了我家, 和我爸爸结婚 后,生育了 6 个孩子,小时候家里条件很艰苦,母亲却将家 里照顾得井井有条。 ”陈启寿说,小时候,母亲很勤劳,也 很会持家,总是用两口锅做饭,大锅里是新鲜做的,给他们 吃的。小锅里是剩菜剩饭,是母亲热给自己吃的。母亲用这 种勤俭节约将孩子们拉扯长大,孩子们外出工作了,却一个 人(父亲 1979 年因病去世 )坚守在乡下。尽管年事已高,还坚 持自己种地、自己砍柴。母亲 8

8、0 岁那年,陈启寿和弟弟觉 得不能让母亲如此辛劳, 两人商议轮流照顾母亲。 在那一年, 陈启寿召集家里的孩子们,和 80 岁的老母一起拍下一张全 家福。 “我母亲 80 岁的时候,老大有了孩子,是四世同堂 陈启寿告诉记者,从那年开始,每年除夕,吃好年夜饭后, 一家人就会坐在一起,拍一张全家福,这一拍延续了 17 年 全家福记录着年年的变化 “一年又一年,生活年年在变化。 ”陈启寿说,一张张 全家福是他们这个家庭一年年生活的见证。 在上世纪 70 年代,因为陈启寿在部队,家里的重担都 压在妻子的身上,周末妻子都要一手牵着大儿子,肩上还要 挑着一副担子,一头是米和菜等生活用品,一头是二儿子, 走很

9、多路去乡下教书。 1982 年,他从部队回到金华后,妻子 才轻松了一点。但没多久,妻子就退休了。 1992 年,一心想 改善生活的妻子开起了裱画廊。那时一家老小还挤在一个只 有 42 平方米的房改房里,为了多挣钱买房子,妻子起早贪 黑地干活,那几年除夕,人家都在放鞭炮吃年夜饭了,他们 夫妻俩才推着车子回家。 辛劳的付出没有让他们失望。 1996 年,他们买下了酒坊 巷的一间平房, 2001 年,买下了现在住的房子,后来,又在 古子城买下一个店面。而老大、老二、老三都在事业上有了 一定的成就,并有了下一代。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随着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我竟 然用上了电脑。 ”2008 年,爱好文

10、学的陈启寿开始编写婺 州画人录一书,刚开始全靠手写,一个免费培训电脑的机 会,让他用上了电脑。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换了两台电脑, 我能用电脑制作图片、上论坛、写书稿,我妈妈经常站在我 后面看我上网,然后很好奇地问我,这些人怎么跑到电脑里 去了。”陈启寿告诉记者,目前他已经用电脑写了 60 多万字 的书稿, 他的个人 QQ 也有 200 多位好友, 而他以 “雪里梅” 的网名在各大论坛上发表的一些帖子也成了热门,一些不知 情的网友甚至热情地称他为“梅大姐” 。 全家福让家庭成员的沟通更密切 “今年是人员最齐的一年, 41 人拍了一张大大的全家 福。”陈启寿告诉记者,因为平时大家都分散在各地,平时 联系比较少,一些小辈甚至都没见过。这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