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市场预测的综合分析_第1页
第九章 市场预测的综合分析_第2页
第九章 市场预测的综合分析_第3页
第九章 市场预测的综合分析_第4页
第九章 市场预测的综合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市场预测的综合分析第一节预测方法的选择第二节预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第三节案例分析某企业生产能力调查与需求预测第一节预测方法的选择一、预测方法的选择原则二、组合预测方法一、预测方法的选择原则(一)预测的目的和要求(二)预测目标本身特点(三)预测目标的历史统计数据情况(四)预测的精度要求和费用(五)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六)现有条件和基础(一)预测的目的和要求方法的选择首先应服从于预测目的,应该能向决策者提供所需要的具体信息。例如,对企业产品的市场预测与年度生产计划和经营发展规划所需要的预测信息是不同的。(二)预测目标本身特点不同的预测目标具有不同的属性,因而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的自然属性

2、、消费市场的特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变化特点,相应的预测方法也不同。(三)预测目标的历史统计数据情况(1)若预测目标本身的历史时间序列接近某种函数曲线(如抛物线等),则可采用相应的函数关系建立预测模型;若呈线性变化规律,则可用直线趋势法、移动平均法等建立预测模型。(2)若预测目标的数据模型不典型,此时往往选用几种比较接近的模型,分析比较它们的误差大小来选定最佳的预测模型;有时也把几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后获得最终预测结果。(3)若预测目标本身的数据出现无规则变动,则宜采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测。(四)预测的精度要求和费用预测是决策的基础,预测精度要求是由决策决定的。对于预测精度要求不高的市场预测,宜

3、采用定性预测方法;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市场预测,则宜采用定量预测法,有时可能还需要几种预测方法同时使用,综合预测结果,以提高预测质量。在考虑预测精度要求时还需同时考虑预测成本。(五)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进行商品市场需求预测时,必须充分考虑商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一般来说,商品处于试销期,宜采用定性预测方法;商品处于成长期,宜采用各种定量预测法;商品处于成熟期,宜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如德尔菲法、专家小组意见法与龚珀兹曲线法);处于衰退期的商品,在开始下降阶段可采用定量分析法来测量衰退速率,再用专家意见法探求淘汰时机。(六)现有条件和基础预测方法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可以实现

4、的基础上。尽管有的方法预测效果很好,但在实际预测中,往往由于数据、经费、人力、设备等方面的制约,许多预测模型实施起来十分困难。二、组合预测方法1.平均值法2.二项式系数法1.平均值法(9-2)2.二项式系数法(9-2)第二节预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一、预测误差的概念和测量指标二、预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三、提高预测精度的途径四、预测效果的评价一、预测误差的概念和测量指标(一)预测误差的概念(二)误差的测量指标(一)预测误差的概念分析预测结果一般是通过分析误差来实现的。所谓误差,是指预测模型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产生的离差。(二)误差的测量指标1.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

5、E)2.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3.标准误差(又称均方根误差,Mean Squre Root Error,MSRE)1.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9-3)2.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9-4)3.标准误差(又称均方根误差,Mean Squre Root Error,MSRE) (9-5)二、预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一)环境因素的影响(二)预测方法和模型本身的局限性(三)预测所需信息的质量与相关因素的误差(四)人们认识能力和经验水平的限制(五)预测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一)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预测误

6、差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某些环境因素发生突变所带来的影响。在预测期间,若预测对象赖以存在的外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或出现了某些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导致预测目标发生了转折性变化,这些变化在建立预测模型期间并未估计到,这样还用原有的模型和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必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二是由于预测人员对环境变化估计不足而导致的预测误差(二)预测方法和模型本身的局限性(1)任何一种预测方法和模型都有各自的特点,所包含的信息量和信息价值也是不同的。(2)预测方法和模型总是取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可能把影响市场的所有因素都考虑在内,因此,预测模型本身包含了一个理论上允许的误差项,即拟合误差。

7、(3)预测模型的参数是根据历史数据来估计的,这些参数与预测期间的实际参数会有差别,这必然也会给预测带来误差。(三)预测所需信息的质量与相关因素的误差预测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若信息的质量不高、统计数据不全或有重复计数和异常数据,在不加以分析和处理的情况下就直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预测,则会直接影响预测模型的质量,从而造成预测误差。(四)人们认识能力和经验水平的限制人们认识市场规律要有一定的过程,当未来事物的规律性尚未充分显示时,人们的认识就免不了带有一定的偏差。另外,预测目标的确定,信息资料的收集、评价、判断、加工整理,预测方法的选择,模型参数的估算,模型的建立以及最终对预测结果的综合,都离不开人的

8、主观努力。因此,预测人员的知识、经验、观察思考和判断能力,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都会有重大影响,由于这方面原因造成的预测误差也是常见的。(五)预测者心理因素的影响(1)不科学的从众心理。(2)对领导与权威的迷信。(3)对个人专长或所熟悉工作的偏爱。(1)不科学的从众心理。在一些模糊性较大的预测中,小部分人往往不加深入分析就接受“大家的看法”,这可能将预测引入歧途。(2)对领导与权威的迷信。人们往往会因为领导或权威掌握信息多,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而盲目崇拜和迷信他们,有时甚至会放弃自己的正确意见,这也是很危险的。(3)对个人专长或所熟悉工作的偏爱。预测者易重视自己熟悉或擅长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信息,或

9、自觉或不自觉地片面强调对自己观点有利的一面等,这都会影响预测的客观性。三、提高预测精度的途径(一)重视对预测目标转折点的分析(二)注重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三)重视定性定量相结合和多种预测方法的组合应用(一)重视对预测目标转折点的分析外界环境因素突变对预测目标的影响往往表现为预测目标的变化出现转折点,即转折点前后的变化趋势截然不同,从而使预测产生较大的误差。对转折点分析的目的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转折点产生的原因。(二)注重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数据必须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处理才能应用。(三)重视定性定量相结合和多种预测方法的组合应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方法具有

10、很好的互补性,在具体应用时把这两类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既能在定量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方向、性质作出判断和估计,又能使定性分析更有依据,并对事物的发展程度作出量化的测定。四、预测效果的评价预测效果是预测工作质量优劣的综合反映,效果如何,应从决策角度来分析评价。预测结果越接近决策实践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越高,预测越成功,效果就越好。反之,预测结果离开决策实践结果越远,精度越低,效果就越差。这种评价方法,也是采用预测误差的大小来衡量第三节案例分析某企业生产能力调查与需求预测一、实际调查研究二、企业生产能力计算三、企业各部门人均生产能力与生产能力需求预测一、实际调查研究(一)企业概况(二)企业生产效率和工时定

11、额(一)企业概况表9-3部门工作情况表部门对象资源数每班工作时间/h每年工作天数/天设计部门设计人员32人11251数控车间数控工段白班18台9342数控工段晚班18台9342(一)企业概况表9-3部门工作情况表部门对象资源数每班工作时间/h每年工作天数/天装配车间装配工人195人10303调试车间调试压机8台10303调试人员54人10303(二)企业生产效率和工时定额表9-4各部门生产效率及生产代表产品A的工时定额部门对象效率(%)生产代表产品A的工时定额/h设计部门设计人员790018400数控车间数控车间白班841233185数控车间晚班673033185装配车间装配人员6790111

12、50调试车间调试压机62307046调试人员677040330二、企业生产能力计算(一)设计部门的生产能力(二)数控车间生产能力(三)装配车间实际生产能力(四)调试车间实际生产能力(一)设计部门的生产能力(二)数控车间生产能力1.数控车间白班实际生产能力2.数控车间晚班实际生产能力3.数控车间实际生产能力1.数控车间白班实际生产能力2.数控车间晚班实际生产能力3.数控车间实际生产能力(三)装配车间实际生产能力(四)调试车间实际生产能力1.调试压机实际生产能力2.调试人员实际生产能力3.调试车间实际生产能力1.调试压机实际生产能力2.调试人员实际生产能力3.调试车间实际生产能力三、企业各部门人均

13、生产能力与生产能力需求预测(一)企业各部门人均生产能力(二)生产能力需求预测三、企业各部门人均生产能力与生产能力需求预测图9-1企业生产能力平衡图(一)企业各部门人均生产能力1.设计部门年人均实际生产能力2.数控车间平均生产能力3.装配车间人均实际生产能力4.调试压机年均实际生产能力1.设计部门年人均实际生产能力设计部门总共有2个部门,有设计人员32人,设计部门的年实际生产(设计)能力是342.09套A产品,因此,设计人员年均实际生产(设计)能力为2.数控车间平均生产能力数控车间共有18台数控机床,每年实际生产能力为252.79套A产品,每台数控机床年均实际生产能力为3.装配车间人均实际生产能力装配车间年实际生产能力为359.81套A产品,则装配人员的年人均实际生产能力为4.调试压机年均实际生产能力由于调试车间压机年实际生产能力为214.33套A产品,因此,调试车间每台压机年均实际生产能力为(二)生产能力需求预测1.设计人员需求预测2.装配车间人员需求预测3.调试压机需求预测1.设计人员需求预测设计部门与数控车间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