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_第1页
江西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_第2页
江西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_第3页
江西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_第4页
江西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防雷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大纲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2006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明确提出“大力加强雷电监测网建设”、“依法管理和规范雷电灾害防护”等要求。2006年7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气象局呈送的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提醒各地、有关部门(包括电力、通讯)加强防雷工作”。 同时为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保障国家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办公厅于2006年7月5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对进一步加强我国防雷

2、减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切实做好雷电天气预测预报工作;认真落实防雷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管理;全力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广泛组织防雷减灾知识宣传”。     中国气象局8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10号令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1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的规定,雷电工程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批雷电专家和精通雷电防护的技术团队,尽管近几年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从事雷电业务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知识层次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雷电研究型业务建立的需求还有差距,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江西省气象局

3、规定防雷工程业务开展过程中各层次工程人员须持证上岗,目前开设的考试科目分为防雷工程设计资格证书、防雷工程施工资格证书。通过考试,考核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国家和江西省有关防雷减灾管理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的程度、设计及施工的各种知识和工艺,提高考生掌握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具体考试内容规定如下:一、 考试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相关雷电业务的相关规定;2、中国气象局8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3、中国气象局10号令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4、中国气象局1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

4、范GB 503432004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92;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YD5068-98;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2;1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11、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 7450-87;12、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QX 2-2000;13、防雷与接地(含等电位联结)安装的规范做法99D501¬-1、02D501-2、03D501-3、03D501-4;14、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QX3200015、IEC61312二、 雷电防护基础知识1、 雷雨云、

5、雷雨云带电机制及雷雨云内部带电模型2、 地球-大气电场基本特点3、 闪电的形成过程4、 闪电的特性、分类及波形参数5、 雷电活动规律及雷击的选择性6、 雷电的分类及破坏作用7、 雷电侵入建筑物的途径和危害8、 雷电侵入电子信息系统的途径和危害9、 雷电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石油化工等场所的侵入和危害10、 SPD的各种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及使用范围11、 SPD的主要参数及分类12、 根据年平均雷暴日如何进行雷暴区域的划分13、 LPZ保护区域的划分及各区域的特性14、专业名词:雷电、雷击、闪电、雷电电磁脉冲、直击雷、接闪器、引下线、雷电感应、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防雷装置、接地装置、接地线、接地体、

6、过电压保护、雷电波侵入、浪涌、浪涌保护器、一点接地、统一接地、等电位连接、均压、屏蔽、分流、接触电压、跨步电压、侧闪、电磁兼容、电磁干扰、共模干扰、差模干扰、接地电阻、工频接地电阻、冲击接地电阻、雷暴、高电位反击、波头时间、半波时间、标称工作电压、标称工作电流、残压、额定电压、 15、供配电系统接地制式的分类、分类原则及特点16、按照雷电电磁脉冲拦截效率可将电子信息系统划分的4个类别17、人员的雷电安全策略及救治方法18、弗兰克林时代防雷基本策略和方法19、与弗兰克林时代相比,现代雷电灾害新特点20、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地地、直流地、交流地、信号地、防雷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三、 勘测及设计知识1

7、、 雷电防护的基本原则2、 法规及规范的使用范围3、 被保护对象的地理、地质、土壤、气象、周围环境条件、雷电活动规律、被保护对象本身的特点等4、 建筑图纸识读、手工草图的绘制、建筑结构分类5、 供配电情况、配电接地制式以及供配电系统接地制式的改造方法6、 电子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结构、设备的特性和规模7、 被保护建筑物的防雷类别的划分8、 接闪器滚球法保护范围计算9、 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选择原则、设计方法及安全要求10、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及安全要求11、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的设计原则及安全要求12、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防侧击和绕击的措施1

8、3、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冲击接地电阻的要求14、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所有防雷装置的安全距离要求15、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及安全要求16、工频接地电阻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17、雷电流建筑物内部的分配计算模型18、分析计算安装多级SPD的方法19、SPD的接地要求和多级SPD之间能量配合的要求 20、各种结构的电磁屏蔽效果评估21、各种工作间、重要设备、线路、接口以及各LPZ区域界面处的屏蔽要求、等电位联接要求以及接地要求22、人员、重要设备、线路、工作间的屏蔽措施、设计方法和安全要求23、局部等电位、楼层等电位、总电点位接地端子的设计和相关规定24、静电防护的规定和措施2

9、5、断接卡、预留检测点的设计方法和安全要求26、接地线的设计方法和安全要求27、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28、人工接地体有效长度的计算(包括不同土壤条件的情况)29、人工接地体冲击接地电阻的计算30、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的合并计算31、人工接地体的设计方法和安全要求32、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33、供电线路、信号线路、天馈线路、程控数字交换、计算机机房及网络、安全监控、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通讯基站、有线电视、易燃易爆、石油化工、水电、火电、输变电站、变电所、铁路等系统行业对防雷的要求和接地标准34、防止高电位反击的措施35、勘测报告编写方法36、设计方案编写方法37、防雷工程标书编写方法四、 施

10、工知识 1、 气象主管部门的防雷施工管理的法规和制度2、 企业主体以及参与工程所有施工人员须持有各自涉及到的行业工种的上岗资格证书3、 所有施工及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岗位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4、 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法5、 施工图纸的绘制和报审6、 施工工序、时间及人员安排7、 工程施工所需设备、材料的组织8、 各种防雷装置所适用的材料规格、各种规格材料相互焊接方法以及工艺要求9、 人工接地装置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10、人工接地线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11、断接卡及预留检测点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12、引下线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

11、工艺13、总等电位、楼层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14、接地干线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15、供配电系统接地制式改造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16、供电线路、通信线路、设备、人员、工作间屏蔽措施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17、静电防护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18、均压环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19、金属门窗、电梯、金属楼梯扶手、自来水管、煤气管道、屋顶或外墙金属附属物或设备外机金属外壳、电缆屏蔽层等设备设施等电位联接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20、接闪器的布局、材料规格、焊

12、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22、SPD的布局、材料规格、焊接方法及土建施工工艺23、设计更改的报批和审核24、现场监理与分段验收25、工程验收与交付使用26、售后与工程维护五、参考书目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2、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3、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令第10号4、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7、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8、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92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12、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QX320001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21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15、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1(2003年版)16、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17、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03D501¬-318、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19、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