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_第1页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_第2页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_第3页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_第4页
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资源学复习重点(湖医药学院)一. 名词解释1. 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工加工产品。2. 道地药材:通常将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 栽培历史较悠久,栽培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 的药材。3. 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药用部位的平均产量。4. 功能食品: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可食用药材,经过特意加工而成的适宜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而不是以

2、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5. 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6.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7. 民间药:是指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和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其 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的加工炮制工艺。8. 民族药:指除我国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具有各自独特的医药 理论体系指导,以指导用药。9.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生态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10.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

3、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 素。11. 药膳:在传统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烹饪出食疗、食治、食补的佳肴。12. 一级:濒危灭绝状态的珍贵野生药材物种。13. 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杜仲、人参。14. 三级:资源严重减少和主要常有野生药材物种。刺五加。15. 遗传多样性:其广义概念是指地球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概念是指种内 或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16. 郁蔽度:是指乔木郁蔽天空的程度。如该样地树冠盖度为80%,其郁蔽度为0.8 度。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盖度,植物覆盖在地面的程度以百分数来统计。17. 植物种群:指在

4、一定地段上具有一定种类组成,层片结构和外貌,以及植物之间有一定 互相关系的植被。18. 最大植物产量:保证采收某种药用植物资源时,仍能保持其原有资源量,并能正常自然 更新时所允许采集的最大产量。19. 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异地空间范围内,包括陆地和水域采取有效措施就地保持现有状态, 使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以永久或者较长时期的地保护,免受破坏而制定的特殊区域。20. 中药资源区: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蕴藏 量的总和。21. 中药资源学:指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式、蕴藏量、品质、保护盒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分布及动态规律,更合理的开发中药资源

5、,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优质优量的中药材原料。22. 中药资源保护:指保护药用植物、动物、矿物及与密切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以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药用动植物的多样性,挽救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物种。23. 中药材替代品:指在特定条件下,当正品中药材严重缺货无法获得时,经有关部门特许, 更换其他药效相同或非常相近似的品种替代用之。如犀牛角用水牛角,虎骨用豹骨。24. 中药区划:在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影响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特点,揭示中药资源和发展中药生产的区域分布规律,按区内相似性和区级差异性划分不同级别的中药区,明确各区开发中药资源和发展中

6、药生产的优势及其他地域性特 点,提出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二. 填空和选择1. 我国地势总特点: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可分为3级阶梯。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东部地区 季风性显著,西北地区大陆性强烈,温度和降水变化大。2. 阳性植物:甘草、麻黄、地黄、黄苓、红花、芍药。阴性植物:人参、黄连、三七、西洋参、天南星、细辛、半夏。耐阴植物:桔梗、天门冬、麦冬。人参适宜温度为23度,西洋参1518度。3. 北方钙土:甘草、枸杞、麻黄、苦豆子。盐碱地:罗布麻。酸性:肉桂、黄连、槟榔。碱 性:甘草、枸杞。4. 按社会属性分:中药、民间药和民族药。(藏药: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基础上

7、,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用药体系。蒙药:在蒙古民族传统医药学基础上洗去了藏汉等民族以及古印度医药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民族体系,在我国民族药中占有重要地位。维药: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长,并受到中医药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惯用芳香性, 性峻毒烈的药物。傣药壮药:发展中未形成完整体系,处于民族要与民间药交融状态,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善于解毒且解毒范围较广,蛇药)5. 按其来源的自然属性: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和药用植物。(1) 藻类:海带、昆布(2) 菌类:冬虫夏草(3) 地衣类:地茶(4) 苔薛类:地钱、葫芦薛(5)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松科、麻黄;被子植物

8、:菊科、豆科、毛莫科、唇形科、蔷薇科。6. 道地药材成因:(1) 优良的遗传物种基因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在因素(2) 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外在条件(3) 完善的栽培加工技术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可靠保证(4) 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是形成道地药材的思想基础。7. 道地药材的特征:(1) 道地药材具有明确的地理性(2) 道地药材具有特有的质量标准(3) 道地药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4) 道地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8. 山东道地药材:阿胶、山楂、大枣、金银花、蝉蜕、北沙参、丹参、蟾酥、全蝎、珊瑚菜。9. 植被:是指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称。10. 植被类型主要有森林(针叶林和针阔叶林混交林;

9、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和雨林)、灌丛、草原、荒漠、草甸和沼泽。11. 物种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12.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特定区域上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3.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14.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15. 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药材物种名录中收载的药用动物18种,其中属于一级保护的有虎、豹、赛加羚羊、梅花鹿 4种,属于二级保护的14种,如马鹿、林麝、马麝、黑熊、乌梢蛇、银环蛇、棕熊、穿山甲、中 华大蟾赊、黑框蟾赊酥、中国林蛙、五步蛇、蛤蛤等16. 植物二级:甘草、胀果甘草、杜仲、黄皮树、

10、厚朴、人参。17. "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浙八味”白芍、白术、浙贝母、杭白菊、延胡 索、玄参、温郁冬觅、麦冬。三. 问答题1. 中药资源的特征:(1) 中药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 可再生资源是中药资源的主体(3) 中药资源与多种资源并存(4) 中药资源具有多用性(5) 中药资源具有可解体性(6) 中药资源具有国际性。2. 我国的气候3. 土壤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4. 药用植物与气候(一) 药用植物与光照太阳光能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

11、量来源,是植物来一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1) 根据对光照条件的需求可将植物分为阳性、阴性、耐阴类。(2) 阳性植物需要在直射光或强光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阳性植物的光补偿点较高,自然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若缺乏阳光则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如甘草、麻黄、地黄、黄苓、黄芷、红花、芍药等。阴性植物需要散射光或者较弱的光照环境,光补偿点低。如人参、黄连、三七、西洋参、天南星、细辛、半夏等。耐阴植物对阳光的需求介于二者之间,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或稍有隐蔽的条件下都可以正常的生长,如桔梗、天门冬、麦冬。(2) 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映具有一定差异。许多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对日照时间长短有显著地相关性。

12、(3) 光照条件对中药材药用成分含量也具有显著影响。(二) 药用植物与温度(1) 药用生物的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必须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才能进行,温度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性等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从而也影响药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2) 温度与药用植物分布也有很大关系,不同的药用植物类群,在地球上形成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温度条件密切相关(3) 温度也可影响植物体内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三) 药用植物与水分(1) 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水是植物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 矿物质,大多数来自土壤水溶液(2) 水分是限制植物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3) 水分的供应状态最某

13、些药用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5. 中药资源与土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质地、酸碱度、水分状态和肥力水平等均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也对药材的产量具有一定影响(1) 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2) 土壤酸碱度:土壤的化学成分和土壤生物对某些药用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3)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分状态,其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含量和比例,施肥等都对植 物的生长发育以及要用活性成分的形成和积累有一定作用。6. 中药资源与地貌和植被(1) 地形地貌对中药资源虽不产生直接影响,但能制约光照,温度,水分等自然因素,所 以对药用植物或要用动物仍起决定性作用(2) 不同植被分布区的气候,地形地貌

14、均有一定的差异,从而生长分布着不同生长习性的 植物种类7. 民间药的特点:较强的地域性;较好的疗效;较强的生命力;发掘的新药潜力大。8. 三向地带性学说: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结合起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植被种类和分布基本特点9. 三大地域分布特征:东部季风区域以纬向分布明显;西北干旱区域以经向分布明显;青藏 高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明显。气候特征:东部湿润,西北干旱,青藏高寒10. 七个自然地区(1) 东北寒温带、温带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温润而短促,春季多大风,秋季风速较春季小,降水集中在夏季 “关药”人参、黄栗、五味子、细辛、黄花刺五加桔梗党参鹿茸等(2) 华北暖温带区温暖带

15、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气温较高而多雨,冬季较长,气温冷而干燥,春季 干旱多风沙,秋季天高气爽,天短,年降水量少于东北区,但集中从沿海向西北方向递减, 年平均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北药西药怀药淮药(3) 华中亚热带温度适宜,雨热同季,对喜温好湿的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气温由北向南递增浙药部分南药(4) 西南亚热带区一定的大陆性气候,多数地方春气气温略高于秋季川广云贵道地药材(5) 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冬暖夏长,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全国之冠“南药”阳春砂仁缩砂蜜肉桂儿茶(6) 西北干旱区中温带至暖温带,远离海洋降水量自沿海至内陆递减。形成干旱特征。甘草占全国

16、九成,麻黄八成(7) 青藏高寒区地势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多大风,干湿季节分明,寒冷干燥,气候条件较为严酷。植物生长稀疏,种类不多,野生种类多。11. 中药区域一级区 9个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华东北亚热带、中 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华南南亚热带、北 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青 藏高原野生中药区;海洋中药区。12. 中药区划的目的是按照中药资源分布的自然规律和中药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因地制宜指导中药资源开发与生产。13. 中药区划的原则(1) 中药生

17、产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原则(2) 中药生产特点的相对一致性原则(3) 中药生产发展方向和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原则(4) 中药区划与农业区划相协调原则(5) 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相衔接原则(6) 保持一定的行政区划单元的完整性原则。14. 中国中药区划我国中药区划采用二级分区系统:一级区主要反映了各中药区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和中药资源开发与生产的主要地域差异;在以及区内依据中药资源优势种类以及组合特征和生产发 展方向与途径的不同,划分二级区。一级区、二级区均按三段命名。一级区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生产方向。二级区为地理位置+地貌类型+优势中药资源名称(地理位置+地貌类型通常采用地理简称来 代替)。综上所

18、述,我国共可划分出一级区9个,二级区28个,其中陆域区域一级区 8个,二级区26个;海域部分一级区 1个,二级区2个。15. 中药资源的效益性评价:中药资源经济效益评价;中药资源生态效益评价;中药资源社会效益评价。16. (一)中药资源的外在品质评价指药材的外观性状,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 断面气味等(二) 中药资源的显微评价(三) 中药品质的物理指标评价(四) 中药资源的内在品质评价(1) 中药资源的化学品质评价(2) 中药资源的药用功效或药理作用的品质评价(3) 中药资源药效成分的稳定性评价(4) 中药资源的安全性评价17. 生物多样性评价:生物、遗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18.

19、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 直接经济价值,体现在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直接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 工业原料(2) 间接经济价值,对环境的影响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公益情况,主要与生态功能有关(3) 伦理价值,主要指精神与美学价值19. 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1) 利用文献(历史文献、现代文献)寻找新资源(2) 利用化学分类学原理寻找新资源(3) 从民族药、民间药和海洋中开发新资源(4) 现有中药资源的在开发(扩大药用部位、用药范围、资源综合利用)(5) 利用化学和生物技术(化学成分转化及结构修饰、生物技术开发新药和活性物质)20. 中药资源的特征:(1) 中药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 可再生

20、资源是中药资源的主体(3) 中药资源与多种资源并存(4) 中药资源具有多用性(5) 中药资源具有可解体性(6) 中药资源具有国际性。21. 中药资源的现状保护意义现状(1) 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2) 需求量不断增加蕴藏量迅速减少(3) 开发利用无序危机可持续发展(4)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存在许多问题。意义(1)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3) 能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3) 可促进中药现代化进展22. 中药资源保护途径(1)就地保护1建立和完善包含药用动植物在内的自然保护区和中药资源保护区2采取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措施3合理采收(2) 异地保护又称迁地保护, 指把珍 稀濒危药用生物迁出自然生长地保存在动物园、植物 园内并进行引种驯化研究(3) 离体保护1组织培养技术2建立中药资源种质资源库(4) 矿物类中药资源的保护有计划开采、向 发达国家学习、科学研究筛选矿物药种类、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中的有用元素23. 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做好以下及格方面的工作:(1) 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2) 以法为本,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 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4) 积极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代替品的研究(5) 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研究(6)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4. 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