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复习及总结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复习及总结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复习及总结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复习及总结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复习及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板快三板快三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2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他植物激素其他植物激素高考考点高考考点.3复习复习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感性运动:感性运动:含义、实例、调节机制、意义含义、实例、调节机制、意义一、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一二三四1 1).1880.1880年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年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一、二对照说明什么?三、四对照说明什么?一、三对照有说明什一、二对照说明什么?三、四对照说明什么?一、三对照有说明什么?达尔文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现象么?达尔文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现象.4温特的实验说明温特的实验说明: 胚芽鞘的胚芽鞘的尖端尖端确实产生了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53)、)、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并且鉴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并且鉴定这种物质是定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因为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为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故取名故取名生长素生长素。植物激素植物

3、激素:来源、运输、作用、含量、化学本质、化学来源、运输、作用、含量、化学本质、化学元素组成元素组成概念概念:种类种类:.6胚芽鞘实验得出的结论胚芽鞘实验得出的结论生长素产生部位:生长素产生部位:胚芽鞘感光部位:胚芽鞘感光部位:生长素作用:生长素作用:作用部位:作用部位:弯曲的部位弯曲的部位:弯曲原因:弯曲原因:胚芽鞘是否生长:胚芽鞘是否生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运输方向:运输方向:光:光: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胚芽鞘尖端(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促进生长促进生长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生长旺盛的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生长旺盛的部位)横向运输

4、,极性运输横向运输,极性运输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单侧光照射单侧光照射尖端的下部尖端的下部与生长素有关,与光无关与生长素有关,与光无关与生长素产生无关,与生长素运输有关与生长素产生无关,与生长素运输有关.7(二)、(二)、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及运输、产生的部位、产生的部位:主要有叶原基、嫩叶、发育中的种子,主要有叶原基、嫩叶、发育中的种子,根尖、芽尖等也能产生。根尖、芽尖等也能产生。. .分布:广泛分布分布: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较多,衰老的组织器官较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较多,衰老的组织器官较少。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尖分生组织

5、、形成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尖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发育中的果实等。层、发育中的种子和发育中的果实等。. .运输:运输:极性运输极性运输 横向运输横向运输以以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方式从植物方式从植物形态学形态学的的上上端向端向下下端运输,而端运输,而不能倒转不能倒转过来。过来。(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内因即植物的遗由内因即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传特性决定的).8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下端 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上端(2)非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横向运输) 耗能耗能与与单一方向的刺激单一方向的刺激有关有关单侧光单侧光.9(1 1)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

6、生长,也能抑制生长;(2 2)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3 3)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1、作用:、作用:浓度浓度较较低低促进生长促进生长浓度浓度过过高高抑制生长抑制生长3、特点:、特点:双重性生理作用双重性生理作用2、作用机理:、作用机理:促进促进细胞伸长细胞伸长观察:观察:作纵切片作纵切片显微镜观察显微镜观察.1010-1010-410-810-610-20促进生促进生长长抑制生抑制生长长c/molL-1根根芽芽茎茎1.1.生长素促进不同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生长素促进不同器官生长的最适浓度( mol/L)( mol/L)

7、2.2.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灵敏度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灵敏度茎(茎(10 -4)芽(芽(10 -8)根(根(10 -10)根根 芽芽 茎(顶端优势)茎(顶端优势) 低浓度促低浓度促进生长,进生长,高浓度抑高浓度抑制生长制生长思考:是否生长素浓度越高越能促进生长?3、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11 根据上图能得到下列那些结论(根据上图能得到下列那些结论( ) A、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 B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生理效应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生理效应不同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生理效应

8、不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生理效应不同 D、 A点对应生长素浓度对根芽有抑制作用点对应生长素浓度对根芽有抑制作用,对茎有促进作用对茎有促进作用 E、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F、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与生长素的浓度、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与生长素的浓度 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根根 芽芽 茎茎 10-10 10-8 10-6 10-4 c/mol.L促进生长促进生长 抑制生长抑制生长AABCE F.121、曲线、曲线AB段表示段表示:_2、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表示表示_3、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点表示的生

9、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 4、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_ 随生随生长素浓度升高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对茎生长 的促进作用加强。的促进作用加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对生长无影响对生长无影响抑制生长。抑制生长。.13背背光一侧光一侧向向光一侧光一侧生长素生长素多多生长素生长素少少细胞生长细胞生长快快细胞生长细胞生长慢慢 现象一:现象一:促进促进生长生长抑制抑制生长生长生长素浓度生长素浓度CBA.14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云母片云母片)。)。A图图胚

10、胚芽芽鞘鞘向向光光源源弯弯曲曲生生长长F图图胚胚芽芽鞘鞘背背光光源源弯弯曲曲生生长长B图图胚胚芽芽鞘鞘不不弯弯曲曲不不生生长长H图图胚胚芽芽鞘鞘直直立立生生长长M图图胚胚芽芽鞘鞘向向光光源源弯弯曲曲生生长长思考题思考题1:G图图胚胚芽芽鞘鞘不不弯弯曲曲不不生生长长D图图胚胚芽芽鞘鞘向向光光源源弯弯曲曲生生长长 A B C D E F G H M N L K C图图胚胚芽芽鞘鞘直直立立生生长长E图图胚胚芽芽鞘鞘向向光光源源弯弯曲曲生生长长N图图胚胚芽芽鞘鞘向向光光源源弯弯曲曲生生长长L图图胚胚芽芽鞘鞘直直立立生生长长K图图胚胚芽芽鞘鞘不不弯弯曲曲不不生生长长.15.16实验结论:生长素在尖端可以

11、横向运输实验结论:生长素在尖端可以横向运输生长素含量生长素含量 50% 50% 13% 87%单侧光单侧光 胚芽鞘胚芽鞘琼脂块琼脂块 单侧光单侧光云母片云母片.175.5.在方形暗箱内固定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在方形暗箱内固定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每15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4.4.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A A、C C盆中是正常幼苗,盆中是正常幼苗,B B盆中是切去胚盆中是切

12、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 A、B 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将C C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后,A A盆的幼苗盆的幼苗_生长;生长;B B盆幼苗盆幼苗_生长;生长;C C盆的幼苗盆的幼苗_生长。生长。直立直立不不向光弯曲向光弯曲B思考题思考题2 2:旋转类:旋转类.18光源小窗1.1.固定花盆和暗箱,两周固定花盆和暗箱,两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向小窗弯曲向小窗弯曲生长生长2.2.固定花盆,暗箱在旋转器匀速、固定花盆,暗箱在旋转器匀速、水平旋转,一段

13、时间后生长状为水平旋转,一段时间后生长状为弯向光源生长弯向光源生长 3.3.固定暗箱,花盆放在旋转固定暗箱,花盆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水平旋转,一段器上匀速、水平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为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为直立生长直立生长 4.4.花盆和暗箱都放在旋转器花盆和暗箱都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水平旋转,一段时上匀速、水平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为间后幼苗的生长状为弯向小窗生长弯向小窗生长 小窗光源.19现象二现象二 根的向地性生长、根的向地性生长、 茎的背地性生长茎的背地性生长促进促进生长生长抑制抑制生长生长生长素浓度生长素浓度CBAabcd 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一放置一

14、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根、茎生长的方向如何?段时间后,根、茎生长的方向如何?.20现象三:现象三: 顶端优势现象顶端优势现象概念:概念:原因:原因:解除措施:解除措施: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摘除顶芽摘除顶芽应用:应用:棉花番茄的摘心打顶、果树的修剪棉花番茄的摘心打顶、果树的修剪去除顶端优势:去除顶端优势:维持顶端优势:维持顶端优势:实验实验(利用顶端优势原理)(利用顶端优势原理)证明顶芽产生了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证明顶芽产生了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2

15、1思考:思考:设计实验:探究嫩叶产生的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设计实验:探究嫩叶产生的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22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ABCD这些芽发育成枝的顺序是这些芽发育成枝的顺序是 。 如果剪去顶芽,则如果剪去顶芽,则A芽将芽将 ,原因是原因是 。此时。此时 芽的芽的生长素浓度最高,生长素浓度最高, 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芽处的生长素浓度最低。最低。D、C、B、A发育成枝发育成枝破坏了顶端优势破坏了顶端优势BA.23五五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的作

16、用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1 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 插枝的下端后栽插。插枝的下端后栽插。 2)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果实培育无籽果实3 3)防止落花落果:)防止落花落果:4 4)除草剂:如)除草剂:如(2(2,4-D4-D) )适用于麦田、稻田,适用于麦田、稻田,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感,用高浓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的生长。,用高浓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的生长。.24C C:有:有4 4个嫩叶,扦插后长出很多根个嫩叶,扦插后长出

17、很多根A A:无嫩叶,扦插后不长出根;:无嫩叶,扦插后不长出根;B B:有嫩叶,扦插后长出少量的根;:有嫩叶,扦插后长出少量的根;扦插前,用扦插前,用一定浓度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枝下端下端 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方法:方法: 枝条处理:枝条处理: 实验:实验: 其它:其它: 寻找生根的最适浓度寻找生根的最适浓度 根尖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根的生长根尖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根的生长.25学校课外兴趣小组进行苗木扦插试验,为了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学校课外兴趣小组进行苗木扦插试验,为了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决定用决定用2 2,4 4D D(一种生长素类

18、似物)处理扦插的枝条,但不知(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的枝条,但不知多大浓度最合适,它们先做了以下试验多大浓度最合适,它们先做了以下试验(1 1)分别配制了不同浓度的)分别配制了不同浓度的2 2,4 4D D溶液共溶液共5 5组;组;(2 2)选取形态、大小、生长年龄相同的植物枝条)选取形态、大小、生长年龄相同的植物枝条5 5组将下部分别在组将下部分别在不同浓度的不同浓度的2 2,4 4D D溶液中浸泡溶液中浸泡1010分钟,取出扦插在相同的土壤中分钟,取出扦插在相同的土壤中(3 3)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各组生根的数量,求出每组枝条生根)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各组生根的数量,求出每组枝条生根的

19、平均数,结果记录如下表:的平均数,结果记录如下表:2 2,4 4D D浓(浓(mol/Lmol/L)1010-15-151010-14-141010-13-131010-12-121010-11-11 生根数生根数5 51111151520202525分析回答:(分析回答:(1 1)通过以上实验能否确定浓度为)通过以上实验能否确定浓度为1010-11-11mol/Lmol/L的的 2 2,4 4D D就是处理扦插枝条所需要的最佳浓度?为什么?就是处理扦插枝条所需要的最佳浓度?为什么? (2 2)如果要进一步确定所需要的最佳浓度,应该怎么做?)如果要进一步确定所需要的最佳浓度,应该怎么做?(3

20、3)如果要扦插另一种植物,是否可从以上实验中找到最佳浓度?)如果要扦插另一种植物,是否可从以上实验中找到最佳浓度?为什么?为什么?.26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果实培育无籽果实胚珠胚珠种子种子子房子房发育发育生长素生长素果实果实合合成成促进促进发育发育1 1、自然受粉:、自然受粉:有籽有籽有果实有果实2 2、自然未受粉:、自然未受粉:3 3、自然未受粉、自然未受粉人工处理:人工处理:有籽果实有籽果实无籽无籽 无果实无果实无籽无籽 果实(无籽果实(无籽 有果实)有果实)胚珠胚珠种子种子不发育不发育不不合合成成生长素生长素涂生长素涂生长素促进促进子房子房发育发育果实果实无籽无籽有果实有

21、果实图图1图图3.27.28无籽果实无籽果实无籽番茄无籽番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未受粉、雌蕊柱头或子房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未受粉、雌蕊柱头或子房无籽果实无籽果实未受粉未受粉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否否处理:处理:结果:结果:无籽原因:无籽原因:原理:原理:能否遗传:能否遗传:处理:处理:结果:结果:无籽原因:无籽原因:原理:原理:能否遗传:能否遗传:无籽西瓜无籽西瓜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联会紊乱联会紊乱能能无籽香蕉无籽香蕉自然三倍体自然三倍体实验:实验: 探究发育着种子提供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是探究发育着种子提供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是.29(1)曲线曲线A表示雌蕊受粉表示雌蕊

22、受粉 (2)曲线曲线B表示雌蕊未受粉表示雌蕊未受粉A B曲线发生差异的生理原因是?曲线发生差异的生理原因是? 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生长种子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如何培育无籽果实?如何培育无籽果实?在没有接受花粉的雌蕊柱头上涂在没有接受花粉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30总结总结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是 。光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能

23、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光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2、向光弯曲部位在、向光弯曲部位在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4、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 。5、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 。6、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 , 。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部尖端下部主动运输主动运输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旺盛的部位吲哚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萘乙酸.31* 其他植物激

24、素:植物激素植物激素合成部位合成部位生理生理 作用作用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 根尖根尖促进细胞分裂,诱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叶片衰老。赤霉素赤霉素幼芽、幼根和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种子未成熟种子促进细胞生长,解促进细胞生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等。眠并促进萌发等。脱落酸脱落酸根冠、萎蔫的根冠、萎蔫的叶片叶片促进叶和果实的衰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老和脱落。乙烯乙烯广泛(成熟的广泛(成熟的果实)果实)促进果实成熟,也促进果实成熟,也有促进果实脱落的有促进果实脱落的作用。作用。.32*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在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分

25、为两植物激素分为两 大类:一类是植物生大类:一类是植物生长促进剂,如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另一长促进剂,如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另一类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如脱落酸和乙烯。类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如脱落酸和乙烯。这些激素的相互作用这些激素的相互作用 的关系如何呢?的关系如何呢? 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相互协调、共同调节。.33郭葛等郭葛等第第3章章知识网络知识网络.34结束放映.351. 将带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 鞘切面左侧,结果是胚芽鞘( ) A . 弯向右侧生长 B . 弯向左侧生长 C . 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D . 直立生长 2.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 ) A

26、. 核苷酸 B . 氨基酸 C . 磷酸 D . 吲哚乙酸 练习:AD.36 3. 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 锡纸小帽 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 ) A . 向左弯曲生长 B . 向右弯曲生长 C . 向前方弯曲生长 D . 直立生长不弯曲 4. 一个正在发育的桃子被虫蛀了,结果桃子停止生长,这说明虫蛀部分是( ) A . 种子 B . 外果皮 C . 中果皮 D . 内果皮DA.37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云母片云母片)。)。答:答: 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D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图胚芽鞘背

27、光源弯曲生长B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F图胚芽鞘直立生长图胚芽鞘直立生长G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思考题思考题1: A B C D E F GE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C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38光源小窗1.1.固定花盆和暗箱,固定花盆和暗箱, 两周后幼苗的生长两周后幼苗的生长 状况为状况为_._.直立生长直立生长2.2.固定花盆,暗箱在旋转器固定花盆,暗箱在旋转器匀速、水平旋转,一段时间匀速、水平旋转,一段时间后生长状为后生长状为_。弯向光源生长弯向光源生长 光源小窗3.3.固定暗箱,花盆放在旋固定暗箱,花盆放在旋转

28、器上匀速、水平旋转,转器上匀速、水平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为为_. .直立生长直立生长 4.4.花盆和暗箱都放在旋转花盆和暗箱都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水平旋转,一器上匀速、水平旋转,一段 时 间 后 幼 苗 的 生 长 状段 时 间 后 幼 苗 的 生 长 状为为 。弯向小窗生长弯向小窗生长 1 2 3 4.39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关系,请据图回答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问题: 曲线曲线OHOH段说明段说明 ;曲线曲线HBHB段说明段说明 ;曲线上曲线上C C点表示点表示 ;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

29、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 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的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的_区间。区间。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 1:2 2,则据图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则据图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 _区间。区间。(6)(6)若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若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 ,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m,m,则其背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光面生长素

30、浓度范围是_(7)(7)若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示根的向地性若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示根的向地性, ,茎的背地性茎的背地性, ,且测得且测得 其茎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_(8)(8)除草剂的灭草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除草剂的灭草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_小于小于2m 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加强的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加强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随生长素浓度增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生长作用减弱;此浓度的生长素即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此浓度的生长素即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31、;C点及点及C点以后范围内的点以后范围内的大于大于m小于小于2m小于小于m大于大于i.405 赤霉素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赤霉素能促进豌豆茎节间的伸长,生长素也可以促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验证:赤霉进茎的伸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验证:赤霉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素与生长素具有协同作用。 实验材料:有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若干、培养皿实验材料:有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若干、培养皿若干、培养液、一定浓度生长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若干、培养液、一定浓度生长素、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刻度尺、刀片等刻度尺、刀片等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用刀片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同一部位用刀片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 第二步:第二步: 。 第三步:第三步: 。 第四步:第四步: 。 实验结果的预期、说明实验结果的预期、说明 。 .41思考:通过以上几组实验的设计和分思考:通过以上几组实验的设计和分 析,你认为一个完整的科学实验析,你认为一个完整的科学实验 包括哪些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