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玲三年级案例反思_第1页
张春玲三年级案例反思_第2页
张春玲三年级案例反思_第3页
张春玲三年级案例反思_第4页
张春玲三年级案例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给予树教学案例分析三年级 张春玲 学习背景 给予树讲述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叙述角度独特,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的思想、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现今时代的孩子,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本文的主人公金吉娅是他们的同龄人,她的行为最容易被同龄人接受,被模仿,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片断一:师:请同学样坐好,抬头看老师写课题。 (师认认真真

2、,一笔一画板书课题。)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谁会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真不简单,多音字“给”、生字“予”你都读对了,立即在题目中给这两个字注音。 师:谁能再读一读?生:读。师:大家一起读。生:齐读。题目“给予树”中“给”容易读错,“予”对学生来讲比较陌生,在处理这一环节时,徐老师给予了第一个读的学生极大的肯定,又指一生读,再齐读,分三个层次,有效地解决了课文题目的朗读。师:同学们都读得很不错。请大家打开书,翻到125页,找到认字表,同位之间互相检查,有读不准的,就提个醒儿。 (生生互读,师巡视指导。)师:都读对了吧,那我来考考你们吧!不敢接受我的挑战?出示“圣诞”,指一生读,

3、表扬该生声音哄亮。出示“分享”,指一生读。出示“沉默不语”,指一生读。师:下面的词,如果你会读,请你站起来抢着读。依次出示:仁爱、如愿以偿、到处逛。(生争先恐后抢着读)出示“援助”。 师:“援”还可以怎么组词? 生:支援。 生:救援。生:援救。师:看来,平时同学们很注意积累。师:课文还提到了“援助中心”,出示“援助中心”。师:你对这个词有什么了解? 生:帮助有困难的人的。生:帮助实现愿望的。 师:课文中说道:圣诞节这天,援助中心会在商场里设置这样一棵与众不同的树,而且这棵树上挂满许多人的心愿卡。(师边说边画圣诞树,画完后贴上心愿卡。)师:这棵树就叫给予树! 师:这树上有“棒棒糖”。 (出示:词

4、“棒棒糖”) (齐读词) 师:这“棒”怎么写? 生:左窄右宽。 师:还有一个规律横多距离短!记住了吗?老师范写。自己动笔写一写。 生:(描写) 从大家互相检查,提个醒儿,到指名读词,大家抢读,环环相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灵活而不呆板。对于“援”的处理,贴近生活,组词融化,“糖”的书写指导,扎扎实实,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培养了良好的观察习惯。片断二:师:谁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 生:金吉娅。 师:他做了什么事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 生:他给陌生的小女孩买了洋娃娃,给家人买棒棒糖。 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不给家人买好东西? 师:好,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

5、世界。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拿出笔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出示课文第三小节) 生:“只有八岁的小女儿沉默不语。” 师:什么是“沉默不语”? 生:就是不说话。 师:老师明白了“沉默不语”就是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都不想。 生:错了! 是什么都不说,但是心里想了很多事。师:那沉默不语的她究竟在想些什么?自由读读1-3自然段。 生:(自由读1-3自然段) 师:金吉娅究竟在想着什么? 生:大家都买了很多很好的礼物,可是我只买了一些棒棒糖,他们会不会骂我呢?师:心里想着家人,担心着家人的感受。生:妈妈回家会不会说我呀?师:你想着妈妈,担心妈妈生气,多体贴的孩子呀!生:他没有买到像样的

6、礼物,很难过,给了家人一些普通的糖,给了陌生女孩一个好礼物。师:这们同学多会读书呀!联系课文中具体内容,体会到了因没有给家人买到礼物,心里很难过。生:回到家,妈妈肯定认为那些棒棒糖不值20美元,她担心妈妈会怀疑她,她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师:她担心妈妈生气,心里很在乎妈妈的感受。师:你看呀!透过“沉默不语”,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这句话?生:读。(读出了沉默不语的感觉)师:是呀!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心事重重。师:如果,我们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时的心情。先自己试一试。生:读。(突出了兴高采烈与沉默不语的对比。)师:兴高采烈是什

7、么样子啊?表演表演,那沉默不语呢?师:一边想像一边读。生:读。(读得抑扬顿挫,很有味道。)师:你看,透过沉默不语,联系上下文,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受到了她心里想着家人,体贴家人啊!(板:体贴) 本文是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中一个就是上面片断中呈现的关于“沉默不语”的教学。牢牢抓住“沉默不语”这个关键词展开,理解“沉默不语”的表层意思,然后深入课文,走进人物心灵。老师通过反问学生沉默不语就是什么话都不说,什么事都不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该词背后蕴含的意思。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初步品味;对比读书,加强理解与表达;边想像边读,入情入境。整个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感受,

8、无一句牵强之语,内化于心,故能披文入情。 老师还善于捕捉文本语言的共鸣处,请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段:师: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生:打错了,少字了。师:出示“什么都”,我觉得少三个可以呀。生:少了,说明不了一点儿“都没有”。师:有了说明什么?生:说明小女孩一丁点儿,一丝一毫都没有。师:是的,上课前,我们都说了,孩子们最想过圣诞节。孩子们唱啊,跳啊,沉浸在幸福快乐之中,可这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想想她没有什么?生:没有人关心。生:没有人爱。生:没有礼物。生:没有圣诞节的乐趣。师:小女孩在金吉娅的眼中什么都没有。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可是没

9、有” 言为心声,这是一个八岁女孩的真情流露,它展示了金吉娅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抓住这个动情点,通过“创设情境”, 反反复复地读,层层深入地悟,引领孩子去体会金吉娅关爱他人的品质,引导学生从“什么都没有”入手,理解金吉娅要送洋娃娃的原因。透过金吉娅的这一语言,去触摸她关爱他人的那颗善良的心灵,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做到入境动情。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引导学生正确读准课文的同时体会金吉娅内心世界。如教师画“圣诞树”、贴“心愿卡”、播放“圣诞音乐”,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都让学生感受到文中人物的

10、美好心灵。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掌声案例分析 三年级 张春玲 回顾今天我教过的掌声一课。这节课比较得意的地方,就是从“深情引读”开始,后面的环节很顺畅;从指导学生朗读到最后形成了课堂的高潮,学生回答也很精彩。掌声是三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第15课,这篇课文写了一个身有残疾的小朋友,在全班同学的掌声鼓励之下终于鼓起勇气,走上讲台有声有色地进行演讲的动人情景。课文的故事内容粗粗看来并不难理解,但是从故事背后所表达出来的“让我们珍惜别人送给我们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了把掌声献给别人”以及对残疾少年面对生活坚强勇敢的精神的赞美,以及同学间纯真的友情的描绘,并不是学生一读就能够体会到的。学生们刚从低年级升入中

11、年级,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待锻炼和提高。 本节课令我满意的是:1、创设情境,催发情感体验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让学生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能够唤起相应的情绪、情感,有利于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在情境中学会领悟、体验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 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小英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因为小时候生病导致腿脚落下残疾而产生自卑忧郁的小英,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现在,她,就站在我们的面前,此时此刻,我们该怎么做?学生鼓掌。2、重视朗读,感受角色情感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进入角色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例: 如果你是小英,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带着感激之情读。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无声胜有声,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谢谢)小英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再次读)。 在读中传达

13、情感体验,再在体验之后有感情地再次朗读,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既使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又使思想感情得到升华。3、把握重点、优化课堂结构 掌声这堂课主要通过掌声前后小英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掌声”的意义,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所以教的时候。所以,教学的时候先让学生读第一、二、三段和第四段,去感受掌声响起的情景,再读第五到六段去感受小英的前后变化,然后理解掌声的含义。掌声是一种鼓励与信任,是赞赏与肯定,是同学们的友情和关爱待等。 4、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理解 一个好的板书,就像是一篇微型教案,突出教学重难点,并能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本课板书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

14、且简洁明了。板书设计: 15、掌声自卑 开朗 第一次:关心、鼓励 第二次:肯定、称赞 忧郁 自信 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使我让我深切地感受:1、语言一定要精练准确 老师提问的语言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提问语言不够明确,就会指向不明,导致学生回答错误。我想问学生:英子在掌声前给同学们留下怎样的印象?而我却提问:读文后,一开始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感受。结果学生并未领会“一开始”这个词,就有同学说,“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即使老师再说明是“掌声前”的印象的句子,还是有好几个学生谈了英子的变化的句子。这样就使得这个品读重点句的环节显得凌乱,而

15、且浪费时间。我原以为“一开始”这个词会让学生说“掌声前”的句子,可是,不如直接说“掌声前”,让学生明白老师的问题范围。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可后,我想其实还有补救的办法:我再次补充提问的时候,应该果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提问,让学生的再次关注教师强调的问题。或者,一个学生弄错的时候,教师出示最简单的一句(句子三)教会学生是找的掌声前的句子,而且教师抓住“低下”这个动作词,引导学生从动作词来体会句子内容。2、在本课中我想体现的是:通过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而下面这三个句子都是描写英子在掌声前的样子,每句中都有表示动作的词。句子一: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

16、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是最后一个离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句子二。“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脚腿落lào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句子二仅讲讲“落lào下”这个词,就略讲了。句子三: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句子四: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三处描写我抓了,也训练了比如,有的是通过练习说,有时的是换位思考,有的是通过采访。但都没有抓到实处,学生没有静下心来读书,很多时候学生只是为了回答我的问题,没有能做到,平等中的首席,平等地对话

17、小学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教学案例与反思 三年级 张春玲(一)教材内容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从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由于经历了两年多课改实践的锻炼,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主动积累语言的积极性,语感能力较强,有独特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较高的朗读水平,

18、能针对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但因相距数千里,学生很难有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为此,师生应在教学中充分而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1.我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我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我要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观看地图,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媒体展示地图)。 2.全文朗读视

19、频演播,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材内容的整合,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抒发自己的初 步感受。 (二)以学生为主体,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 师述:你们有这么多的感慨,一定想到课文里去亲自领略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吧。请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细细读一读,动手画一画。 生:“我喜欢课文的第5自然段。”(读第5自然段)“我觉得这个自然段描写海龟的句子很有趣。” 生:“我也喜欢这个自然段,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渔业工人要把海龟翻一个身,抓回家去,而不让海龟在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呢?” 师:(巧妙地展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渔业工人是不是把海龟抓回家了呢?” 生:“不是。他们只是逗逗海龟,看看

20、他们庞大的身躯四脚朝天、没法逃跑的滑稽样子。” 生:“我喜欢第6自然段”(读)。“因为我很喜欢鸟,喜欢看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第6自然段”(读)。“我觉得这些鸟儿很可爱,我喜欢它们在茂密的树林里栖息。” 师:“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岛上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养育了这些鸟儿,鸟儿的粪便也成了养育这片树林的宝贵肥料。 生:“我喜欢第4自然段”(读)。“我喜欢这一段的理由很多:第一,这个自然段的好词好句很多;第二,我很喜欢鱼,很想把他们抓回来养在自己家里,不过我知道他们在海里生活更幸福,因为它们在那里有许多朋友;第三,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

21、:“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们暂时放一放,先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鱼的。”(展示课件)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师:“谁愿意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要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请了4个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价) “你把飘飘摇摇读得真神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鱼儿自如游动的情景。” “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一句经过你的朗读,它仿佛游得更带劲了。” 师:“作者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了生动活泼的描写。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亲眼去看看这些可爱的鱼儿吧。”(配乐播放视

22、频材料) 师:“宋心舟同学说她特别喜欢海里的这些鱼,李老师也很喜欢这些鱼,李老师把海里的部分鱼儿请到了我们这儿来做客,也请你们抓住鱼儿的外形特点进行说话练习。” (学生纷纷上台面对课件指着自己喜欢的鱼练习说话) 生:“有的鱼长得怪怪的,蓝色的头,金黄色的尾巴,可爱极了。” 生:“有的鱼身上长满了斑点,像豹子一样,游动的时候尾巴一甩一甩的,真好看。” 生:“有的鱼眼睛鼓鼓的,身上长满了斑点,尾巴蓝蓝的,真有趣。” 生:“有的鱼长着斑马一样的条纹,游动的时候,就像一匹小斑马在奔跑。” 师:“我还知道,有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海鱼,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请大家互相欣赏欣赏。”(学生与电脑互动) 师:“

23、我们现在来读读这两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体验。”(出示课件)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人们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因为西沙群岛的鱼很多,所以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课文里说,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也数不清,人们才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西沙群岛,领略了它那迷人的风采。现在,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西沙群岛的整体感受,或用一句话来抒发你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很美很美,海水五光十色,

24、瑰丽无比;鱼儿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海龟无比庞大;海鸟数不胜数。这些美景就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生:“我觉得西沙群岛的物产很丰富,有珊瑚,有海参,有鱼,有海龟,有海鸟,还有威武的大龙虾,真是应有尽有。” 教师请学生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三)借助电脑,积累美词佳句 师:“好的文章,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深深地感悟,细细地品味;好的词句,我们也要积极地去积累,去运用,去发展。” 李文盛:今天,我们学了22课,我觉得西沙群岛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我真想亲自去看一看。 谢言:太美了,太美了,西沙群岛真是太美了!海底有那么多的奇异漂亮的鱼,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妈妈正好在海南学习,我多么希望妈妈能代替

25、我去看看西沙群岛的鱼呀! 宋心舟:今天,我在课堂上见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大海龟,真是太奇妙了。我从网上查阅到,一只海龟有几百公斤重,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尝试,我有以下两点收获: (一)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教师、课文与信息技术的四结合 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案,按部就班讲解既定的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学内容是预设的,教学过程也是预设的。而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情境中,教学过程则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提升情感、呈现多向互动的过程。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抽象的事物具体了,静态的东西鲜活了。如在第4自然段鱼的教学中,由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学生对海里奇异的鱼缺乏

26、感性认识。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立即将学生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条条五颜六色的鱼在眼前游动起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同时,学生与电脑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更将他们带入一个奇异的海底世界。美轮美奂的幻灯片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加以机智点拨,巧妙引导,再来品味“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一句,就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意义建构,提升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感情。 我体会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

27、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借助多媒体,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作者

28、情感的体验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朗读方式是多样的,有个别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读,还有配乐读,教师手势指导读等。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朗读水平呈梯度提高,把文本内容,文本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成自我的东西,产生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这课里,教师尽情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问难。例如,学生提出:我不明白渔业工人为什么要把海龟翻一个身?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师都巧妙地通过呈现多媒体,机智地使问题由难变易了。 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

29、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在鱼这一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鱼呈现出来,鼓励学生抓住鱼的外形练习说话。最后,学生还利用电脑收集和积累了优美词句。这一切,都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比较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因而使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此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论坛发帖子,让学生在课后交流读后感,这是我们运用的既重文本、又超文本,既重课堂、又超课堂的教学策略的一个举措,是我们贯彻课改精神的又一收获。 第一,这篇课文的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首先,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从上课伊始,演播本课全文的视频到配合学生朗

30、读各自然段而展示各段特别是“鱼段”的生动画面及重点句子,再到每个学生当堂用电脑展示和交流自己在课前上网搜集的海洋生物画面以及当堂用电脑书写课文中的美词佳句,都充分说明了一点。这个案例说明,具有助知功能、激情功能和交流功能的信息技术与这一节教学内容的整合是通过三大步骤实现的。第一步,课前预习时学生上网搜集海底生物信息,制成幻灯片。第二步,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课文内容形象化,使静态的课文内容动态化,把平面的课文内容立体化;与此同时,学生与课件互动,与电脑互动,与老师及其他同学互动。当这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运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教学过程时,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他

31、们通过对自己喜爱的自然段的纵情朗读而逐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并随着对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物产的欣赏、品味而产生了热爱宝岛的深情。第三步,课后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拓展课文内容,即通过发帖子,同学间展开了交流读后心得的活动,在超越文本、超越课堂的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在这三步的“整合”过程中,学生学的方式和教师教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劲头很足,他们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感悟,赞宝岛、爱宝岛的感情溢于言表,并积极参与口头表达练习,努力将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表明,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包含学生的自主钻研、自主体验和自主运用,学

32、生是“整合”中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整合”、落实“整合”的主要动力。同理,“整合”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正确指导,教师也是“整合”中的重要因素。就这样,这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成功地实现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整合。这是以李红梅老师为代表的深圳北师大附小的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正确运用了阅读教学的规律。在实现上述四要素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李红梅老师没有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没有形式主义地运用信息技术。这首先表现在师生对阅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的重视和朗读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重视语感训练、语言积累和“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

33、。此案例说明,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教学必须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必须以读为本,加强语感训练和语言的初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三年级 张春玲 在多次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多次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后,再去讲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我认为效果与当初不同,于是我就有了新的反思,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它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景,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34、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伊始把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简洁明了的介绍,使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各篇文章的设计意图,从而更好开展本课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中,给予学生自学指导提示,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初读、细读、品读(回归整体)这三读,去完成自学任务,伴随学生的自学汇报教师分层出示知识树,这样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顺序和结构,为学生背诵全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教学录像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一个升华,从而进行拓展的训练,抒发情感。 许多时候,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所欠缺的是不能有重点的选择教学指导内容

35、,而是面面俱到,句句分析,这样使其它教学内容没有充分的落实。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仍要在进行更好的设计和安排,使教学内容落实。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根据和谐教学整体建构的课堂模式,这节课分为四个教学环节1.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2. 自学指导,整体感知;3. 检查点拨,探寻规律;4.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从全局去把握局部,从宏观去感知微观,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整体建构,全面把握。因此,在教学伊始,我把本单元所有教学内容及每课书所达到的情感价值观用知识树形式通过大屏幕让学生直观的进行了了解,并引出了本节课的

36、教学目标。但课后反思到这个环节内容的不充实使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引领效果。2. 自学指导,整体感知。 高效的课堂,就是要给学生去创建一个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小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做一个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鲜活起来,成为一节真正的语文课。在这节课上,我出示了三个自学指导,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汇报。第一个自学指导:本文分为几大部分?学生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学汇报,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迅速把握课文发展脉络和梗概。第二个自学指导: 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事物?根据本班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际情况,我把这部分学习一并归纳在第一部分

37、自学指导中同时进行,学生基本上能够比较准确地在书中找到学习内容。3. 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第三个自学指导:每件事物是怎样描写的?这部分的学习有些难度,所以在让学生自我思考,合作学习之前,我以描写小兴安岭春季景色一段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找出描写事物的语句读出来,然后抓重点词体会其事物特点,带着体会再读,最后回归小整体,齐读本自然段。在我的适当引导下,学生能清晰地缕清学习的思路,探寻出学习方法:初读语句抓词体会读出韵味整体感受,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所以要在学习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积累,这样以便运用在今后的学习中。下面就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合作探究其它部分并进行汇报。汇报

38、的过程中,分层出示知识树,让学生直观了解文章结构,从知识树中发现四季描写中的共性树木,因为树木对季节是很敏感的,其明显的变化可以说明季节的特点,而且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小兴安岭是个大宝库。有了感受就要说出来,所以我让学生用四字词语去概括每个季节树木的特点,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练习。汇报结束后让学生通过影像,再一次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之美。并且通过朗读全文去抒发自己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课后通过反思,我觉得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我对课文的内容的分析过于细致,没有宏观的把握,没有有重点地选择,使得时间延误,所以诵读全文的环节没能实施,没能让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得到升华。 4.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在拓展练习中,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后,抓住描写四季景物的特点的方法,把自己家乡的美景写具体,写生动。但也由于时间的不足,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虽有一些平时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口述了出来,但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完成,所以最终没有达到练习的目的。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知识树和自学指导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同时也注重从读中感悟文本,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归纳学习方法,精炼语言文字去概括事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从而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