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财政政策_第1页
实例-财政政策_第2页
实例-财政政策_第3页
实例-财政政策_第4页
实例-财政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 财 政 政 策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财财 政政 政政 策策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和经验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和经验 u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阐述了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阐述了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财政政策的概念、主体、目标、工具和类型,了解财政政财政政策的概念、主体、目标、工具和类型,了解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明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

2、,明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和组合以及两者的相对效力和时滞。的必要性和组合以及两者的相对效力和时滞。u本章的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相机抉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含义;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择的含义;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及效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政策的配合。引例: 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概述 一、什么是财政政策一、什么是财政政策 (the definition) 二、财政政策主体二、财政政策主体 (the subject) 三、三、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 (the tar

3、get) 四、财政政策工具四、财政政策工具 (the instrument) 五、财政政策的类型五、财政政策的类型 (the types)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及其相应的措施。 由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由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政策体系。是国家最重要的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政策体系。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经济政策之一。 现代意义的财政政策产生于现代意义的财政政策产生于2020世纪世纪

4、3030年代年代一、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各级政府各级政府(主要是中主要是中央政府央政府)经济的适度增长经济的适度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收入的合理分配收入的合理分配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税收税收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政府投资国债国债财政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目标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财政政策目标经历了由单一到多财政政策目标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元的发展过程。 19401940年代中期,英美等国把凯恩斯主义奉为制定财年代中期,英美等国把凯恩斯主义奉为制

5、定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财政政策的目标是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实现充分就业。 50 50年代末和年代末和6060年代,西方国家把年代,西方国家把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看成了主看成了主要目标,形成了以高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政策,其结果要目标,形成了以高增长为目标的财政政策,其结果却酿成了却酿成了7070年代的高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年代的高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滞胀滞胀”现象。现象。 滞胀出现后,各西方国家纷纷改弦更张,滞胀出现后,各西方国家纷纷改弦更张,以多元目以多元目标代替单一目标。标代替单一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 (一)税收(一)税收 作为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的调节作用

6、主要通过宏观税率确定、税负分配(包括税种选择与税负转嫁)、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体现出来。 (二)公共支出(二)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主要指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性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活动。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在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相应也就大;反之,转移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 (三)政府投资(三)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

7、定资产。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这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四)公债(四)公债 公债即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公债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一是排挤效应,即由于公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对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起调节作用;二是货币效应,即公债发行引起货币供求变动,一方面可能使部分“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则可能把存在于民间的闲置货币转到政府部门或由于中央银行购买公债增加货币的投放;三是收入效应,即公债买卖所引起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公债依靠未来年

8、度的税收来偿还,即公愤持有人到期可以得到本金加利息。u( (一一) )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1.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2.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u( (二二) )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划分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不同功能划分 1.1.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2.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3.3.中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税收的自动稳定效果税收的自动稳定效果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效果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效果汲水政策汲水政策补偿政策补偿政策五、财政政策的类型五、财政政策的类型 n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9、: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n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某些需要借助外指某些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的财政政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的财政政策。 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财政政策效应二、财政政策效应 三、财政政策乘数三、财政政策乘数 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 发挥作用 收入分配收入分配货币供应货币供应价格价格媒介

10、体媒介体二、财政政策效应(及其偏差问题)二、财政政策效应(及其偏差问题)u1 1、怎样评价、怎样评价财政政策效应财政政策效应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作用的结果政策的有效性政策的有效性u2 2、财政政策效应财政政策效应偏差问题偏差问题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背离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背离财政政策实施时间过程:出台财政政策实施时间过程:出台完善成熟蜕化完善成熟蜕化 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 政策研究费用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政策执行费用补偿费用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或效率损失)效果较好效果较好效果较差(自然偏差)效果较差(自然偏差)有效有效无效无效自然偏差自

11、然偏差人为偏差人为偏差 Y = C + I + G式中,式中,Y为国民收入;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支出;为消费支出;I为私人投资支出;为私人投资支出;G为政府购买性为政府购买性支出支出 。 C = Ca + bYd式中,式中,Ca为消费函数中的常数;为消费函数中的常数;b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支配收入,即为可支配收入,即扣除税收扣除税收T后的收入。后的收入。 Yd = Y- T把式把式2、3代入式代入式1可得:可得: Y = Ca + b(Y - T) + I + G = Ca + bY bT + I + G (1 - b)Y = Ca bT + I + G 1 12 23 3

12、CabTIG 1bY=4 4三、财政政策乘数三、财政政策乘数1 1、税收乘数税收乘数:税收(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动对:税收(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动对GNPGNP的影响的影响程度。求式程度。求式4 4对对T T的导数,即可求得税收乘数:的导数,即可求得税收乘数: 2 2、购买性支出乘数购买性支出乘数: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GNPGNP的影响程度。的影响程度。求求4 4式对式对G G的导数,即可求得购买性支出乘数:的导数,即可求得购买性支出乘数:3 3、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税收与购买支出同时等量变动维持财政收税收与购买支出同时等量变动维持财政收支平衡对支平衡对GNPGNP

13、的影响程度。的影响程度。 第三节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一、货币政策简介一、货币政策简介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三、不同的政策组合三、不同的政策组合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一、货币政策简介一、货币政策简介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 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专业银行) )发放的贷款发放的贷款 * * 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 * * 利率利率 * *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类型货币政策类型(

14、 (从总量调节分类从总量调节分类):):* * 膨胀性货币政策膨胀性货币政策* *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 中性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1.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2.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3. 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直接直接间接间接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总量调整总量调整刺激紧缩刺激紧缩控制通胀控制通胀1、政策主体不同、政策主体不同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财政政策

15、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金融体系金融体系2、调节范围不同、调节范围不同财政政策体现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其调节范围不仅财政政策体现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其调节范围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而货币政策调节范围基本仅限于经济领域,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而货币政策调节范围基本限于经济领域。限于经济领域。3、调节的侧重点不同、调节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侧重于经济结构的调节,货币政策侧重财政政策侧重于经济结构的调节,货币政策侧重于经济总量的调节于经济总量的调节4、政策工具不同、政策工具不同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预算、公债、财政补贴等,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预算、公债、

16、财政补贴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贷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贷等。5、政策时滞不同、政策时滞不同一般而言,财政政策内部时滞较长,外部时滞较短,一般而言,财政政策内部时滞较长,外部时滞较短,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第十三讲第十三讲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别的主要表现 三、不同的政策组合三、不同的政策组合 1. 1.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2. 2. 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3. 3. 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紧的

17、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4. 4. 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双松政策双松政策松财政政策松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松货币政策扩大政府支出扩大政府支出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社会总需求严重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存在大量不足,存在大量未被利用的闲置资源未被利用的闲置资源扩大信贷规模扩大信贷规模降低利率降低利率减少税收减少税收短期具有刺激短期具有刺激和增加社会和增加社会总需求效应总需求效应长期具有增加长期具有增加供给效应供给效应1979-19801982-19841986-19881992-1993双松政策双松政策第十三讲第十三讲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双紧政策双紧政策紧财政政

18、策紧财政政策紧货币政策紧货币政策增加税收增加税收压缩政府支出压缩政府支出提高法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提高利率压缩信贷规模压缩信贷规模抑制需求膨胀抑制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198119851989-19911993-1997双紧政策双紧政策第十三讲第十三讲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松紧政策松紧政策松的财政政策松的财政政策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货币政策减税减税扩大政府支出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刺激社会总需求克服经济萧条克服经济萧条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紧缩银根紧缩银根避免出现过避免出现过高的通货膨胀高的通货膨胀松紧政策松紧政策第十三讲第十三讲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紧松政策紧松

19、政策紧财政政策紧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松货币政策增税增税压缩政府压缩政府支出规模支出规模抑制社会总需求抑制社会总需求避免经济过热避免经济过热放松银根放松银根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适度增加货币供给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紧松政策紧松政策第十三讲第十三讲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一)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一)相机选择财政政策的时滞 内在时滞内在时滞外在时滞外在时滞执行执行时滞时滞认识认识时滞时滞效果效果时滞时滞决策决策时滞时滞行政行政时滞时滞认识认识行政行政执行执行决策决策效果效果问题问题(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比较(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0、的时滞比较第四节第四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和经验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和经验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财政政策调整回顾198219891994199820042008201019792014【背景背景】: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及引发的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财政赤字严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膨胀物价持续上涨、外贸逆差增加等问题。题。【背景】:国民经济出现下滑【时间时间】:19821982年年【内容内容】:19821982年开始实行年开始实行,主要是通过放松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实主要是通过放松银根,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对企

21、业实行利改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行利改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有效供给,缩小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缩小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距。【效果效果】:从:从19821982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逐步回升,当年增长升,当年增长9.1%9.1%,增幅较上年提高,增幅较上年提高3.93.9个百分点,个百分点,19831983年加快到年加快到10.9%10.9%。【背景背景】:从:从19841984年后期开始,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又逐年后期开始,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又逐步显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不断扩大,投资消费步显现,社会总需

22、求与总供给的差额不断扩大,投资消费高速增长,价格总水平大幅攀升。为满足社会固定资产投高速增长,价格总水平大幅攀升。为满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要求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国家不断资增长的要求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国家不断扩大财政赤字,而为弥补赤字,银行超量发行货币,又加扩大财政赤字,而为弥补赤字,银行超量发行货币,又加剧了物价指数上升。剧了物价指数上升。19881988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与上年相比,零售商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与上年相比,零售商品价格上升了品价格上升了18185 5,居民消费价格上升了,居民消费价格上升了18188 8。全。全国各地发生了抢购商品潮

23、。国各地发生了抢购商品潮。【背景背景】:1992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全国排除干扰,解放思想,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到全国排除干扰,解放思想,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到1993199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基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市场物价水平迅速制约进一步加剧,市场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上升,经济形势十分严峻。1993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4、增长61618 8,商品零售价格上升商品零售价格上升13132 2,居民消费价格上升,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4147 7) )【内容内容】: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党中央果断做出深化改: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党中央果断做出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19931993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1616条措施,其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条措施,其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1.1.改革财政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改革财政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2.2.实行税利分流,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实行税利分流,规范政府

25、与企业的分配关系。3.3.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效果效果】:实践证明,: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果。19961996年,国民经济较为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的区间,成功地年,国民经济较为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的区间,成功地实现了实现了“软着陆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形成了,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功典范。的良好局面,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功典范。 【内容内容】:为了扩大需求,从:为

26、了扩大需求,从1998年年7月开始,国家实施了月开始,国家实施了。1.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投资2.调整税收政策,支持出口、吸引外资和减轻企业负担调整税收政策,支持出口、吸引外资和减轻企业负担3.增加社会保障、科教等重点领域的支出增加社会保障、科教等重点领域的支出4.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提高城市居民个人消费能力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提高城市居民个人消费能力5.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6.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加大治理乱收费力度,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7.实行实行“债转股债转股”【效果效果】:1998

27、年至年至2002年的财政宏观调控,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在年的财政宏观调控,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在扩大投资、刺激消费、鼓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扩大投资、刺激消费、鼓励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得到根显著的成效,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通货紧缩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社会需求全面回升,经济结构本性的改善。通货紧缩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社会需求全面回升,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调整稳步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内容内容】:党和国

28、家提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财政作为重要: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财政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顺应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适时实施的调控手段,顺应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适时实施。1.国债投资规模调减调向。国债投资规模调减调向。2.推后预算内建设性支出的时间。推后预算内建设性支出的时间。3.有保有控,在总量适度控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有保有控,在总量适度控制下进行结构性调整。4.深化税制改革,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深化税制改革,发挥税收调节作用。5.改革企业所得税。改革企业所得税。6.调整资源税。调整资源税。7.调整消费税。调整消费税。8.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效果效果】:

29、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增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群众受惠较多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群众受惠较多”的良好格局。的良好格局。【背景】: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内容内容】:1.1.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2.2.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涉及钢铁、汽车、造船、石化、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计划,涉及钢铁、汽车、造船、石化、轻工、

30、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讯等产业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讯等产业. .3.3.截至截至20092009年年7 7月,相关部委还推出了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月,相关部委还推出了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海经济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海经济特区等地区性的产业升级投资刺激计划。在十大产业振兴规特区等地区性的产业升级投资刺激计划。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管理层继续出台大量区域振兴计划,从不同的方划出台后,管理层继续出台大量区域振兴计划,从不同的方面不断振兴经济发展,细化振兴内容,必然对后市经济起到面不断振兴经济发展,细化振兴内

31、容,必然对后市经济起到新的促进作用。新的促进作用。【效果效果】: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时间时间】:2010年年【内容内容】:中国将继续实行:中国将继续实行。1.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发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调整结构结展的质量和效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大力支持推进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合起来,大力支持推进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发

32、展。化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快增长。3.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保障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和活力。5.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的绩效。2014年我国施行的2014年,要继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适当扩大

33、财政年,要继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赤字和国债规模,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民生,同时,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1.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保持必要的调控能力。2.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保持政府投资规模的合理增长。二是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严格控制新的一般性的地方政府投资

34、项目的开工,切实防范地方债务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累积。三是切实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财税、金融政策措施,全面开放民间资本进入领域,进一步提高民间资本在投资中的比重。四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支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动信息惠民工程建设,积极培育扶植信息、养老、健康等新型消费业态。五是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构筑社会保障网。六是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利息优惠政策,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支持产业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3.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是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元年,要大力深化和推进财税改革,为经济转型升级提

35、供新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36、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

37、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同松同紧同松同紧”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这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策搭配,这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乱,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成为常成为常态。态。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

38、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实现经济“软着陆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始于起到了较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始于1994年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不仅使得货币

39、政策开始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问的外汇体制改革,不仅使得货币政策开始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问题,而且也引发了未来两大政策配合的新层面。题,而且也引发了未来两大政策配合的新层面。第三阶段是从1997年到2002年。1997年开始,由于增长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逐渐从资源约束过渡到需求约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调控的新问题。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促使中国经济的周期性低谷来临,物价走低、投资低迷、失业增加等通货紧缩迹象开始令人担忧。面对这种情况,1997年以后,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其中以扩张性为实质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发长期国债,筹集资金用

40、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此期间“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质则是通过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并在1998年初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限制。此间,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重点,是集中在为建设项目和企业共同提供流动性和信用支持方面,试图通过刺激微观主体的活力,来带动有效需求的提高。这一阶段,政府首次面临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周期低谷,并且这一阶段,政府首次面临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周期低谷,并且处于有效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给不足的两难境地,因此给财政货币政处于有效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给不足的两难境地,因此给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不仅提供了创新的背景,也带来了众多新的难题。策协调不仅提供了创新的背景,也

41、带来了众多新的难题。第四阶段是从2003年至2007年。2003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政府从2004年逐步调整财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和优化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结构,向社会传递出政府合理控制投资的政策信号,并在2005年宣布财政政策再次转型,实施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特征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与之相配合,从2003年起,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适当回收流动性,最终确定“稳中适度从紧”的政策思路。五年来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提高利率,这些都是紧

42、缩银根的措施,旨在控制货币供应量。进入2007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中央政府也把2008年的宏观调控思路,定为“从紧货币政策”与“稳健财政政策的协调”,这也体现了政府对较大通胀压力的担忧。应该说,在此阶段,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向在此阶段,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向“双紧双紧”过渡的趋势。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新特点,是除了共同作用过渡的趋势。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新特点,是除了共同作用于传统的经济总量目标之外,在更多的领域有了配合的实践,例如以于传统的经济总量目标之外,在更多的领域有了配合的实践,例如以应对流动性问题、推进外汇储备管理改革为目的而发行特别国债的行应对流

43、动性问题、推进外汇储备管理改革为目的而发行特别国债的行为,以及调低利息税以引导储蓄资金流向等政策。为,以及调低利息税以引导储蓄资金流向等政策。第五阶段是从2008年至今。 我国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率先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为我国快速平稳的渡过此次金融危机起到积极作用。我国也为世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所以,中国连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中国连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保松的货币政策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保证了中国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劲冲击。证了中国

44、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劲冲击。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逐渐向市场化调控转型,为发展新型的两大政策协调机制奠定基础。进入21世纪,财政政策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框架下,从注重用政府投资性支出影响经济,逐渐过渡到税收、公债、转移性支出等多项工具的综合运用。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也逐渐具有了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而不仅是传统的信贷控制。第二,从两大政策的作用效果看,财政政策从强到弱,货币政策从弱从两大政策的作用效果看,财政政策从强到弱,货币政策从弱到强。到强。改革开放之初,财政政策居于主导地位,货币政策的作用几乎没有。1985年之后,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通过控制信贷规模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

45、策的核心模式。1994年分税制改革也弱化了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使货币政策成为两大政策协调的主导方。1998年以后,由于货币政策作用不理想,扩张性财政政策才再次走上前台,但这并没有削弱政府对货币政策作用的期望。事实上,在2004年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前后,货币政策仍是政策协调的主要一方。进入2007年,开放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面临了更多的困境,使政府开始意识到财政政策应在宏观调控中担负更多的职责,这对两大政策协调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第三,迄今为止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主要通过关注总需求管理,致力于实行经济总量稳定。我们知道,在凯恩斯主义政策理念影响下,财政与金融的协作问题,主要研究在封闭体系的自

46、由利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有效配合来促进总需求水平的稳定。对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选择是相对有效的。然而对对中国这样面临发展与转轨双重任务的经济体来说,则显得中国这样面临发展与转轨双重任务的经济体来说,则显得过于单一。长远来看,两大政策协调,还必须关注结构调过于单一。长远来看,两大政策协调,还必须关注结构调整性的供给管理、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这整性的供给管理、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这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自自1996年我国实现年我国实现“软着陆软着陆”后,货币政策就开始灵活微调,后,货币政策就开始灵活微调,从

47、从“适度从紧适度从紧”转变为转变为“适度放松适度放松”,1996年和年和1997年按货币政策连续年按货币政策连续3次降息,表明我国次降息,表明我国控制通货膨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控制通货膨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1998年年7月月1日日第五次降息第五次降息,主要是降低中长期货款利率。存款利率年均下调,主要是降低中长期货款利率。存款利率年均下调0.49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1.12个百分点。当年,我国在受到东南亚个百分点。当年,我国在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向世人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而且,国内发生百年不遇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仍向世人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而且,国内发生百年不

48、遇的水灾,政府采取一条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力图确保的水灾,政府采取一条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力图确保8的经济增的经济增长速度。长速度。2003年,当经济刚刚从年,当经济刚刚从GDP增长率增长率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零增长或负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波谷走出,国家就迅速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当时的增长的波谷走出,国家就迅速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当时的紧缩措施主紧缩措施主要是要是控制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抑制投资过快增长。控制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抑制投资过快增长。2004年年12月上旬闭幕的月上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确定了我国2005年将实施年将

49、实施财政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与货币政策的“双稳健双稳健”组合后一段时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是组合后一段时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是“结构导向结构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体现有保有压和有紧有松的原则,在方式上仍然,将继续体现有保有压和有紧有松的原则,在方式上仍然是采取灵活是采取灵活“微调微调”的方式,在手段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的方式,在手段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2005年之后,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局面大大缓解,但经济运行又出现了新问年之后,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局面大大缓解,但经济运行又出现了新问题,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题,一些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急剧上涨,国家连续

50、出台针对房地产业的经济政国家连续出台针对房地产业的经济政策,包括增加税收、提高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推策,包括增加税收、提高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推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等。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等。2007年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速上涨,宏观调控措施更加严厉,一年之年之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速上涨,宏观调控措施更加严厉,一年之内内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调高存贷款利率。次调高存贷款利率。2008年将实行年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保持货币信保持货币

51、信贷合理增长贷合理增长,以诸多举措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诸多举措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发生了由货币政策发生了由“从紧从紧”到到“灵活审慎灵活审慎”、再到、再到“适度宽松适度宽松”的大转变。的大转变。年初年初“从紧从紧”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紧密围绕

52、“保增长、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扩内需、调结构”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的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保证货币信贷总量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继续加,继续加强对强对“三农三农”、中小企业、就业、助学、灾后重建、消费等

53、改善民生类信贷、中小企业、就业、助学、灾后重建、消费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加大对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加支持工作,加大对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金融环境。 央行央行9月月15日对外宣布,日对外宣布,9月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个百分点这是这是2004年年10月月29日以来的首次降息;日以来的首次降息;9月月25日起,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

54、存款准日起,下调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备金率1个百分点个百分点这是这是2003年年9月月21日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首次下调。日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首次下调。 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此外国务院决定作相应调整。此外国务院决定9日起暂免征收存款利息税。日起暂免征收存款利息税。 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作

55、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从2008年年12月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

56、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海啸下的四次降息金融海啸下的四次降息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由此奠定了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同去年相比,今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应该是:在保持经济稳奠定了今年货币政策的基调。同去年相比,今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应该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具体来说,货币政策操作应突出以下特点: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具体来说,货币政策操作应突出以下特点: 第一,从抑制通胀角度出发,货币政策应由侧重于第一,从抑制通胀角度出发,货币政策应由侧重于“宽松宽松”转向转向“适度适度”。在货币供应总量上,一方面要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保证经济运行通畅;另一方面,在货币供应总量上,一方面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