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试技术_第1页
工程测试技术_第2页
工程测试技术_第3页
工程测试技术_第4页
工程测试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青 岛 科 技 大 学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题 目 _刘中冬指导教师_刘中冬辅导教师_马旭学生姓名_1323050202学生学号_132 自动化中德科技_学院 _专业_班2016625_年 _月 _日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摘 要 摘要: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在基

2、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 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关键词传感器:传感器技术 论文外文摘要Title: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nsor TechnologyAbstract: Sensor is a physical device or a creatur

3、e, which will be able to detect, to feel the outside world,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as light and heat and humidity or chemical as of smoke, and will find the information to the other device or an organ.Revolution of new technology, the world began to enter the age of information in the modern indust

4、rial production especially the automation process, the various sensors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all parameters and equipment in normal condition or state, and the best products measure up to the best quality. the subjects of sensors to be more prominent place.Sensors have inf

5、iltrated into such 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xplo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dical resources survey, diagnosis,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and, even most of the general areas of technology. thus, sensor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impor

6、tant role, is quite obvious.The world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field. keywords: Sensors;Sensors technology 目录一、引言4 二、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及分类5 2.1发展历史5 2.2传感器分类53、 传感器的特性6 3.1静态特性6 3.2动态特性6四、传感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7五、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8 5.1 传感器在化工产业中的应用-8 5.2传感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8六、传感器的发展趋势10 6.1我国的传感器的发展方向10 6.2传感器的发展趋势11 6.

7、3推进发展措施13结论15参考文献16致谢16一、引言  传感器是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和机械、土木、化工等工程技术中的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换能器。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将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及获取、传输与处理,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领域中信息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是现代科学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的总称。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一切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它转换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如果把计算机比

8、喻为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比喻为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那么传感器就是感知和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发展迅猛,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许多国家已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现代传感器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拥有广泛的开发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分类传感器技术是20世纪的中期才刚刚问世的,在那时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相比,传感技术的发展都落后于它们,不少先进的成果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与广泛应用转化率比较低。在国外,传感器技术主要是在各国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工业化浪潮下

9、诞生的,并在早期多用于国家级项目的科研研发以及各国军事科技航空航天领域的试验研究。然而,随着各国机械工业、电子、计算自动化等相关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日本和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传感器研发及其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已在国际市场中逐占有了重要的份额。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经过从“六五”到“九五”的国家攻关,在传感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可靠性改进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传感器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体系,并在数控机床攻关中取得了一批可喜的为世界瞩目的发明专利与工况监控系统或仪器的成果。但从总体上讲,它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不少传感器信号处理和识别

10、系统仍然依赖进口。同时,我国传感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势尚未形成产品的改进与革新速度慢生产与应用系统的创新与改进少。传感器的分类 传感器可从不同角度分类。从被测量不同, 分为几何机械量( 例如尺寸、角度、表面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角位移、角速度等) , 热工量( 例如温度、压力、流量、密度、黏度、质量等) , 光学量( 强度、功率、波长、频率、相位、速度、脉宽、延迟、折射率、束散角等) , 声学量, 生物参数, 医学量( 生理参数) 等。从传感器的输出不同, 可分为模拟信号( 连续波和脉冲波) , 数字信号, 电压和电流等传感器。三、传感器特性传感器静态特性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对静态的输

11、入信号,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所具有相互关系。因为这时输入量和输出量都和时间无关,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可用一个不含时间变量的代数方程,或以输入量作横坐标,把与其对应的输出量作纵坐标而画出的特性曲线来描述。 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主 要参数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漂移等。 (1)线性度: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定义为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 (2)灵敏度:灵敏度是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为输出量的增量与引起该增量的相应输入量增量之比。用S表示灵敏度。 (3)迟滞:传感器在输

12、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成为迟滞。对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值。 (4)重复性: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5)漂移: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间变化,此现象称为漂移。产生漂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自身结构参数;二是周围环境(如温度、湿度等)。传感器动态特性 所谓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变化时它的输出的特性。在实际工作中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常用它对某些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来表示。这是因为传感器对

13、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容易用实验方法求得,并且它对标准输入信号的响应与它对任意输入信号的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往往知道了前者就能推定后者。最常用的标准输入信号有阶跃信号和正弦信号两种。所以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也常用阶跃响应和频率响应来表示。 传感器的线性度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实际静态特性输出是条曲线而非直线。在实际工作中,为使仪表具有均匀刻度的读数,常用一条拟合直线近似地代表实际的特性曲线、线性度(非线性误差)就是这个近似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 拟合直线的选取有多种方法。如将零输入和满量程输出点相连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或将与特性曲线上各点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的理论直线作为拟合直线,此拟合直线称为最

14、小二乘法拟合直线。 传感器的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工作情况下输出量变化y对输入量变化x的比值。它是输出一输入特性曲线的斜率。如果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显线性关系,则灵敏度S是一个常数。否则,它将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灵敏度的量纲是输出、输入量的量纲之比。例如,某位移传感器,在位移变化1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200mV,则其灵敏度应表示为200mV/mm。 当传感器的输出、输入量的量纲相同时灵敏度可理解为放大倍数。 提高灵敏度,可得到较高的测量精度。但灵敏度愈高,测量范围愈窄,稳定性也往往愈差。 4、 传感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在各个需要监控的指标点安装传感器可以更加

15、方便的监控所需要的指标,并且通过中控系统来进行调节,在生产上实现自动化得目的。 1、机器人用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准确操作,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来准确感知自身、操作对象及作业环境的状态,包括:其自身状态信息的获取通过内部传感器(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来完成,操作对象与外部环境的感知通过外部传感器来实现,这个过程非常重要,足以为机器人控制提供反馈信息。 2、机械加工过程的传感检测技术。 (1)切削过程和机床运行过程的传感技术。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目的在于优化切削过程的生产率、制造成本或(金属)材料的切除率等。切削过程传感检测的 目标有切削过程的切削力及其变化、切削过程颤震、刀具

16、与工件的接触和切削时切屑的状态及切削过程辨识等,而最重要的传感参数有切削力、切削过程振动、切削过程声发射、切削过程电机的功率等。对于机床的运行来讲,主要的传感检测目标有驱动系统、轴承与回转系统、温度的监测与控制及安全性等,其传感参数有机床的故障停机时间、被加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功率、机床 状态与冷却润滑液的流量等。 (2)工件的过程传感。与刀具和机床的过程监视技术相比,工件的过程监视是研究和应用最早、最多的。它们多数以工件加工质量控制为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件识别和工件安装位姿监视要求也提到日程上来。粗略地讲,工序识别是为辨识所执行的加工工序是否是工(零)件加工要求的工序;工件

17、识别是辨识送入机床待加工的工件或者毛坯是否是要求加工的工件或毛坯,同时还要求辨识工件安装的位姿是否是工艺规程要求的位姿。此外,还可以利用工件识别和工件安装监视传感待加工毛坯或工件的加工裕量和表面缺陷。完成这些识别与监视将采用或开发许多传感器,如基于TV或CCD的机器视觉传感器、激光表面粗糙度传感系统等。 (3)刀具(砂轮的检测传感。切削与磨削过程是重要的材料切除过程。刀具与砂轮磨损到一定限度(按磨钝标准判定)或出现破损(破损、崩刃、烧伤、塑变或卷刀的总称),使它们失去切(磨削能力或无法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完整性时,称为刀具/砂轮失效。工业统计证明,刀具失效是引起机床故障停机的首要因素, 由其

18、引起的停机时间占NC类机床的总停机时间的1/5-1/3.3、汽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传感技术。随着传感器技术和其它新技术的应用,现代化汽车工业进入了全新时期。汽车的机电一体化要求用自动控制系统取代纯机械式控制部件,这不仅体现在发动机上,为更全面地改善汽车性能,增加人性化服务功能,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提高行驶安全性、可靠性、操作方便和舒适性,先进的检测和控制技术已扩大到汽车全身。在其所有重点控制系统中,必不可少地使用曲轴位置传感器、吸气及冷却水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五、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5.1我国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传感器产业作为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

19、以其技术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瞩目。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大力加强传感器的开发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普遍应用”等一系列政策导向和支持下,在蓬勃发展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的推动下传感器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并在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和竞争能力等方面有了长足进展,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传感器由传统向新型转变,我国在传感器技术研究方面,正在逐渐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一批基于MEMS技术的新型传感器正在进入市场,在各领域中不断拓宽应用范围,设计技术、材料控制技术、生产技术、可靠性技术和测试技术不断发展成熟,量产能力逐步提高。

20、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我国生产的传统传感器,如力学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电压敏传感器产销形势稳中有升,不仅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逐步增长,还同时满足了部分国外市场的需求。 在国内传感器产业中形成了一批骨干研发及生产单位。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国内巨大的传感器应用市场引来了各国厂商,如西门子、日本横河公司、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日本欧姆龙公司、美国邦纳、芬兰维萨拉公司等,这些国外公司占据了中国传感器市场重要份额。 5.2传感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传感器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发展的关键阶段它体现了新型传感器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总

21、趋势。传感器产业和市场发展前景归纳起来主要特点是: 1.加速形成从传感器研究开发到大生产一条龙产业化发展模式,走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使我国尽早进入世界传感器的主要生产国之列。 2.传感器产品结构向全面、协调、持续性发展。根据市场需求,既要切实加强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又要做好传统传感器的质量升级和产量增长;产品品种向投资类倾斜尤其是填补“空白”的品种从而使传感器各门类和品种比例适当形成一种“新旧交替、远近结合、品种齐全、满足需求”的新的产品结构。 3.企业生产,年生产能力,向规模经济或适宜规模经济发展。大生产技术的 实践表明,规模经济出效益。考虑到今后先进生产技术的使用和市场的

22、扩大量大面广的通用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亿只计,一些中档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1000万只计;而一些高档传感器和专用传感器的生产规模将以年产几十至几百万只计。实现规模经济生产后,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廉价传感器的商品化。 4.生产格局向专业化发展,专业化生产的内涵为,生产传感器门类少而精; 专门生产某一应用领域需要的某一类传感器系列产品以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各传感器企业的专业化合作生产能有效地避免企业内部的“大而全”提高经济效益。 5.传感器大生产技术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传感器的门类、品种繁多。所用的敏感材料各异,决定了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纵观当前传感器工艺线含各类

23、传感器引进线,的概况,生产技术水平不一,多数工艺已实现单机自动化,但距离生产过程自动化尚存在诸多困难,其中封装工艺和测试标定,两者的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30%50%,是传感器自动化大生产的关键技术,有待今后广泛采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及先进的自动化装备和工业机器人进行突破。 6.企业的重点技术改造应加强从依赖引进技术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方向转移。自主创新应视为企业的立足之本。 7.企业经营要加快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相结合的国际化方向发展。 8.企业结构将向“大、中、小并举”、“集团化、专业化生产共存”的格局发展。集团化大公司含在境外的跨国集团公

24、司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垄断作用而专业化生产的中、小企业因其能适应市场小量产品的需求,仍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六、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传感器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系统的功能,作为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的重要环节和机电一体化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不能利用传感检测技术对被控对象的各项参数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并转换成容易传送处理的信号,那么所需的用于系统控制的信息就不能获得,也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有效的工作。我国传感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研究地点主要是在专业的研究所和大学里, 当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先进的微机械加工技术与

25、设备;其次是先进的模拟、计算与设计方法;然后是先进的封装技术和设备;最后是可靠性的技术研究等。传感器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系统的功能,作为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的重要环节和机电一体化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不能利用传感检测技术对被控对象的各项参数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并转换成容易传送处理的信号,那么所需的用于系统控制的信息就不能获得,也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正常有效的工作。 6.1我国的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我国传感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研究地点主要是在专业的研究所和大学里, 当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先进的微机械加工技术与

26、设备;其次是先进的模拟、计算与设计方法;然后是先进的封装技术和设备;最后是可靠性的技术研究等。 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技术研究工作,并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以此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基于此传感器技术未来的发展主要展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加速研发新型的敏感材料。致力于研制出精确度和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以 及互换性好的新型传感器,使其向高精度方向发展,以确保生产自动化的安全可靠性。 2. 研制出一批基于新型敏感材料的新型传感器。这主要是通过光电子、微电子、生物化学和信息处理等各种学科和各种新技术的相互渗透与综合来成就完成的。 3. 研发微型化传感器。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热点问题将是针对传感器微型

27、化来进行,这主要要通过发展新材料和加工技术来实现。 4. 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感器的功能也日新月异,其输出的将是经过微电脑处理好后的数字信号,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模拟信号,这将是带有控制功能的智能传感器。 6.2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传感器,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和功能上,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当前,人们在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条件,研究和采用合适的外部电路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传感器的性能价格比的同时,正在寻求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新途径。特别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数字信号处理(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

28、)及表面贴装技术(SMT)等技术的发展,极大地加速了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由于传感器具有频率响应、阶跃响应等动态特性以及诸如漂移重复性、精确度、灵敏度、分辨率、线性度等静态特性,所以外界因素的改变与动荡必然会造成传感器自身特性的不稳定,从而给其实际应用造成较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针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在不同场合对传感器规定相应的基本要求,以最大程度优化其性能参数与指标,如高灵敏度、抗干扰的稳定性、线性、容易调节、高精度、无迟滞性、工作寿命长、可重复性、抗老化、高响应速率、抗环境影响、互换性、低成本、宽测量范围、小尺寸、重量轻和高强度等。同时,根据对国内外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传感器各性

29、能参数的理想化要求,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与概括 一是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开发新型传感器 ;二是实现传感器的多功能、高精度、集成化和智能化;三是实现传感技术硬件系统与元器件的微小型化;四是通过传感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整合实现无线网络化。1、利用新材料开发新型传感器随着光导纤维、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相继问世,人工智能材料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它具有能够感知环境条件的变化(传统传感器)的功能,识别、判断(处理器)功能,发出指令和自采取行动(执引器)功能,利用这样具有新效应的敏感功能材料使研制具有新原理的新型传感器成为可能。2、集成化多功能传感器的开发集成化是指传感器同一功能的多元件并

30、列以及功能上的一体化前一种集成化使传感器的检测参数实现“点、线、面、体”多维图像化甚至能加上时序控制等软件,变单参数检测为多参数检测;后一种集成化使传感器由单一的信号转换功能,扩展为兼有放大、运算、补偿等多功能的传感器。在实际运用中,常做到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的集成,它包括:传感器阵列的集成、多功能和多传感参数的复合传感器;传感系统硬件的集成;硬件与软件的集成;数据集成与融合等。而多功能是指“一器多能”即一个传感器可以检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数,这样可大大节省工程成本 并使项目复杂度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运用集成化多功能理论研制出的传感器可以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并发挥出更加强大的功能效用,利用集成化多

31、功能原理,现代传感技术已制成带温度补偿的集成压力传感器 频率输出型集成压力传感器、霍尔集成传感器、半导体集成色敏传感器、多维化集成气敏传感器等。在智能化传感技术方面,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单元,具有检测、判断和信息处理等功能; 硬件上由微处理器系统对整个传感器电路、接口信号转换进行处理调整;软件上进行非线性特性校正,误差的自动校准和数字滤波处理,从而形成传感技术的智能化系统。3、实现传感技术硬件系统与元器件的微小型化利用集成电路微小型化的经验,从传感技术硬件系统的微小型化中提高其可靠性、质量、处理速度和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种充分利用已有微细加工技术与装置的做法已经

32、取得巨大的效益,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4、传感器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具有无线通信与计算能力的微小传感器节点构成的自组织分布式网络系统 利用微传感器与微机械、通信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综合技术,实现传感器的无线网络化使其能根据环境自主完成指定任务 由此可见,现代传感器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拥有广泛的开发空间。面对当前各项技术尚未完善的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道路上充满机遇 。在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并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科技产品。5、传感器的虚拟化和网络化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33、,一种全新概念“虚拟化”正获得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虚拟传感器是传感器、计算机和软件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软硬结合、实虚共体的新一代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基于计算机平台并且完全通过软件开发而成,利用软件来建立传感器模型、标定参数及标定模型,以实现最佳性能指标。如美国BK 公司最近已开发一种基于软件设置的TEDS 型虚拟传感器,其主要特点是每只传感器都有唯一的产品序列号并附带一张软盘,软盘上存储着该传感器进行标定的有关数据。使用时,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器接至计算机,首先从计算机输入该传感器的产品序列号,再从软盘上读出有关数据,然后自动完成对传感器的检查、传感器参数的读取、传感器设置和记录工作。此外,专供开

34、发虚拟传感器产品的软件工具也已面市了。网络传感器是包含数字化传感器、网络接口和处理单元的新一代智能传感器。这里讲的网络已不限于传感器总线,还应包括现场总线、局域网和因特网。数字传感器首先将被测参数转换成数字量,再送给微处理器做数据处理,最后将测量结果传输给网络,以便实现各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执行器之间、传感器与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及资源共享6、研究生物感官,开发仿生传感器大自然是生物传感器的优秀设计师,它通过漫长的岁月,不仅造就了集多种感官于一身的人类本身,而且还设计了许许多多的功能奇特、性能高超的生物传感器。如狗的嗅觉(灵敏阈为人的10 倍)、鸟的视觉(视力为人的850 倍)、蝙蝠、海豚的听觉

35、(主动型生物雷达超声波传感器)、蛇的接近觉(分辩率达0.001的红外测温传感器)等等。这些生物的感官性能,是当今传感器技术所望尘莫及的。研究它们的机理,开发仿生传感器(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传感器等)也是引人注目的方向。目前只有视觉与触觉传感器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6.3我国传感器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当前,我国传感器产业正处于由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发展的关键阶段,它体现了新型传感器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发展的总趋势。我国在传感器生产产业化过程中,应该兼顾引进国外技术和自主创新两方面。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同时也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形成了传感器

36、生产产业规模。今后国内传感器产业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科技投入, 保证传感器技术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战略发展考虑,国家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同时,国家在执行投资倾斜政策时,要注意支持传感器行业的骨干企业和特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档次、扩大规模;重点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形成生产基地,培育出传感器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加大自主创新,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比例。21世纪传感器发展的总趋势是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网络化,传感器领域的主要技术将在现有基础上予以延伸和提高, 尤其是微机械加工与微米/纳米技术。我国应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在广泛吸收、消化、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大技术创

37、新,努力发展专用技术、特色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要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与开发能力为突破口,采取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的机制,组织协同攻关,占领技术制高点, 增强企业核心竟争力,并逐步实现自主开发、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3)加快科技人才开发。传感器产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振兴、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或者说是高科技人才在起决定性作用。在此情况下,应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培养与造就科技人才,培养新一代的传感器专家。(4) 建立有利干传感器技术快速转化的高效运行机制。以抓改革、抓创新、抓质量、抓市场、抓管理为主要任务,以传感器产业发展上规模、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