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操作指引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1.gif)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操作指引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2.gif)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操作指引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3.gif)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操作指引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4.gif)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操作指引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6e319da6-61ee-4656-b878-614450ecf4b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操作指引一、提交型式试验约请,商讨型式试验资料提交以及现场试验方法1、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简介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概念在国内来源于2015年7月发布的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修改单的第 9.11章节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 置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一系列的要求,修改单第F8章节规定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要求。目前国内检验机构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进行型式试验主要依据电梯型式试验规则TSGT7007-2016附件S,其内容要求来源于 GB7588-20003第1号修改单的有关内 容,但进行了一些修改。根据GB 7588-20
2、03第一号修改单第 9.11.1条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有以下表述:在层门未被锁住且轿门未关闭的情况下,由于轿厢安全运行所依赖的驱动主机或驱动_控制系统的任何单一元件失效引起轿厢离开层站的意外移动,电梯应具有防止该移动或使 移动停止的装置。悬挂绳、链条和曳引轮、滚筒、链轮的失效除外,曳引轮的失效包含曳 引能力的突然丧失。不具有符合14.2.1.2 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的电梯,并且其制停部件是符合9.11.3和9.11.4的驱动主机制动器,不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轿厢意外移动制停时由于曳引条件造成的任何滑动,均应在计算和/或验证制停距离时予以考虑。从上述标准内容可得出下述几重含
3、义:1、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一种与电梯安全钳、限速器、门锁等类似的电梯安全保护 装置,需要生产厂家通过法定检验机构进行型式试验认证。2、 在2016年7月以后,所有新制造的电梯都应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但同时满足下述三个条件时,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可以不具有检测意外移动的功能,但是制动器和自监测系统还需要通过型式试验认证:1)不具备开门运行或类似功能的电梯2)采用制动器直接作用于曳引轮或曳引轮轴的驱动主机3)制动器存在冗余并带有自监测功能3、2016年7月以后的新制造的电梯必须具有检测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功能的条件是:1)只要带有开门运行功能,不管电梯采用何种驱动主机,都需要具有检测轿厢意外
4、移 动的功能。2)只要驱动主机不满足修改单第 9.11.3和9.11.4要求(如采用蜗轮蜗杆主机、 斜齿轮主机),不管电梯是否带有开门运行功能的电梯都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4、轿厢意外移动的制停子系统可以与轿厢上行超速保护和下行超速保护安全装置共用同一部件,制停子系统 用于上行和下行方向的制停部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制停部件。2、型式试验总体要求可对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和自监测子系统组成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完整性系统进行型式试验,也可对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和自监测子系统单独进行型式试验。已单独进行了型式试验的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和自监测子系统的相互适配性及完整系统的适用 范围需经型式试
5、验机构审查确认,并出具完整系统的型式试验报告。注:a、电梯整梯不具有符合 5.12.1.4规定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的电梯,并且其 制停部件是符合5.6.7.3和5.6.7.4规定的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只需提供制停部件的型式试验报告(含自监测)即可,该制停部件的型式试验报告可由部件制造单位申请并经型式试验机构检验合格岀具的型 式试验报告(主要是针对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制动器)。b、若电梯具有符合5.12.1.4规定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的电梯,或制停部件不是 符合567.3和567.4规定的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电梯整梯单位需对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和 (或)自监
6、测子系统组合的完整系统进行型式试验,若其检测子系统已经具有由型式试验机构岀具的含电 子元件的安全电路或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型式试验报告且其中包含轿厢意外移动保护功能,则该检 测子系统在整梯型式试验时不需要对该检测子系统进行单独试验论证。3、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组成与配置根据修改单和 TSG T7007-2016规定,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包括检测子系统 (检测、操纵装置)、制停子系统和自监测子系统(采用驱动主机制动器作为制停元件 时)。根据电梯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不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也需配置一个或多 个子系统,详见下表 1 :表1常用的电梯与轿厢意外移动配置表序号电梯配置轿厢意外移动
7、保护装置配置1具有开 门运行 功能驱动主机制动器可以兼作制 停元件(如永磁同步主机)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共用驱动主机 制动器)+自监测子系统2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采用夹绳器、 安全钳等其他制动兀件,永磁同步驱动 主机的制动器不作为制停元件)3驱动主机制动器不能兼作制 停元件(如蜗轮蜗杆主机)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4不具有 开门运 行功能驱动主机制动器可以兼作制 停元件(如永磁同步主机)制停子系统+自监测子系统5驱动主机制动器不能兼作制 停元件(如蜗轮蜗杆主机)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二、提交型式试验所需相关资料,包含有预期的轿厢减速前最高速度 及对应的平均加速度、触发前轿厢速度,以及对于
8、如何确定最高速度、 对应试验速度的允许移动距离的计算说明,具体所需资料如下:1、型式试验需提供技术文件A、产品合格证明及相关技术文件(1)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文件);(2)产品图纸目录、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构部件装配图;(3)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B主要结构参数(1)整体结构型式、适用工作环境、适用防爆型式;(2)制停子系统:标明结构、构件尺寸和公差的装配详图;制动衬材质;制动轮/盘直径;制动臂杠杆长度和杠杠比;夹紧(制动)元件和弹性元件型式、规格、尺寸、数量;所作用部件的型式、数量、规格、材料及表面状态详细情况;所作用部件为T 型导轨时,适用导轨型号、导向面宽度、硬度和表面润滑状况;
9、(3) 检测子系统: 硬件版本和组成、软件版本、 检测元件安装位置、 传感器型式和数量、 与制停子系统的配套方案、适用的制停子系统型式、电气元件型号及制造单位。(4) 自监测子系统:硬件版本和组成、软件版本、自监测方式、监测元件安装位置及数 量、所监测的元件及其结构、电气元件型号及制造单位。C适用范围及设计文件(1) 预期功能说明;(2) 制停子系统的作用部位;(3) 适用电梯的额定载重量范围;(4) 适用电梯的系统质量范围;(5) 适用电梯的悬挂比;(6) 适用电梯的轿厢自重范围;(7) 适用电梯的平衡系数范围或平衡重质量范围;(8) 所预期的轿厢减速前最高速度及对应的平均加速度,以及对于如
10、何确定最高速度的 说明;(9) 制停子系统触发时对应的轿厢速度及达到该速度的平均加速度;(10) 检测子系统和制停子系统的响应时间;(11) 检测元件安装位置、检测到意外移动时轿厢离开层站的距离;(12) 用于最终检验的试验速度及对应试验速度下允许移动距离的相关计算;(13) 开锁区域的具体尺寸;(14) 弹性元件负载曲线图(如需要调整) ;(15) 检测子系统、制停子系统、自监测子系统的电气原理图、所使用的电气/ 电子元件清单;(16) 检测子系统软件清单及版本号(仅 PESSRA)L;(17) 工作环境要求,包括设计极限温度、极限湿度和其他任何相关的信息;(18) 对于需要调整制动力以适用
11、于不同额定载重量的装置, 应当提供公式或图表, 以说 明制动力或力矩与给定调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用移动距离表示;(19) 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或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型式试验报告和证书复印件;(20) 符合 S6.1.3 要求的制动器动作试验报告复印件;(21) 特殊工作环境 (室外、防爆等 ) 适用情况及防护措施;2、UCM型式试验最高速度计算举例(移动加速度取 a1=1.5m/sA2)第一阶段:轿厢意外移动发生到检测到意外移动 ( 设轿厢从平层位置发生意外移动直至离开平层感应器,此处计算平层位置取土150mm此阶段轿厢移动过的距离:S仁0.150m轿厢移动加速度:a1=1.5m/s
12、A2此阶段后轿厢达到的速度:v仁庐罚=0.671m/s第二阶段:系统检测到意外移动到输出动作指令至制动器(检测和控制电路的相应时间)检测和控制电路的电气延时(测量所得):t1 = 162s此阶段后轿厢达到的速度:v2= vl+altl = 0.914m/s此阶段轿厢移动过的距离:S2=0.5(v1+v2)X 0.162=0.128m第三阶段:触发电路接触器接受指令到制动器完全制动到位(触发电路和制动响应时间)触发与制停部件响应延时:t2=200ms此阶段后轿厢达到的速度(最高试验速度):v3=v2+a1t2 = 1.214 m/s(也可用v3=v1+(t1+ t2)a1)三、审查型式试验相关资
13、料,审核预期减速前的最高速度、对应平均 加速度、触发前轿厢速度以及对应试验速度所允许移动距离的合理 性。四、型式试验机构根据申请的减速前的最高速度、轿厢发生意外移动的最大允许距离、对应试验所允许移动的距离等进行现场试验验证1、测量t1和t2移动轿厢至中间层站的平层位置,开启轿门、层门,使电梯进入检修状态,手动松开抱闸使轿厢意外移动并触发 UCMP动作,记录t1和t22、计算确定最高试验速度v3按下列公式计算:v3=v1+(t1+ t2)a1其中:S仁0.150m(按厂家平层感应器设计值取)a1=1.5m/sA2(按厂家移动加速度的设计值取,一般取值为1.5m/sA2 )v1=, u 3、按照计
14、算所得的v3进行制动能力试验(类似轿厢上行超速试验)将轿厢开至井道中间试验层站位置,关闭轿门层门,电梯进入检修状态, 松开抱闸直至轿厢速度达到最高试验速度注:v3,此时触发制停部件动作,记录全过程的速度试验曲线a、t1测量:取UCM检测电路中平层感应器信号 1和控制电路输出触点信号 2 (也可取触发电路中接触器 的输入触点)。b、t2测量:取触发电路中接触器的输入触点和全过程速度曲线的速度最高点(可取制停部件微动开 关信号点),两点之间时间差可认为 t2。4、试验速度与其对应所允许的移动距离的确定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的D2最后增加:在电梯交付使用前,需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进行试
15、验,试验应:包括验证该装置的制停部件按型式试验所述的方式触发。轿厢以预定速度(例如:型式试验所确定的速度,如检修速度等) ,在井道上部空载 上行(例如:从一个层站到上端站) ,以及在井道下部满载下行(例如:从一个层站到下端 站);4.1 试验举例(平层位置取± 150mm,t1+t2=362ms,V3=1.214 m/s ):试验速度是指经过检测位置被检测到时的速度, 现场测量验证距离的方法是从平层位置 测量轿厢移动总的距离减去测量的检测位置的距离。 为了便于操作, 根据标准 5.8.1.2 规 定, 试验速度可为检修速度(一般低速梯种检修速度为0.25m/s ,高速梯的检修速度为0
16、.50m/s ),该速度在电气上是可以实现的。现场试验方法:1 、在电梯使用现场,电梯处于平层状态,将层门、轿门闭合,在电梯钢丝绳上标识出 轿厢移动开始时的位置,并测量出电梯平层位置至隔磁板检测位置间的距离S1。2 、电梯处于检修状态, 人为使电梯溜车或运行至检修速度并最终触发轿厢意外移动保 护装置。3、测量出钢丝绳上起始标识至最终停止位置标识处的距离S2,验证距离S=S2-S1;5、驱动主机制动器的自监测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的,则需 电梯整梯制造企业在定期维护保养时提供检测制动力的试验方法。五、型式试验机构根据试验验证结果出具单独或完整性型式试验报告 及合格证1、主要参数和配
17、置的适用原则A、制停子系统同一型号系列的制停子系统, 按照试验的系统质量范围、 电梯额定载重量范围和所预期 的轿厢减速前最高速度进行适用。(1)对于作用于电梯导轨的同一型号系列的制停部件 (如安全钳) ,同一型号系列是指附件L第L4条规定的,与渐进式安全钳相同的主要参数和配置的适用原则(允许质量、额定 速度和限速器动作速度除外)没有改变。(2)对于曳引机制动器式制停部件,同一型号系列是指制动器的结构型式、与制动力大 小有关的零部件的尺寸、作用部位、适用工作环境以及防爆型式完全相同。(3)对于钢丝绳制动器式制停部件,同一型号系列是指除制动部分与绳接触的绳槽尺寸 和数量外,其结构型式和尺寸、适用工
18、作环境以及防爆型式完全相同。注:在曳引机制动器式和钢丝绳制动器式制停部件型式试验报告和合格证书上,应当说明试验时的悬挂比,用于其他悬挂比时系统质量、电梯额定载重量的适用范围为:适用的系统质量=型式试验系统质量X实际悬挂比十型式试验时悬挂比;适用的额定载重量=型式试验额定载重量X实际悬挂比十型式试验时悬挂比。B、检测子系统不同型号系列的检测子系统不能相互适用。C、自监测子系统不同型号系列的自监测子系统不能相互适用。D适用范围不同型式的制停部件适用的参数范围和配置见表S-1、S-2、S-3,此外,制停子系统产品参数范围和配置的其他内容见表 S-4 ;检测子系统参数范围和配置见表 S-5,自监测子系
19、 统参数范围和配置见表 S-6。表S-1作用于轿厢或对重上的制停部件适用参数范围和配置表提拉方式弹性兀件型式夹紧(制动)元件型式夹紧(制动)兀件材质夹紧(制动)元件数量夹紧(制动)元件摩擦 面尺寸mm适用导轨导向面硬度HBW适用导轨导向面宽度mm适用导轨导向面加工方式适用导轨导向面润滑状 况适用导轨材料牌号表S-2作用于悬挂绳或补偿绳系统上的制停部件适用参数范围和配置表复位方式弹性兀件型式摩擦元件型式摩擦元件材料表S-3作用于曳引轮或只有两个支撑的曳引轮轴上的制停部件适用参数范围和配置表结构型式盘式数量2个摩擦元件材料尢石棉刹车片弹性兀件型式压缩弹簧表S-4制停子系统适用参数范围和配置表系统质
20、量范围330014200kg额疋载重量氾围7502000kg制停部件型式制动器适用电梯驱动方式曳引驱动作用部位曳引轮动作触发方式电气触发所预期的轿厢减 速前最高速度1.085m/s响应时间< 300ms用于最终检验的 试验速度0.25m/s0.5m/s对应试验速度的允许 移动距离W 0.636m< 1.006m防爆型式/触发装置硬件组成控制器+接触器工作环境室内注:a、在型式试验证书中,根据制停部件的不同型式,表S-1、表S-2或表S-3应当与表S-4合并使用。b、在型式试验证书中,应当给岀用于最终检验在试验速度下触发制停部件的方法等信息。表S-5检测子系统适用参数范围和配置表硬件
21、版本V20软件版本/(仅 PESSRA)硬件组成CB5电路板(含有电子兀件的女全电路)、光电传感器检测兀件安装位置轿顶检测到意外移动时轿厢 离开层站的距离125 mm防爆型式/响应时间< 15 ms制停子系统型式盘式工作环境室内表S-6自监测子系统适用参数范围和配置表自监测方式制动器提起(或释 放)的验证硬件组成主控制板、10 板和微动开关自监测元件型号Z-15GD55-B自监测兀件女装位置制动器防爆型式/工作环境室内2、样品主要技术参数及配置表样品主要技术参数及配置表产品名称轿厢意外移动保 护装置产品型号适用工作环境室内适用防爆型式/制 停 子 系 统适用范围系统质量范围3300142
22、00kg额疋载重量氾围7502000kg平衡系数/平衡 重质量范围0.40.5轿厢自重范围15004400kg所预期的轿厢减 速前最高速度W1.085m/s悬挂比2:1用于最终检验的 试验速度0.25 m/s0.5m/s对应试验速度的 允许移动距离<0.636m< 1.006m制停部件型式盘式制动器适用电梯驱动方 式曳引驱动作用部位曳引轮动作触发方式电气触发响应时间< 300ns制造单位确定的 轿厢意外移动时 可能的最大平均 加速度1.5 m/s2触发装置名称接触器型号SC-N1/GSC-N2S/GSC-N3/G、SC-4-1G硬件版本/软件版本/硬件组成控制器、接触器触发方
23、式接触器失电 触发额定功率25W 25W工作电压DC48V作用于悬 挂绳或补 偿绳系统 上的制停 部件名称/型号/结构型式/钢丝绳型号规格/钢丝绳数量/复位方式/弹性兀件型式/摩擦元件型式/摩擦元件材料/作用于轿 厢或对重 上的制停 部件名称/型号/结构型式/作用部件/动作触发方式/适用导轨材料牌 号/提拉方式/弹性兀件型式/夹紧(制动)元 件型式/夹紧(制动)元件 材质/夹紧(制动)元 件数量/夹紧(制动)元件 摩擦面尺寸/ mm适用导轨导向面 硬度/HBW适用导轨导向面 宽度/ mm适用导轨导向面 加工方式(仅对渐进式安全 钳)适用导轨导向面 润滑状况/作用于曳 引轮或只 有两个支 撑的曳
24、引 轮轴上的 制停部件名称电梯制动器型号ECB-240L结构型式盘式数量2个摩擦元件材料尢石棉刹车片弹性兀件型式压缩弹簧制动臂杠杆长度0.454 m杠杆比34:5制动轮/盘直径796 mm制动器用弹簧型 号规格及数量$5.5$27.57110个检测子系统名称SCB检测子系统型号SCB5硬件版本V20软件版本(仅PESSRAL硬件组成由SCB电路板(含有 电子元件的安全电 路)和光电传感器。检测兀件安装位置轿顶传感器型式光电式数量2检测到意外移动时 轿厢离开层站的距 离125mm响应时间< 15ms适用制停子系统型 式制动器自监测子系统名称自监测子系统型号Z-15GD55-B硬件版本R-H
25、软件版本B1004006B自监测方式制动器正确提起(或 释放)进行验证硬件组成主控制板、10板和微动 开关所监测的元件及其 结构制动器、盘式监测兀件安装位 置及数量制动器、2 个注:若只进行一个或几个子系统的型式试验,或在制停子系统中只进行一种或几种制停部件的型式试 验,配置表只需根据所进行的型式试验样品选择其中的对应项目即可。六、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标准热点解读问题1: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主要考虑哪些风险?答: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考虑下列风险因素之一:1)、驱动主机(包括驱动主机制动器)的单一失效;2)、控制系统的单一失效。问题2:按9.11.1的规定,不具有“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功能”的
26、电梯是否需要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答:需。1)具有符合14.2.1.2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功能的情况下,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必须具有完整的意外移动检测装置、制停装置等,并应符合9.11的全部要求。2)不具有符合14.2.1.2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功能的电梯,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所考虑的风险范围,电梯不可能开门运行,因此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不需要具有意外移动的检测装置,但应符合9.11的其他要求。此时,发生轿厢意外移动的风险主要是电梯停层后装载或卸载期间由于驱动主机(包括驱动主机制动器)的单一失效造成。按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所考虑的风险范围,如果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制停部件是符合9.11.3和9.11.4的驱动主机制动器, 且该驱动主机制动器的制动能力符合9.11.5、9.11.6和12.4.2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住宅水电安装与维修服务合同 - 副本
- 2025年中国骨科耗材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家居建材批发采购合同(2025年度)
- 2025年度建筑植筋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阻燃四氟布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机轴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大型活动临时设施搭建及劳务供应合同
- 2025年度金融产品居间推广合同范本-@-3
- 2025年真空吸气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审查合同范本下载
- 精装修室内施工组织部署
- 农用拖拉机考试题库
- GJB438C模板-软件开发计划(已按标准公文格式校准)
- 2023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及答案
- 云端数据加密与密钥管理解决方案
- 毒麻药品试题答案
-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5120-2021)【可编辑】
- 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传统体育养生学
- DB4401∕T 33-2019 电梯托管标准化管理规范
- 医院物业(保洁)技术服务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