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俗话说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 。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 )A小鱼吃的小虾B泥巴中的藻类C吃小鱼的大鱼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A M 代表植物吸收的光能和有机物, N 代表热能, P 代表 CO2 B共有 3 条捕食链,秃鹫都是最高营养级C图中狼与秃鹫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大气中CO2 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因而“低碳生活”已经获得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

2、。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 含量B大气中 CO2 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4、在如图食物网中 表示鸟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最多需要生产者量为 y,那么 x 与 y 的关系可表示为()A y=90ax+10xBy=25ax+5xCy=20ax+5xDy=100ax+10x态系统的主要种群 表中数据单位:102KJ/ ( m2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种群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6.744.5

3、412.2乙7015.854.2丙930229701丁69.52049.5戊1.6740.41.274A 表中的丙为生产者B表中的种群构成2 条食物链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大量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6、生物体内残留的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0.0570.51680.39mg/kgA.DBCEAB.C.D.AECBD7、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 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 年间 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5、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

4、表构成该生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正确的是()AA图一所示 CO2 浓度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植物破坏使CO2消耗少B图二中 c 过程代表光合作用,f 过程代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C图二中甲所示的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A图甲中成分B图甲中缺少C每年的冬季A 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A CO2的过程 , 图甲中 D为分解者CO2浓度变化 , 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过程大大减少, 并且过程D图二中丙所代表的生物其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10、下图为某人工松林18 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 单位略 )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增加D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

5、比下降, 而每年的年 CO2 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8、在一个仅有a、 b、 c、d 四个种群的生态系统中,a为 a c b,a 与 d 的关系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测是(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是主要的自养生物,a 、 b、 c), 原因是每的营养关系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C18 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 1010A种群 a 和 d 的种间关系是竞争B若种群 c 大量死亡 , 则种群 b 的种群密度将会降低, 种群C若种群 a 大量死亡 , 则种群 c 和 b 的种群密度将会降低a 的种群密度会上升D动

6、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1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 局部 )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D与热带雨林相比, 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9、下图一为科学家提供的大气中每月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图,图二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ag”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A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B CD)A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c、 d、 e222B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总量为 (BCD)1222B若 c 的食物中 d 占3,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 c 体重增加 3 kg ,至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

7、量传递效率为11D/WD图中 B1 表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少需要 a 120 kg12、如下图所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C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种生物的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D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b、 e15、某生态系统中有 a、 b、 c、 d 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 c, d 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 b 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的甲表示 b 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提高光照强度破坏

8、了硅藻B蘑菇可参与丁过程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量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 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 K 值C光照强度提高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2D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降低D图中 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 b 生物13、为了了解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16、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剂 )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容器中,a 组高压灭菌, b 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玉米人 玉米牛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向 a、b 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 ,再置于同一温箱中培

9、养相同时间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 中的“敌草隆”含量不变, b 中的全部消失C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刚中的人比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少各再增加 c 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 ,其他处理与 a、 b 组相同AB17、在某一生态系统中, 物种 1 和物种 2 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依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4、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代表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A BCD19、长期

10、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下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 c 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 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AB 段两个种群为捕食关系,2 是捕食者;BC段两个种群为共生关系,物种1 随物种2 的变化20、下图中是白鹡鸰的猎物选择与单位时间净能量(净能量从猎物所获得能量捕获和处理猎物所消耗的能量)获得的关系。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而变化B喷撒农药后的BC段体现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其中物种2 的抵抗

11、力的稳定性强于物种 2CBC段物种 1 的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喷撒的农药对物种1 的影响而不是物种2 的作用。D据 D点对应的数值,两物种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可以计算为:(300/2000 )× 100%=15%18、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种群甲乙丙丁戊7 2能量 /10 kJ·m2.5013.309.800.28220.00图中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A 动物总是设法在单位时间内使获得净能量达到最大B大尺寸猎物单位体积所含能量少,所以净能量获得量少C无论怎样选择猎物,相邻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仍然

12、是10% 20%D白鹡鸰与猎物在相互选择中共同进化21、在 1957 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GPNPR15.912.8113.10871.27369.69501.58O88O 34O54141.2062.0779.13211.8519.26192.59(NP=GP R), 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B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约

13、为55C若本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营养级 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22、某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鼠害导致荒漠化。为了遏止鼠害对草原的破坏,放入驯化后的银黑狐捕鼠。下图中的曲线分别代表羊、鼠和狐数量的年变化,这3 条曲线正确对应的动物是注:左 Y 轴数值对应甲、乙曲线,右 Y 轴数值对应丙曲线A甲为狐、乙为鼠、丙为羊 B甲为鼠、乙为羊、丙为狐C甲为狐、乙为羊、丙为鼠 D甲为羊、乙为鼠、丙为狐23、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叶的比例,并将其转换为物质量。观察发现虫子一2菜叶,为了估算方便,又做了一些测量,如下:天吃 2cmW:该菜叶每

14、cm2 的平均干物质量X:每天虫子呼吸的总时Y:每天早虫子粪便的干重Z:每天 CO2的排出量以下估算菜叶转换成每天进入虫子的生物量的公式哪个正确()A B=2WYZ B B=WY ZC B=2WXZ D B=2WXYZ24、如果一只老虎的食物有来自初级消费者,来自次级消费者, 假如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老虎每增加 2kg 的体重,约消耗植物()A 1500kgB 1100kgC1750kgD1250kg25、如图为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该食物网中共有6 条食物链H 占据 3 个营养级 G 和 F 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如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DDT

15、,则这种杀虫剂在H 中浓度最高,其次是在D 中图中 A 、 E 均为生产者一旦 G 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 BCD5 m2 的生活26、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食物链中, 如果食蚜蝇要有空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A 5× 103 m2B 5×104 m2C 53 m2D 54 m227、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从根本上看,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D食用菌、沼气

16、池微生物及蚯蚓等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28、某同学画出3 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A. 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 3 幅图中生产者都是 AB. 图 1 中 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 图 2 中 A、 B、D、E 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D. 若使图 1、图 2、图 3 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CO229、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

17、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图甲可知, C 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图乙可知, F 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从图乙可知, F 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30、下面是不同纬度地带的六类生态系统(A F)枯叶输入量和枯叶现存量的比较表:项目ABCDEF枯叶输入量 / t.hm-2.a-11.507.5011.507.59.550.0枯叶现存量 / t.hm-244.0035.0015.005.03.05.0由上表分析可知 ()A. 有机物积累量A B CD

18、E FB.A 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C. 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系D. 分解者作用的强弱依次是 ABC D EF二、非选择题31、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利用图中各箭头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图甲中鹰同时占有第 _营养级,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 _(3)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 _,原因是 _。(4)图乙中 x 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 越大表示 _稳定性越弱; 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正常作用范围的大小,y 偏离大说明_稳定性弱, TS 越大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弱。(5)若在图甲的生态系统中投放一只羊,这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 kg 的草,排出 20 kg 的粪,长了10 kg 的肉,第一营养级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