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析环境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摘要:环境人格权是环境保护吁求在人格权法屮的反映。传统人格权法不利于保护公民 的环境利益,民法应当规定环境人格权,确认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并采取传 统民事救济手段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保护坏境人格权。关键词:环境人格权 民法 侵权行为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提出民法的人格权制度是对主体本身进行直接保护的制度,是民法的基础 性制度。人格权是关于人之存在价值和尊严的权利。作为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应当获得适宜 的生存环境,体现出其作为主体的尊严;而牛活在被污染的、有害身心健康的环境中的人, 则不能被认为是有尊严的。因此,良好适宜的坏境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具有人格利益
2、属 性。环境人格权是由环境权概念演变而来的,是环境保护吁求在人格权法屮的反映。从传统民法对人身权保护的情况来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是健康权,但通过健康权来 实现环境权益的保护显然是不足的。健康权的侵害是一种医学标准,以身体的功能性障碍和 疾病为承担责任的前提。而在环境权益侵害中,造成健康的损害已为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最严 重后果,传统人格权无法涵盖。从司法实践来看,国内已出现了不少要求保护环境权的案件。如阳光权纠纷、通风权 纠纷、水污染纠纷、热污染纠纷、噪声污染纠纷、眺望权纠纷、恶臭妨扰纠纷以及家庭装修 污染纠纷等等。可以预见的是,像这样的环境纠纷案件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和维权意识的增强, 述会越
3、来越多。传统的相邻权制度固然可以提供一定的救济,但这种救济一方面缺乏保护坏 境的价值取向,另一方而还表现出滞示性的不足,更没有精神损害赔偿的相丿应规定。所以, 在环境问题h益严重、环境保护日益加强的情况下,在民法典小确立环境人格权是十分必要 的。另外,环境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利纳入民法,已有立法例。以1996年最新颁布的乌克 兰民法典为例,其第二编主耍规定了人格权的内容,包括口然人的生命权、健康保护权、消 除威胁生命和健康之危险权等等,其屮还专门规定了环境权。环境权这时已经成为人格权的 一 个组成部分。乌克兰民法典的这一立法例,代表了当今民法发展的新趋势,值得我们借鉴。二、环境人格权的内涵民法中的
4、人格权是指主体依法所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为 维护主体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而环境人格权就是权利主体依法所固有的,以环境人格 利益为客体的,为维护主体的完整人格所必备的权利。第一,环境人格权是主体本身固冇的权利。“固冇”是人格权的基本特点,指主体始终享冇 且与主体不可分离,这是由“人格”的性质决定的。丧失适宜的生存环境意味着主体人格的缺 损,是不完整的人格。第二,环境人格权以环境人格利益为客体。环境人格利益是人在适宜 的坏境中生活的利益,具体包括:获得正常日照及避免噪光污染的利益,在清洁的空气中生 活的利益,在宁静的环境屮生活的利益等。这些利益主要是精神性利益。第三,环境人格权 是维护
5、主体的人格完整所必备的权利。人格的完整性是人作为主体正常生活并与他人交往的 必备耍件。完整的人格不仅应当包括独立完整的一般人格,而且应当包括完整的、获得充分 保护的环境人格。这是人作为主体的应有含义,只是在环境问题没有凸显之前,对环境人格 的损害没有发牛或者十分轻微,所以没有进入制度规范的视野。因此,坏境人格权对坏境人 格利益的保护是维护主体的完整人格所必需的。从法律关系上看,环境人格权法律关系是当事人z间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任何人都 赋有对俗适、宁静的白然环境不予侵害的不作为义务,否则权利人可以主张相应权利。权利 的内容应当包含两个主要方面。-是环境安全权,即任何人都赋有保障环境安全的不作为
6、义 务,都有要求生命安金不受坏境威胁的权利。对因造成环境安全危害的行为人可以耍求承担 民事责任,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安全需耍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 是一种仅次于食物需要的需求,它在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占冇重要地位,法律界不能完全漠 视人的这种基本需求,应当通过立法进行保护。二是环境适宜权,包括身心健康不受损害、牛活不受不当妨扰、亨受和欣赏自然坏境 的权利。其中,“健康”的标准不是医学标准,而是环境卫生标准。环境卫生标准参照法规、 规章的标准制定,一般应高于生活中的环境卫生标准,而低于环境保护法确定的环境污染损 害标准。医学标准不是环境人格权的内容,而是健康权的内容。对于生活中
7、轻微的、短暂的 甚至是必要的噪声、恶臭、振动等妨扰,一般应当容忍,但对严重的、过分的甚至是恶意的、 对时间地点不加选择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应当认定为侵害坏境适宜权行为。环境人格权可以根据其不同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具体种类,主要包扌s(1)安全权。即民事主体厚冇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和要求生命安全不受环境威胁的 权利。(2)阳光权。即民事主体享有免受噪光危害及居所获得充足阳光照射的权利。(3)宁静权。即民事主体亨有在适当安静的坏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权利。(4)清洁空气权。即民事主体享有在未受污染的空气屮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权利, 但正常的、轻微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住的空气污染除外。(5)清洁水权。即民
8、事主体享有享用清洁、卫生的水的权利。(6)通风权。即民事主体享有保证居所空气流通性的权利。空气流通是居住人身心 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因此必须加以保障。(7)眺望权。即民事主体对其居所的视野开阔性所享有的权利。由于现代城市规模 的h益扩张,土地的价值愈发珍贵,所以,对眺望权的亨有应当加以限制。不过,在将开阔 的视野景观作为不动产当事人约定内容的情况下,守约方可以向对方主张眺望权。三、环境人格权的民法保护1.确认侵害环境人格权的行为为侵权行为民法确认侵害环 境人格权的民事违法行为是侵权行为。只有基于民法的这一基本认识,才能对口然人的环境 人格权进行有效保护。行为的违法性、主观过错、因果关系证明和危
9、害后果往往是传统侵权民事责任承担的 条件,只有特殊情况下适用无过错原则。但在环境侵权行为屮,由于其具冇危害人、彩响深、 潜伏时间长、有时危害情况难以查明的特点,决定了対其“违法性”、“主观过错"、“因果关 系证明”及“危害后果”要进行必要的变更。侵权中,“违法性”只是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 任的必不可少的要件,但不能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要件。行为违法造成损害当然要承担民事 责任,但在行为不违法但有危害时,同样要承担民事责任。工业污染小,适用无过错责任原 则似乎已经成为通说,但在侵害环境人格权的情况下,采用过错打无过错相结合的“二元归 责原则”似乎更加合理。笔者认为,來自工业污染、法人或
10、者非法人单位的环境侵害应当采 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对來白自然人的坏境侵害,应当采丿ij过错责任原则。在因果关系上, 侵犯环境人格权采用因果关系推定比较合理。在危害示果要件上,不以危害示果岀现为要件。 例如,若安全受到威胁,导致人受惊吓、产生恐惧、失眠、生活秩序严重受干扰等等,即使 没有出现危害后果,行为人也耍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2. 侵害环境人格权的一般性民事责任形式(1)消除危险。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尚未对他 人造成损害,但已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存在侵害他人人身权的对能的,受危险威胁或影响 的人有权要求行为人消除现存的危险状态。在人身权法律保护中,消除危险适用于身体权、 健康权、住命权遭受危险威
11、胁或影响的场合。由于环境人格利益损害的不可逆转性和不可补 偿性,消除危险的预防性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2)停止侵害。行为人实施的侵害环境人格权行为仍在继续状态小,受害人可依法 请求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其侵害行为,也可以首先向对方提出停止侵害的要求。(3)排除妨碍。不法行为人实施的侵害行为使受害人无法行使或不能止常行使人身 权利的,受害人冇权请求排除妨碍。排除妨碍在于采取措施消除仍在持续的危害,以恢复权 利的完整状态。(4)恢复原状。行为人堆放危险物、倾倒废水等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造成水体、 道路、景观等的功能显著下降或者有显著下降的可能时,权利人可以要求其恢复原状。(5)赔礼道歉。这种法律保护方
12、法是指责令侵权人向受害人公开认错,表示歉意。 赔礼道歉对于抚慰、平复受害人的精神痛苦具冇特殊的作用。基于生活需要的轻微的侵害行 为,一般不能苛责当事人赔礼道歉,但恶意者或者严重过失者,要承担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6)赔偿损失。对因侵权而造成的损失,不管是肓接的还是间接的、物质性的还是 精神性的,都应当了以赔偿。赔偿损失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最基本形式。3. 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形式环境人格权保护的是环境人格利益,是一种尊严性人格 权。所以,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是顺理成章的事。环境人格权作为“其他人格利益”, 如果不能以侵害其他具体人格权的名义进行法律保护,应当认其为侵害-般人格权的仪权行 为,用
13、粕神损害赔偿的方法进行法律救济。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10 h公布的关于确 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一般人格权法律规定的适用,做出了一个 具体的解释,笫一条对“其他人格利益"进行保护的规定为环境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提供了适用的可 能。关于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保护一般人格权的意义,杨立新教授认为:“用这种方法 保护一般人格权,是一般人格权立法的重要内容。对立法來说,具有重要的修补作用,对于 公民权利的保护来说,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人民法院在适用这种保护作用中,应当大有作 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将民事主体植于严密的民法保护z中。”在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上,除了应当遵循精神损害赔偿的一般原则、方法,确认精神 损害赔偿的责任,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办公环境下的网络教育平台管理挑战与机遇
- 劳动合同解除的细节分析
- 2024年河北互通高速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李饼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袖衬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中药草本保健品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兼职工合同模版
- 重质苯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保障性住房保证金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钩毛衣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培训2024
- GB/T 38153.1-2024印刷技术测试印样的实验室制备第1部分:浆状油墨
- 2024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000字
- 2024年护师类之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委托调解民事纠纷协议书合同
- 林学概论完整版本
- GB/T 44458.3-2024运动用眼部和面部保护第3部分:水面游泳用眼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 中医四季养生之道课件
- 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