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4例_第1页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4例_第2页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4例_第3页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4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4例作者:黄文武徐松泉李晓一【关键词】拉莫三嗪 双相障碍躁狂拉莫三嗪(利必通)在2001年被美国癫痫专家委员会(fda)推荐为一线抗癫 痫药物,2003年又被fda批准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药物1 3。目前 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验证拉莫 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来自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病例选 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心境障碍中双相情感 障碍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躁狂发作量表(brms)总分&

2、;gt;ll分。排除以下疾病: 脑及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及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符合上述标准入选74例,按门诊或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利必通 组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19-45岁,平均(27. 2 ±10. 3 )岁,平 均病程(2. 85±322 )年,平均住院次数(132±253 )次;碳酸锂组37例,其 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21 48岁,平均(28.9±11.1 )岁,平均病程(2.39 ±3. 39 )年,平均住院次数(1.65±2.01 )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

3、、 住院次数、治疗前躁狂发作量表(brms)评分、卡方检验及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 05)。1. 2给药方法利必通组给予利必通(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片50mg ),首次剂量25mg/d, 连用1周,随后用50mg/d,连用2周,再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为100- 200 mg/d, 连用5周。碳酸锂组给予碳酸锂片(湖南千金湘江药业生产,每片025g),首次 剂量05g/d,再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为075l5g/d。两组均观察8周。1. 3疗效评定4 采用躁狂发作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量表(cgi-six副反应量表(tess) 评定,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评定

4、,量表评定一致性测验kappa为0. 89 (p>005)。治疗前后化验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和脑电图检查,每 周末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和心电图检查,每日测血压和脉搏各一次。参照文献3 , 显效:brms减分率60%, cgi=1;有效:brms减分率30%59%, cgi=2;无效: brms 减分率<30%, cgi3 分。1.6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sps 115软件统计分析。2结果2.1疗效利必通组1例(2.7%)因皮疹、碳酸锂组2例(5.41%)因消化道反应严重, 未完成全程治疗。治疗8周后,治疗组(利必通)总有效率75% ( 27/36 ),显效

5、率 36.11% (13/36),有效率 38.89% (14/36),无效率 25% (9/36);对照组(碳 酸锂片)总有效率 80%( 28/35 ),显效率 42. 86%( 15/35),有效率 37. 14%( 13/35), 无效率20% ( 7/35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2两组治疗前后brms、cgi -si比较两组治疗后brms总分、减分率和cgi - si总分从第2周末起即变化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p<0. 01),但利必通组与碳酸锂组两组间比较,变化的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6、1。表1两组治疗前后brms总分、减分率和cgi -si总分(略)2.4不良反应经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37例中1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0. 54%,其中头痛5例,乏力4例,眩晕3例,恶心2例,皮疹1例。对照组37 例中有1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5.71%,其中胃肠道反应11例,头痛、头 晕、乏力、心电图st-t改变、一过性sgpt升高各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讨论拉莫三嗪(利必通)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国外的研究表明其对双相 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时的症状有较好的控制作用58与碳酸锂片一样被临床所 验证。拉莫三嗪的

7、作用机制有选择性阻止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酰胺的释放、抑制 电压依赖性ii a型钠离子通道、稳定突触前膜及抑制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这 种多重作用的特性解释了拉莫三嗪除了能控制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外,亦有稳定 心境作用9 , 10。本研究应用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并与碳酸锂对照,结果显 示:拉莫三嗪治疗8周后有效率为75% ( 27/36 ),碳酸锂有效率为80% ( 28/35 ), 各周有效率及brms总分、减分率和cgi - si总分与碳酸锂片持平,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两组brms总分在治疗后的第2周末即显著下降,说明两组在治疗第2周末 即已明显起效。拉莫三嗪治疗躁狂发作有效剂量1

8、00 200 mg/d,重者须加其他 抗精神病药物症状才能明显改善。两组不良反应经tess评定无显著差异,拉莫三 嗪不良反应多见于治疗1周后,主要是头痛、乏力,但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暂, 与文献11, 12报道一致。本研究中有1例在用药第4周末出现轻度皮疹,为了慎重起见而终止治疗,国外报道拉莫三嗪的轻度皮疹发生率为1%,重度皮疹 发生率为0. 1% 9 ,降低皮疹发生的危险,初始剂量及剂量递增都不要超过标准 用量。有研究表明,拉莫三嗪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于传统情感稳定剂,因 而耐受性更好,这与拉莫三嗪作用于钠离子通道的特异性、不影响正常神经元和 活动患者的认知功能等机制有关。在动物的生殖毒

9、性研究中,拉莫三嗪的剂量超 过人类治疗剂量时并未见有致畸作用,且无自身酶诱导作用,剂量与血药浓度呈 直线关系,故可单独或联合治疗13。本研究结果初步显示,拉莫三嗪与碳酸锂一样,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 作时,在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拉莫三嗪有它的临床优势。【参考文献】1陈洁拉莫三嗪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35例.浙江临床医学, 2008, 10 (4): 453 - 454.2 wang pw, ketter ta, becker ov? et al. new anticonvulsant medication uses in bipolar disorder. cns spectr, 2003

10、, 8 (12): 930 - 932.yatham ln. newer anticonvuls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j clin psychiatry, 2004, 65 (10):28 -354汪向东编心理卫生评定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华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277 - 279.5 jefferson jw. lamotrigine in psychiatry: cns spectr >2005 ,10 (7): 522 - 526.6 bowden cl, lamotrigine forasnis gm, gin

11、sberg ld? et al. safety and tolerabi 1 ity of bipolar disorder. drug saf,2004, 27 (3):173 184.7 herman e. lamotrigine : a depression mood stabi1iser.eurneuropsychopharmacol, 2004, 14 (2):89 - 93.8 marangel1 lb, martinez jm, letter ta, et al. lamotrigin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bipolar disord,

12、 2004, 6 (2):139 - 143.9 ketter ta, manji hk, post rm.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lamotrigine in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s. j cl in psychopharmacol, 2003, 23 (5):484 - 495.10 goldsmith dr, wagstaff aj, ibbotson t, et al. lamotrigine: a review of its use in bipolar disorder.drugs, 2003, 63 (19):2029 - 2050.11 bhagwagar z, goodwin gm.lamotrigine in the treat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5, 6 (8):1401 1408.12 ketter ta, wang pw, chandler ra, et al.schumacher mr. dermatology precautions and slower titration yield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