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稳定影响因素及稳定策略_第1页
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稳定影响因素及稳定策略_第2页
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稳定影响因素及稳定策略_第3页
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稳定影响因素及稳定策略_第4页
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稳定影响因素及稳定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稳定影响因素及稳定策略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的欧美国家, 还是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业都先后在经济开放中,发生了银 行危机、货币危机等金融危机事件,尤其是银行危机给这些 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处于全面 开放阶段,如何在开放进程中保持我国银行稳定,是我国经 济社会持续发展中的一项战略性课题。关键词银行稳定;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一、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业结构与效率分析对目前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经营效率进行分析,能够 获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更为深刻的认识。(一)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析在此将采用cr4即通过对资产份额位于我国银行业前4 位的中国银行、

2、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银行资产 总和占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的比例,来判断我国银行业市场 结构属性。同时,也将对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 业资产总额的比例进行测算,以评估我国银行业开放度指数 (计算结果见表1)。根据贝恩市场结构分类标准,2006年我 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市场份额为52.6%,可判断我 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当前正处于中度寡占状态、垄断程度比较 高。然而,观察2001-2006年银行业cr4变化趋势可发现, 在加入wt0后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在不断下降,相比加入 町0之前的2001年下降了 24.5%,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结 构的竞争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从我国银行业开放

3、度指数来 看,加入wt0后尽管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在不断增长,但 其所占市场份额并没有取得较大进展,表现为我国b0i在加 入wto后的5年过渡期中相对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1.9% 水平上。相比高收入国家16%、中高收入国家29%、中低 收入国家23%、低收入国家18%的开放度,我国的银行业 开放度相对较低。外资银行进入步伐没有预期迅速,主要原 因在于两方面:一是我国银行业开放的渐进式策略;二是外 资银行的稳健经营策略。(二)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评估以占银行业资产份额近68%的主要商业银行即国有商 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代表,通过衡量2005年它们的 平均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拨备

4、覆盖率以 及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并与国际银行中等以上经营业绩的相 应指标对比,以判断我国银行业效率的高低及加入wt0至今 产业效率变化。整体上看,近期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3 大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与改制上市,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等措施,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和资本充足率都有了极大提高,由于政府通过不良资产转让 与核销等多种手段,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大幅下降, 2005年首次下降到了 一位数以下,拨备覆盖率也在稳步上 升。银行经营收入上升的同时,营业成本得到较好控制。这 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加剧, 促使银行业改制、创新步伐加快、效率明显上升。

5、然而,与国际银行中等以上经营绩效水平相比,2005年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除roe指标外,其余指标都处于落后状态, 特别是不良资产率相对偏高而拨备覆盖率则偏低。即使就 roe指标而言,严格按照拨备覆盖率100%的国际标准,该 项指标将大幅下降难以达到中等水平,否则银行资本充足性 将严重不足。尽管资本充足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国际先进 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盈利能力增强但收入结构单一,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9%的利润来源于非利息收入,而同年美 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比例为42.8%;日本25.6%;印度 32. 1%。总体看,过渡期间我国银行业趋于稳定方向发展, 但仍处于较为脆弱状态。二、开放进程中我国银行

6、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前文理论分析结合我国经济开放的实际情况,把开 放进程中影响银行稳定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不良贷款偏高、 汇率政策转型、金融市场化以及金融创新等。(一)不良贷款偏高时至今日不良资产无论是所占比率还是绝对额仍属于 偏高态势(相关情况见表3)o巨额不良资产将使我国银行业 在全面开放中倍感压力。一方面是满足资本充足性压力。根 据制度安排,不良资产可由银行通过贷款损失准备金进行注 销,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普遍提取不足,如 2005年仅32.6%,这样不良资产发生的损失最终可能需要 银行自有资本予以冲销,从而导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难以 达到监管要求,为此我国商业银行未来需要把更

7、多的资源用 于补充资本金。另一方面是银行业脆弱性可能加剧的压力。 目前,我国银行业7.3%的不良贷款率与亚洲金融危机时期 的一些东亚国家大致相当,如泰国、马来西亚及韩国银行业 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8%、6.4%和6%。然而,随着银行业 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限制取消,极有可能 引发储户把存款从脆弱的中资银行转移至高效的外资银行, 甚至通过逐步放松的资本流动渠道流入境外,从而加深中资 银行脆弱性。(二)汇率政策转型2005年7月我国正式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 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波 动区间增大,但出于币值稳定的需要,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 相对有限。而

8、资本、贸易项目双顺差却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大 幅增加,从而造成央行以被动的外汇占款方式向市场投放了 大量基础货币。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的研究表明, 外汇占款已占到总货币发行量的70%o汇率政策转型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双重风险。一是货币 政策稳健性受到冲击。为冲销资本、贸易项目双顺差造成的 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使得银行业资金 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促发银行业信贷过度扩张行为, 潜在的信贷风险压力上升。二是汇率波动风险。尽管我国人 民币汇率波幅相对狭窄,但汇率波动性毕竟在增强,由于银 行业缺乏应对汇率风险的经验,2006年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一 些主要商业银行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汇兑

9、损失。在我国经济 处于上升周期情况下,人民币升值预期十分强劲,尤其是资 本账户未来逐步放松可能会强化这一趋势,为避免流动性进 一步过剩,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会相对增大,银行业面对的 汇率风险将进一步增加。此外,随着经济开放度加深,我国 汇率和货币政策将不可避免受到其它一些国家宏观经济政 策影响,以美国为例,近两年美国经济增长较快,带动我国 出口有力增加,仅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的24. 1%就为美国 所占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使人民币升值备受压力。(三)金融市场化取向目前,我国已经在利率市场化、金融混业经营、外资银 行准入以及资本流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放松措施,但金融市场化过程中 存在很多风险因素,

10、应对不当将对我国银行稳定产生负面影 响。1、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实质性启动是从20世 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看,利率 市场化对银行稳定造成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资 产价格波动风险,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发展以及商业 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展,银行将投资持有更多的债券等利率敏 感性证券。利率波动会导致债券等证券价格波动,进而造成 银行资本损益。(2)缺乏规避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2005年 银监会批准利率互换业务试点,但总体看利率衍生工具发展 相对缓慢,增加了银行业管理利率风险的难度。(3)收入风 险。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单一,近90%的收入来源于利息 收入,市场

11、化利率的频繁波动使我国银行业收入具有较强的 波动性。2、金融混业经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全球自由 化浪潮的兴起,我国逐步开始金融混业试点工作。金融混业 制度的实施对我国银行稳定所产生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 方面:(1)银行业竞争强度增加。随着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 风险不断加大,一些中小银行可能由此倒闭清算,从而影响 我国银行业稳定性。(2)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受到压力。我国 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正处于完善 之中,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薄弱,而业务多元化对银行的风险 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金融监管难度增加。金融 混业通常需要完善的监管制度和高效的单一综合性监管机 构,尽管我国

12、各监管机构已初步展开了合作,但总体看协调 性还不够成熟,而且涉及金融混业监管尤其是对跨国金融混 业集团监管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3、外资银行进入。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在华外资银 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 构总资产的1.9%。外资银行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我国银 行业效率的提升,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稳定也会产生 不利冲击,表现在以下方面:(1)高端客户的丧失将增加中 资银行脆弱性。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能为客户提供高 质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而且外资银行多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经济发达地区,2002年南京爱立信事件就是最佳例证。(2) 银行不稳定放大效应和国际传

13、导效应。在我国银行出现严重 的脆弱性或危机时,外资银行的消减信用、提前收贷等理性 行为可能导致其进一步加深。(3)增加我国金融监管压力。 外资银行多为混业经营,金融产品创新快,对于监管力量相 对薄弱的我国监管机构而言,可能会产生监管真空地带。4、资本账户开放。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开放承诺不 断兑现,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资本账户市场化措施。总体看, 我国资本账户的开放度相对较低,在资本账户的13个子项 目上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管制。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力度的加 大,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从而可能对我国 银行稳定造成负面影响:(1)我国资产价格波动性将逐步增 大。全面开放的到来意味着外资对证券

14、市场参与力度将不断 增大,证券价格波动将更为频繁。而且,随着我国金融业务 多元化的展开,银行持有的证券量将不断增加,证券价格的 频繁波动将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2)可能导致我国银行业 脆弱性加剧。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情况下,流人的资本将直 接或间接的进入我国银行体系,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也可进入 国际金融市场获取资金,这样银行的可贷资金将大量增加。 充裕的资金来源将导致银行体系的信贷膨胀,由于我国银行 业已存在不良贷款率较高等一系列问题,一旦发生经济衰 退,信贷过度扩张将产生大量不良贷款。(3)增强我国的货 币替代。自加入wto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增长, 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加,致使我国的货

15、币替代程度呈下降 趋势,2001年我国货币替代程度为7.05%, 2005年下降到 4. 37%,总体看货币替代程度小于10%属于轻度替代。但是, 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逐步放松,我国货币替代波动幅度将随 之加大,货币替代的负效应将可能对我国银行稳定造成冲 击。(四)金融创新深化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深化,金融创新的步伐将进一步加 快,在看到金融创新带来收益同时,也要预防金融创新对我 国银行业可能造成的风险。开放进程中金融创新的加速对我 国银行稳定产生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上。1、微观层面的负效应:(1)金融市场创新对银行业融资 主体地位的削弱。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我国股票市场 的

16、融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债券市场也呈快速发展局面, 2005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4.1万亿。在金融市场不断创 新的推动下,其融资地位将不断上升,对收入结构单一的我 国银行业将是严重的挑战。(2)在银行业全面开放情况下, 银行势必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由于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较弱,可能导致创新产品不为市场所接受,或在创新产品运 用过程中发生市场及操作风险,导致金融风险的急剧放大。 (3)我国银行业在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经营效率的同 时,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或对外部恶意 的技术破坏缺乏高效应对措施,从而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性。2、宏观层面的负效应:(1)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率。通

17、 过回购协议可以规避存款准备金的限制,2006年前3季度我 国银行间债券回购交易量达到18. 44万亿元,是同期同业拆 借交易量的18倍。通过改制上市、发行次级债券,我国商 业银行的融资渠道呈多元化趋势,如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 a+h发行规模达到191亿美元,从而降低了央行再贴现窗口 的作用。此外,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借贷活动可规避央行 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作用。(2)增强信用膨胀可能性。如我 国财务公司就可办理成员单位的存贷款业务,2005年我国财 务公司总资产达到5378亿元,这些都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信 用创造能力增强,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继而影响银行稳定。(3) 资本形成障碍。随着我国经济的全

18、面开放和发展,金融衍生 品市场将会逐步发展壮大,但是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高虚 拟性、高投机性,如果过度发展,在吸引了大量资金的同时 又减少了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致使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 脱节,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导致银行不稳定。三、开放进程中维护我国银行稳定的策略(一)降低不良资产一是加大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力度,实现100% 贷款损失准备率目标。二是可由政府投入公共资金充实银行 资本金。三是提高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效率。可对四大资产管 理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二)实现汇率政策转型为顺利实现我国汇率政策转型,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 实行意愿结售汇制度。取消对企业外汇留用比例限制

19、以及外 汇指定银行实行的结售汇周转头寸数额限制,同时,稳步推 进资本流出管制的放松。二是提髙外汇市场运行效率,进一 步降低外汇市场门槛,允许更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 企业进入我国外汇市场;实现外汇交易产品的多样化,为微 观交易主体规避汇率变动产生的风险提供更多的选择;适时 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三)健全银行内控制度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经济案件和违规经营案件频发,很 大程度上与银行内控体系的不严密高度相关。因此,健全我 国银行业内控制度应着重以下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司治 理结构。通过股份制改造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这样既 可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 国有银行所有者缺位的弊端,逐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