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地悲剧实验报告摘 要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本文使用经济学实验的方法来模拟并重现现实生活中公地悲剧发生的过程,得出“经济人”以及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对公地悲剧发生重要性的结论,并且提出一些解决公地悲剧问题的建议。关键词:公地悲剧;实验经济学文献综
2、述“公地悲剧”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哈丁教授在1968年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公有地的悲剧中提出的(ScienceVol.162 1243)。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置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而结果是,在同一牧场内的所有牧民都会加入一个在有限的公共牧场内无限地增加牲畜的头数的恶性竞争之中,随着牲畜的无节制增加,公共牧场最终会因为过渡放牧而成为不毛之地。然而经济学中关于“公地悲剧
3、”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不同学者对“公地悲剧”的表述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科斯等人(1994)认为:“公地悲剧是指“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为共同体所拥用,共同体中的成员都有使用权,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且在公地上活动的人不会考虑他的活动对邻里或后代的影响,结果是公地资源或者是其他公共资源因过度使用而造成枯竭的现象。”R科斯、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泰勒·考恩和亚历克斯·塔巴洛克(2013)认为:“公共地悲剧是指在任何一种无人具有所有权,因而不具有排他性的资源都倾向于面临过度使用和维护不足的局面。如果对某项资源的维护的缺失太严重
4、,以致对它的滥用超过了这种资源能够自然再生的程度,我们一般就称它是一种公地悲剧。”【美】泰勒·考恩、亚历克斯·塔巴洛克著,王弟海译:微观经济学:现代原理,上海三联书店 2013 年第一版,第338 页。而根据公共资源治理领域的权威专家和诺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8)撰写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词典“公地悲剧”词条则认为“当很难或将可以产生无限期收益流(flows of benefits)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潜在使用者排除出去的成本太高时,就会出现公地悲剧现象,最终这些资源将会被理性的、效用最大化的个体所消耗殆尽,而不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而将它们保留下来。”Ostro
5、m 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Second Edition.Eds.Steven N.Durlauf and Lawrence E.Blume.Palgrave Macmillan,2008.“公地悲剧”定义的版本虽然很多,但是它们的本质含义却是相容的。资源(通常是自然资源)在产权上的排他性不足或者缺失,而使用上的竞争性又过于强烈而导致资源枯竭,资源所蕴含的经济租金耗散,资源使用上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甚至威胁到全球生态、人类社会或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情形都可以被称之为“公地悲剧”。推荐
6、精选由于公地悲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又特别大,所以,自公地悲剧概念提出以来,公地悲剧问题就受到了经济学家的普遍关注。其中,有关公地悲剧的解决措施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公地悲剧的原因,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公地的共有性质,也就是说,公地悲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公地,如果不是公地就不会出现公地悲剧。至于如何减少或减缓公地悲剧,无非是以下思路:一是如加勒特·哈丁所说的“将公地出售以转化为私有产权”。Garrett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243 1258.对于能够私有的公地
7、来说,这自然是解决这种公地悲剧的比较彻底的方法。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的公地都能私有化,如野生保护动物、海洋里的鱼类、排放废气的空间、排放废水的河流和海洋等等。二是对于不能私有的公地,现有的解决思路则主要有两条:一是采取国家所有权,二是由国家对公地的进入权进行限制 Gary D. Libecap.State Regulation of Open-access, Common-pool Resources R.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03,(19):1 34.。至于国家如何对进入权进行限制,Charle
8、s F.Mason和Owen R. Philips等总结了以下几条措施:(1)对制造了外部性(即公地悲剧)的企业或个人征税;(2)限制每个企业或个人的产量;(3)限制开采资源的企业或个人的数量;(4)给每个企业或个人以一定的开采资源的配额,并允许企业或个人交易配额;(5)提供一种促进企业或个人自我组织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环境 CharlesF.Mason,Owen R.Philips.Mitigat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through Cooperation: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J.Journal of Environm
9、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7,(34):148 172.。如Leigh Anderson和LauraLocker所强调的社会资本 Leigh Anderson,Laura Locker.Microcredit, Social Capital and Common Pool Resources J.World Development,2002,(1):95 105、Pat Barclay所强调的诚信和利他主义等就是这种环境的最重要内容 Pat Barclay.Trustworthiness and Competitive Altruism Can Als
10、o Solve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2004,(25):209 222.。就不能私有的公地来说,以上措施的推行确实有助于减缓公地悲剧的发生,但我们也不能对以上措施,特别是前四种措施给予太高的期望。因为征税、限产、限制企业数和配额制这几种措施的实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督成本和交易成本,这会大大影响这些措施在限制进入和减缓公地悲剧发生中的作用。(一)公地悲剧实验一、 人员分组实验开始前从100多人中随机选出10名志愿者参与实验。二、 实验规则规定假设每个参与者都拥有100元,可以用来投资证券1和证券2,一单
11、位证券的成本均为10元。证券1净收益为5%,证券2的净收益和每一轮中全体参与者购买的证券2的数量X*有关。(xi=X*) 𝑥𝑖是第i个投资人购买证券2的数目。证券2的净收益总额T=200X*-4(X*)2。每个投资者的收益为𝑥𝑖/(X)×T,即按照对证券2投资的比例分享证券2的收益。每次实验过程中,每个人独立进行投资活动,参与者之间不能进行沟通,实验进行6轮,每一轮结束后会公布当期证券2购买总数和相应总收益。按照收益从高到低进行排名。推荐精选三、 交易过程每位参与实验的同学独自进行投资决策,每轮实验开始时,每位同学将10
12、单位投资品的分配情况写在纸上交给实验人员,实验人员在每轮实验结束时公布总投资的数额和对应的总收益。四、 计算收益每轮实验结束时,要求学生根据证券1和证券2的收益分别计算自己的总收益。每轮实验开始前,实验者被赋予100元,每单位证券成本为10元。五、 实验数据统计1、统计每轮实验参与者证券1投资数以及证券投资总比例,结果如下:2、统计每轮实验参与者证券2投资数以及计算证券2当期投资总收益,结果如下:3、计算每位参与者6轮实验最后的总收益,结果如下:推荐精选六、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证券2的净收益总额为T=200X*-4(X*)2,当所有实验参与者对证券2投资的量越接近25单位时,证券2的回报率越大,
13、即证券2的回报率为一条倒U的曲线,当所有实验参与者对证券2投资的量越大,回报率越低,当投资率达到32%时,收益率达到230;而当投资率为54%时,收益率只有-86。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前五轮实验中,参与者对证券2的投资量都超过25单位,且投资者对于证券2的投资比例总体上是在不断上升,由32%达到54%,而回报率却由230下降到-86。第六轮实验中,证券2 的投资比例突然降低至39%,但这是由于实验赛制上的问题,参与者由于了解到自己之前的成绩与投资结束时间,做出不理性的投资,因此第六轮实验并不具有参考价值。在本次实验中,证券1和证券2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物品,证券1代表私有物品,证券2代表着公共物品
14、,私有物品只有投资才有一定的回报,而公共物品不需要什么投资就可以得到回报。根据理性人假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公共资源有多个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最终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的枯竭最终导致“公地悲剧”发生。(二)“公地悲剧”的应对“公地悲剧”自从1968 年英国学者加勒特·哈丁 ( Garrett Hardin) 在科学杂志上提出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地学者讨论的话题。由于公地悲剧问题是一系列的问题,怎样应对公地悲剧的发生,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而思路无非是以下:一
15、是如加勒特哈丁所说的“将公地出售以转化为私有产权”;二是二是对于不能私有的公地,现有的解决思路则主要有两条:一是采取国家所有权,二是由国家对公地的进入权进行限制。西方学者普遍选择私有化或半私有化的方法。自由市场环境主义学者认为应对全人类共有的大气环境容量进行完全的私有化,方能解决 “公地悲剧”,其一,“公地悲剧”的原因在于所有人都可以任意使用大气环境容量,并不能排除他人的使用,大气环境容量完全私有化,使大气环境容量的使用具有了排他性,产权所有人便会产生保护财产,增值财产的动机,并通过市场机制使财产向最有价值的地方流动;其二,大气环境容量的公有化,虽然也能产生积极的管制效果,但相比私有化效率要低
16、很多。譬如政府在作环境决策时,由于环境效应的远期性,决策者并不对错误的环境政策承担责任,导致环境政策的短期性,为避免其环境资源价值贬值,私人所有者会尽可能作出更为长效的决策,自然资源的私有化不仅能更经济地,而且能更环保地管理自然资源;其三,历史上解决各类资源“公地悲剧”均是通过财产私有化来实现的,如知识产权的私有化产生了技术革新的动力,土地资源的私有化提高了土地资源的价值和利用效率,排放交易制度亦是对大气环境容量私有化的制度形式。自由市场理论将私有化和市场化形容为非常美好的制度,市场被誉为能真正实现民主决策的最后阵地,个人能充分表达其偏好而不受干涉。当前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制度仍存在政府管制的明
17、显痕迹,实为推荐精选 “市场社会主义”的体现,尽管这种手段要比命令型减排手段所体现的封建主义要好些。针对福利经济学认为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存在市场失灵现象,自由市场环境主义者认为,其原因并非市场缺陷,而是源自不完全的产权制度,补救方法为完全市场化和私有化,不进行政府干涉。相较于自由市场环境主义学者所主张的绝对私有化理论,较多学者更赞同当前融合政府管制与市场交易于一体的排放交易制度,并从哈丁“公地悲剧”理论出发,在产权制度的框架下对该制度进行说明。显然,排放交易制度并非哈丁所述的大气环境容量的强制或“国有化”方案,排放额的可交易属性使其具有“私有化”的特征。但与纯粹的私人财产权相比,排放交易制度体现
18、出两个方面的区别。其一,排放交易制度的排放总额是由政府设定的,这意味着大气空间温室气体的容量是由政府来决定的。Amy Sinden 教授指出温室气体管制的核心在于由 “谁”来决定 “排放多少”,这是将大气环境容量从共有的状态转化为非共有状态,成为法律上所认可的财产权的前提。从这点上来说,排放交易制度和以往的命令型减排制度如排放标准、排放许可证等没有本质区别。因为无论何种环境管制手段,均是由国家而不是市场供求关系确定排放的总量,排放实体能否排放,在何种程度内排放的决定权在于国家。排放交易制度充其量只是一种市场化方案,而并非私有化方案在 David MDriesen 教授和 Amy Sinden
19、教授看来,排放交易制度虽与命令型减排制度有别,但仍是在命令制度框架下实施的交易制度。Bruce Yandle教授认为现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或氮化物的排放交易制度,在排放交易市场上交易的是受管制的财产权,而不是私有财产权。其二,在排放交易过程中,政府监控企业实际排放量,并对企业超额排放的行为积极主动地实施监控和处罚,这些显然与私人财产保护制度不同。私有财产权的救济源于财产所有人的财产被侵害时,向国家诉诸公力救济。国家的干涉是被动的,财产所有人亦可变更、放弃财产侵权损害的请求。然而,在排放交易制度下,政府对超额排放行为的处罚显然具有行使环境公权的特征,并不可放弃。因而,大气环境容量私有化理论当前并
20、不能准确反映现行排放交易制度的特征。而排放交易制度财产混合制,一方面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的国有性质,政府可根据大气环境恶化的程度,随时修正排放总额。另一方面承认排放实体对排放额的私人财产权,可予排放交易制度更周全的保护。中国学者将排放权视为“准物权”。首先,排放权是基于对一定资源,即 “物”进行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其次,排放权是他物权,国家享有大气环境容量的所有权,因而有权确定排放总额,并对排放实体进行分配,此为排放权环境公权的体现。排放实体被授予排放额后,对国有的资源进行使用,体现出他物权的特征。从目前对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的规定来看,自然资源用益物权或准物权一般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由国家许可使用,并为
21、有期物权。从权利内容来看,使用人可对授权使用的自然资源在许可范围内进行有偿的使用和收益,除渔业权禁止转让,海域使用权、矿业权、取水权,一般可进行转让。排放额为排放实体对大气环境容量和温室气体容量进行用益的权利,可列为准物权的一种。而在自然资源的使用上,国内学者也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袁庆明(2009)认为首先,要改变消费者的一些不合理偏好。偏好是消费者建立在其对消费品的主观心理评价基础之上的比较与选择袁庆明. 资源枯竭型公地悲剧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5):9-13。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的偏好都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偏好?按照黄有光的观点,如果选择A比选择B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但他仍然选择了B,推荐精选那么这种偏好就是不合理的-不管消费者主观上是否承认A能给他带来更多福利冯源,安仲文.论偏好不合理理由下的政府管制J.商业时代,2006,(6):46 47.。可以看出,黄有光的定义中隐含了一个社会普遍承认的价值评判标准,就是说,如果社会普遍承认的价值评判标准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期中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化学史期末作业化学史发展概论教案
- 2024年冶炼助剂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五年级数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电冰箱、空调器安装与维护电子教案 2.3 电冰箱的故障判断
- 电线电缆检测培训
- DB11T 1102-20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核验测量规程
- 高级政工师职称面试题
- 2022年HJ1237机动车环检作业指导书
- 大唐之美通用模板
- GB/T 6451-2023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LED屏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项目收费站机电工程(三大系统)设备基本培训资料
- ABS装置湿法挤出机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对策的中期报告
- 《肉牛营养需要》教学课件
- 网易云音乐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
- 雪佛兰爱唯欧说明书
- 经营分析报告案例-麦肯锡风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