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系统检测PPT课件_第1页
点火系统检测PPT课件_第2页
点火系统检测PPT课件_第3页
点火系统检测PPT课件_第4页
点火系统检测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各类型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线路简图 磁电式点火过程 电控点火系统 电控点火过程无分电器的电控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检测第1页/共39页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点火系统检测第2页/共39页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点火系统检测第3页/共39页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点火系统检测第4页/共39页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点火系统检测第5页/共39页单击图片动画演示点火系统检测第6页/共39页二、点火电压波形检测与分析n点火波形:点火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转角)。 n波形的形成: 电路接通(触点、三极管通),一次线圈有电流通过并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增长,电压下降到零,电流越大,磁场越强。为防止电流过大点火线圈发热绝缘破坏,有限流。 一次电路接

2、通在二次电路产生互感电动势,但弱。为向下的振荡波,15002000V。点火系统检测第7页/共39页 闭合(导通)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磁场能越大。 一次电路切断,一次电流磁场迅速消失,一次电压因自感而升高,二次电压因互感而生。电感大,电容小,匝数比小,二次电压高。 一次自感电压为300V,二次为1.52万伏,击穿电压48千伏。 点火系统检测第8页/共39页 二次电压击穿火花塞后,放电产生火花,电压降低形成火花线。放电时间0.61.6ms。当点火线圈的能量消耗到不足以维持火花放电时,火花终了,电压能量在电容与电感之间充放电形成3-5次振荡。 点火系统检测第9页/共39页n 能量大,则火花线高而宽。

3、 n 由于互感,二次波形的变化也使一次波形与之相同。 n 通电电流增加,断电电流减少,都产互感,但感应电压方向相反。点火系统检测第10页/共39页三、检测仪器n 电压、电流及能转化为电压、电流的非电量,都可表示示波器 。点火波形、缸压、油压、异响波形 2. 检测方法: 点火系统检测第11页/共39页一次波形: 红黑鱼夹在断电路器两端(传统点火,且能控制单缸断火)。 红鱼夹夹在点火线圈低压接线柱或IG-上,黑鱼夹接地(E1)(电子点火)。 点火系统检测第12页/共39页传统点火系统电路第13页/共39页二次波形: 高压传感器夹中央高压线上;转速传感器夹在缸线,采集转速、点火时间和点火顺序。无中央

4、高压线的,两者可都夹缸线上。 第14页/共39页、波形分析: 发火线(击穿电压)电压1.5-2万伏,击穿电压4-8千伏。 a) 过高:电阻过大;断线;接触不良;脏污。 b) 拔下高压线与火花塞距离加大,击穿电压升高。 c) 高压线搭铁,电压应低于4000V,否则有间隙过大处。 第15页/共39页初级电压波形第16页/共39页次级波形第17页/共39页火花线:1000r/min,火花时间为1.5ms。 时间过短:火花塞间隙大;电极烧蚀或间隙大;高压线电阻大;混合气稀;点火过迟。 过长:火花塞积碳,间隙小,短路。第18页/共39页波形倒置:点火线圈初级接反,电压波形倒置,点火能量小。 闭合角控制:

5、电控闭合角可调。 振荡区分析:5-8个波形,如少,说明点火线圈短路,一次线圈接触不良。 闭合区分析:闭合区可变长,闭合段有上升,凸起,属正常。因有限流和闭合角可调功能 。第19页/共39页4、单缸次级电压的故障波形分析:n 断电高压产生之前出现小的多余波形,说明断电器触点接触面不平,在完全断开之前有瞬间分离现象,引起电压抖动。 第20页/共39页火花线变短,很快熄灭,说明点火系统储能不足。可能是供电电压偏低,或初级电路导线接触不良造成的。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第21页/共39页第二次振荡波形之前出现小的杂波,可能是由断电器触点接触面不平,在完全闭合之前有不良接触所致。 第二节 点火系检测第22页

6、/共39页 在触点闭合阶段,存在多余的小的杂波,可能是初级电路断电器触点搭铁不良,或各接点接触不良,引起了小的电压波动 。第23页/共39页 第二次振荡波形存在严重的杂波,这一般是由于断电器触点臂弹簧弹力太弱,使触点闭合瞬间引起弹跳所致。 第24页/共39页 击穿电压过高,且火花线较为陡峭,这可能是火花塞间隙太大,或次级电路开路等所引起。火花间隙越大,所需击穿电压越高,而且往往没有良好的放电过程。 第25页/共39页击穿电压和火花线都太低,且火花线变长,这可能是火花塞间隙太小或积炭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击穿电压就会很低,而火花放电时间则较长。 第26页/共39页 火花线中出现干扰“毛刺”,可能

7、是分电器盖或分火头松动。这样,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因分电器的振动会使火花塞上的电压不稳定而出现抖动。 第27页/共39页 完全没有高压击穿和火花线波形,说明火花塞未被击穿,也就没有火花放电过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次级高压线接触不良或断路,或者火花塞间隙过大。 第28页/共39页 第一次振荡次数明显减少,可能的原因是断电器触点并联的电容器漏电、电容器容量不够或初级线路接触不良,导致线路上电阻增大、耗能增加,火花熄灭后剩余能量小,振荡衰减加快。 第29页/共39页整个次级电压波形上下颠倒,说明点火线圈初级两端接反或将电源极性接反了。从而初级电流、以至次级电压都改变了方向。 第30页/共39页与正常时

8、相比,触点闭合阶段变短,说明断电器触点间隙过大了。反之,若闭合阶段变长,就说明触点间隙太小了。 第31页/共39页实际上,次级电压波形不仅与点火系统的状况有关,还要受发动机内部工作状况(温度、压力、燃气成分等)的影响,情况较为复杂。所以在实践中还可能会遇到很多不同形状的故障波形。只要我们掌握了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就不难根据故障波形作出相应的分析判断。第32页/共39页四、点火正时检测: 点火正时指正确的点火时间,一般用点火提前角表示。从点火开始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与转速、负荷、水温、进气温度、爆震、空调、起动开关有关。第33页/共39页 初始角:无提前装置或未控制的点火角,即最初调整值。 基本角:随工况变化,负荷、转速,内存脉谱图角。 修正角:其他产生因素,进一步优化。修正有:水温、大气温度修正;稳定怠速修正;氧反馈修正;爆震修正;额外负荷修正;暖机修正。第34页/共39页 2、频闪法检测: 缸跳火时,接在一缸线上的传感器信号触发正时灯闪光,闪光照射到飞轮或皮带轮上的刻度与零刻度距为点火角。若把闪光推迟到固定标记与零刻度对齐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