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祛瘀法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疗效观察_第1页
健脾祛瘀法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疗效观察_第2页
健脾祛瘀法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疗效观察_第3页
健脾祛瘀法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疗效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补血健脾祛瘀法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疗效观 察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一类月经疾病,相当于现代 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妇科的常见病, 其中无排卵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和围绝经期。我们采用补血健脾祛瘀法 治疗围绝经期崩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妇产科学无排卵功血诊断标准。崩漏的屮医辨证参 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主症:经乱无期,非 吋暴下不止或淋漓h久不尽,血色淡或淡黯,夹有血块,面色淡黄, 倦怠乏力。次症:少气懒言,白汗,口淡,不思饮食,腹胀便澹,面 浮肢肿。舌脉:舌淡或淡黯、胖或有齿印,脉缓弱或虚弱无力。主症 必备,次症1

2、2项加舌、脉即可诊断为脾虚夹瘀证。1. 2纳入标准符合无排卵功血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崩漏脾虚夹瘀证诊断标准; 年龄40 55岁;治疗前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排除子宫内膜恶性 病变;治疗方案知情同意。1. 3排除标准生殖器官肿瘤、感染、子宫腺肌病、宫内节育器、妊娠等因素引起 的异常了宫出血;合并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已 接受其他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指标观测者。1. 4 一般资料75例观察病例来自2010年6月-2013年5月本院门诊,按就诊顺序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年龄(458-4-2. 6)岁,病 程(i0. 2±8. 0)月;对照组36例,年龄(45. 7&

3、#177;2. 4)岁,病程(9. 3 ±8. 4)月。2组年龄、病程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2方法2. 1治疗方法治疗组:出血期用清宫阿胶膏黄罠、益母草、阿胶、地榆各30g, 党参(或红参或西洋参)、白术炭、炒红花各10 g,升麻、三七粉各3 g, 桔梗12g,红枣肉15 g,牛肝提取物25 g。用法用量:每fi服食3次, 出血期每次服食1520粒,非出血期每次10粒,随餐服食或餐后服 食均可。对照组:口服烘诺酮5 mg, i次/8h,血止后每隔3d递减 1/3量,直至维持量每日25 mg,持续用药至血止后20 d停药, 停药后撤药性出血第5日

4、开始下一周期,每次25 mg,每日1次, 连用20 do 2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个疗程。2. 2观察指标观察记录患者出血情况、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及伴随症状、舌象、 脉象,完成3个疗程治疗,并随访3个刀后判断疗效。2. 3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痊愈:出血停止,临床症状消 失,月经恢复正常或绝经;好转:经量减少,或经期缩短,临床症状 减轻;无效:阴道出血无明显变化。2.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i7.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釆用(检验,计 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48.72%),有效16例(

5、41.03%),无效4例(10.26%); 对照组痊愈10例(27. 78%),有效15例(41. 67%),无效11例 (30. 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 005)o 4讨论女性围绝经期工作及家务繁重,过劳、思虑耗气伤脾,加之肾气渐衰, 先天无力滋养后天而致脾气虚弱,失于统摄,冲任不固发生崩漏。故 笔者认为脾虚气弱是围绝经期崩漏的主要病机。崩漏出血乃离经之血 不循常道,瘀血既是崩漏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发病原因,伴随着疾 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健脾益气、祛瘀止血固冲为治疗本病的关键。 出血期塞流、澄源并施,笔者采用清宫阿胶膏健脾益气、祛瘀止血, 其中黄罠、党参、白术、阿胶、炙甘草益气健脾固冲;益母草、阿胶、 三七粉、桔梗、墨旱莲、地榆等祛瘀止血,既町促进瘀血排岀,又能 防止血止后留瘀。血止后扶止固本以复旧。因七七之年,先天。肾气 趋于衰竭,赖后天水谷z气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