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周考8_第1页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周考8_第2页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周考8_第3页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周考8_第4页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周考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用前 2015年东乡一中高二下学期生物周考八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科研人员在1974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C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D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2科学家对生活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个蜘蛛种群的能量进行定量

2、分析,得出了能量流经这种肉食动物的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能量以种群的质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被蜘蛛吃下未被蜘蛛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的一部分在食物链中,蜘蛛至少位于第三营养级图中X代表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根据图中的数据不能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AB C D3下图表示的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 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 h、 i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消耗量,j、k、1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涉及的食物链中共包括四个营养级B.图中兔子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bh+e+k

3、C.分解者产生的物质和能最可供植物利用D.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4右图模型可用于描述某种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a代表兔摄人的食物,则b、c分别代表被下一营养级摄人和排便的能a流动途径B.若A代表叶绿体基质,a代表光,则b、c分别代表该场所产生的H和ATP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索减少和产生渴觉D.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不b、c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5小陈绘制了几幅图并作出了相应说明,正确的有t()时间(月份)种群数量m点对应的月份为消灭害虫的最佳时期BKK/2mnDaaAA发生了染色体部分缺

4、失和增加现象为产生CO2的场所CAv/mmol·s-115202530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6甲图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为C时B从甲图可知,仓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K2-K3之间C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D乙图中的A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图中仓鼠BC某种天敌不能表示食物链7下列

5、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B利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动物的丰富度8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的对应,错误的是A用秸秆发酵制沼气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避免水稻幼根变黑、腐烂C提高蔬菜大棚中C02的浓度增加蔬菜光合作用强度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9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图乙中ab段上升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

6、分裂过程中是相同的C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D图丁中a曲线表示小鼠,b曲线表示青蛙10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I、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IB在农业生产中,要设法提高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是以物质为载体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11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甲固定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有两条食物链 D甲中只有10%20%的个体被乙所捕食1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相

7、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兔和食草昆虫B兔与食虫鸟为竞争关系C若兔的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食虫鸟的数量增加D猫头鹰占有2个营养级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B生物圈中的生物可以分布在岩石圈上层、水圈和大气圈下层C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D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结构也就越稳定14对于一片草原来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A太阳能的辐射量 B生产者的同化量C生产者的呼吸量 D生产者同化量与呼吸量的差值15某生态系统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

8、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能量作为动力促使碳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含的能量最少16科学家发现,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最深可达9000多米)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物密度等特点,其能量的输入主要依靠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同化作用C原核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C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18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和

9、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实验,选苹果组织样液必须临时制备,避免因酶促反应影响显色B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实验,体积小的琼脂块中NaOH扩散速率较快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D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19图中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该金字塔相符( )草 树 昆虫 兔 鸟 狼A. B. C. D.20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五个种群(A1、A2、A3、A4、A5),B包含两个种群(B1、B2

10、),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 )A10条 B15条 C20条 D25条2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知更鸟22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固定的能量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C若m1<5m2,则生态

11、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23某水域有A、B、C、D、E五种生物,它们体内的DDT浓度见下表,由此可知,这五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是( )种群ABCDEDDT浓度(ppm)0.0052.01.825.50.0424在“棉花棉蚜食蚜蝇瓢虫麻雀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食蚜蝇要有5 m2的生活空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 )A5×103 m2 B5×104 m2 C53 m2 D54 m225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12、)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碳循环是单向的 D能量流动是循环的2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野兔和鹿的关系为竞争关系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呼吸作用类型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类28下列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酵母菌 B水稻 C大肠杆

13、菌 D蓝藻29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0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 kg有机物体重,问至少需要草多少 kgA.125 B75 C.7 500 D100031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

14、田生态系统做的专题研究并绘制成的食物网,他们作出的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蛇蛙昆虫植物鼠A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种群是蛇B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C该生态系统含有五个以上的种群D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改变原有营养结构,减轻病虫害32下图1表示某水池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关系;图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某种专

15、食浮游动物的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则图1中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剩下的为丙种群B若在第10年时调查图2中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只C在图3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甲乙丙丁D在图4中,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33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甲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C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代表的生物中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动物D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型的能量来源不同

16、,X代表的生物是化能自养型细菌34农民不断的清除田间杂草,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保持生态平衡 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调整能量的流动方向 D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35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的选项正确的是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图中仅有5条食物链C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流入蛇的能量的1000倍36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两条捕食食物链 B细菌与狐之间既捕食又竞争C细菌在捕食链中占有第二、三、四、五共四个营养级D狐既是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还是四级消费者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题型注释)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

17、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题型注释)37下图为某海域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与水深关系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远洋水域水深35米开始,随着水深增加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2)水深100m以下远洋水域中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看,主要由_组成;输入水深100以下远洋水域系统中的能量形式主要是_。(3)假设一段时间内,该海域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数值为a,全部消费者获得能量的数值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能量的数值为c,则a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bc。(4)据统计,该海域生态系统同季节单位体积内近海水域比远洋水域物种丰富度

18、要高,据图分析是因为_,该差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_方向上的结构特征。38(8分)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藻类、虾、鲫鱼等生物。鲫鱼为杂食性鱼类,虾以绿藻和蓝藻为食物,虾也是鲫鱼的食物。蓝藻和绿藻均能产生定量的藻毒素。下图一表示不同体长鲫鱼的食性比例,图二表示湖中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藻类在生态系统中是 。绿藻与蓝藻的种间关系是 。(2)据图一分析,在仅由藻类、虾、鲫鱼构成的食物网中,若体长为30cm的鲫鱼群增重400kg,最少需要藻类 kg。(3)藻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 。(4)先

19、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治理水体污染,又能获得经济效益。据图二分析,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最好选用的藻类是 ,原因是当两种藻类吸收的磷元素量 时,碱性水体中该藻类产生的 含量低。现要投放鲫鱼去除水中的藻类,据图一分析,选择体长为 (填20或30)cm的鲫鱼最合理。39( 8分)某农民在建立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分另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 或生物防治(引入螃蟹),某种水稻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图甲(经济阈值是指害虫 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该生态系统引入螃蟹后,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其生态系统模式图如图乙;图丙为该生态系统局部的能

20、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 母代表相应的能量。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在_点进行了农药防治,原因是_。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_的结果。(2)水稻害虫和螃蟹在该生态系统功能中的积极作用是_。(3)图丙中水稻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可用_(填字母)表示。(4)水稻害虫同化的能量D=_(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D(B+C)的比值约为_。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在该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和蚂蚁在食物上没有竞争关系,但二者生活区域相同,在生存在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A项错误;因为二者都直接以植物为食,故二者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项错误;由于啮齿动物喜食大粒

21、种子,而大粒种子植物和小粒种子植物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故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没有捕食者及和小粒种植物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数量剧增,小粒种子植物占据劣势,进而导致蚂蚁数量减少,C项错误;由C项分析可知,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A【解析】试题分析:被蜘蛛吃下而未被同化的能量不属于蜘蛛同化的能量,仍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正确;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蜘蛛至少是第三营养级,所以蜘蛛至

22、少位于第三营养级,正确;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代谢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指生物所同化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生物所同化能量的比值,由于猎物同化的能量不能获得,所以不能计算出猎物种群和蜘蛛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涉及的食物链中共包括3个营养级,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A项错误;兔子同化的能量b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h)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兔子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e)等生命活动,e中的能量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k)、一

23、部分(c)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图中兔子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bh+e或bh+c+k,B项错误;分解者产生的物质(无机物)可供植物利用,但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一部分被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利用,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而不能被植物利用,C项错误;图中生产者(草)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里,以获得能量,而消费者和分解者则通过直接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的方式获得能量,故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D【解析】试题分析:若a代表兔摄入的食物,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则b、c可分别代表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和生长、

24、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若a代表光,A代表叶绿体类囊体膜,则b、c可分别代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B错误;若a为渗透压升高,A为下丘脑调节中枢,则b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而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若a为抗原刺激,A代表人体B细胞,则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模型构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CD【解析】试题分析:图A中只能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不能说明酶的适宜温度为30,A错误;对害虫来说,害虫数量越少时,进行防治效果越好,B错误;为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C正确;D

25、图中含a基因的染色单体片段转移到含A基因的染色单体片段上,发生了染色体部分的缺失和增加现象,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甲图可知,仓鼠的种群数量在初期呈现连续增长,在C点之后,增长的速率变缓,说明环境阻力加大,因此C点时,天敌最可能进入,A项正确;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达到环境容纳量,并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

26、仓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当天敌进入后,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数量在K2-K3之间波动,B项正确;理想条件是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而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C项错误;乙图中的A为仓鼠的粪便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表示仓鼠种群的同化量,C表示用于仓鼠种群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所以图中仓鼠BC某种天敌不能表示食物链,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

27、、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7A【解析】试题分析:过氧化氢在自然条件下会缓慢分解,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会加快,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A项正确;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项错误;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C项错误;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动物的种群密度,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

28、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能力。8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能够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只能在10%-20%之间,A错误;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避免氧气不足,导致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使幼根变黑、腐烂,B正确;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有利于提高暗反应速率,增强光合作用强度,C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能降低种群出生率,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D种群。考点:本题主要考察生物学知识的应用的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9、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蛋白质含有17个游离的羧基,其中R基上的羧基是15个,游离的羧基是2个,因此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A正确;不论是减数分裂还是有丝分裂,每条染色体上DNA加倍是由于染色体复制的结果,B正确;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大于向光侧,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生长素浓度小于B,C正确;小鼠是恒温动物,一定的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减弱,耗氧量降低,青蛙是变温动物,与之相反,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图形识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C【解析】试题分析:能量金字塔,、

30、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从下到上依次是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但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可能并不只形成一条食物链,A错。在农业生产中,要设法提高生态系统中被人类利用部分的能量利用率,一般无法提高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B错。E1为I固定的太阳能,E2为I II III IV 呼吸散失的热能,C正确。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不能循环利用,D错。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1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获取

31、能量,为消费者,A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错。由于简图没有指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具体生物种类,所以不能确定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条数,C错。10%20%是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是个体捕食率,D错。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2D【解析】试题分析:该食物网中兔和食草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兔和食草昆虫没有明显的竞争关系,B错。若兔的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猫头鹰会增加对食虫鸟的捕食,所以食虫鸟数量会减少,C错。猫头鹰在两

32、条不同的食物链中分别占有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3C【解析】试题分析: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不能分解为无机物,C错。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14B【解析】试题分析:流经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即生产者同化的量,故B正确。太阳能的辐射量不会全部被同化,故A错误。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是同化量的主要去路之一,故C错误生产者同化量与呼吸量的差

33、值是净生产量,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5C【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成分结构和营养结构,A错误。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但该物种没有灭绝,所以物种丰富度没有改变;B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需要能量作为动力,C正确。能量沿食物链逐渐递减,营养级别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分析、推断能力。16C【解析】试题分析:深海阳光无法到达,绿色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A错。动物无法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外界能量转化为有机

34、物能量,B错。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菌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动物供能,C正确。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散失的热能动物无法利用,D错。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17C【解析】试题分析:甲、乙和丁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A错误 无机环境中CO2增多可以导致“温室效应”,它不会导致臭氧层破坏,B错误分解者可以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或细菌、真菌,C正确丙1的同化量越大,丙2通过食物链得到的能量越多,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5、。18B【解析】试题分析:A项观察类实验,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苹果中的多酚氧化酶导致苹果果肉变成黑褐色,影响显色效果因而临时制备;B项探究类实验,无论琼脂块大小,由于材料相同NaOH在相同时间内扩散的深度是一样的故速率相同,故表述错误;C项培养酵母菌时不需设置对照形成时间上的对照;D项调查类实验,遗传发病率的调查应在社会人群中随机调查。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9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数量较第一营养级多,最符合的是一颗树上可以生活多只昆虫,而鸟又可以捕食昆虫,故C正确。昆虫如果生活在草上,因为草

36、个体较小,第二营养级的数量不会远远大于第一营养级,故A错误。兔的数量少于草,故B错误。狼不直接食用昆虫,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20D【解析】试题分析:A有5个种群,从A到E有5条食物链。B有2个营养级从A到B再到E应有5*2=10条食物链。从A到B再到C到E应有5*2=10条食物链,故共有5+10+10=25条食物链,故D正确,A、B、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食物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1D【解析】试题分析:图中共有10条食物链,故A错误。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故B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

37、者桉树和合欢树所含的能量最多,故C错误。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知更鸟和蜜雀,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食物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22D【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中生产者是起点,流向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应是a所固定的太阳能,故A正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b数量增加,因为天敌增加,a数量会下降,d因为食物充足数量也增加,故B正确。如果m1<5m2,说明能量传递效率大于20%,该生态系统因为利用过度会遭到破坏,故C正确。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不一定比c个体的少,通常都是较大,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

38、3C【解析】试题分析: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富集作用越强,由数据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E是初级消费者,而B和C应是第三营养级,D是最高的营养级,故C正确。B、C是同一营养级,故A错误。D是最高营养级不是生产者,故B错误。E不是生产者,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4D【解析】试题分析:至少需要的按照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如果食蚜蝇要有5 m2的生活空间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则一只鹰的生活空间至少是5*5*5*5=54 m2,故D正确,A、B、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25B【解析】试题分析:食物关

39、系不能逆转决定了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故B正确,D错误。物质循环是全球性的可反复利用的,故A、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6A【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它动物所食的动物,故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故A错误。食物网中的野兔、昆虫和鹿都吃绿色植物,所以都是初级消费者,故B正确。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都是第三营养级,故C正确。野兔和鹿捕食共同的食物是竞争关系,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27C【解析】试题分析:有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多个营养级,故A错误。

40、动物也有分解者,如蜣螂,故B错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故C正确。细菌也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8D【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和水稻都是真核生物,故A、B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但属于消费者,故C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因为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9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数量先上升后乙数量上升,说明乙捕食甲,说明甲是藻类,乙是浮游动物,丙只吃乙,故甲和乙有捕食关系,乙和丙有捕食关系,但甲和丙无捕食关系,故A错误

41、。只剩下一个种群,因为捕食关系,最终只能剩下甲种群,故B、D错误。丙和乙也有竞争空间的关系,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30A【解析】根据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特点可得,在题中所述的食物链中鹰增加1千克有机物,至少需要草中有机物的量为1kg÷(20%)3=125 kg。考点: 能量流动点评: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解答本题关建。31A【解析】根据能量流动特点,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种群是生产者,植物,A错。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图示中含有5个种群,但没有分解者,故生态系统中,种群数

42、量多于5;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改变原有营养结构,减轻病虫害。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点评:识记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解答本题关建。32 ABC【解析】据图1可知,甲与乙是捕食关系,据题意,丙专以浮游动物为食,且一次性向水池中投入大量的丙,这样丙一方面大量捕食乙,另一方面又与乙争夺有限的水池空间,最后乙逐渐灭绝,丙因为没有食物也死亡,所以最后剩下来的只有甲,A错;分析图2可知,第10年,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数量达到K/2,因此,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400只,B错;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分析图3可知,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如

43、图所示: ,C错;分析图4中相关曲线的含义,同学们会很容易知道“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因为此时种群数量下降最快。考点: 种群数量、食物链、食物网点评:识记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识记能量流动等的特点是解答本题关键。33 ACD【解析】图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甲中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外,还有X生物化能合成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所有X代表的生物是化能自养型细菌;分解者包括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所以Y代表真菌和少数动物,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考点: 碳循环点评:识记碳循环过程,识记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类群是解答本题关键。34 C【解析】清除田间杂草,让能量流向农作物,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考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点评:识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关键。35 C【解析】图示表示生态系统成分,图中各种生物组成群落,A错;图中有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细菌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B错;细菌属于分解者,C正确;能量流动传递效率是10%20%,所以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蛇获取能量的62510000倍,D错。考点: 生态系统成分点评:细菌不是食物链的组成,识记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