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1.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学案含答案_第1页
【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1.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学案含答案_第2页
【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1.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学案含答案_第3页
【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1.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学案含答案_第4页
【学霸优课】高考二轮:11.1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专题十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冲积平原高原地区山区自然条件较好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差河流地貌类型冲积平原深切的河谷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河流地貌条件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相对较低,气候相对较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聚落分布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大多呈条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如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分布洪积扇、

2、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的影响注意点1聚落不仅仅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既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不仅包括房屋建筑,还包括与居住地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如街道、广场、公园、运动场等。2平原不一定都是聚落密集区一般来讲,平原地区是聚落的理想环境,但并非所有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分布,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由于地处热带,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则人烟稀少、聚落很少;再如西西伯利亚平原因地处高纬,气候寒冷,沼泽、冻土广布,聚落也很少。3交通线路连接的聚落点不是越多越好交通运输能加强不同区域间

3、人们的联系,但交通线路并不是连接的聚落点越多越好。要考虑线路的用途和运输的价值,如国道和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适当兼顾重要经济点。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12题。1影响图中居民点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交通c河流 d自然资源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山麓地区。2图中铁路未修成直线,影响其选址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地形起伏河流流向资源分布居民点的分布a bc d答案d解析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线路布局起决定性作用。图中铁路的选址首先考虑居民点的分布,将主要城镇和村落连接起来;其次考虑地形的影响,尽量绕开不利地形。读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34题。3

4、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缩短公路里程减轻生态破坏a bc d答案a解析宁愿“逢山开隧,遇沟建桥”增加成本,也不选择“之”字形道路,很明显是为了缩短公路里程,节省运营时间。4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a资金 b地形c技术 d移民答案b解析万达高速公路施工需要建设众多的桥隧以实现比较平坦的路面,主要障碍是地形崎岖。考法综述本考点的考向主要是平原地区聚落、交通线分布特点及原因和山区、高原聚落与交通线路分布特点及原因。掌握不同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限制是关键。命题法1聚落与地形

5、典例1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1)(2)题。(1)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2)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a河流水量 b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 d林木蓄积量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叙述: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临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

6、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第(2)题,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答案(1)d(2)c【解题法】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聚落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的聚落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其主要类型对比分析如下:类型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放射状图示形态聚落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聚落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各片之间有一定距离聚落沿主要交通干线或河流延伸影响因素地形(平坦开阔的平原);市中心的吸引作用聚落用地限

7、制或河流、地形阻隔;规划控制等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河流限制续表类型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放射状优点便于集中设置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节省市政建设投资分散生产,分散管理,环境污染较小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环境污染较小缺点集中分布容易产生生产和生活污染等环境问题用地比较分散,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集中于两个方向,两头间运距很长,不便于管理,建设投资较大集中于三个方向,三头间运距很长,不便于行政管理,建设投资较大命题法2交通与地形典例2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2)题。(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

8、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2)题,读图可判定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故c项正确。答案(1)a(2)c【解题法】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分析方法1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

9、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答案a解析阳坡冬季白天受到的太阳辐射比阴坡强,气温日较差比阴坡大,故冻融作用比阴坡强,冻融作用越强,对建筑物地基的破坏越大,因此该地区居民点多分布在阴坡上。图一、图二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2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

10、176;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读图可知,在各海拔段中,海拔小于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或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故选c项。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34题。3“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11、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古代经典散文叙述来分析地形地貌特点的能力。古文描述的是群山环绕的疏朗空旷之地,地形可能为山间盆地。4“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题意可知“桃花源”这种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其形成与山间盆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关系密切。下图是我国太行山脉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a沿黄河分布 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c沿山麓地带分布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主要沿铁路和汾河河谷分布。6太行山脉以东的两条铁路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