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使用指导手册_第1页
全站仪使用指导手册_第2页
全站仪使用指导手册_第3页
全站仪使用指导手册_第4页
全站仪使用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学院全站仪实训项目指导书一、项目简介【所属课程】:土木工程测量【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学分】:0【总学时】:4【实践学时】:4【先修课程】:无二、本手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手册依据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中全站仪测量的有关章节和我院工程测量实训室拥有的全站仪使用说明编写,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造价三个专业。教学目的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掌握全站仪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全站仪的主要性能指标。3.掌握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和使用。4.掌握内置测量程序的使原理和使用。全站仪简介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 斜距、

2、平距) 、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 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根据测角精度,全站仪可分为 0 5 ,1 ,2 ,3 ,5 等几个等级。全站仪主要有电子测角系统、电子测距系统、数据存储系统、自动补偿设备等,还有与测量数据相联接的外转设备及进行计算、产生指令的微处理机。 同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相比,全站仪增加了许多特殊部件,因此而使得全站仪具有比其它测角、测距仪器更多的功能,使用也更方便。这些特殊部件构成了全站仪在结构 方面独树一帜的特点。1 同轴望远镜。全站仪的望远镜实现 了视准轴、测距光波的发射、接收光轴同轴化。同轴性使得 望远镜一次瞄准即可实

3、现同时测定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 全部基本测量要素的测定功能。2 双轴 自动补偿。全站仪特 有的双轴 ( 或单轴)倾斜 自动补偿系统,可对纵轴的倾斜进行监测,并在度盘读数中对因纵轴倾斜造成的测角误差自动加以改正,也可通过将由竖轴倾斜引起的角度误差,由微处理器自动按竖轴倾斜改正计算式计算,并加入度盘读数中加 以改正,使度盘显示读数为正确值,即所谓纵轴倾斜 自动补偿。3 键盘。键盘是全站仪在测量时输入操作指令或数据的 硬件,全站型仪器的键盘和显示屏均为双面式,便于正、倒镜作业时操作。4 存储器 全站仪存储器的作用是将实时采集的测量数据存储起来,再根据需要传送到其它设备如计算机等中,供进一步的处理或

4、利用,全站仪的存储器有内存储 器和存储卡两种。5 数据通讯。全站仪的的数据通讯是指全站仪与电子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双向数据交换。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全站仪配置的 P c卡,也称存储卡进行数字通讯,特点是通用性强,各种电子产品间均可互换使用;另一种是利用全站仪的通讯接口,通过电缆进行数据传输。 实习中使用全站仪的注意事项1 实习出发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 2 开箱后提取仪器前,要看准全站仪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将全站仪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必须握住提手或全站仪支架部位,切不可抓拿全站仪的望远镜筒,否则会影响全站仪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全站仪的精

5、度。全站仪用毕,先盖上物镜盖,并擦去表面的灰尘。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盖时应无障碍。 3 全站仪安装在三脚架上时, 要保持用左手握紧全站仪,右手拧紧仪器中心连接螺旋,使全站仪与三脚架连接牢固,在全站仪中心连接螺旋未拧紧之前,左手不能松开全站仪,防止全站仪从三脚架上摔下损坏 。 4 全站 仪安装好后 ,不论是 否进行 观测操作 ,都必须有人在现场进行守护,以防行人或车辆碰撞,切实注意保护好全站仪 的安全 。 5 在太阳光照射下观测,应给全站仪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以免影响观测精度。当全站仪架设在光滑的表面时,要用细绳 ( 或细铅丝)将三脚架三个脚联起来,以防滑倒摔坏全站仪。 6 搬站时应将

6、全站仪卸下,装箱后再背着走。行走前要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检查安全带是否系好。 7 全站仪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不勉强使用,应立即报告 指导老师,严禁擅自拆修。 8 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如沾染灰尘必须用毛刷或擦镜纸擦掉。禁止用手指抚摸全站仪的任何光学元件表面。清洁全站仪透镜表面时,请先用干净的毛刷扫去灰尘,再用干净的无线棉布沾酒精由透镜中心向外一圈圈的轻轻擦拭。 9 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作业结束,要用软布擦干净全站仪表面 的水分及 灰尘后装箱 。回到驻地后立 即开箱取 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彻底晾干后再装箱内。指导书中的符号苏一光RTS112R全站仪2.1 RTS112R全着仪技术指标望远镜:成 像:正像

7、视 场:1°30物镜有效孔径:45mm     分辨率:3.5放大倍率:30×                最短视距:1.0m测距:精 度:±(2mm2×10-6·D)测  距:RTS110R5:  500m/免棱镜角度测量:测角方式:绝对编码测角精度:2最小读数:1/5补偿器:补偿范围:±3电源:工作电压:7.4V

8、  DC   (可充锂离子电池)工作时间: 12小时其它:显示:两侧4行OLED自发光显示屏通讯:RS-232C/USB(可选)/SD卡(可选)/蓝牙(可选)内存:120000防水、防尘:IP662.2 仪器各部位名称及其功能2.2.1部件名称苏一光RTS112R全站仪各部位名称2.2.2 按键说明按键第一功能第二功能F1F4对应第四行显示的功能键功能参见所显示的信息09输入字母以及特殊符号ESC退出各种菜单功能进入快捷设置模式电源开/关MENU进入仪器主菜单字符输入时光标向左移内存管理中查看数据上一页ANG切换至角度测量模式字符输入时光标向右移内存管理中查看数据

9、下一页切换至平距、斜距、测量模式向前翻页内存管理中查看上一点数据切换至坐标测量模式向后翻页内存管理中查看下一点数据ENT确认数据输入提示:F1F4键对应的是屏幕第四行功能,如上图所示。 测量前准备工作1.安置仪器全站仪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与经纬仪的安置是一样的。RTS112R全站仪使用激光对点器,在置中仪器的时候可以可以通过激光下对点器在地面上投出的激光点来进行。激光对点器对中仪器按键进入设置模式按键选择激光对点器,当等级为0时既关闭激光对点器,等级越高激光斑点越亮按F3键进入激光等级调节按F1(+)或F2()进行调节完成后按F4确认二、角度测量1如何进行水平角的测量?测量准备工作完成后,按A

10、NG键进入角度测量模式VZ:表示竖直角角度(天顶距模式或水平模式,当前显示为天顶距模式)HR(右角)表示水平角顺时针测量置盘:设置当前目标的水平角读数P1: 翻页(当前处于第一页)按ANG键测量开始前,照准第一个目标A,并设置目标A的水平角读数为00°00´ 00"。按F1进行置零,屏幕提示系统要求确认,按F3确认此时水平角显示为00°00´ 00" 因仪器本身精度的原因,会有几秒的误差,这是正常情况,但并影响测量工作,可以忽略。再照准第二个目标B并锁紧微动螺旋,锁定读数。按F2键锁定读数,防止误碰触仪器导致读数错误2.如何进行左/右

11、盘置换(既顺时针测量/逆时针测量)?进入角度测量模式后,按P1下面对应的F4进行功能菜单的翻页,一直翻到第三页,既屏幕右下角显示P3 为止。按F2键就行左角/右角切换。按 F2键按F2键后注意 屏幕显示的水平角HR已经切换为HL,既左角后再继续测量提示:右角(HR):水平角顺时针方向增加。 左角(HL):水平角逆时针方向增加。 左角和左角的关系是互补关系,既左角+右角360°。RTS112R全站仪默认为右角(HR)3.如何设置水平度盘读数?设置水平度盘读数有两种方法。3.1 利用锁定读数方法设置水平度盘读数1. 利用锁定读数方法设置水平度盘读数进入角度测量模式,转动微动螺旋,调整水平

12、角读数为需要设置的读数,然后按F2键锁定读数,转动照准部照准目标,再按F2解除锁定,此时水平度盘读数既为所要设定的读数。2.用数字键盘输入照准定向目标点按ANG键进入角度测量模式,再按置盘功能下对应的F3键例如,要输入 89°25´ 55"依次按键 8 9 . 2 5 . 5 5 再按 F4确认注意:度、分、秒的符号在输入时均用小数点代替分隔,系统会自识别三、距离测量 3.1 距离测量按键进入测距模式按键按F1键进行测距切换显示按键切换平距、斜距、高差1. 当测距正在进行时,“*”号会出现在显示屏上。2. 测量结果显示时伴随着蜂鸣声、3. 若目标被树枝等物体挡住,

13、可能导致信号弱,因此,请保证测距时仪器与棱镜间无遮挡。4. 按 键可切换平距、斜距、高差如何设置全站信测距的激光反射目标?按进入设置模式。右图中第一排第二个图标为表明此时反射物应为 “反光片”按MEUN()键无反射物按MEUN()键单棱镜或三棱镜组按MEUN()键三、内置程序1. 遥测悬高 本程序用于测定待测目标相对于棱镜的垂直距离(高度)及其离开地面的高度(无需棱镜的高度)使用时棱镜高时,遥测悬高以棱镜作为基准点,不使用棱镜时则以测定地面点作为基准点,上述两种情况下苦准点应位于目标点的铅垂线上。实例: 测量某墙的高度 测悬梁的高度2. 面积测量该程序可测量尊长合图形的面积注意:如果 边界线相互交叉,则面积不能正确计算。故在测量过程中,必需要按照顺序来测量所用的边角点。注意:测量的面积为边角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图形在水准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