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第三章相关笔记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4/d559a698-4be3-4b99-9ba4-d4fef6dca672/d559a698-4be3-4b99-9ba4-d4fef6dca6721.gif)
![民间文学第三章相关笔记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4/d559a698-4be3-4b99-9ba4-d4fef6dca672/d559a698-4be3-4b99-9ba4-d4fef6dca6722.gif)
![民间文学第三章相关笔记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4/d559a698-4be3-4b99-9ba4-d4fef6dca672/d559a698-4be3-4b99-9ba4-d4fef6dca672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民间文学的功能第一节、民间生活的独特伴侣一、直接作用1、劳动生产方面(1)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劳动效率产生原因: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为了战胜各种自然灾害,求得生存, 人们就必须以部 落、氏族为单位群居, 进行集体劳动。 在劳动有节奏进行的时候, 就会发出相应的劳动呼声, 这是原始歌声的萌芽。氏族:有血缘关系 部落:有多个氏族构成 古人云:“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yé h)',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是古代抬木头的号子。而举重劝力精辟的概括了劳动号子的特殊方式。解放前,四川农村薅秧歌 湖北打夯号子 歌唱方式上:一领众合、众领众合 (2)、再现劳动生活
2、、传授劳动知识和经验,鼓舞劳动热情产生原因: 原始社会是共同劳动、 共同分配的公有制社会。 人和大自然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 矛盾,人们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与大自然的斗争中, 因此, 生产劳动成了原市文艺最主要的 内容。主要体现在原始诗歌、原始神话、原始舞蹈中 目前我国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诗歌弹(dan)歌,相传产生于黄帝时期。“断竹 ,续竹。飞土 ,逐宍 (古 肉 字)。”仅四句八字,却再现了原始人用弹弓设计禽兽的全 过程。狩猎是蒙昧时期战胜自然的重要手段。 弓箭这一远距离射击武器的发明和运用对提高 原始生产力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既扩大了狩猎范围又减少了天然敌人。在各民族神话的记载:汉族后羿射日、苗族
3、杨亚射日月、壮族特康射日、彝族 吉支呷趷射日月在原始舞蹈中也有体现: 主要通过模拟动物的动作、习性,追忆、再现狩猎或采集的劳动生 活。如解放前鄂伦春人中流行的黑熊搏斗舞、 树鸡舞和红普嫩舞, 便是远古遗留下来的舞蹈。 前两者是模拟熊和树鸡的各种动作,表示捕获它们的愉悦,同时也是为下一次狩猎作联系: 后者则是采集红果的姿势的反复表演2、阶级斗争中(1)、劳动者对阶级压迫的不满和控诉白毛女故事、周扒皮2)、宣传鼓动农民起义的歌谣隋大业长白山谣 长白山前知世郎。 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 轮刀耀日光。 上 山吃獐鹿。 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 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 斩头何所伤。3、日常
4、生活中的教育娱乐作用(1 )、土族著名民间歌谣布柔哟,布柔在土族语中是牛犊的意思。歌词叙述一头母牛带它出生不久的小牛犊出外吃草 , 小牛不听劝阻 ,硬逼母牛上山 ,不幸遭到恶狼袭击。 母牛为救 小牛同狼拼死搏斗 ,被狼吃掉。小牛望着母牛残体遗留的白骨、鲜血、黑皮, 哀痛不已。小牛唱:阿妈哟 ,阿妈哟 ,阿妈哟白的白的是什么?红的红的是什么?黑的黑的是什么?布柔哟, 布柔哟, 布柔哟白的白的是阿妈的骨, 红的红的是阿妈的血,黑的黑的是阿妈的 毛。狼来了、金斧头银斧头、小马过河等等(2)记载历史苗族古歌记载苗族史诗 蝴蝶、枫叶4、生活矛盾方面(1)、一些少数民族中,常利用民歌形式或史诗中的道理来解
5、决人民内部矛盾。如傈僳族 在旧社会常发生仇杀纠纷, 解决这种纠纷的方法是: 经过中间人初步调解后, 仇杀的双方约 定在一间屋子里唱述事情的经过, 调解人也通过唱调子讲道理。 各自在唱歌中, 渐渐克制仇 恨情绪,使问题 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2)、广西瑶族的”石牌话“,是利用民间文学解决纠纷的典型案例。它是古代一种特殊 的政治组织形式”石牌制度“的产物。主要内容是根据石牌头人群众制定的”约法“条 文,用诗的语言来向群众讲述的话, 和在解决民间纠纷时的说理词。 石牌头人在处理纠纷时, 有叙说,也有高声吟唱,比喻生动贴切,群众也很信服。苗族的理词,侗族的款也有类似作 用。5、婚姻恋爱方面 1、奴隶社
6、会前期,汉族婚恋比较自由,男女之间可以自由交往,一同游玩,互赠纪念品。 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 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但到了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盛行,结 婚必须遵从父母之言,媒妁之命,造成了许多婚姻悲剧。 因而各地哭嫁歌、 婚礼歌等非常流 行。未婚女子,通过唱歌,怨爹怨娘,骂媒人以述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宾主通过唱歌应酬或 对结婚的双方进行劝导和祝福。2、少数民族婚姻较为自由,以歌舞为媒介来谈恋爱。如:贵州苗族青年在恋爱、婚姻的不 同阶段唱不同的歌: 见面歌, 青春歌, 求爱歌, 成婚歌, 分别歌, 单身歌等等。 他
7、们说:“苗 家有歌千千万,苗歌就是小姻缘,恋爱不把苗歌唱,短棍打蛇难拢边。 后生们行至寨外,不用呼名唤姓,也无须说明来意,但凭歌一出口:“月亮出来月亮明,郎 是月亮妹是星。 星星钻进云朵里, 留下月亮多孤零。 ”就会引得寨里的姑娘忙不迭放下手里 的活计,寻声而至。对歌时所有要说的话,包括互报姓名,家中有几口人等等,全都用歌来 表达。绣荷包、小河淌水、湖北恩施六口茶二、间接作用 满足人们祈愿心理为原始时期初民谋生不易,如果某种植物或者动物能成为他们的经常性食物来源,他们 会很自然的以为与其有某种联系, 而对其产生感激、 敬畏甚至依赖情绪。 受原始思维的支配, 他们相 信自己语言的力量,因而经常在
8、出猎前的巫术仪式上念唱某种咒语或模拟捕杀猎物 的动作,以期狩猎成功。用符咒仪式祖灵、魔鬼或神祗。 而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基本是靠天吃饭, 旱涝虫害的发生,人力很难控制。 为了祈求风调雨 顺,农业型祭祀活动也就成了农业生产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如礼记·郊特牲中的 1、蜡辞就是年终蜡祭时念诵的祷词或者咒语。人们命令或祈求“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2、另外,土地生长百物,对土地及土地神的祭祀,也是农业生产的要项之一。湖北孝感地 区新年到土地庙玩灯、划采莲船所唱的贺彩词:一船划到土地堂, 特见土工和土娘,白天二 老同台坐,夜晚同照一炉香。土地神,土地神,保佑我湾得太平
9、,保佑青苗肥又壮,保佑牧 畜满山林,保佑禾苗无虫损,保佑生猪三百斤。五业兴旺齐发展,牛肥马壮猪满栏,土地保 佑表不尽,千言万语谢土神。 鄂西一带农村,毎于农历四月初八,要用红纸书“嫁毛娘词”贴于壁上:佛生四月八,毛娘 今日嫁,嫁你去远方,永不归我家。俗心以为书此可以驱除害虫。 显然这类咒语具有明显的祈愿作用, 它们对劳动本身并无实际效用, 只是为了满足祈盼五谷 丰登、人畜兴旺的心里愿望而被创作出来的。所以它的服务功能只是一种间接的。 二、在社会交往中的礼俗功能(这是民间文学独有的功能。) 0、民间礼俗概念:是在民众生活、交往中约定俗成,世相沿袭的一些语言、行为方式,具 有正规性、 模式性及民族
10、性、地域性等特点。 具体表现在人生礼仪,及各种人际交往活动中 的礼俗仪式上。(世相沿袭:传承下来 人生礼仪:在人的一生中,有些重要关键时刻伴随 着许多仪式和礼节。)1、 洗三 :中国民间视“洗三”为大吉之礼。 据苏东坡说,宋时闽地百姓三日洗儿,佳人 及客都戴葱、钱,以祷祝此儿聪睿、进财。清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三日洗儿, 谓之洗三。 ”据说,这样可以洗去婴儿从 “前世”带来的污垢,使之今生平安吉利。同时,也有 着为婴儿洁身防病的实际意义。1)、过程 仪式主持是古代接生的产婆, “洗三”之前,本家照例按照收生姥姥的要求,予 备好挑脐簪子、围盆布、缸炉(一种点心)小米儿、金银锞子(如没有则用
11、黄白首饰代之) , 什么花儿、朵儿、升儿、斗儿、锁头、秤坨、小镜子、牙刷子、刮舌子、青布尖儿、青茶叶、 新梳子、新笼子、胭脂粉、猪胰皂团、新毛巾、铜茶盘、大葱、姜片、艾叶球儿、烘笼儿、 香烛、钱粮纸码儿、生熟鸡蛋、棒槌等等。还要熬好槐条蒲艾水,用胭脂染红桂元、荔枝、 生花生、栗子若干。如生的是小女孩,还应当用红丝线穿好的绣花针, 在酒盅里用香油泡三 天,以便“洗三”时给女婴扎耳朵眼儿。2)、洗三”之日通常只有近亲来贺,多送给产妇一些油糕、桂花缸炉、破边缸炉、鸡蛋、 红糖等食品或者送些小孩所用的衣服、 鞋、袜等作为礼品。本家仅用一顿炒菜面来进行招待, 富户亦不过在酒菜上丰富些,主食必定是面条,俗
12、称 “洗三面”。坐席时,照例让收生姥姥坐 在正座上,当成上宾款待。3)、“洗三”仪式通常在午饭后举行,由收生姥姥具体主持。首先,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 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 三位神像。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 “小双包”(祭祀时专用的羊油小 红蜡),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产妇卧室的炕头上供着 “炕公、炕母 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 照例由老婆婆上香叩首, 收生姥姥亦随 之三拜。然后,本家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 这时, 收生姥姥把婴儿一抱, “洗
13、三”的序幕就拉开了。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 再放一些钱币,谓之 “添盆”。如添的是金银锞子、硬币就放在盆里,如添的是纸币银票则放 在茶盘里。此外,还可以添些桂元、荔枝、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亲朋亦随之遵礼 如仪。遇着耗财买脸的真有往盆里放金银锞子和 “黄白”首饰的。清末民初时,有放银元的, 贫者最不济的也要放进几枚铜币。收生姥姥有套固定的祝词, 你添什么,她说什么。假如你 添清水,她说“长流水,聪明灵俐 ”;你添些枣儿、桂元、栗子之类的喜果,她便说: “早儿立 子( “枣”与“早”谐音, “栗”与 “立”谐音),连生贵子( “桂”与“贵”谐音);桂元,桂元,连中 三元。
14、”以博得本家和来宾们的喜欢。4)、添盆 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 “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 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 ”这才开始给婴儿洗澡。孩子受 凉一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 “响盆 ”。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什么 “先洗头, 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随后,用艾叶球 儿点着,以生姜片作托,放在婴儿脑门上,象征性地炙一炙。再给婴儿梳头打扮一下,说什 么“三梳子,两拢子,长大戴个红顶子;左描眉,右打鬓,找个媳妇(女婿)准四村;刷刷 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 ”用鸡蛋往婴儿脸上滚滚,说什么
15、“鸡蛋滚滚脸,脸似鸡蛋皮 儿,柳红似白的,真正是爱人儿。 ”洗罢,把孩子捆好,用一棵大葱往身上轻轻打三下,说: “一打聪明( “聪”与 “葱 ”谐音),二打灵俐。 ”随后叫人把葱扔在房顶上(有祝愿小孩将来聪明 绝顶之意)。拿起秤砣几比划,说: “秤砣虽小压千斤(祝愿小孩长大后在家庭、社会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拿起锁头三比划:说: “长大啦,头紧、脚紧、手紧 ”。(祝愿小孩长大后 稳重、谨慎) 。再把婴儿托在茶盘里, 用本家事先准备好的金银锞子或首饰往婴儿身上一掖, 说: “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 ”,(祝愿小孩长大后,福大禄大财命大)。最后用 小镜子往婴儿屁股上一照,说: “用宝镜,照
16、照腚,白天拉屎黑下净 ”。最有趣的是,把几朵 纸制的石榴花往烘笼儿里一筛,说道: “栀子花、茉莉花、桃、杏、玫瑰、晚香玉、花瘢豆 疹稀稀拉拉儿的 ”(祝愿小孩不出或少出天花,没灾没病地健康成长)。5)、 结束 由老婆婆把娘娘码儿、敬神钱粮连同香根一起请下,送至院中焚化。收生姥姥 用铜筷子夹着 “炕公、炕母 ”的神码一焚,说道: “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给你;多送 男,少送女。 ”然后,把灰用红纸一包,压在炕席底下,说是让他(她)永远守在炕头,保 佑大人孩子平平安安。随后,即向本家请安“道喜 ”,为的是讨几个赏钱。收生姥姥的“外块可谓多矣。 “添盆 ”的金银锞子、首饰、现大洋、铜子儿、围盆
17、布、当香灰用的小米儿、鸡蛋、 喜果儿、撒下来的供尖儿 桂花缸炉、油糕 一古脑儿被她兜了去。2、成人礼 男子加冠(未到 20 周岁未冠, 20 周岁弱冠,过了 20 周岁已 冠)女子及 bing (彝族换裙礼)1)三元及第三元:状元、会元、解元2)四海扬名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都是海,四海则指全中国3)五子登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 “五子登科 ”。4)鹿鹤同春又名 "六合同春 "。"六合",是指 "天地四方 "(天地和东西南北 ),亦泛指天下。
18、"六合同春 " 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5)七星高照七星:北斗七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还指 福星,禄星,寿星,月老,七政星,文曲星,武曲星6)八仙过海八仙分别为汉钟离、 张果老 、韩湘子 、铁拐李 、吕洞宾、 何仙姑 、蓝采和 及曹国舅。7)开脸旧俗女子临出嫁时, 要用刀剃掉、 或用线绞净脸上和脖子上的汗毛, 修齐鬓角, 叫做 “开脸”。女子一生只开脸一次, 开脸人须是父母子女双全的妇人。 开脸歌 予以祝贺: “左弹一线生贵子,右弹一线产娇男,一边三线弹得稳,小姐胎胎产麒麟。眉毛扯得弯月样, 状元榜眼探花郎。我们今日恭喜你,恭喜贺喜你做新娘。
19、”三、1)春祈求报春耕时祈祷风调雨顺,秋季报答神功夏伏冬腊 "伏"在夏季伏日, "腊 "在农历十二月。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2)鞭春鞭牛又称鞭春牛或鞭春,吴越地区的汉族传统民俗。立春日或春节开年,造土 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 鞭春牛又称鞭 土牛,起源较早。周礼 ·月令 :" 出土牛以送寒气。 "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 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汉族民俗 语文化的重要内容。3)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 "花神节 "、"百花生日 "、"花神生日 "、"挑菜节 ",汉族传统节 日,流行于东北、 华北、 华东、 中南等地, 一般于农历二月初二、 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举行。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 ",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各地还有 "装狮花 "、"放花神灯 "等风俗,这是纪念百花的生日。花朝节由来已久,最 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4)荐新祭祖 秋夕 荐新 就是在中秋节举行的收获祭用新收的粮食祭祀祖先、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整形钳的使用方法》课件
- 乡镇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计划
- 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 基本药物指南处方集解读课件
- 器乐小组活动计划例文 器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年新计划生育宣传标标语
- 2024年9月电话销售工作计划
- 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课件
- 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参考范文方案
- 学校长远发展规划
- 智能环保监控施工合同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课件
- 202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游泳训练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产品质量知识培训课件
-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技术文件-机器人焊接技术赛项
- 2024年山东省春季招生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安徽省A10联盟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英语试题(含听力)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小学数学《比的认识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课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