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的节水农业我国历史上虽然有较为发达的水利事业,但却长期滞后于农业的发展,加上自然方面的原因,使得干旱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最大的不利因素。由于降雨量稀少,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经常面临干旱。在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兴修水利是非常困难的。相比之下,充满智慧的我国劳动人民,通过改进耕作方法,增加抗旱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畎亩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墒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又称垄作法。畎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称为“上田弃亩” 。在地势低的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称为“下田弃畎” 。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
2、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崩溃,畎亩法作为当时的基本耕作技术在迅速发展。由于这一时期农田土壤的突出特征是存在 “畎亩” , 所以当时人们把畎亩作为农业的代名词。 国语 ?周语韦昭注“畎亩”时说: “下曰畎、高曰亩,亩,垄也。 ” 庄子 ?让王司马彪疏“畎亩”时也说: “垄上曰亩,垄中曰畎。 ”经过西周至春秋战国长期的垄作实践,大约在战国后期,人们对垄作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从而为中国 垄作物的理论与技术奠定了初步基础。 吕氏春秋 “任地”和“辩土”上所总结垄作理论与技术大概有以下三点:一是提出了“上田弃亩”和“下田弃畎”的原则。即高田旱地要放弃垄台不种而种垄
3、沟;低田湿地要放弃垄沟不种而种垄台。垄作的目的在于创造高低不平的微地形差异,以便在不同地势和水分的条件下,分别采取高田低作或低田高作的办法。二是提出了“亩欲广以平,畎欲小以深”的垄形要求。认为只有垄台宽而平,垄沟窄而深这种垄形规格,才能“下得阴、上得阳” ,充分有效地利用地力和光能,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同时指出, “大畎小亩”和“高而危”的垄形都是不合规格的。三是提出了“稼欲生于尘,而殖于壑者”的要求,为人们创造合理的耕层构造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的垄作法由于受人力耦耕和耒耜这种耕具的限制,还比较粗放。代田法是由畎亩法发展而来的,基本结构也是由亩和畎, 即垄和沟组成。 代田法是什么样的耕作法?
4、汉书?食货志中说:“过能为代田,一??三?1,岁代处,故名曰代田,古法也。 ”这里的“?”是“亩”字的古字,而“?l ”则指垄沟,看来它是战国时代畎亩法的继承与发展。由于它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垄沟和垄台互换位置,所以叫作代田。代田法是低作与高作的结合,在春季播种时以及幼苗时是低作的,即播种在垄沟里,但是在夏季中耕除草、培土之后,就成了 垄作。由于代田法在每个生产周期中,垄沟和垄台互相变换 了位置,而它又总是在垄沟里播种,于是就产生了轮番利用 土地的效果。即原来种庄稼的地方(垄沟)就休闲起来,原 来休闲的地方(垄台)就利用起来。这样,代田法就继承和 发扬了战国时代的息者欲劳,劳者欲息的土壤耕作原则
5、。代 田法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在同时同地的条件下,通过垄 沟互换的办法,实现了土地的轮番利用与休闲的原则。代田法在春季实行低作,有利于防风抗旱,在夏季实行 高作,有利于排水防涝,特别是它具有“垄沟互换,轮番利 用”的优点,所以它在当时被誉为“用力少而得谷多”的耕 作方法。东北地区至今仍采用着以垄作轮耕,扣交替,垄沟 互换,轮番利用为特征的传统耕作方法。种和扣种是东北地 区固有耕作方法中两种最基本的方法。所谓扣种,就是破旧 垄,合新垄的垄翻方法;所谓种,就是原垄开沟播,不行耕 翻。这不能不说是代田法的遗风至今尚存,说明代田法有着 强大的生命力。汉代除了代田法外还有一种抗旱高产、多种形式的区田 法。然而,不论是吠亩法、代田法,还是区田法,也不论是 垄作法还是平作法,都必须面临如何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 以及如何解决翻耕后平整地面和破碎土块等问题。汉代采用 的是耕摩结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后用“摩”来摩平地面和摩碎土块,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魏晋时期,则在耕摩之间又加上了 “耙”,形成了耕、耙、樵三位一体的旱地耕作技 术体系。从此以后,中国北方旱地耕作技术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旱灾居首位。我国的北方旱地 又是发生旱灾的主要地区。解决干旱问题首先在于兴修水 利,而在水利事业滞后的情况下,采用抗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热爱运动保证书3篇
- 幼儿园与供货商合同3篇
- 2024年长沙市雨花区东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教务部实验教学岗招聘考试真题
- 高中教师学期教学总结(4篇)
- 2024年丽水市云和县工投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南宁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卫生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海西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
- 终末期患者的生命意义探索考核试卷
- 法律在我身边主题精彩演讲稿(4篇)
- 电商平台合规管理制度分析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数学试卷2
-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 中级会计实务《速记手册》
- Unit 7单元话题写作“中国传统节日”五年级下册译林版三起
- 宪法与法律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丢失物品索偿协议书模板
- 部门级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可打印
-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广州数控GSK 980TDc车床CNC使用手册
-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23张)2024版新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