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1页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2页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3页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4页
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一、前 言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三大支柱课程之一,它以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等为基础,专门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繁殖规律、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生态、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开发利用微生物生产对人类生活有利的方面,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发酵生产调味品和食品,拓展食品的种类;对于引起食品腐败、导致食源性食物中毒的有害微生物要千方百计控制它,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杜绝食物中毒。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的

2、专业基础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主干课程。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 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繁殖规律、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3掌握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方法及检测等微生物实验技术。4了解微生物的遗传与育种、微生物生态、微生物与机体免疫等基本理论。本课程共7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54学

3、时,实验18学时。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食品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特点。2熟悉微生物学及食品微生物研究的内容、主要分支学科。3了解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教学内容】1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2食品微生物主要研究的内容、任务。【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二章 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结构【目的要求】1掌握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2掌握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概念和主要区别3掌握病毒的形态特征【教学内容】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区别

4、2细菌的形态结构3线菌的形态结构4酵母菌的形态结构5霉菌的形态结构6病毒的形态结构 【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要素,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的分类依据,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征,2熟悉微生物培养基制备的原则、方法步骤,培养基的种类。3了解【教学内容】1微生物细胞的营养元素和细胞成分2营养元素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3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微生物培养基【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能量代谢途径,微生物分解代谢、发酵的代谢途径。2熟悉微生物发酵的机理和独特合成

5、代谢。3了解【教学内容】1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2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3能量转换4微生物独特的合成代谢【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目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概念和测定方法、生长繁殖的规律,2熟悉物理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3了解在食品工业中灵活应用这些物理化学因素加工食品【教学内容】1微生物生长2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噬菌体的基因重组,基因的突变与诱变育种。2掌握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菌种衰退的表现和防止,复壮的方法。3

6、了解【教学内容】1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微生物的基因突变与育种3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第一节 4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及衰退与复壮【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 。2熟悉微生物与生物的相互关系。3了解菌种资源开发的方法。【教学内容】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2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3微生物在生态中的作用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八章 微生物与食品的加工生产【目的要求】 1熟悉利用有益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生产食品2了解细菌、霉菌、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均可以应用生产食品或食品的原料 【教学内

7、容】1细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2酵母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3霉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九章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来源及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目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污染的来源、途径,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的种类2了解在食品工业中控制微生物的污染方法。【教学内容】1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寄生虫、虫卵、昆虫)食品的来源2食品的细菌污染第一节 3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十章 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基本条件,。2熟悉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方法3了解现代食品生产GMP、HACCP管理和国际食品法典的

8、知识。【教学内容】1食品的腐败变质 2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三、课时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理论课时实验/实训/实践/课内见习/指导性自学等课时总计01第一章 绪论302第二章 微生物主要类群及其形态结构903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704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405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706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607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308第八章 微生物与食品的加工生产609第九章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来源及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510第十章 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4合计54四、大纲使用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时数和本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

9、和传统相结合,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注重师生互动。五、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教材:1 何国庆食品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2 沈平.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 江汉湖. 食品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年4 M.T马迪根等.微生物生物学.美 科学出版社 2001年5刘志恒.现代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6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一、前 言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是与食品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验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食品微生物学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了解食

10、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食品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内容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实验目的】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及原理。2、掌握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3、掌握显微镜油镜观察、识别细菌基本形态的方法。【实验器材】显微镜【实验内容】1、显微镜的原理2、显微镜的使用操作及维护方法3、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4、观察、识别细菌基本形态的方法【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时数】2学时【分组要求】2人/组实验二 细菌单染色、革兰氏染色及形态观察【实验目的】 1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单染色方法。

11、2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 3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及无菌操作技术。 4学习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5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实验内容】1、染色的原理 2、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3、一般染色法 4、革兰氏染色法 5、观察芽孢、鞭毛、荚膜染色的示范片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时数】2学时【分组要求】2人/组实验三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目的】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繁殖方式。【实验器材】显微镜【实验内容】1、酵母菌的水装片制作与染色技术2、观察与形态描绘【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时数】2学时【分组要求】2人/组实验四

12、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实验目的】1、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2、掌握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等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技术。【实验器材】显微镜、高压灭菌锅、烘箱【实验内容】1、培养基制备的原理2、液体培养基的制备3、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4、高压蒸汽灭菌5、干热灭菌【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时数】4学时【分组要求】2人/组实验五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接种与纯化技术【实验目的】1、学习从自然界采集样品,分离纯化微生物菌种的方法步骤。2、学习微生物纯培养方法。【实验器材】培养皿、涂布器、接种针、酒精灯【实验内容】1、分离、纯化的原理2、样品的采集 3、样品的稀释4、制备培养基平板5、分离培养6、纯培养【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时数】4学时【分组要求】2人/组实验六 食品(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技术【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细菌的分离和活菌计数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 掌握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报告方式,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 【实验器材】培养皿、酒精灯、接种针【实验内容】1、基本原理2、样品处理3、平板培养或液体培养4、菌落计数5、检测报告【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时数】4学时【分组要求】2人/组三、实验项目汇总序号项目名称类型学时分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