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_第1页
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_第2页
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_第3页
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_第4页
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摘要】对今天的中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抗挫折 教育,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困难,从而具有较 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他们将来 的成长,对于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 义。【关键词】挫折挫折教育挫折耐受力【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6-9682(2010)3-0107-02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显示出了 巨大的优越性。当然也有明显的弱点,如溺爱过多,孩子 的自理能力、生存能力较差。在现实生活中,人难免会 碰到失败和挫折,尤其是孩子,他们由于受身心发展水 平的限制,能力十分有限,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这

2、些都给 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一一必须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 康教育,挫折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挫折和挫折教育的涵义心理学上认为挫折是指人们当趋向既定目标中遇 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 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的情绪状态。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挫折就是快乐原则受到阻碍而 无法实现造成的。挫折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挫折情境, 就是使个体活动受到阻碍的环境、情境;二是指挫折感 受,就是个体活动受阻时产生的情绪状态。所谓挫折教育,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 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挫折教育的 任务是教育广

3、大青少年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提高 自身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教会他们效仿某些策略和 新的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或者形成适当 的应变能力,以排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二、国内外挫折教育的现状对比在挫折教育方面,国外与我国有明显不同。据了解, 在美国两三个月的婴儿,他们就可能被父母赤裸裸的 扔进水中学游泳,结果孩子并没有被呛被淹,几次反复 翻动之后又浮出了水面,再来第二次第三次,孩子浮出 水面的时间越来越短,游泳的本能也越来越大。经过多 次类似的挫折教育,孩子从小就懂得了自己想办法处 理挫折,从不依赖他人,锻炼了独立处事能力,培养了吃 苦耐劳精神。这在我国孩子培育中是难以理解的。据一

4、位权威调查表明,中国大陆学生的心理素质 合格率低于美国和日本(中国为17%,美国为44%),而日 本最高为65%。为什么日本学生的心理素质比中国青 少年高出那么多?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他们从小 就开始接受挫折教育。日本的家长和老师对挫折教育的认识是深刻的, 而且注意付诸于实践。日本为培养青少年具有当代社 会所特别需要的独立生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采取了许 多方法:如让孩子独自到无人岛上去生活,到野外去探 索自然的奥秘,让孩子适应山村留学生活等。在我国,尽管各小学都组织夏令营、军训等,对培养 小学生独立生存和抗挫折能力起了一定作用,但并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些训练之后很少有相应 的环境对

5、其加强和巩固。家长对子女的过分爱护,学生 对老师的过分顺从,都剥夺了学生受锻炼的机会,短时 间的锻炼会很快被遗忘,锻炼实际上也就没有达到效 果。1992年8月中日两国举办的“中日儿童联合探险 夏令营”,两国孩子家长的不同教育方法不能引起我们 的深思。中国孩子在这次夏令营探险中打了败仗,不是 因为中国孩子笨拙愚昧,而是中国孩子意志脆弱,自立 精神和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太差,孩子吃败仗是必然, 究其根源还是在我们的教育。三、实施挫折教育的迫切性近年来,人们普遍感觉到现在的孩子有优越感,争 强好胜,个性十足,但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出现这 些情况,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缺乏“挫折教育”是一个 重要的因

6、素。为了孩子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教育者 必须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1. 家庭结构的变化使挫折教育更为必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普遍实施,我国家庭结构发 生t根本变化一一小型化,家庭结构的变化,引起孩子 家庭社会地位的激剧变化。在物质生活优裕的现代家 庭环境中,仅有的一两个孩子往往被父母视为掌上明 珠,父母对孩子精心安排,细心呵护,百依百顺,溺爱至极, 而孩子更是唯我独尊,娇弱无比,容不得半点的不满和 伤害,致使孩子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愿意也不可能自 己想办法去解决排除,依赖心理十分强烈,适应社会能 力让人担忧。2. 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挫折教育更加迫切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 丰富

7、多彩,这为孩子的奢侈生活提供了物质保证,加之 社会上一些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反面诱惑,导 致了许多青少年极力追求攀比炫耀的生活。另一方面, 这种富有的生活使得许多孩子养成凡事都依赖他人的 坏习惯,遇到困难挫折就惊慌失措、无所适从,丧失了吃 苦耐劳精神,没有一定的灵活应变和恰当处理问题的 能力,从而极易被困难挫折击败。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立于不败之地, 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四、如何切实可行地实施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磨练,提高 中小学生的挫折耐受力,在心理上形成对挫折的适应 机制和对挫折可能带来的伤害的抗拒能力。我们认为, 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应从以下几

8、个方面入手:1找出引发挫折的原因并拿出处理方案导致青少年挫折心理的原因大致可划分为两类: 第一,主客观矛盾,这是导致青少年挫折心理的主要原 因。主观是指青少年的自我需求,客观是指满足其需求 的现实条件。当主观与客观发生矛盾,客观不能满足主 观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挫折感。第二,个性不完善也是导 致青少年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青少年虽然充满朝气, 但个性还不够完善。当他们的情绪、行为明显反常不 能自拔时,教师、同学、家长就要及时帮助、疏导、激 励、关爱。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心理承受力、性格 特征,做出决断、干预或等待。2增强学生挫折应对的预防性、主动性应该将挫折应对分为预先应对(即在有潜在出现 可能的

9、挫折时间发生之前,预先或提前采取一系列措 施或努力以阻止它或调整它)、事先应对(即对即将可 能或肯定要发生的挫折事件的后果加以准备)以及应 对(即指个体所采取的控制、容忍、降低或减少挫折不 良影响的一系列活动)。这样初步建立一个挫折应对的预防和应对体系, 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挫折应对的预防性、准备性和主 动性,减轻挫折对个体身心的伤害程度。通过“预先应 对”或“事先应对”,可以产生如下效果:首先,减少挫 折的打击程度。其次,当挫折初露端倪,应对资源相对于 挫折本身还显得游刃有余。再次,当挫折事件刚刚萌芽 之时,可供学生选择的回旋余地还很大。最后,通过预先 应对或事先应对,使挫折事件在一定程度好转

10、,这样使 个人所承受的精神负担相对降低。3进行挫折教育要制定适当的惩罚制度奖励与惩罚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惩罚的奖励制度 与没有奖励的惩罚制度一样都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偏 差。接受惩罚可以锻炼心理承受力,为今后从困境中走 出奠定基础。这是挫折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作为人与人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需要 一种鼓励、一种保护、一种关爱和一种宽容。同样, 学生具有可塑性,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去呵护,同 时也需要教师对他们“修枝去杈”,在学生的错误面前, 一味地姑息和软弱才是教育的失败。历史和现实都证 明:温情教育无法包治百病,不罚不成材。而且,惩罚现 象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存在,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存 在所必须的。4.传授应激方法,增强耐挫能力。学生遇到各种挫折时,教师或家长应设法将一些 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及时摆脱 困境、走出心理误区的一些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