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1页
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2页
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3页
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4页
细胞生物学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胞生物学(8年制及7年制专用)期末考试重点题与答案()第一章 绪 论一、名词解释:细胞(cell ):是生命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从细胞整体、超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二、不同生物的细胞有哪些共性?细胞有什么独特属性?答:(一)共性:1 具有一套共用的基因密码。2 在核酸(通常是DNA)中储存遗传信息,并主要循DNA到RNA到蛋白质途径转移遗传信息。3 使用蛋白质(偶尔也用RNA)促成化学反应。4 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5 通过分解单糖获得能量,并以ATP作为能量流通形式。6以及利用含有泵、载运系统和通道的质膜分

2、隔胞浆和胞外环境(二)独特性质:1 由质膜包围的完整的功能单位,能够自我调节和独立生存。2 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体系。(一切生命现象都在细胞的基本属性中得到体现)三、细胞生物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答:1、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创立Schleiden 和 Schwann 分别论证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首次提出细胞学说(cell theory)。证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完整的细胞学说包括三个要点: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所有的生活细胞在结构上都是类似的。 所有的细胞都是来源于已有细胞的分裂。2、经典细胞学发展阶段: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受精和分裂的研究、一些重要细胞器的

3、发现3、实验细胞学发展阶段4、分子细胞生物学发展阶段四、试说明细胞生物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答:(七年制)1细胞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与基础医学的其他学科关系密切。2细胞生物学也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医学中的许多重要的病理现象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课题密切相关。 (五年制)(一)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1.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2. 医学细胞生物学与临床各学科联系也很密切,很多疾病机制的阐明、诊断、治疗、预防等,都依赖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深入。(二)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三)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

4、和治疗1细胞诊断:如单克隆抗体技术。 2细胞治疗3生物制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细胞因子、激素及血液因子等,已作为商品广泛应用于临床。第二章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一、名词解释:1 原核细胞: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仅有细胞膜包绕,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DNA区域称为拟核,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进化地位较低。2 生物膜:是由脂类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以各种不同方式与其结合,并赋予膜各种特殊功能。相对于内膜,细胞膜也称为外周膜,外周膜和细胞内膜统称为生物膜。3 单位膜:生物膜的厚度在8nm10nm之间,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都呈现两层电子致密度大的深

5、色带夹一层电子致密度小的浅色带的“两暗一明”的三层结构,称为单位膜。是构成细胞质膜和细胞内膜的共同结构。4 附着核糖体:很多附着在内质网膜外表面,参与粗面内质网形成的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的分泌蛋白和膜蛋白。5 游离核糖体:以游离的形式分布在细胞质溶胶内的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内的某些基础性蛋白。6 多聚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结合到一个mRNA分子上,成串排列,形成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单位,称为多聚核糖体。二、试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答:(其最基本的特点为:没有膜性细胞器和细胞核膜;遗传信息量少) 体积:较小,1mm10mm。 质膜:化学成分及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稍有不同。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蛋

6、白多糖和糖脂。 遗传物质:DNA为一条裸露的环状双螺旋分子,没有核膜的包裹,称为拟核(nucleoid)。 细胞器:没有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及中间体等。 其他:有的有鞭毛等。三、试述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答:(1) 大小:较大,直径10mm100mm。 (2)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质(cytoplasm)、细胞核(nucleus)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纤维素)。(3)超微结构:1 膜结构:以生物膜为基础而形成的模型结构或细胞器,包括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及核膜。2 骨架系统

7、:由一系列纤维状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系统,包括细胞质骨架与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功能是维系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参与细胞运动、细胞内物质运输、细胞分裂及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过程。细胞核骨架由核纤层蛋白与核基质组成 ,与基因表达、染色体包装和分布有密切关系。3 细胞质溶胶:除细胞器和细胞骨架之外,其余的为可溶性的细胞质溶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4 核糖体(核蛋白体)与蛋白质合成机器:核糖体由RNA构成骨架将蛋白质串联起来。5细胞核与遗传信息储存结构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是以DNA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并被包被成高度有序的染色体结构.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有何异同?原核细胞没有核

8、膜、核仁、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而真核细胞有;原核细胞有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而真核就有细胞骨架;原核细胞的核糖体70S,而真核80S;原核的DNA信息量少,真核的大;原核的DNA分子结构为环状,而真核为线状;原核的染色质或染色体仅有一条裸露的DNA,不与组蛋白结合,但可与少量类组蛋白结合,而真核有两个以上DNA,DNA与组蛋白和部分酸性蛋白结合,以核小体及各级高级结构构成染色质与染色体;原核的基因结构特点无内含子,无大量的DNA重复序列,但真核有内含子和大量的DNA重复序列;原核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在胞质内进行,而真核是核内转录,胞质内翻译;原核没有转录与翻译后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但

9、真核有。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第四章 细胞膜一、名词解释:1细胞膜:由膜脂和膜蛋白构成,膜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2跨膜蛋白: 又称整合蛋白或内在蛋白,是两性分子,其主体部分穿过细胞膜脂双层,分为单次跨膜,多次跨膜,多亚基跨膜蛋白三种。3膜周蛋白:又称外在蛋白,位于膜脂双层的内外表面以非共价键附着在脂类分子头部极性区或跨膜蛋白亲水区一侧。4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位于膜的两侧,以共价键与脂双层分子结合。5脂筏:膜各部分脂质分布是不均一的,膜中有富含胆固醇和鞘脂的微区,其中聚集一些特定种类的膜蛋白,这些区域比膜的其它区域厚,更有秩序且较少流动,称脂筏。

10、6被动运输: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由浓度高的一侧通过膜运输到浓度低的一侧的穿膜扩散,不消耗代谢能的运输方式。7简单扩散:是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最简单方式。不需要跨膜蛋白的协助,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跨膜转运,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8易化扩散: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借助膜运输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者顺电化学浓度梯度向降低方向的跨膜运输过程。9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细胞膜利用能量来驱动物质的逆浓度梯度方向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参与。方式主要:离子泵 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10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能形成贯穿

11、膜脂双层的充水孔道,使一些特异的物质经过它从膜的一侧进入另一侧。这种扩散方式称为通道扩散。 11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能与特异性的分子结合,通过其自身构象的改变,允许该物质穿过膜而进入膜的另一侧。这种扩散方式称为载体扩散。 12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是细胞通过受体介导的摄取细胞外专一性的蛋白质或其它化合物的过程。是特异性很强的内吞作用,这是一种选择性的浓缩机制,能使细胞摄入大量的特定配体,而不需要摄入大量的细胞外液。大分子先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相识别并结合,然后经过有被小窝,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 13囊泡运输

12、: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过程中都是由膜包围的,形成囊泡,与膜融合或断裂来完成,分为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消化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又称批量运输。14组成型分泌途径:分泌蛋白在粗面内质网合成之后,转运至高尔基复合体修饰、浓缩、分选后,装入分泌囊泡,随即被运送到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后,将分泌物排出细胞外的过程。15调节型分泌途径: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后被储存于分泌囊泡内,只有当细胞接受到细胞外信号,如激素,引起细胞内Ca+浓度瞬时升高,才能启动胞吞作用,使分泌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物释放到细胞外。二、概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特性。答: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以脂类(50%)、蛋白质(42%)、糖类(2%8%)为主,还含

13、有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不同类型的生物膜的化学成分比值有很大的差异,脂类与蛋白质所占比例的变化范围从1:4到4:1。三、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是什么?答: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一)影响膜脂的流动性的因素:1 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及长度,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流动性大。2 胆固醇/磷脂的比值:相变温度以上,胆固醇限制膜的流动性;相变温度以下,胆固醇提高膜的流动性。3 卵磷脂/鞘磷脂比值: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升高,膜流动性增强;反之,则减弱。4 膜蛋白的影响:蛋白质嵌入膜脂疏水区后,使膜的微粘度增加。5膜质的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和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质的流

14、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二)影响膜蛋白的流动性的因素:不同膜蛋白的扩散率、膜蛋白分子结构及所处微环境、膜蛋白是否聚集成复合物、内在蛋白与外在蛋白的相互作用、膜蛋白与细胞骨架成分连接以及与膜质的相互作用、细胞松弛素B等药物的影响。四、关于细胞膜分子结构的片层结构模型、单位膜模型、流动镶嵌模型、脂筏模型的主要论点和特点。答:(一)片层结构模型内容:细胞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分子的疏水端烃链在膜的内部彼此相对,而亲水端则朝向膜的外表面,内外侧表面还覆盖着一层球形蛋白质分子,形成蛋白质-磷脂-蛋白质三层夹板式结构。(二)单位膜模型1 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主体,其亲水端头部向外与附着的蛋白质分

15、子构成暗线,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构成明线。2 特点:提出了各种生物膜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三)流动镶嵌模型1 内容:模型认为流动的脂类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连续主体,蛋白质分子无规则地分散在脂类的海洋中。依据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位置,将其分为外在蛋白和内在蛋白。生物膜是嵌有球形蛋白质的脂类二维排列的液态体,构成膜的脂双层具有液晶态的特性,它既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2 特点: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及不对称性。(四)脂筏1 内容:膜各部分脂质分布是不均一的,膜中有富含胆固醇和鞘脂的微区,其中聚集一些特定种类的膜蛋白,这些区域比膜的其它区域厚,更有秩序且较少流动,称脂筏。2 特点:许多

16、蛋白质聚集在脂筏内,便于相互作用;脂筏提供一个有利于蛋白质变构的环境,形成有效的构象。五、简述被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答:方式:简单扩散、通道扩散、易化扩散。特点: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跨膜蛋白,靠小分子热运动来完成。六、 简述细胞的主动运输的方式和特点。答:方式:离子泵和离子驱动的协同运输。特点:是膜运输蛋白介导,主要是由载体蛋白完成,可以称为离子泵。 是逆浓度梯度方向的跨膜运输,这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溶质浓度的差异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的来源主要有3种: “泵”本身就是ATP酶;利用光能驱动“泵”活动;离子梯度驱动的主动运输。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的离子结合可被竞争性抑制所阻碍。

17、有高度选择性。 七、以钠钾泵为例说明主动运输的特点及钠钾泵的生物学意义。(一)钠钾泵(Na+-K+ pump):实质上就是 Na+-K+ ATP酶,具有载体和酶的活性。一般认为 NaK 泵首先在膜内侧与细胞内的 Na 结合,ATP 酶活性被激活后,由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使“泵”本身构象改变,将 Na 输出细胞;与此同时, “泵”与细胞膜外侧的 K 结合,发生去磷酸化后构象再次改变,将 K 输入细胞内。研究表明,每消耗 1 个 ATP 分子,可使细胞内减少 3 个 Na 并增加 2 个 K。(二)意义:最重要作用是维持了细胞内低Na高K的特殊离子梯度。调节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容积。有些物质的吸

18、收所需能量是由Na+浓度差提供的。如Na+驱动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运输过程。产生和维持膜电位。八、简述囊泡运输的方式和特点。答:方式:胞吞作用、胞吐作用特点:运输过程中涉及膜的融合和断裂。需要消耗能量。九、以胆固醇的摄取为例说明受体介导内吞作用的过程和特点。答:血中胆固醇以LDL存在和运输。细胞需要胆固醇时,合成LDL受体,将其嵌插在细胞膜上,绝大多数受体蛋白结合到有被小窝区。LDL与受体结合,促使尚未结合的受体向小窝集中,使之继续凹陷,于是LDL与受体一起进入细胞质内,形成有被小泡。然后脱去衣被形成无被小泡,进而融合成内吞体。内吞体内受体与LDL解离,并分隔到两个小囊泡中。含受体的小泡返回到质

19、膜参与受体再循环,有LDL的小泡与溶酶体融合,被其中的酶分解为游离的胆固醇进入细胞质中,成为合成细胞膜的原料。第五章 细胞外基质及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一、名词解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指存在和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的蛋白和多糖纤维网络胶体结构体系。二、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有哪些?特点?功能?胶原:是胶原蛋白的简称,约占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胶原的结构特点:A胶原蛋白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胶原分子:为三条螺旋肽链盘绕成的三股螺旋结构。B胶原分子按相邻分子相交错四分之一长度、前后分子首尾相隔35nm的距离自我装配,成为明暗相间、直径约10nm30nm的胶原原

20、纤维。C若干胶原原纤维再经糖蛋白粘合成为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功能:构成细胞外基质的结构框架。非胶原糖蛋白 特点: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的有数十种,为多功能大分子,具有分别与细胞以及细胞外其它成分结合的多个结构域,是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组织者,直接影响到细胞的存活、形状、黏着、铺展、迁移、增殖和分化。纤粘连蛋白 根据存在部位的不同,分为两种:血浆纤粘连蛋白 特点:存在于血浆及各种体液中。结构是由两条相似的肽链(A链和B链)在C端以二硫键交联形成的V字形二聚体。来源于主要来源于肝实质细胞,少量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纤粘连蛋白 1 特点:细胞纤粘连蛋白为多聚体,借助于更多的链间二硫键交联成纤维束。细胞纤粘

21、连蛋白又包括:细胞表面纤粘连蛋白 基质纤粘连蛋白2 功能:主要是介导细胞粘着,纯化的纤粘连蛋白可增强细胞间粘连及细胞与基质的粘连,能使细胞锚定在底物上静止不动;纤粘连蛋白可以调节细胞的形状和细胞骨架的组织,促进细胞铺展;纤粘连蛋白还能诱导细胞运动迁移;血浆纤粘连蛋白能促进血液凝固和创伤面修复。层粘连蛋白 1 特点:LN是糖链结构最复杂的高分子糖蛋白(含糖量15%28%),分子质量巨大,约850 kDa。LN由一条重链(链)和两条轻链(、链)构成,三条肽链借二硫键交联成不对称的十字形分子。2 功能:层粘连蛋白与型胶原、硫酸乙酰肝素、肝素、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结合,成为基膜的重要成分,有被上皮细胞、

22、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表面的LN受体识别与结合的RGD(Arg-Gly-Asp)三肽顺序,使细胞附于基膜上,并促进细胞生长。LN作为基膜的主要成分,对基膜基质的组装起关键作用。层粘连蛋白在胚胎发育早期对于保持细胞间粘连、细胞的极性及细胞的分化有重要意义。弹性蛋白1 特点:是高度疏水的非糖基化蛋白,由两种类型的短肽交替排列构成。氨基酸组成相似于胶原。形态是呈无规则卷曲,不发生糖基化修饰。装配短肽合成后,以可溶性前体分泌到细胞外基质中;在靠近质膜处肽链之间通过赖氨酸残基互相交联,装配成弹性纤维,形成富有弹性的网络结构。 2 功能:共存于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的弹性蛋白纤维与胶原蛋白纤维相互交织,在赋予组织一

23、定弹性的同时,又具有高度的韧性。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氨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1 特点:分子结构是由重复的二糖单位构成的无分枝长链多糖。多数氨基聚糖的糖基常硫酸化。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氨基聚糖的主要结构组分,也是增殖细胞和迁移细胞的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HA分子表面含有大量亲水基团,可结合大量的水分子,形成粘性的水化凝胶。HA分子表面的糖醛酸羧基还可结合阳离子,增加了基质的离子浓度和渗透压,大量水分子被摄入基质。2 功能:在体液(尤其是关节液)中HA 起润滑作用,利于细胞运动迁移。在胚胎发育早期和创伤修复时,细胞分泌大量的HA,促进细胞迁

24、移和增殖,细胞迁移结束时,多余的HA立即被透明质酸酶降解。蛋白聚糖 (proteoglycan,PG)特点:组成是氨基聚糖(除透明质酸外)与核心蛋白质的丝氨酸残基共价结合而成的巨分子,含糖量可达90%95%。一个核心蛋白上可连接1100个以上不同的氨基聚糖形成蛋白聚糖单体。若干个蛋白聚糖单体可借助于连接蛋白以非共价键与透明质酸结合成蛋白聚糖多聚体 。蛋白聚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态性,即蛋白聚糖的核心蛋白和氨基聚糖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有极大的差异性,分类十分困难。三、基底膜由哪些成分组成?答:基底膜是细胞外基质特化而成的一种柔软、坚韧的网膜结构。基底膜由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内连蛋白,渗虑素组成。

25、四、简述细胞外基质的功能。答:1、细胞外基质的结构作用:以胶原为骨架选择性的与非胶原糖蛋白、蛋白聚糖及弹性蛋白结合成三维空间结构。赋予组织以韧性、弹性、保水性及对机械力的缓冲性。2、影响细胞的存活与死亡。3、决定细胞的形状:同一种细胞在不同的基质上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形状。除成熟的血细胞外,几乎所有组织细胞均可在一定的基质上粘着、铺展、呈现一定的形状。4、控制细胞的增殖:只有在一定基质上粘附并铺展才能进行增殖。这种现象称为定着依赖性生长。细胞粘着于适当的基质上才进行蛋白质及RNA 的合成;在铺展状态下才进行DNA的复制。5、控制细胞的分化:细胞外基质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组织与细胞分化上发挥重

26、要的调控作用。细胞外基质成分与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可启动细胞内信号传递的某些连锁反应而6、参与细胞的迁移:细胞外基质可以控制细胞迁移的方向与速度并为细胞的迁移提供“脚手架”。7、促进创伤的修复:软组织损伤时血浆纤粘连蛋白与纤维蛋白共同构成血凝块中的纤维,成为组织修复的初始基质。第六章 细胞的内膜系统一、名词解释:1 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把细胞内那些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所有膜性结构细胞器统称为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各种转运囊泡及核膜等功能结构。2 内质网(endopl

27、asmic reticulum):是在细胞中由膜围成的隧道系统,为细胞中的重要细胞器。其基本“结构单位”是由单位膜所形成的大小形状各异的管(ER tubule)、泡(ER vesicle)或扁囊(ER lamina),它们在细胞质中彼此相互连通,构成一个连续的膜性管网系统。3 粗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多呈扁平囊状,排列较为整齐,有核糖体附着。主要与外输性蛋白质及多种膜蛋白的合成有关。4 滑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呈管、泡样网状结构,无核糖体附着。是胞内脂类物质合成主要场所。5 信号肽(signal pe

28、ptide):新合成肽链N端一段特殊的疏水氨基酸序列,是指导蛋白多肽链在粗面内质网上进行合成的决定因素。6 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是由许多扁平的囊泡构成的以分泌为主要功能的细胞器。7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能够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和组装,而其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的结合蛋白。8 初级溶酶体(primary lysosome):是指由高尔基复合体以出芽形成的内含多种水解酶,但不含作用底物,酶无活性的小体。9次级溶酶体(secondary lysosome):是指由初级溶酶体与含底物的小泡融合而成的,含有活动性的水解酶和消化代谢产物的溶酶体。

29、10 自噬溶酶体(autolysosome):初级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后形成的次级溶酶, 称之为自噬溶酶体。11异噬性溶酶体:是特殊的细胞如脊椎动物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初级溶酶体与吞噬体(phagosome)融合形成的。12 过氧化物酶体:由一层单位膜包裹而成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二、内膜系统包括哪些细胞器?答:包括细胞组分中的核膜、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液泡。三、试述内质网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答:结构特点:内质网是由一层厚约56nm的单位膜包围形成的结构,它有泡状、管状和扁囊状三种基本形态。这些泡状、管状和扁囊状的结构相互连通,形成了连续的网络状整体。根据内质网膜上是否附着

30、核糖体,将内质网分成两种类型:粗面内质网(RER) 滑面内质网(SER)。RER多呈大的囊状,少数为小管和小泡。SER在细胞中通常多呈分支管状或小泡状。功能:(一)粗面内质网的功能RER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加工修饰,以指导这些蛋白质到达目的地。1蛋白质的合成 附着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四类:第一类是分泌性蛋白,即能向细胞体外分泌的蛋白质。第二类是膜镶嵌蛋白。第三类是溶酶体蛋白。第四类是可溶性蛋白。2. 蛋白质的运输 主要有三种运输方式:出芽方式; 膜镶嵌蛋白质的运输方式。可能存在两种方式 a. 在合成多肽链的同时,便直接与内质网组合,形成了膜镶嵌蛋白;b. 先将合成的多肽链注入内

31、质网腔中,然后才组合到膜中。可溶性蛋白质直接转入细胞质中。在RER上合成的某些可溶性蛋白质,不经过膜囊包装,直接离开附着核糖体,转入到细胞质中。 3. 蛋白质的修饰(1)蛋白质的折叠:氧化型谷胱甘肽蛋白二硫键异构酶(PDI)分子伴侣(热激蛋白(hsp)家族),在细胞内具有协助其他蛋白质多肽链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及降解之功能。(2)蛋白质的糖基化:是指在多肽链中特殊的氨基酸残基侧链上,以共价健连接上单糖和低聚糖形成糖蛋白的过程。蛋白质与糖连接方式有两种:N连接糖蛋白,是指糖链被连接在多肽链中天冬酰胺(Asn)残基的NH2端上,这种糖基化发生在RER腔内;O-连接糖蛋白,是指糖链被连接在多肽链

32、中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的-OH端上,这种糖基化发生在高尔基复合体腔内。 (二)滑面内质网的功能 1. 脂类的合成 生物膜的膜脂几乎都是由SER合成和运输。SER可以合成膜脂中的磷脂、胆固醇和糖脂。2. 糖原的代谢 糖原的代谢包括糖原的合成和分解。3解毒作用 肝脏是机体内最重要解毒器官,而真正承担解毒功能的是肝细胞中的SER。SER参与解毒的机制可能包括三个方面:(1)氧化和甲基化作用 (2)转化作用 (3)结合作用4. 与调节肌肉收缩有关:在肌细胞中的肌浆网是Ca2+贮存场所,可通过释放和回收Ca2+调节肌肉收缩。5. 与盐酸分泌有关:在胃壁腺上皮细胞中,滑面内质网可使Cl与H+结合生成HCl。

33、6. 与胆汁生成有关:10%的胆盐由肝细胞中的SER合成。四、试述高尔基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答:高尔基复合体的超微结构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扁平囊 扁平囊是高尔基复合体最具特征性的结构。由38个扁平囊平行排列形成扁平囊堆。有生成面(凸面或顺面)与分泌面(凹面或反面)两个明显的极性。(二)小囊泡 在扁平囊的生成面附近靠近RER处,有直径约4080nm,膜厚度约6nm,电子密度较低的有被或无被小泡,称为小囊泡。一般认为小囊泡是由RER牙生而来的运输小泡。(三)大囊泡 在扁平囊的分泌面的切面或者是末端扩大处,分布有数个直径约100500nm,膜厚约8nm的囊泡,称之为大囊泡。一般认为大囊泡是由扁平囊

34、末端膨大脱落或者与之相连,并包裹着已经浓缩和加工修饰的分泌性物质而形成的,又称之为分泌泡或浓缩泡。高尔基复合体从顺面到反面分为四个不同的功能区室:顺面管网结构 顺面膜囊 反面膜囊 反面管网结构 功能:(一)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RER上合成的蛋白质大多数已在ER腔中进行了糖基化,但还需要到高尔基复合体中进一步加工成为成熟的糖蛋白。细胞内的糖基化主要有两种方式:N-连接型 O-连接型(二)蛋白质水解作有些分泌性蛋白质在从RER刚合成时是无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前体,这些蛋白质前体,通过运输小泡注入到高尔基复合体后,通过蛋白质水解酶水解部分肽链而形成成熟的分泌性蛋白质。(三)蛋白质的分选与运输:1. 溶酶

35、体酶蛋白分选、运输和溶酶体形成 2. 分泌性蛋白质分选和运输 五、试用信号假说解释核糖体附着及蛋白质合成后的跨内质网膜移位机制。 答:信号肽可被细胞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pecogniton particle,SRP)识别并结合,而形成附着核糖体。SRP与信号肽结合,导致多肽链合成暂时停止; SRP受体识别并结合SRP;核糖体与核糖体连接蛋白结合成为附着核糖体, SPR解离,多肽链合成重新启动;信号肽被信号肽受体(蛋白质转运通道)识别并引导其跨膜移位,信号肽被信号肽酶识别并切除,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六、 内体性溶酶体是如何形成的?在细胞中有何作用?答: (一)溶酶体能够分解胞内的

36、外来物质及清除衰老、残损的细胞器 (二)溶酶体具有细胞营养功能(三)溶酶体是机体防御保护功能的组成部分 (四)溶酶体参与某些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过程的调节(五)溶酶体在生物个体发生、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七、过氧化物酶体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答:(一)结构特点在形态上多成圆形或卵圆形,偶见半月形和长方形,直径在0.010.15nm之间,常含有电子致密度较高、排列规则的晶格结构,在界膜内表面可见一条称之为边缘板的高电子致密度条带状结构。(二)功能:1解毒作用。 2 对细胞氧张力的调节。 3 分解脂肪酸等高能分子。使其转化为乙酰辅酶A,并被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以备在生物合成反应中的再利用;或者向细胞直接提供

37、热能。八、内质网逃逸蛋白的捕捉回收转运是怎么样实现的?答:内质网逃逸蛋白的回收是通过回收信号介导的特异性受体完成的,这类受体能以COP有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分子,并将它们回收到内质网。回收逃逸蛋白的机制:内质网的正常驻留蛋白C端含有一段回收信号序列(retrieval signals),如果它们被意外地逃逸进入转运小泡从内质网运至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则顺面膜囊区的膜结合受体蛋白将识别并结合逃逸蛋白的回收信号,形成COP有被小泡将它们遣返内质网。内质网腔中的蛋白(如蛋白二疏键异构酶和协助折叠的分子伴侣) 均具有典型的回收信号 HDEL (His-Asp-Glu-Leu) or KDEL (Lys-

38、Asp-Glu-Leu)。如果一个内质网的蛋白缺乏这种序列,那么这种蛋白将不能返回内质网,而是被转运泡带到质膜。内质网的膜蛋白 (如 SRP受体) 有一个不同的回收信号,通常是 KKXX,可保证它们的回收。在生物合成途径中,每种膜组分也许都具有它自己独特的回收信号。九、举例说明溶酶体异常与疾病关系答:一些先天性人类疾病与溶酶体有关:溶酶体酶缺乏或缺陷疾病泰-萨氏病、型糖原贮积症、粘多糖贮积症。溶酶体酶的释放或外泄造成的细胞损伤性疾病:矽肺、痛风第七章 核糖体一、名词解释:1 核糖体(ribosome)又称作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 RNP)由rRNA和蛋白质组合而成的复

39、合生物大分子,是具有催化生化反应能力的多酶复合体,担负着合成蛋白质分子的任务,所以又被称为“蛋白质合成机”。 2 多聚核糖体:电镜观察常可见多个核糖体同时结合在一个mRNA分子上进行蛋白质合成,形成多核糖体(polyribosome)。3 A位:氨酰tRNA结合位(aminoacyl-tRNA site, A site),是tRNA运载活化的氨基酸、与mRNA特定的密码子识别结合的部位; 4 P位:肽酰tRNA结合位(peptidyl-tRNA site, P site),能结合起始tRNA并且是连接着延长中多肽链的tRNA进入的部位。5 三联体密码子(triplet coden):由三个相邻

40、的碱基组合而成,用来编码多肽链中的某一个氨基酸。6 起始密码:即AUG,若位于mRNA的起始端,则是蛋白质合成的“起步”信号,密码的解读是从靠近mRNA 5端的起始密码开始,编码甲酰甲硫氨酸或甲硫氨酸。7 终止密码:UAA,UAG和UGA,它们不为任何氨基酸编码,但在蛋白质合成时,它们都是多肽链延长的停止信号。8 反密码子(anticodon): tRNA的反密码子环上的三个碱基,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识。每种tRNA只能特异地连接和转运一种氨基酸。9 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生化反应的能力rRNA二、简述核糖体的种类、形态及化学组成。答:核糖体呈不规则颗粒状,直径约1525 nm

41、,最大直径可达约30nm,由大、小两个亚基以特定的形式聚合而成。常以单体或多聚体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核膜及内质网膜上。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三、rRNA结构及功能如何?核糖体的重要活性部位有哪些?(一)结构:1 rRNA的一级结构:多个核苷酸组成的核苷酸长链;2 次级结构:单链的rRNA分子以自身内部的碱基相互配对形成许多双链配对区;3 三级结构:次级结构基础上rRNA再进一步折叠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二)核糖体的重要活性部位:mRNA结合位:小亚基平台;氨酰tRNA结合位和肽酰tRNA结合位(A位和P位);转肽酶部位:大亚基23SrRNA;中央管与出口位(exit site,E site):大亚基上。四、简述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重点)答:负责组织mRNA与tRNA的识别结合,催化肽键的形成,控制蛋白质多肽链的合成过程,因此核糖体是细胞中翻译mRNA上的遗传信息,负责合成蛋白质的一种重要细胞器。(详见课本P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